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看到武亦姝被清華高分錄取,沒看到人家爸爸4:30關手機

2020-12-12 騰訊網

其實陪伴孩子的過程,何嘗不是挖掘一個更優秀的自己的過程。

——遇言姐

《詩詞大會》上的亮眼表現而被大家認識的上海女孩武亦姝,以理科總分613分的成績(上海高考滿分660)位列上海考生第65名,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即將入駐九字班

消息爆出,包括遇言姐在內的群眾也是有點吃驚。

這姑娘真是人如其名,動靜皆宜,文理雙修啊。

果然,優秀是一種性格,有這種屬性的孩子做什麼都會出類拔萃。

遇言姐對詩詞大會並不感冒,一個經過設計的綜藝節目而已,也不必苛求原創性、思想性。但我很喜歡武亦姝流露出的沉穩、得體

武亦姝選擇的新雅書院,從定位上看,與全面發展的她相當般配。

新雅書院是2014年清華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而特設的文理學院,宗旨是「古今貫通、中西融匯、文理滲透」

說白了就是仿效以耶魯為首的美國高校所提倡的博雅教育、通識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提倡學生從狹窄的職業化學習體系中解放出來,在科學、人文等多個領域進行交叉選修

至此,應試教育下的孩子淪為「考試機器」、落得「高分低能」的歷史也是徹底翻篇了。

武亦姝表示:「清華大學嚴謹求實的學風一直以來都吸引著我。無論是追逐人生理想,還是過好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嚴謹求實、行勝於言,從來都是最重要的品質,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夠一生踐行的準則。」

其實,武同學在高二時就應邀參加了清華夏令營,並被清華大學「全國領軍人才選拔計劃」相中,允諾「高考只要達到一本線即錄取」的最高優惠。

據說,全上海獲得這個特招名額的學生只有2個

眼下,武亦姝的成績突破清華錄取線,不用優惠也足夠資格進入清華,真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誰不喜歡這種品格端正、柔中帶剛、才氣與英氣並存的女孩子啊

《詩詞大會》火了之後,武亦姝拒絕了所有的媒體採訪和節目邀約,在學校安心讀書。

武同學家中開有國學書院,父母也沒有拿孩子來炒作。

能夠抵禦住一夜爆紅的誘惑,在被自主錄取後也沒有懈怠,如果不是擁有堅定的意志,是做不到這些的。

這種不屈不撓地自我實現的動力,歸功於武亦姝的家庭教育

「她爸爸下午4:30之後不用手機」

昨天,遇言姐跟上海的閨(推)蜜(媽)聊了一下。

她兒子是武亦姝的學弟,剛考上滬上四大初中之一的蘭生復旦

據閨蜜說,蘭生復旦的新生家長會,校長正是以武亦姝舉例。

武亦姝曾就讀的江五小學是主張快樂教育的公立學校(魔都最好的中小學是私立民辦)。

當年,武亦姝是以墊底成績考入的蘭生復旦。

進入初中後,武亦姝的成績迅速提升至年級前十名,化學成績尤其出色。

說到武亦姝的「逆襲」,校長著重提到了她的家庭氛圍

她爸爸每天4:30以後就不用手機的,專心陪兩個孩子。

靚照火爆微博的廣西狀元楊晨煜的媽媽也說過同樣的話:

監督孩子養成習慣,這個過程會很痛苦,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家長要自律,不能把孩子丟一邊自己玩手機。

網上的消息稱武亦姝的父親是名律師,遇言姐了解到的是她爸爸開了家書院,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不管怎麼說,高度的自律和長久的陪伴,這些家庭為孩子付出良多。

很多人對於「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有誤解。

隨便問一名家長,他都會告訴你自己給孩子報了滿滿當當很多活動——遊泳、網球、鋼琴、英語,各種興趣班、補習班

但是仔細看了看,這些家長真的像自己說的那樣對孩子的教育忙碌、上心嗎?

以鋼琴為例。

遇言姐給甜豆報過山葉鋼琴集體課,收費一分鐘一加元,要求家長陪同上課。

報名的時候大家都扣扣索索地嫌貴,又抱怨45分鐘一節課的時長太短。

但真到上課的時候家長們又在幹啥呢?

