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馬英九回防北臺灣造勢(網絡圖)
究竟誰可以問鼎2012「大位」,相信臺灣每一位選民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選前最後一天,本報的「最後猜想」系列所聯絡到的幾位臺灣嘉賓,都沒有給出一致答案,最後的答案只待明晚揭曉———
蔣德愷:蔡英文將從政壇消逝!
人物名片:臺南阿諾飲食實業有限公司經理
在最後的關鍵時刻,只要馬英九的競選策略不出現重大失誤,選舉前夜不發生「槍擊案」等影響選舉的突發事件,馬英九將以較小的優勢戰勝蔡英文,從民進黨的頭頂低空掠過,連任「總統」。
馬英九執政近四年,雖然沒有完全做到當初給選民許下的承諾,但這四年不幸趕上全球金融風暴,在世界各國經濟都大幅下滑的大環境下,馬英九的成績算得上合格了,並不像民進黨所說的,馬「政府」是一個「無能的政府」。眼下又出現歐債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臺灣選民與其選擇一個既不懂經濟又無執政經驗的蔡英文,不如選擇有執政經驗、能與大陸互動以度過經濟寒冬的馬英九。
我估計,「大選」後,蔡英文將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慢慢地從臺灣政壇消逝。
安均憲:蔡合美國「口味」,勝算多
人物名片:臺灣某食品包裝企業經營者
根據很多人的觀察,目前藍綠雙方勢均力敵,難分伯仲,大家只好把目光投向結果揭曉的最後一刻,是否出現突發事件從而影響結果。但在我看來,蔡英文的勝算更大,我根據的不是選民的心理,而是候選人背後的「推手」、他們分別符合誰的利益。
馬英九符合北京的「口味」,這個無需多言,有共識是創造共同利益的前提。但美國就不高興了,於是,符合美國「口味」的蔡英文和陳水扁一樣,成為美國牽制大陸這個棋局上的一顆最佳棋子。
美國千方百計在中國周邊製造事端,無非是讓中國沒有一個安穩的國際環境,作為可以有效牽制大陸的臺灣,美國自然會「重用」。所以,美國要扶植站在自己隊伍中的民進黨,而不是國民黨,估計美國會用「流氓」手段介入臺灣「大選」。
劉怡敏:我投馬,然而蔡會小贏
人物名片:臺灣一公關公司協理
作為一個青年人,我聽不懂政治人物的口水,更看不懂他們的政治算計。這一次投票,我會投給馬英九,但是我始終覺得蔡英文會小贏。畢竟蔡英文現在是一張白紙,有很大的想像空間,而且馬英九上一次贏了那麼多票,可四年在位,卻還讓大部分人「無感」。過去,我是鐵桿「馬迷」,可是我周邊很多原先投馬的朋友,尤其是年輕人都表示會投給蔡英文,他們要尋找一個希望「有感」的四年。
這一次馬英九競選團隊的文宣廣告,就明顯不如上一次那麼有 「fu」(感覺),這一次感覺馬團隊沒有很用心去做,但是蔡英文有一些訴求蠻打動人的,還蠻能抓住現在流行的「fu」。
鈕則勳:蔡有三盲點,馬機會高
人物名片: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副教授
馬英九的機會高一些。馬英九是當政者,有政績可言,尤其是在兩岸部分。當然,可能有些人會「無感」於馬英九在內政及經濟上的成績,但畢竟還是有可以拿出來的東西。另外,周美青可以幫助馬英九拓寬中間選民票源,這對馬英九來說絕對是加分的。
而反觀蔡英文,在最後關頭仍存一些盲點。第一,蔡英文沒辦法提出所謂清新、清廉團隊的具體人選,只是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這會讓民眾覺得不踏實。第二,蔡英文說「她有能力,她有信心做臺灣第一個『女總統』」,但是她沒有提出她的能力、信心的具體內容,更多的只是喊話而已。第三,蔡英文在最後關頭提出「大聯合政府」,在我看來,是不專業、不道德、不負責任的!從政治學理上說,這是有很深刻的理論內涵,但蔡英文沒有深入去說明。該論述需有一整套學理來支撐,所以現在提出來,只能凸顯其不專業。而不道德,主要是蔡英文在選前一周才提出來,目的就是為了抓住中間選票。蔡英文也明白,在臺灣要實現所謂的「大聯合政府」其實不太可能,她明知不可為,還是要提出來,所以是「不負責任」的。理性的中間選民對此都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