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簡直是馬克吐溫巔峰的兒童文學作品

2020-12-15 五好導學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今天我們來聊聊他的另一部作品《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提起這本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不過是一本兒童驚險小說。這樣認為的人一定沒有想到,他們錯過了一份文學的《獨立宣言》

這本書到底有多好?

歐內斯特·海明威說:「這是目前為止最出色的作品」、「是所有美國文學作品的源泉」,誰要是不同意,就會被他胖揍一頓。

威廉·迪安·豪威爾斯也曾說過:「馬克吐溫是唯一的、無與倫比的,是文學界的林肯。」

1. 馬克·吐溫寫這本書的時候,是南北戰爭之後,在林肯總統的帶領下,美國已經廢除了奴隸制;

2. 但是馬克·吐溫把書內的故事的時間背景設置在19世紀30年代左右,這個時候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夕;

3. 地點在密西西比河上,不僅是美國人心目中的母親河,也是馬克·吐溫童年最熟悉的地方;

4. 主人公是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中就跟讀者見面的小哈克,這時候他只有14歲左右。

在《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結尾,哈克同意和寡婦道格拉斯一起生活,學會文明規矩等等,來加入湯姆·索亞的小幫派。

但是我們無論是從電影裡還是從書本裡,看到的哈克都是不太適應那些「別人告訴他的」文明和規矩的人。

哈克給我們的印象是什麼呢?

不喜歡穿著乾淨整潔的好衣服;不願意遵守對他來說讓人頭疼的餐桌禮儀;不理解為什麼學校和大人們每天都在講聖經裡那些死人的故事。

哈克在美國人心目中是什麼形象?

他那不守僵硬的教條和規矩,厭惡所謂「正確」的事情,不斷成長和成熟,拒絕「教化」但渴望自由,想要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模樣,正是那個時代美國人的典型形象。

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哈克走向文明和規矩的生活被打破了,酒鬼父親突然回來,他不僅綁架了哈克,把他關在一間小木屋裡,還在醉酒後差點打死他。

哈克的面前出現兩條可以選擇的道路,一是回到寡婦道格拉斯那裡,繼續學習文明、禮貌、規矩,二是在酒鬼父親野蠻、冷漠、酗酒的環境下成長。

哈克兩條路都沒選,他偽裝了自己的死亡,找到一艘小木船,並劃著它逃到附近的小島上,為後面發生的故事找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結局。

小島上哈克遇到了正在逃亡的黑奴吉姆,他是寡婦姐姐家的奴隸,發現女主人要把他賣到河流下遊時開始逃亡。

哈克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幫助逃奴是錯誤的,按照常理來說,他最應該做的是告發吉姆,並把他送回去。

哈克在寡婦道格拉斯那裡也逐漸認可地獄的存在,如果幫黑人逃跑,那肯定就得下十八層地獄。他不想下十八層地獄,反覆猶豫之後給吉姆的主人寫了一封信告發吉姆,但是在經過社會規則和個人良知之間的鬥爭後,他還是撕掉了信。

這個哈克撕信的情節是整本書的最高潮,從這個「我們」開始,哈克就下定決心要幫助吉姆。他們踏上木筏之後,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危險,見到了各色的善良或邪惡的人,惹了不少麻煩,小說的最後五十頁他們還遇到了湯姆·索亞,並和他同行。

但實際上湯姆早知道女主人給了吉姆自由,看似是在幫助吉姆和哈克的一系列計劃,只不過是他找樂子的壞心思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文學評論家會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美國最好的小說,最後五十頁除外」的原因。

無論如何,故事最後,吉姆通過了一系列的嚴酷考驗,獲得了自由。

這本書獨特在哪呢?

首先無論是19世紀的南北戰爭前還是現在,美國都是深受種族主義影響的國家,然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卻講述了一個白人少年和一個黑人奴隸之間深厚的革命友誼,這無論是對當時的作家還是讀者來說都是極其銳利和新穎的主題。

其次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以前,幾乎所有的美國作家和文學作品都遵循一條原則:「文學即高雅」:一本流傳於世的作品必須具備正式而華麗的文字。

馬克·吐溫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裡,刻意選擇了接地氣 」的表達方式,這本書甚至有很多不合乎語法的地方以及拼寫的錯誤。

但是特裡林曾評論道:「它句子結構簡單、直接、流暢,完美還原了人物說話特點和韻律,出色的文字能給人以文字能說話的感受。」

這是馬克吐溫的這種寫作手法可以成為美國文學史上重要裡程碑的原因。

環境對人的影響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裡顯得格外明顯

哈克還是一個沒人管教的「野孩子」時,他不會在乎上帝和聖經。

當哈克走進寡婦道格拉斯的生活,他相信地獄是存在的,社會是有教條和規則的,自己也要學習這些以融入社會。

我們想一下,假如哈克在寡婦家遇到了吉姆,在周圍人的影響下,哈克還可以堅持不舉報吉姆嗎?

