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在海洋館裡看到海豚,腦海中總會浮現出法國電影《碧海藍天》的海報,深藍色的基調中,主人公Jacques與海豚在水中嬉戲、互動。
這是法國導演呂克·貝松早期的一部作品。說起呂克·貝松,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他的代表作《這個殺手不太冷》,事實上,為他更早贏得國際聲譽的是《碧海藍天》。
作為1988年坎城影展的開幕影片,這部愛情冒險片講述了兩個潛水員在競技場中體會出人生真諦的故事。人類不斷向極限挑戰,但最後以回歸大海為終,是一部藍色調的電影。
很多人喜歡這部影片,因為它的純粹,它的浪漫,還有天馬行空。從希臘到秘魯,從法國到西西里,唯一不變的是那片蔚藍的大海。
海底的世界被分割成了兩半,一半是透著光芒的湛藍,一半是潛藏著無盡的黑暗。最終Jacques在海豚的帶領下,頭也不回地遊向了無限,遊向生命的本源,只留下Johana絕望的呼喊——
There's nothing to see, Jacques! It's dark down there! It's cold! You'll be alone! And I'm here! I'm real! I exist!
在大海面前,在海豚面前,愛情一敗塗地。不過,在這裡,我們不是要討論悲情的愛情,而是關注大海中的天使,dolphin海豚。
Dolphin是由兩個古希臘單詞轉變而來,第一個意為「海中靈魂」,第二個意為「有子宮的」,合之即為「有子宮的魚」。遠在古希臘時代,這些機靈可愛、友善溫和的海洋精靈便常出現在各種神話傳說中。

古希臘人認為,在航船四周看到海豚躍出水面時翻起的白色波浪,意味著好運將至。象徵「海神」波塞冬的聖獸便是一條美麗的海豚,或許那美好的寓意也是由此得來。時至今日,在希臘波塞冬神廟中,還存有阿里翁騎著海豚的雕像。而這要從吟遊詩人阿里翁與海豚間發生的故事說起。

阿里翁是「海神」波塞冬之子,他曾在一條船上被水手搶劫,最終被迫跳入海中,在即將溺亡之際阿里翁唱出了一曲歌謠。一隻海豚被阿里翁的優美歌聲感動,擺動著尾鰭遊到他的身旁,並將他搭救上岸。
海豚為何會救人?這其實是海豚的救護本能。海豚自幼就經常被母豚託起,浮於海面。一隻只善良的水中天使,不僅在遇到身體受傷的同伴時會負友於肩,更會用軀體託起並不屬於自我同類的其他生物,包括人類。
這是一種超越物種的愛。
正因無心,愈顯珍貴。
創享部落,為你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