看手機、看牆上的時鐘,時間沒到自己就先坐不住了。

有多少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五線譜、一起彈練習曲?

給孩子報這班那班,父母只負責當司機,送進去後就不管了,自己在一邊玩手機,回頭還喊養娃辛苦,這不叫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明明時間都花在自己身上了

即便是學校的課程,又有多少家長仔細讀過孩子的課本和作業,與孩子一起分享學習,共同成長?

還記得遇言姐前陣子寫過的美國花滑冠軍陳巍嗎?

他的母親不僅負責帶孩子往返於12個小時車程開外的俱樂部,每次上課時,這位媽媽都在一邊做筆記,之後再自己陪練

韓國選手金妍兒的母親也是一樣。

武亦姝的飛花令——臺上幾秒鐘的時間內說出押題的詩句,考察的是三千詩詞信手拈來的童子功。這一定離不開家長從小的灌輸和引導。

我舉這些例子並非是說每個家庭都要做到這樣「近乎極致」的陪伴。

但你要知道,當我們轉發那些「陪孩子寫作業腦梗」的段子時,當我們在朋友圈哭窮劃胖老母親的心酸淚時,武亦姝的爸爸已經到點關上了手機,日復一日地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這種用心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

除卻個別天縱奇才,大部分孩子的資質都差不多。如果你覺得孩子的學習力不理想,首先該反思的是自己耕耘的問題

穩定的家庭才能培育孩子的「靜氣」

上了微博熱搜的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以總分差20分滿分打破了恢復高考以來的歷史紀錄(語文只扣了10分,這真是神仙分數),被網友稱為現實版的入江直樹

武亦姝和楊晨煜,女孩子美,男孩子帥,還都這麼全方位的優秀,這一代孩子真是了不得。

唇紅膚白的楊晨煜在微博走紅後,有網民杜撰他出自清華學霸世家,稍後被闢謠。事實上,楊晨煜的父母都畢業自廣西的地方院校,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行政人員

在武亦姝和楊晨煜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個性格的共同點——安靜

武亦姝給大家的印象是「穩」,楊晨煜的老師對他的評價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包括前年以620分考上浙大13歲少女陳舒音,眉目狹長,神情淡然的她在嘈雜的環境中流露著波瀾不驚的安定。

陳舒音入學時,父母陪她打理好住宿後便回去湛江了。他們表示——舒音性格比較獨立,不擔心她上大學後生活自理和自我成長的問題

每臨大事有靜氣。

這句話出自晚清兩代皇帝的老師翁同龢

他告訴我們成事之人越是遇到大事越是能夠心靜如水,沉著應對

心靜的人才能長時間專注於同一件事情。

這也是西方教育近年來最為推崇的特徵——Grit(堅毅)

那麼,這種「靜氣「該怎麼培養呢?

楊晨煜的媽媽在電話採訪中提到一個很關鍵的點,她說:

平和、穩定的家對孩子是最好的。

父母親的情緒穩定,孩子才會心理健康;反之,家長一驚一乍,或焦慮或亢奮起伏不定,動輒吵嚷指責,孩子在這種煩躁的氛圍中很難培養出專注的性格。

事實上,遇言姐接觸過不少孩子卓越的家庭,那些父母親說話往往是輕聲慢語的。

朋友家讀哈佛的女兒也反饋說,親眼看到的虎媽蔡美兒絕非媒體渲染的那樣跋扈,反而是既隨和又有趣。

此外,遇言姐在和郝景芳聊天的時候,這位搞得了天體物理,寫得出《北京摺疊》的全才學霸一直強調:

運動可以讓大腦安靜下來,有助於構思和規劃。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可以依靠運動來提高精力的閾值。

先不說什麼素質教育,遇言姐覺得一個家庭如果能做到最大程度保護孩子的天性,不去騷擾破壞孩子的成長,就已經很棒了。

不要對「見多識廣」有誤解

遇言姐朋友家的孩子在申請以博雅教育著稱的耶魯大學時,文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這個網絡資訊時代,人們很難成為一個文藝復興時代的通才。

但我相信,任何領域的任何人,都需要擁有關鍵學科的基本認知。

通過跨學科、跨領域的視野,從理工到人文的持續學習,我們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並理解這個世界,成為現代意義上的「 as humans as a whole」。

