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91到6174,CDC研究數據提示防控時機稍縱即逝

2020-12-16 第一財經

2月17日、2月18日,中國疾控中心接連發布的兩篇論文,都提醒我們,遏制疫情發展蔓延的時機稍縱即逝。

2月17日,《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發布了一篇論文,選取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國內地傳染病報告信息系統中上報所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很多讀者關注到了其中一些明顯的數據差異。論文顯示,截至1月20日,有6174例患者發病(這是回顧性病例,他們的發病時間在1月20日之前,後被確診)。

不過,當時國家衛健委的官方通報顯示,截至1月20日,全國累計確診病例只有291例,其中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70例。

6174與291,這個差距意味著什麼?

疫情控制不利導致失速

(6174是)用發病日期統計的。在相應的時間段,病例已發病但還未就診,或已就診但未被當作該病報告,或懷疑為該病但還未作出實驗室診斷。比如1月20日前實際上全國至少有6174人發病,但這時全國僅確認了291例。一位論文的參與者如此表示。

《中華流行病學》的這篇論文,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機制流行病學組最新發表的新冠肺炎研究,對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國內地報告的超過7萬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徵進行了描述和分析。正是在對超過7萬病例的回顧性研究中,發現了截至1月20日發病人數(6174)與確診病例之間(291)的巨大差異。

對於傳染性流行病毒,病例回顧性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發現總結疾病的傳染和流行病學的規律,為未來防控提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意見,比如上述這組數據對比,其實也折射出疫情防控初期存在的薄弱之處。

該論文選取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國內地傳染病報告信息系統中上報所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這是一份相當權威的數據。論文針對系統內報告72314例病例進行了分析,其中,確診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為16186例(22.4%),臨床診斷病例10567例(14.6%),無症狀感染者889例(1.2%)。

分時段來看,根據論文追溯分析病例的信息顯示,在1月20日-1月31日之間,發病人數又增加了26468例,這個數字同樣是回顧追溯發病時間點時發現的人數。

這不得不讓人回想在武漢封城之後,各種渠道所報出來信息稱就醫無門、發熱患者仍在家中,各種醫療資源擠兌,帶來了新冠病毒在武漢的急速傳播。

「由於在前期,診斷只能靠三級實驗室診斷,需要48個小時,比較慢,使得很多樣本不能及時檢測,其次也不能更大範圍的發現患者。後來P2級別的診斷試劑出來後,也出現了暫時的數量緊張,這些原因都帶來了不能及時發現感染者,不能及時進行收治和隔離,使得疫情發展處於失控狀態,感染人數迅速激增。」一位病毒學專家表示。

論文研究者更是夯實了這個階段傳染源控制不利所帶來的發病曲線圖。通過對報告病例的發病日期進行回顧性分析,還原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5個不同時段全國地理分布變化情況。

截至2月11日,全國31個省份的1386個縣區共報告44672例確診病例(湖北佔74.7%),其中,有0.2%的病例發病日期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病例均在湖北;有1.7%的病例發病日期在1月10日之前,分布在20個省份的113個縣區,其中湖北佔88.5%;有13.8%的病例發病日期在1月20日之前,分布在30個省份的627個縣區,其中湖北佔77.6%;有73.1%的病例發病日期在1月31日之前,分布在31個省份的1 310個縣區,其中湖北佔74.7%。

這組數據再次印證了在1月1日華南海鮮市場關閉之前,只佔0.2%病例,在一個月內席捲了全國31各省1310個縣區,引發了33369個確診病例。

研究者由此得出結論,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人類對於冠狀病毒家族SARS以及MERS的認知。雖然早期病例傳遞出來的信息認為,新冠病毒可能不如SARS和MERS嚴重。但是,發病數迅速增加以及越來越多的人際傳播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比SARS和MERS更具傳染性。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曾在1月20日之前預估新冠病毒的傳播係數為3.8,高福院士團隊預測的傳播係數為2.2。但是從目前的數據看,新冠病毒在武漢包括湖北的傳播係數,都大於新冠病毒自身特性所應該具備的傳播係數。

稍縱即逝的武漢防控時機

2月18日,在《中華預防醫學雜誌》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再發論文《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早期圍堵策略概述》,其中談到,該病毒人際傳播力強(基本再生數R0=2~6),傳播速度快(代際間隔Tg=6.2~7.5 d),遏制疫情發展蔓延的時機稍縱即逝。

武漢稍縱即逝的機會是什麼?

