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馬射線暴:瞬間釋放的能量竟超太陽一生總和,殺傷力宇宙第一!

2020-12-23 小小說旅行

伽馬射線暴的能量為什麼會這麼強?,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伽馬射線,伽馬射線是波長短於0.01埃的電磁波,為原子核能級躍遷退激時 所釋放出的射線,它和我們所見的可見光差不多,可見光則是電磁波譜的一部分,電子波譜有許多分類 有長波 短波 ,有無線電 可見光 紫外線 伽馬射線等,射線的波長越短 能量就會越高,

伽瑪射線爆說的是 在宇宙中的某個方向,伽馬射線的強度 在很短的時間裡,突然增強許多 隨後又減弱的一種現象,那麼我們是如何發現這種射線的?

20世紀60年代 美國想要知道其他國家的核實驗情況,就發射了船帆座衛星,而衛星上面 安裝了監測伽馬射線的儀器,它可以測量核武器爆炸時所產生的伽馬射線,可是後來它所探測到的伽馬射線,

不是來自地球 而是來自太空,隨著科技的發展 ,科學家發現這些伽馬射線,在幾秒內突然增強 然後消失,在這期間爆發出的能量功率非常高,一個伽馬射線暴 在瞬間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差不多相當於幾百個太陽 一生中所釋放出能量的總和,而且有非常強的穿透力,因此殺傷力堪稱宇宙榜首,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伽馬射線暴的發現,宇宙裡最可怕的災難,竟能夠直接蒸發一個星系
    在宇宙裡,有許多現象非常奇特,也異常暴烈,其中最有名、最神秘,也最暴烈的就是伽馬射線伽馬射線是一種波長比X射線還短的電磁波,它的波長只有0.001納米(1納米是109米),這是種貫穿力極強、殺傷力也極大的射線,如圖1所示。
  • 宇宙中最強的能量是什麼,它的威力有恐怖?
    通俗簡單的答案是:宇宙中最強能量爆發是超新星大爆發和伽馬射線暴。這是單個天體或者宇宙中任何單個的物體所能發出的能量。這種能量除了宇宙大爆炸時所發出的能量。實際上,超新星大爆炸和伽馬射線暴既是一回事又是兩回事。
  • 伽馬射線有多恐怖?
    在天文學中,伽馬射線爆發又叫伽馬射線暴,那麼什麼是伽馬射線暴呢?它又來自何方呢?它的能量又究竟有多恐怖呢?冷戰時期,美國發明了一系列的軍事衛星來監測全球的核爆炸試驗,在這些衛星上安裝有伽馬射線探測器,用於監測伽馬射線爆發所產生的大量高能射線。
  • 科學家在宇宙中捕捉到神秘射電暴,瞬間能爆發太陽一天的能量!
    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於宇宙中那些神秘的射電暴出現的原因一直不明,曾認為這些瞬間閃過的無線信號可能是地外文明發出的信號,但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一些射電暴是從中子星發出來的,而且這些射電暴瞬間產生的能量非常高,在4月底世界多個天文臺均捕捉到一次強烈的射電暴,這個神秘的快速射電暴只持續了1毫秒的時間
  • 為什麼宇宙中有伽馬射線暴?卻沒有阿爾法射線暴和貝塔射線暴?
    宇宙中的伽馬射線主要產生於恆星的核聚變反應。伽馬射線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的穿透力,是因為光子沒有質量、沒有電荷,並且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可以很容易的繞開障礙物。雖然所有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的波動性顯然更強。什麼是伽馬射線暴?
  • 宇宙中最可怕的事件是什麼?一旦發生就能照亮整個星系
    我們的宇宙並不是大家仰望星空時看到的那種風平浪靜一片祥和,天空中的每一顆星星都是一顆太陽。我們的宇宙是充滿了危險的,是狂暴的。碳聚變發生時可以瞬間摧毀高密度的白矮星從而產生劇烈的爆炸。而大質量恆星爆發則不一樣,他會在演化末期發生爆炸是因為恆星自身的氫元素已經耗盡,其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已經不足以與引力對抗,也就無法維持其自身的流體靜力平衡,這種情況下恆星的核心就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向核心發生坍縮,這稱之為「引力坍縮現象」。
  • 太陽一秒鐘散發出來的能量總和,能夠支持地球人所需能量用多久?
    太陽核聚變每秒所釋放的能量通過對太陽和地球萬有引力相互關係的計算,科學家們計算出了太陽的總質量,其推志的太陽質量公式為M=R*V^2/G,其中R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半徑,V為地球公轉的線速度,G為引力常數,最後計算出的太陽總質量大約為1.989×10^30 千克。
  • 宇宙最大的結構:寬度100億光年,是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
    宇宙中最大的物體宇宙中存在著很大的事物或者結構,它們的尺寸遠遠大於地球,也遠遠大於太陽。因為它們實在太大了,用公裡來表示它們的尺寸顯得很不方便,這就需要用到光年。然而,銀河系的寬度僅僅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物體寬度的0.001%。一個不應該存在的巨大結構宇宙中最大的東西極其龐大,它超越了我們對大小的感知,那就是寬度高達100億光年的武仙-北冕座長城,這是銀河系寬度的10萬倍,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相比之下,可觀測宇宙的預估半徑為465億光年。
