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龍門鎮潮溪村:三面臨溪明清古村落(組圖)

2020-12-17 土地資源網

龍門鎮潮溪村,位於雷州市龍門鎮北部,距雷城21公裡,全村2000餘人。該村迄今已有370多年歷史,因三面臨溪而得名。該村的民居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清代傳統風貌,現存清代建築遺產14469多平方米。有較高的文化民俗與考古價值。

  龍門鎮潮溪村,位於雷州市龍門鎮北部,距雷城21公裡,全村2000餘人。該村迄今已有370多年歷史,因三面臨溪而得名。該村的民居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清代傳統風貌,現存清代建築遺產14469多平方米。有較高的文化民俗與考古價值。

  潮溪村始建於明代崇禎年間,為陳姓世居,現有1200多人。在清代至民國時期,這條僅有100多戶人家的村落,就有45戶之多是富商大賈。

  據史載,該村於清代曾有翰林院待招1名,貢6名,貢生、監生、廩生、增生、附生65名,巡政司、布政司、州同、州判、經歷、理問、同知、吏目,按完全察司照磨、按察司巡檢、縣丞、鹽課司大使、典史、司獄、訓導、同知銜軍、軍功州吏目、武略騎尉、詹事府主簿等27名,欽賜誥贈的文林郎、修職郎、宣德郎、徵仕郎、儒林郎、奉政大夫、奉直大夫、朝議大夫等27名,誥封四品恭人2名,五品宜人4名,六品安人3名。

  該村成為聞名遐邇的既貴又富的文化名村。村裡的那些富貴豪放貸收租,遍及雷州半島。村裡的一位80多歲的老人說,當時富戶養奴婢有300多人,每逢農曆八月、十一月,外地前來該村交租還息的車輛絡繹不絕,村西門的石板路至今還留有兩條半米深的車轍。

  潮溪村碉樓共有9座,基本保存完好。

  雕梁畫棟的「朝義第」,裡面更是多間廂房相連,十分寬敞。

  古巷悠長

  是歲月拉長的縴繩

  拉著古村沉重的歷史

  行走在上面

  依稀有噠噠的馬蹄傳來

  民居老去

  昔日之輝煌

  斑駁成一盞夕陽

  靜靜照著古村

  照著我難以平靜的心緒

  一個千多人口的小村,一座歷經380多年風雨的古村——潮溪,竟然「養在深閨人未知」,深藏於山林榕蔭之中。要不是她近期被廣東(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省評為歷史文化名村,一夜聞名,人們的目光還不會聚焦到這裡呢。

  其實,時代的春風早已喚醒了坐落在雷州市龍門鎮4公裡處的潮溪村。粵海鐵路從村北邊擦肩而過,不久將建成的湛徐高速公路也從村後奔騰向前,古村落聽到了陣陣催春的戰鼓和踏上小康之路的腳步聲。

  當我們爬上20多米高的古碉樓,居高臨下俯視全村時,一幅紅牆灰瓦、飛簷走壁、成行成巷的明清古民居全景圖展現在眼前,讓我們仿佛置身於古村街市,產生時光倒流的感覺。

  潮溪村灰瓦紅牆石巷靜靜橫臥於幽深古樸之中。村中有八條大巷,古民居多是磚木結構瓦房,具有明清南方特色的大型建築群,鱗次櫛比的深宅豪門85座、碉樓9座。朝義第、觀察第、明經第、儒林第、司馬第、奉政第等豪宅府第建築雄偉壯觀,造型藝術精湛,有雕梁畫棟,翹角垂簷,有漏窗灰塑,木刻浮雕,且畫面各異,或花鳥蟲魚,或飛禽走獸,或山川勝景,或人物圖志,各各栩栩如生,件件惟妙惟肖。這些古宅豪門都是出自村中59位二至九品官階的士官之手所建,其中有翰林待招、京城詹事府主簿、受皇恩誥封誥贈宜人、恭人等9名婦女。