1月23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1號通告,宣布全市離漢通道暫時關閉,隨即全國範圍內實施了圍堵策略的一系列非醫學幹預措施。

圍堵策略(containment)最初於2005年由WHO提出,作為流感大流行防控的指導性策略,是指在新發傳染病疫情早期,在限定的地理範圍內,採用醫學和非醫學(區域封鎖、停學和停工等)幹預策略和措施,以迅速阻斷疫情傳播。

而圍堵政策背後是加強病例隔離和密切接觸者管理、減少人員流動(交通管控和限制出行等),增加人際距離(停止大型活動、學校延遲開學、工廠推遲復工)和促進公眾個人預防等。也只有病例隔離才能達到防控的目的,通過減少病例和易感人群之間的接觸來減少疾病傳播。密切接觸者管理可快速識別高風險暴露人群,避免治療延誤,及時發現續發病例,降低傳播風險。

但是,在武漢,並沒有隨著圍堵和「隔離」讓疫情的蔓延減緩。

「從很多的現象可以看出,他們對於病例的發現以及隔離措施沒有做到位,包括當時的床位也緊張,沒有及時把醫院的床位闢出來,貽誤了收治、發現傳染源的時機。很多患者因為沒有及時就醫到處奔跑去醫療機構,都是在傳播病毒。事實上,改造一個醫院增加床位,遠比通過新建一個醫院增加床位要來的快。」一位非典時期的參與救治的醫療人員表示。