武亦姝和楊晨煜都是知識廣博的孩子。

事實上,如果只盯著眼前的題目,在高考越來越靈活的今日,他們也不可能獲得730/750、613/660的超級分數。

我們說,學習不是僅盯著眼前的題,而是把眼光放開,但是很多父母對「見多識廣」有所誤解。

大家砸錢拼興趣班、拼夏令營,甚至還有帶著3、4歲的娃去環球旅行的,生怕孩子在「視野」上落後了。

然而,人生中絕大多數的學習都是通過書本間接獲得的,你不可能獲取每一項知識都要經過親力親為體驗一番

遇言姐覺得,普通的中產之家,在孩子小的時候,去拼幾萬塊的出國夏令營,遠不如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划算。

武亦姝的閱讀量通過節目可見一斑。

楊晨煜偏好人文歷史領域的閱讀,以及觀看紀錄片。

同樣是沒有參加過補習班的陳舒音,她的父親說女兒從小喜歡閱讀,自學能力強,十分專注,覺得看書很好玩,怎麼看都不覺得累。

閱讀最重要的是給予了孩子智力上的自由、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事物的能力,而不是困在片面的單一認知中。

話說如今的孩子真是幸運。近年來,所有的教育媒體都在推崇閱讀的重要性。而在遇言姐小時候,教材以外的讀物是被老師、家長嗤之以鼻的「課外書」

前文提到的幾名孩子都不是來自什麼權貴之家。

楊晨煜來自南寧教師家庭,陳舒音來自湛江的職工家庭,家境最好的武亦姝也就是上海的中產階級家庭出生的孩子

如果這些孩子可以成功,你家的孩子也一樣可以。

關鍵是父母要制定一個正向、合理的strategy(戰略框架) 。

教育的訣竅很簡單

昨天,遇言姐拜訪了一位做教育諮詢師的朋友。

她的兒子畢業於哈佛法學院,女兒是整形外科的住院醫生

作為80年代懷揣400塊錢來到加拿大的一代移民,她並沒有什麼社會資源以及充足金錢來狠砸孩子的教育。

不僅如此,這位朋友對我說,孩子小時候做過智商測驗,分數僅處在普通人的區間

上學後,也未能被華人青睞的「gift」班(天才班)錄取。

但最終,他兒子以全國IB分數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哈佛,並且拿到了最大份額的獎學金

朋友說,教育的訣竅很簡單,那就是:

1:大量的閱讀

一個圖書證每次最多可借99本書,她家每周都會借滿99本給孩子閱讀。

大量的閱讀帶動了孩子的寫作

事實上,孩子的申請文書寫得真誠、動人,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理想和特質,在海量自薦信中令人眼前一亮。

2:參加團隊運動

朋友的兒子高中時是冰球校隊隊長遊泳成績達到中國一級運動員標準

運動培養吃苦耐勞能力和鍥而不捨精神。

團隊運動還鍛鍊了孩子的協作力和領導力。

這兩點都是西方教育非常看重的特質。

以上兩點都是技術性的,最重要的是,朋友兩口子反覆告訴我的:

我們家每說一句話都是很小心的,從來都是使用正向的語言鼓勵孩子。你為孩子貼上什麼樣的標籤,他就一定會去印證這個標籤。你說他糟糕,他就會糟糕給你看,你說他優秀,他就會優秀給你看。

此外,孩子從小到大都是爸爸陪著寫作業

孩子高中時學習大學數學,爸爸在一邊也把題拿來做

女兒中學時一度跟不上物理課進度,也是在爸爸的帶動幫助下趕了上來。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指責、沒有訓斥,只有長久的陪伴

臨走,朋友又再次對我說:

