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丙宇 見習記者 劉亞鑫 通訊員 杜家利
10月21日,獲嘉縣位莊鄉政府辦公樓的入口處,幾塊展板擺放得整齊醒目。
「健全新機制,構建綜合執法新格局」「突出新作為,助推社會經濟新發展」……展板上,是位莊鄉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做法綜述,更是他們的成績單。
不僅在位莊鄉,獲嘉縣各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探索都邁出堅實步伐。
2019年6月以來,獲嘉縣根據發展實際,以鄉鎮機構改革為契機,實施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了縣、鄉、村、組「四位一體」的網格執法運行機制,賦予鄉鎮街道更多權限,並做好統籌協調,不斷將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下沉,確保基層能把下放的權力接得住、用得好。
「就是要解決鄉鎮『責大權小、事多人少、看得見管不著』的現狀,打通綜合行政執法『最後一公裡』,探索實踐鄉鎮綜合行政執法的『獲嘉模式』。」獲嘉縣委書記王永記說。
問題
治理能力跟不上發展需要
位莊鄉鄉域經濟發達,是面積佔城區一半、人口佔城區三分之一的城郊鄉。「工作事多人少權小,好多事,看見了也不能幹不能管。」10月10日,位莊鄉鄉長祝賀告訴記者,之前鄉鎮的管理水平,根本跟不上經濟發展。
一方面,由於權限不足,一些鄉鎮街道的發展規劃滯後。「比如招商引資,為了提高吸引力,必須出實招。」獲嘉縣副縣長王慶軍說,要吸引企業,必須得在營商環境上多下功夫,為企業做好服務。然而,因為缺乏相關權限,鄉鎮想用力但用不上力的情況時有發生。
另一方面,鄉鎮街道的屬地責任卻不少。「街道人少,而事務性工作千頭萬緒。一邊是幹部們忙忙碌碌,另一邊是一些老百姓反映的商販佔道經營這些民生難題卻長期得不到解決。」王慶軍坦言。
基層力量分散薄弱、監管缺位,部門間職責交叉、多頭執法、多層執法、重複執法的問題長期存在,縣鄉發展受到束縛……這些,不僅讓祝賀困惑不已,也同樣籠罩在獲嘉縣11個鄉鎮負責人和基層工作人員的心頭。
改革勢在必行。「要把改革當『法寶』,基層有需求,就要敢於改。」王永記決定,大刀闊斧進行基層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縣「一把手」親自掛帥、一線指揮,認真履行「施工隊長」職責,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明確「統籌兼顧、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全面覆蓋」的基本思路,制定出臺了《獲嘉縣關於推進執法力量下沉鄉鎮和整合審批服務的實施意見》,編印執法操作規範《獲嘉縣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手冊》。
一套完善的組織架構繼而呈現: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高規格工作領導小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統籌協調、部門密切配合、縣鄉聯動推進。「書記抓、抓書記」「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隨之確立。
路徑
權力下放,資源下沉
給鄉鎮放權,該從哪裡著手?「從改革啟動到落地,關於這些我們思考了很久。」王永記告訴記者,下放權力既要符合發展需要,也要與鄉鎮能力匹配。
在充分研判後,一套既符合鄉鎮賦能需要,又與鄉鎮能力相匹配的確權、放權清單逐漸擺上桌面。獲嘉縣按照「應放盡放、依法下放、權責一致」原則,爭取權力「放得多」,最大限度向鄉鎮賦權賦能77項,公布鄉鎮職權事項目錄150項。
權力清單有了,但鄉鎮幹部關心的還有編制、人員、財權等配套資源能否匹配。為此,獲嘉縣在下放權力的同時,通過「減縣補鄉」,縣直各部門工作人員到鄉鎮任職,把力量和資源向基層下沉,確保基層把下放的權力用得好。
「原來我在單位是自籌自支的事業編制,現在到鄉鎮工作,進入了預算內,工資也漲了不少。」50歲的李民先後在縣物資局和安監局工作,2019年通過「減縣補鄉」全縣統一招考,來到位莊鄉綜合行政執法協調辦公室工作。
像李民一樣,獲嘉縣共有550名縣直部門工作人員下沉鄉鎮。為確保人員「願意下」,獲嘉縣明確縣直部門人員下鄉,與鄉鎮全供人員共享同薪同酬,試用考核合格後直接享受鄉鎮全供「身份」;同時按照「編制先行到位、人員逐步補充」原則,將有限的編制資源最大限度向鄉鎮一線傾斜,確保人員「下得去」;並對下沉人員關心的交流調動、工資待遇、執法職能等9個關鍵問題進行明確,激發了鄉鎮幹部的幹事熱情,確保人員「願意留」。
變化
基層辦事效率得到提升
「之前就是撐個帆布傘支個小攤兒,颳風下雨不說,看見執法車心裡就怵,總覺得隨時會讓俺收攤兒走人。」在自家的「木屋」前,燒餅賣空的蔣紅英笑著介紹。
標準化木質商鋪在位莊鄉有20多處,一些原本在路邊擺攤兒經營的商戶,如今都被「請」進統一建設的木屋中,佔道經營、交通擁堵的情況再也沒有了。
位莊鄉還選取優勢地段,設置臨時攤點,為經營者免費提供經營場所3000餘平方米,吸引160餘家地攤商戶。
位於獲嘉縣亢村鎮的同盟古鎮,如今人氣越來越高。「剛開業時,不少村民在景區外擺攤,嚴重影響景區的運營,亢村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及時進行整治,一周時間就解決了。」同盟古鎮運營總經理李佳感慨。
改革的成果,數字來檢驗。截至目前,獲嘉全縣共處理佔道經營、噪聲擾民、私搭亂建、亂擺亂放等事項5000餘起,清理佔道經營流動攤位6000餘次,糾正店外經營行為2800餘起,清除各類廣告10000餘處,督促整改破舊、破損廣告牌匾500餘塊,督促整改環境整治問題300餘次。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把改革向縱深推進,持續鞏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為鄉村全面振興創造有利條件、夯實堅實基礎。」王永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