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近期,該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徐鑫教授課題組採用一種簡單的方法製備出了具有自清潔、超疏水、高氣孔率,隔熱和隔音的輕質混凝土。相關研究以題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推行建築節能環保,是形成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關鍵之一。其中輕質混凝土在外牆保溫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大的重視,它可以降低熱量的損耗,同時替代傳統的有機泡沫又能起到防火的效果。預計到2022年,我國外牆保溫材料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單一的保溫性能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需要。具有自我清潔的建築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它可以為家庭和企業節省大量時間和勞動力,又能降低醫院等場所的疾病風險。
從池塘裡的荷葉到壁虎的腳,自然界有許多自我清潔的表面。水滴撞擊這些超疏水或極度憎水的表面,會形成水滴,在滾下來的同時清除灰塵顆粒和汙染物。因此開展超疏水建築材料的研究是實現自清潔的有效途徑。目前超疏水材料主要通過表面塗覆有機矽來實現,雖然可以起到自清潔效果,但其修飾層局限在材料表面,倘若受到機械磨損,很快會失去疏水性能,也限制了材料的長時間穩定應用。
多年來,科大徐鑫和陳初升教授課題組合作進行多孔陶瓷的表面疏水改性研究,並將其用於膜蒸餾海水淡化(AIChE J,2017, 63, 1272;J Am Ceram Soc, 2019, in press)。基於最近在乳液法成型技術(Chem Eng J,2019,370,658)和有機前驅體陶瓷(J Membr Sci,2019,579,111)上的研究成果,徐鑫課題組在製備混凝土時加入了油相、乳化劑和少量的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製備均勻疏水修飾的3D輕質混凝土塊體。在乳化劑的幫助下,形成許多含有PDMS的微小油滴。隨後對混凝土進行乾燥和加熱,實現了PDMS對孔隙和陶瓷粉體的均勻修飾。通過調節油水比例,可大範圍調整試樣的孔隙率、抗折強度、體積密度。由於所得多孔混凝土的氣孔尺寸只有30微米左右,遠小於市售泡沫混凝土的1 mm,因此其雖重量輕,但機械強度強。
由於原始粉體粒度小,修飾過程中的熱處理使疏水基團均勻包覆在粉體的表面,製備出的輕質混凝土水接觸角可達166°,水滴滴在試樣表面會迅速彈開,密度小於1.0 g/cm3的試樣可漂浮在水面上,即使將試樣浸入到水中,也會迅速上升到水面上。
所得超疏水輕質混凝土能排斥灰塵顆粒和液體,包括牛奶、啤酒、醬油、咖啡和染色的水,可以浸泡在液體中,不留下任何汙漬。即使經過機械磨損、高溫熱處理和化學腐蝕,這種材料仍然保持超疏水特性。此外,多孔混凝土還能吸收噪音和隔熱,這是建築材料的另兩種吸引人的特性。
中國科大為該論文第一單位,徐鑫教授研究組的博士生董賓賓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徐鑫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的支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