  • 宇宙中那些短暫而劇烈的電磁爆發現象
    是的,相比於恆星和宇宙長達百萬年至百億年的漫長演變,人類的一生哪怕是整個人類的歷史都顯得那麼的短暫,短暫到時間似乎都已經凝固。然而,在另外一個極端,當我們使用一些反應極為迅速和靈敏的,能夠在分、秒、毫秒乃至微秒時間尺度上分辨圖像差異的望遠鏡去觀察天空的時候,我們卻又將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宇宙,從中發現大量稍縱即逝的瞬間輻射現象,它們可能出現在從無線電波到伽馬射線的各個電磁波段。
  • 科學家或觀察到迄今最古老伽馬射線暴,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
    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最新成果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也為研究宇宙極早期天體打開了一扇窗口。江林華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已知最遙遠的伽馬射線爆發發生在宇宙大爆炸後5億年左右。如果我們的研究獲得證實,這一發生於宇宙大爆炸後4億年左右的事件,將是已知最古老的伽馬射線暴。
  • 宇宙中部分伽馬射線可能由暗物質產生
    來源:新浪科技宇宙中充滿了爆發性的、隱形的伽馬射線(圖中以紅黃兩色表示)。一項新研究稱,暗物質或許也能產生伽馬射線。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伽馬射線是宇宙中最明亮、能量最高的光線,但人眼看不見它們。
  • 7500光年外,發現兩顆藍巨星變身加速器,釋放超高能量伽馬射線!
    船底座埃塔雙星位於7500光年外的南天船底座,根據收集的數據,它發出能量高達400千兆電子伏特(GeV)的伽馬射線,大約是可見光能量的1000億倍。研究由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斯特凡·歐姆、伊娃·萊瑟和馬蒂亞斯·富布林領導。
  •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攜帶的攝像機可以對宇宙——從太陽系內部到距地球數十億光年的遙遠星系——展開深入探測,以尋找稱為伽馬射線的高能射線來源。伽馬射線處於電磁波譜圖的右側遠端,波長比紫外光、甚至X光線的波長短,但能量超過紫外光和X光線。 費米太空望遠鏡研究團隊製作的太空全景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如此神奇的宇宙,仿佛我們的眼睛可以探測到能量是可見光1.5億倍的射線。
  • NASA太空望遠鏡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攜帶的攝像機可以對宇宙——從太陽系內部到距地球數十億光年的遙遠星系——展開深入探測,以尋找稱為伽馬射線的高能射線的來源。伽馬射線處於電磁波譜圖的右側遠端,波長比紫外光、甚至X光線的波長短,但能量超過紫外光和X光線。     費米太空望遠鏡研究團隊製作的太空全景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如此神奇的宇宙,仿佛我們的眼睛可以探測到能量是可見光1.5億倍的射線。
  •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 宇宙電波的源頭找到了!持續時間幾毫秒,能量夠人類用622億年!
    為了找到外星人的蹤跡,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宇宙信號,這麼多年來科學家也接收了無數的宇宙信號,如果能夠對某些有規律的信號進行解密,那對於人類探索外星文明來說,將有著重大的突破。他馬上把這個發現匯報給了羅瑞莫科學家,這也吸引了他的興趣,於是他們重新進行了研究對比,確認這是一種新的宇宙現象。那個時候羅瑞墨也沒有辦法解釋這束脈衝,也就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就是快速射電暴。自從快速射電暴被發現以後,許多科學家的望遠鏡也都觀測到了這樣的電波信號,從那之後,雖然科學家監測到了50多次的快速射電暴,但是他們都沒有找到爆發的源頭。
  • 宇宙中經常發生γ射線暴和X射線暴,為何沒聽過有α、β射線暴...
    在涉及核輻射時,我們會聽到一些名詞,比如X射線、伽馬射線、α射線、β射線、中子輻射等等;在天文學中,我們經常聽到伽馬(γ)射線暴,但沒聽過有什麼α射線暴、β射線暴,我們就來逐一了解這些射線的本質。比如釙-210的半衰期為138天,衰變類型就是α衰變,衰變方程式為:Po(210,84)→Pb(206,82)+He(4,2);穿透力:氦原子核帶正電,而且具有較大的質量,對應的α射線穿透力很弱,但是很容易把其他物質電離,一張紙就能α射線阻擋下來,甚至無法穿透皮膚,在空氣中也只能行進幾釐米
  • 為什麼宇宙中有伽瑪(γ)射線暴,卻沒有α、β射線暴?
    β射線即高能電子流的速度極高,甚至可達光速的99%,在β衰變過程中,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核會發射中微子和電子衰變成另一種原子核,而釋放的電子就是β粒子(β射線)!但這個過程比較有趣,分為如下兩種方式:1、正β衰變:原子核內的一個質子變成中子,同時釋放出一個正電子2、「負β衰變」:原子核內的中子變成質子,同時釋放的是一個電子,看清楚了,沒有負電子哦,因為電子本身就是負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