當換個新的場景,哈克發現原來人們教給他的「文明」是對另一類人的殘忍,因此在和吉姆相處過程中,哈克逐漸遠離鎮上人們的「文明」和酒鬼父親的「野蠻」。

在另一條不同於文明和野蠻的道路上前行,這不僅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敢於跟世俗對抗的英雄誕生過程。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電影劇照

資料來源: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美)馬克圖文

電影《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策劃 | 五分鐘工作室

編輯 | 張十五

插畫 | 二魚

相關焦點

  • 馬克吐溫作為國外小說名家,常出現在考題中,老師已整理重點知識
    馬克吐溫是中小學階段在課文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國外小說作家,所以對於馬克吐溫的一些文學常識,同學們需要掌握。其實很多作者的寫作手法、寫作風格都跟作者本身的經歷有關,我們在了解作品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這個作者的生活背景,特別是作者的童年生活,這都關係著他撰寫的作品的風格。
  • 馬克吐溫筆下的哈克,硬核導讀知識已整理,學生們務必掌握和關注
    馬克吐溫是中小學階段在課文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國外小說作家,所以對於馬克吐溫的一些文學常識,同學們需要掌握。其實很多作者的寫作手法、寫作風格都跟作者本身的經歷有關,我們在了解作品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這個作者的生活背景,特別是作者的童年生活,這都關係著他撰寫的作品的風格。
  • 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
    美國的幽默大師馬克吐溫,出生在美國密蘇裡州的一個偏僻農村。當時,美國仍保留著黑奴制度,伯父家有個大農場,裡面有許多幹苦力的黑奴。年少的馬克吐溫常到伯父家的農場裡玩,他尤其喜歡和一群黑奴孩子待在一起。農場裡有個名叫丹尼爾的中年黑奴,孩子們親切地叫他丹尼爾叔叔。
  • 一起開掘文學寶藏,致敬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
    作為作家、演說家,馬克·吐溫前期作品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後期語言更為暴露激烈,是美國批判主義文學奠基人。03《湯姆·索亞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是馬克·吐溫1876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在該作品中,馬克·吐溫借主人公湯姆·索亞的一生傳奇再現了自己的童年。小說的故事發生在美國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個普通小鎮上。
  • 馬克·吐溫的不凡人生
    成功後,他用無數充滿魅力的作品、洋溢著幽默的演講、果敢的言行舉動,把他的思想傳達給一般民眾。像這類生活上的處理態度,馬克·吐溫和託爾斯泰其實有著極大的不同。諷刺西方人人性裡最卑劣的部分一位作家的傳世作品,往往也可以反映出作家的人格特質和道德態度。
  • 你知道馬克·吐溫的代表作都有哪些嗎?
    你知道馬克·吐溫的代表作都有哪些嗎?馬克·吐溫作為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其創作的觸角紮根於社會現實的方方面面。隨著生活閱歷加深,馬克·吐溫對美國表面繁榮掩蓋下的社會現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一位富有尊嚴的黑奴形象這部小說從思想到技巧都有許多創新。小說讚揚了男孩哈克貝利的機智和善良,譴責了宗教的虛偽和信徒的愚昧,同時,塑造了一位富有尊嚴的黑奴形象。它是馬克吐溫作品精選中最傑出的一部。
  • 第1075期:我建議你從馬克·吐溫開始讀英文書
    馬克·吐溫(Mark Twain)是我最喜歡的美國作家,他留下了很多名言。 這兩部兒童文學作品在美國文學史上地位極高,第二部比第一部更高,儘管大多數人更熟悉湯姆·索亞歷險記。
  • 關於馬克·吐溫的十件趣事
    馬克·吐溫是美國近代著名的作家和演說家,他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例如《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百萬英鎊》等等。小說裡有趣的故事並不是他留下的唯一遺產。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裡,他那充滿哲理和諷刺的語錄被後人傳誦著(有時是錯誤的)。馬克·吐溫,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寫了十幾部小說,外加無數短篇小說和散文。
  • 薦書| 馬克·吐溫:來自密西西比的頑童
    科學家特斯拉在中學時期生了一場大病,在醫生都要放棄之時,特斯拉讀了幾本書,竟奇蹟痊癒,這些書就是馬克·吐溫的作品。二十多年後,二人成為了忘年之交,馬克·吐溫這個科學狂人就開始跟著特斯拉這名小迷弟玩科技。他的投資史像他的小說一樣幽默。他曾用每周35美元投資一名發明家,最後發現這些錢都被發明家拿來買酒。
  • 「成為幽默家,是為了生活」|馬克·吐溫逝世110周年