  更讓人稱奇的是潮溪村四周原有一道土圍牆,牆外種一道刺藜加固,依照八卦圖設有三大閘門樓,東門曰「震興」、南門曰「離明」、西門曰「兌悅」。閘門、圍牆、宅第、碉樓是村中四大特色景觀,部分宅第屋頂設有「走馬路」,可以策馬飛奔巡視,碉樓設百吊樓等,防衛措施十分齊全。圍牆、碉樓鑽有槍眼,可以從裡屋向外放槍射擊。伸手觸摸牆上一孔孔槍眼及彈痕,我們仿佛聞到當年村民防衛的槍炮聲,聯想到60多年前硝煙年代的激戰畫面……1943年,侵華日軍和漢奸要侵佔潮溪村,受到村人的頑強抵抗。抗日自衛隊隊長陳敬廷率領村民拿起武器與日偽軍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激戰,終因勢單力薄而被敵寇攻佔,為捍衛鄉土保護家園而付出沉重代價,譜寫了氣壯山河的雷州人血性抗戰之歌。眼前的朝義第的大堂天井處還殘留著日軍發射炮彈於院內變成啞彈的深坑,供人們撫今追昔。

  觀看完全村古民居後回到村口,只見閘門橫額上書「潮溪」兩大字,我們向村民問起村名的由來。潮溪村坐落在龍門谷圍嶺南山麓,碧波粼粼的南渡河上遊從村前流過。河水漲潮時,潮浪拍打著村東頭岸邊,村民可劃舟直靠村頭。村兩邊有條200米寬的陸地,象一條活龍接連公樹嶺,南、北、東三面由U型深坑水田和溪流似天然護城池將村莊擁抱。村子因地處河溪之畔有潮有溪而得名。

  還使潮溪村出名的是100多年前封建時代聳立在官道上的那一座貞節牌坊,現今聳立在雷州英利鎮竹園村的甘蔗林裡,當年是條官道,車水馬龍從牌坊下經過,都投去仰望的目光。清同治年間,潮溪村裡一家婆媳兩代人先後青年喪夫,為了培養子女和從一而終,她們年青守寡,讓孤燈陪伴獨影,讓生命與寂寞同在。村裡的六品州官陳文升為婆媳的忠貞之舉所感動,向清朝廷兩廣總督申請為她倆立牌坊。清皇帝御批為兩婆媳建立了「姑媳同貞」的貞節牌坊,立於官道之上,風雨百年。

  歲月無情,潮起潮落,滄海桑田。類似皇城的潮溪村已變得千瘡百孔,今非昔比。當年的鐘鳴鼎食盛景己經遠去,留下的幾十棵300多年枝繁葉茂的古榕分布在村中,象徵著這裡人類繁衍的活力,兆示著有村落就有生命在延續,有老屋在故鄉就不會在心中熄滅,有潮汐在就有永遠不息的溪流汩汩向前,匯入南渡河,奔向茫茫大海……