就是這樣一個戰機的貽誤,使得2019年12月31日前的104個患者發病,蔓延至如今的31個省72436確診病例。

相關焦點

  • 6174是一個神秘的數字!
    得到6174要幾步?從我朋友那裡第一次聽說6174是在1975年,當時我印象很深刻。當時我認為很容易證明為什麼這種現象會出現,但是事實上我沒能找到原因。我曾用電腦檢驗是否所有的四位數在有限步運算內都能得到核6174。這個大約50行的visualbasic程序檢驗了從1000到9999各位不全相等的所有8891個四位數。
  • 用C驗證「6174」數學黑洞之謎!
    什麼是 「6174」數學黑洞之謎?結果如下:    實驗十組數據分別為(1456,9874,3658,4631,9860)實驗組一:*** 客棧科技工作室 **** 本程序用於驗證6174數學黑洞 *** ——作者:柳繼紀**請輸入互不相同的四位數,例如1234但不能是1122,1323等類似有重複的數字
  • 6174數字黑洞的程序證明(附原始碼)
    在小學生的趣味數學的讀物中,很容易讀到一個有趣的命題:6174數字黑洞。
  • 報告:2018畢業生平均期望薪資6174元 實際5429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5日電(記者 吳濤)近日,趕集網發布的《2018年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2018年應屆畢業生,即第一批95後大學畢業生開始走上工作崗位,這屆畢業生平均期望薪資為6174元,而實際平均薪資為5429元。
  • 《疫情防控中的數據與智能應用研究報告》發布—新聞—科學網
    數據應用逐步走向成熟
  • 機遇稍縱即逝,可遇而不可求
    機遇稍縱即逝,可遇而不可求。所以當機遇到來時,要果斷地抓住機遇;如果猶豫不決,當機會失去時便懊悔莫及。一、知者善謀,不如當時。語出春秋·管仲《管子·霸言》。「知」字通「智」字,而當時則為正當其時的意思。有智慧的人雖然善於謀斷,但若選擇的時機不當的話是很難取得成功的。這句話點出了機遇的重要性。
  • 躲貓貓 《CDC俠義道》獨特變身系統
    覺得現實中躲貓貓太刺激,沒關係,到《CDC俠義道》裡體會獨特變身系統,變個身,換個樣,親朋好友再也認不出,一樣享受躲貓貓的刺激。在西遊記裡,孫悟空拔跟汗毛就能立刻變身,在《CDC俠義道》中,玩家只要打怪,就可以輕鬆變身。是玩家在野外打怪的時候,每打死一隻怪物,殺氣值就會上升一些,當殺氣條內的殺氣值變滿時,即可變身。變身之後秒殺任何小怪,但對BOSS和玩家無效。
  • 任麗麗: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研究對臨床的提示
    表達豐度從高到低排序,肺部的AT2細胞、巨噬細胞等表達量較高。 此外,在全身的各個組織臟器上也都分布有這兩種病毒複製相關的關鍵宿主因子,如心肌細胞、腎上腺和睪丸的基質細胞等。大數據線索還有哪些提示呢?
  • 領導力法則:時機法則
    所以說,機會稍縱即逝,不珍惜就會失去。這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吃,錯過了就沒有了。     時機跟天時、地利、人和有關。內外部環境的天時、地利、人和會創造出機會出來,處於這種境況的領導者要把握機會、掌握時機,為自己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服務,別錯過了,更別想去吃「後悔藥」。
  • 做好疫情防控「後半篇文章」 楊浦發布常態化社區防疫工作提示16條
    本報訊 6月2日,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例會,區委書記謝堅鋼,區委副書記、區長薛侃出席並講話,區領導周海鷹、李雅平、趙亮、王浩出席。謝堅鋼指出,要把握好「常」和「長」的關係。「常」即把握好常態,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工作準備;「長」即落實好長效,總結好經驗、提煉好做法,補齊短板,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做好疫情防控「後半篇文章」。要把握好「緊」和「松」的關係。
  • 【溫馨提示】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居家安全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居家安全溫馨提示 2020-03-12 19: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工信部:運用大數據分析,加強疫情防控精準施策
    工信部:運用大數據分析,加強疫情防控精準施策 記者27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已召開疫情防控大數據支撐服務工作調度會,提出加強聯防聯控,運用大數據分析,支撐服務疫情態勢研判。
  • 2021年元旦春節健康提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溫馨提示:當前仍處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時期,在享受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之際,不能忽視新冠疫情防控,同時還要預防人感染禽流感、諾如病毒感染、食物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重點提示]1、我國新冠肺炎防控成績來之不易,是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每個人能儘量避免感染的風險,就是為防控疫情做出貢獻。
  • 哈佛大學20萬人研究
    近期,JACC雜誌上發表的由美國哈佛大學開展的一項研究從炎症的角度,進一步為這些合理的膳食模式提供了證據。研究人員根據一種基於食物的經驗性飲食炎症模式評分(根據受試者血漿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受體2、C反應蛋白3種全身炎症生物標誌物水平預先設定,很少受營養補充劑影響),評估各種食物的致炎作用,評分較低視為抗炎食物,評分較高則為促炎食物。
  • 《成語中狀元》291-300關答案是什麼 291-300關答案一覽
    導 讀 《成語中狀元》是一款休閒闖關類遊戲,遊戲匯集了大量的成語,通過不斷的填詞闖關,從乞丐到秀才到狀元一步一步往上升
  • 疫情防控實戰演練,情景模擬備戰開學
    {"title":"疫情防控實戰演練,情景模擬備戰開學",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fuling/fulingnews/2020-04-14/2328669.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county
  • 運用大數據加強疫情防控「五大治理」
    作者: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李懷傑突發性公共事件,是現代社會風險治理的重要課題。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不僅是一項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術,也是一種思維、資源和能力。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面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如何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增強治理效能,進行科學決策、思想引導和精準施策,是當前面臨的新課題。為此,基於大數據的諸多優勢,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疫情防控的「五大治理」。運用大數據實施數據治理,促進疫情防控治理網絡化、制度化和規範化。
  • 龍裡縣近期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提示
    近期國內外疫情形勢日益嚴峻,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結合我縣實際,現發布近期冬季疫情防控最新提示,主要內容如下:一、境外來龍裡(返回龍裡)人員1.首先向居住地所在村(社區)或工作單位2.必須提供14天集中隔離和7天內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來龍裡(返回龍裡)後需到縣人民醫院再做1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陰性後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可有序流動。
  • 新冠疫情數據由大學統計公布,美國CDC為何「失聲」?
    美國疾控中心網站 權威部門CDC數據公布「跟不上趟」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美國著名研究性大學。網站聲明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更新截至到前一日下午4點前的全國病例數據。這意味著周末不更新數據。 不僅如此,據美國媒體披露,到3月26日,疾控中心已經超過兩周沒有單獨召開過新聞發布會了。在新冠疫情暴發初期,這些發布會頻繁召開,但是卻在3月初戛然而止,最後一次發布會是在3月9日。
  • 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旅遊數據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旅遊市場經歷了團隊旅遊活動全面停滯、統籌疫情防控及有序復工、疫情防控常態化情境下國內旅遊全面復業等三個階段。國慶中秋雙節重疊,全國旅遊景區迎來了一個旅遊接待高峰。但是與五一、端午相比,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日均接待國內遊客人數、日均國內旅遊收入、人均旅遊消費恢復比例均高於五一、端午,說明我國旅遊市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旅遊市場復工復產復業有序推進,旅遊景區貫徹落實「限量、預約、錯峰」開放的要求,行業恢復發展呈現積極向好的態勢。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