    新中國成立後,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競選州長》被長期選入中學語文課本,被當作批判美國政黨政治的現實主義作品。他的代表作《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也有數十個中文版本,可謂是中國讀者最熟悉的美國作家之一。在本文中,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楊靖教授對馬克·吐溫與中國的淵源做了細緻梳理和評述,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 翻譯馬克·吐溫的專家終老成都
    翻譯馬克·吐溫的專家終老成都 華西都市報2018-08-22 04:45:59.0身邊檔案   張友松譯作《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張友松譯作《湯姆·索亞歷險記》。  在翻譯界,張友松是美國大作家馬克·吐溫作品「在我國的最大譯家」,他翻譯的《競選州長》曾多年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在張友松92年的生命裡,譯介馬克·吐溫是他六十多年翻譯生涯最重要的結晶。可以說,他的翻譯之於馬克·吐溫,猶如傅雷之於巴爾扎克,朱生豪之於莎士比亞,草嬰之於託爾斯泰。  張友松的傳奇不止於翻譯:革命烈士張挹蘭是他的大姐,魯迅先生曾將他114次寫入日記。
  • 中外兒童文學代表作家及作品
    9、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馬克·吐溫,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說家, 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其濃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對人物的敏銳觀察,一躍成為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一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姊妹篇。
  • 文學巨匠馬克·吐溫的《苦行記》
    進行道德教育的意圖和鼓吹政治改革的熱情,與幽默諷刺一樣是馬克·吐溫作品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苦行記》在這些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十分說明問題的例證,如對地方政府和選舉陪審團的方法的一些評論。   1863年和1864年間,馬克·吐溫作為《企業報》駐立法機關記者在卡森市逗留的那幾個月,為他提供了作為公眾利益的捍衛者的千載良機。
  • 秒殺一切段子手:辛辣幽默深刻的馬克吐溫語錄
    馬克·吐溫(Mark Twain),美國作家、演說家,真實姓名是薩繆爾·蘭亨·克萊門(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
  • 幽默大師馬克吐溫的經典語錄,秒殺一切段子手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2006年,馬克·吐溫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6名。代表作品有小說《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
  • GD讀書會|哈克貝利芬歷險記
    Hertwig    作家 現役美國高中優秀教師  出版過十多本兒童文學,兩部小說以及多本寫作教學書刊。十五年高中英語教學經驗,擅長教授經典文學著作閱讀和高級寫作,為學生閱讀能力打下堅實基礎。‍‍‍‍‍‍‍‍‍‍‍海明威曾說:「一切現代美國文學來自一本書,即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 文學作品中的十大經典開頭,你最愛哪個?
    錢鍾書第九名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作者:馬克·吐溫開場白:「你要是沒讀過一本叫做《湯姆索亞歷險記》的書,你肯定不知道我是誰,不過沒關係,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叫做馬克·吐溫的人,他大多講真話。」也只有幽默大師馬克·吐溫能這樣了。
  • 《重返亞瑟王朝》馬克·吐溫的搞笑穿越小說
    《重返亞瑟王朝》 馬克·吐溫 著 瀋陽出版社 定價:29.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835年-1910年)。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說家,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馬克·吐溫擁有高超的幽默、機智與名氣,被稱為美國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為「美國文壇巨子」,擅長寫諷刺小說。
  • 兒童文學作家常怡: 寫好讀後感,先要選對書
    獲獎作品還將結集成書。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 仲敏  《小王子》、幾米漫畫,都讓孩子有了共鳴  活動推出之後,孩子們投來了他們真摯動人的文章。喜歡一本書,心裡就會產生共鳴,如將軍山小學的趙行建,在閱讀了作家趙麗宏的《童年河》之後寫道:「趙麗宏寫的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的童年,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