  走出潮溪村,我們看到粵海鐵路上的列車轟轟而來,震天動地,在村中榕林溪流之間迴蕩著新世紀歡快前行的節拍……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廣東雷州市龍門鎮潮溪村正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村(圖)
    廣東雷州市龍門鎮潮溪村正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村(圖) 潮溪村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清代的風貌,現存清代建築遺產14469.2平方米,有較高的文化民俗與考古價值。  近日,筆者一行慕名到了潮溪村觀光,駐足在龐大的古民居前,瞻仰其高懸繽紛的壁畫,漫步於光滑的石板路上,仿佛閱讀一本散發淡淡幽香的歷史線裝書……  曾有豪宅大院85座  潮溪村因三面臨溪而得名。踏入村口,迎面是一幢幢古香古色的豪宅大院。
  • 雷州半島古村落入國家名錄 有你的家鄉嗎?
    每一個地區的古村落都飽含地方特色Tips古村落是指民國以前建村,保留了較大的歷史沿革,即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選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雖經歷久遠年代,但至今仍為人們服務的村落。接下來帶你走進湛江古村落的世界雷州邦塘村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邦塘村,古稱石奇村,位於雷州城西郊。邦塘村分為南北兩個自然村,風光秀麗,林帶環抱著這座古典雅致的村莊,呈現出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潮溪村潮溪村三面臨溪所以取名為潮溪村。
  • 珠三角上的遺落明珠,東莞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悠閒遊
    在小路的拐角處柳暗花明又一景,三五村民悠閒的坐在門口或溪邊暢談小事;紅磚古牆,綠瓦老房,青藤爬滿圍牆;小橋流水人家,古井古樹成蔭,房屋錯落有致。 南社古村落位於東莞市茶山鎮,是東莞明清時期的歷史見證,是珠三角遺落的明珠。南社明清古村落是國家4A級景區,門票30元,不過,不想買票的可以從其他門或者小路進入。
  • 東莞這個明清古村落真是精彩,原汁原味,完勝眾多古鎮
    人們印象中古鎮古街多在江南,其實嶺南也有很多的,並且保護的也很完善,今天就帶大家看東莞一個明清古村落,非常精彩。東莞的茶山鎮有一個南社村,這裡就有一個明清時期流下來的古村落,南社明清古村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東莞首個獲得此殊榮的村落。
  • 曾經輝煌的方頂村,如今被質疑:不是鄭州最大明清古村落
    全國的明清建築群大都集中在北方地方,作為南北方的轉接站-河南鄭州,更是不甘落後。其境內就有三處明清建築群,還都說自己是鄭州最大的明清建築群!那這三個地方是哪裡呢?它分別是城隍廟、西郊溝趙鄉和鄭州方頂村,而其中的方頂村就是我們要說的景點。
  • 福建寧德,旅遊攻略;古村落必玩景點推薦
    1、推薦理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霍童線獅」,2、開放時間:全天3、門票:免費4、交通:從寧德坐前往霍童的班車5、遊玩時長推薦:1-3小時簡介:霍童溪畔古村落,保持著幾百年來的清幽;古街道依舊煥發著明清時期的光彩;霍童古民居保留先民群居的特色,霍童線獅更堪稱「中華絕活」二、廉村(福安市)1、推薦理由:中國傳統古村落,宋代城堡見族群2、開放時間:全天3、門票:免費
  • 不可錯過的明清古村落,南社古村,有800年歷史
    南社古村落坐落於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是東莞市明清時期的歷史印證,也是珠江三角洲的耀眼明珠。 南社村周圍一片綠色,所在位置優異,是中國風景名勝區,有800年的歷史,明清時期是南社村最熱鬧的階段,優秀人才輩出,出了九名進士,可稱之為東莞市第一村。
  • 熱點關注丨茶山政協小組建議:推動南社明清古村落「文化+旅遊...
    全域旅遊也成為此次兩會熱點關鍵詞,作為「東莞唯一」成功獲評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及首批「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南社明清古村落,茶山鎮政協小組就關於推動南社明清古村落 「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建言獻策,助推東莞建設高品質文化引領型城市貢獻力量。
  • 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八百多年小村見證歲月滄桑
    南社明清古村落東莞時間網訊 在東莞,如果想要遊玩帶有歷史感的古村落,位於茶山的南社古村落是很多人的首選。在南社這個擁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裡,不僅有帶有濃濃歷史韻味的古民居、古廟、古祠堂、古巷道、古井,還有浸染在古村落遺韻當中新開設的書吧、民宿。就是這樣一個美得獨具韻味的古村落,在最近幾年吸引了中央電視臺七次聚焦,從不同角度向全球展示南社獨具嶺南特色的節日傳統習俗。
  • 廣東民宿預訂.東莞隱香古苑-嶺南古建風格.八百年南社明清古村落
    廣東東莞民宿.隱香古苑,位於茶山鎮南社明清古村落景區內北坊區,是座隱藏在綠水青山和典雅古居間的精品民宿。八百年南社古村落廣東東莞民宿.隱香古苑.入口南社古村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神秘而又古老的隱香古苑位於古村落的中間,大院的屋簷錯落有致,出現少有的明清古蹟,還有頗具特色的簷畫。
  • 去廣西富川,看千年古村落群
    在廣西,眾多景點中,富川的古村落,少有人知。富川瑤族自治縣位於湘、桂、粵三省交界,這裡曾是瀟賀古道上的重要商旅驛站。秦漢的古道,唐宋的村落,明清時期的城,還住在現代的人,這裡不僅山清水秀,還富有人文底蘊。
  • 婺源古村落,風景優美,令人嚮往,你來過這裡嗎
    位於贛東北的吳源縣,毗鄰皖南、汾南、汾西,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古代徽州轄六縣之一,唐開元二十八年置府,人文主義風起雲湧,從東晉北朝一直到南宋文風盛行,以「東南鄒魯」著稱,歷經明清幾百年,徽商興盛,回鄉修築祠堂。
  • 東莞有一處明清古村落,原汁原味是其特點,遊客不多挺適合來玩
    但這首詩裡揭示的王謝家族其實也有很多景點流傳,比如在東莞就有一處4A級的景點,是一個明清時期的古村落,保存非常完好,它正是這首詩裡謝家人後代聚居的地方,這個景點叫南社明清古村落,來東莞一定要去看一看。南社明清古村落位於東莞的茶山鎮,離東莞火車站很近,這裡現在是白天收費晚上免費,白天票價30元,裡面還有一些民宿,挺適合住宿。
  • 潮汕這幾個村入選省第六批古村落名單,有你的家鄉嗎?
    100多名來自廣東各級文聯、民俗學家、民協專家、第六批廣東省古村落代表出席了本次授牌儀式。據了解,潮汕地區有11個古村落入選了本次古村落名單。自古以來,鄉村就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含義。陸遊有詩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古詩把歷盡千山萬水覓得鄉村視為一種新生的希望,可見,鄉村在古代文人墨客心中地位是多麼的崇高。
  • 廣東東莞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隱藏於都市800多年的古村,看啥樣
    東莞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東莞除了工業發達境內也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這裡有珠三角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古建築群茶山鎮南社明清古村落。有濃鬱珠江三角洲特色的農業聚落文化景觀,南社最難能可貴的是未破壞的明末清初的建築比較多,保留大量石雕、磚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築構件,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一棟棟古老的建築倒映在清清的池塘中。南社不僅有許多古建築很有很多古榕樹。
  • 鐘樓古村落位於太平鎮神崗,是目前發現保留最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明清時期,這裡發生多次農民起義,反抗封建統治。抗日戰爭期間,在著名的粵北第一、二次會戰中,從化是主戰場,從化人民配合國民黨軍隊重創日軍,遏制日軍北犯,俘日官兵多名,擊斃2900多人,擊毀運輸車百多輛,繳獲大炮、槍械、馬匹一批。鐘樓古村落位於太平鎮神崗,是目前發現保留最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為歐陽氏族人在清鹹豐年間所建好的大宅院建築,面積近15000平方米。
  • 京郊深山中的古村落,明清時代古建築,原汁原味
    水峪村位於北京市西南80 公裡處的房山區南窖鄉,距108 國道8公裡,距區政府所在地良鄉52公裡,2018年3月,入選北京首批市級傳統村落名錄。東甕樓,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當地人稱為甕子。村子的東西處各有一座,西處樓上的小房已坍塌光緒石碾,村中石碾創下金氏世界紀錄,共有128盤石碾明清時代的古宅,古宅多為石牆石瓦,許多房屋已無人打理,有些破敗悽涼水峪村楊家最早的古宅門前,木門很有年代感,水峪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居說最早來這裡的是劉氏和臧氏人,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來的。
  • 內江市這5個古村落擬納入第四批省級傳統村落
    11月6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第四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目前已完成公示,其中,內江市有5個古村落擬納入第四批省級傳統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