你要有信心,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一定會有Pay Back(回報)的。

其實陪伴孩子的過程,何嘗不是挖掘一個更優秀的自己的過程。

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小貼士

公眾號改版了,為了大家不錯過推送消息,建議你按照圖片的提示,將「遇言不止」設為星標(安卓用戶設為「置頂」)。

相關焦點

  • 你只看到武亦姝高分被清華錄取,卻看不見人家爸爸4:30 關手機
    2019年,武亦姝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被清華錄取(上海高考總分660分),放棄了北大保送名額的她自己考上了清華,不得不說真的很厲害。欽佩這個女孩的同時,更讓我對武亦姝父母的教養方法產生了極大興趣。武亦姝的爸爸每天下午4:30以後就會關上手機,專心陪兩個孩子。
  • 你只看到武亦姝高分被清華錄取,卻看不見別人家爸爸4:30關手機
    甚至連節目主持人都多次的稱讚武亦姝是「才女」在詩詞大會爆火的武亦姝並沒有繼續的從參加節目,做明星等等,而是把心思都花在學習上,以上海市613分(總分660分)的高分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繼續在大學中完成學術夢。
  • 「清華才女」武亦姝父親身份曝光:有這樣的爸爸,難怪這麼優秀
    "清華才女"背後的優秀爸爸 在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上,武亦姝在舞臺上武亦姝可以說是才氣逼人,光芒四射,所以當時很多觀眾都被這個 而在獲得冠軍的兩年之後,武亦姝憑藉著613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 你看到的天才,多來自這樣的家庭
    如此優秀的孩子,真如同上天送給父母的禮物。去年高考一篇名為《你只看到武亦姝被清華高分錄取,沒看到人家爸爸4:30關手機》的爆文刷遍家長朋友圈。當時,為了培養武亦姝的文學天賦,武爸爸4:30關手機陪武亦姝。優秀孩子的家庭教育都相似,而失敗的教育家庭各有各的問題。有人說,沒有這一路父母的披荊斬棘,就沒有這麼順理成章的「運氣」。是呀,好運氣,都是父母從小種下的。
  • 武亦姝高考613分入清華,讀理科班?!揭秘「國民詩詞才女」的養成之路!
    2年後,她以613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要知道上海高考滿分是660分,她只差47分就滿分了!因為武亦姝的詩詞實力被所有人認可,因此大家都覺得即使北大特招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這回武亦姝去了清華,網友們特別歡樂!不僅有網友腦補畫面「北大招生辦還有一分鐘到達她家!「還獲得了4.8萬的贊!還有網友自己YY了武亦姝的手機桌面,大家一看都覺得笑噴。
  • 詩詞才女武亦姝被清華高分錄取:出類拔萃孩子的背後都說明了什麼
    如此優秀的武亦姝,都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當年武亦姝就讀的蘭生復旦,她是以墊底的成績考入。從初中開始,武亦姝的成績突飛猛進,迅速提至年級前10名。這些快速地變化,都源於她的家庭氛圍,爸爸每天下午4:30就不用手機,專心陪伴孩子。
  • 孩子含淚控訴父母:我再怎麼努力,也比不上你手裡的手機
    「我真的非常生氣,你已經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爸爸,我這時候想說,爸爸放下手機,立正、稍息。」動畫短片的最後,等到爸爸手機沒電時,才發覺當初稚嫩的小女孩,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長的亭亭玉立了。
  • 孩子沉迷玩手機導致自閉,醫生說主要原因在於父母……
    再鬧騰的孩子,都可以安安靜靜地玩手機。保證一天都不會來煩你。再也不用誠惶誠恐地"提防"著孩子了,歐耶。我姐的同事,夫妻倆都在單位上班,沒時間帶孩子,便交給奶奶帶。奶奶一個人帶著孩子忙不過來,便讓孩子玩手機。孩子也很聽話,乖乖地玩手機,從來不會調皮搗蛋。夫妻倆覺得這樣很不錯。
  • 武亦姝在清華大學參加競賽獲獎,人員都是大神級:看到隊名,樂了
    武亦姝在清華大學參加競賽獲獎,人員都是大神級:看到隊名,樂了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頂尖的學校,是所有學子都為之嚮往的地方。能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那也都是個頂個的優秀,教學條件都是一流的,學生都是精英,是真正的學霸。
  • 613分考入清華新雅書院的武亦姝,就讀哪個專業了?很多人猜錯了
    說到武亦姝是今年高考中最熱點的人物,而武亦姝的成功也給很多人帶來了啟示,那就是家庭教育,可以看到武亦姝雖然年齡不大,但是成就不小,比如武亦姝在前兩年已經走入到了大眾視野之中,武亦姝還獲得詩詞大會全國冠軍的稱號,當時還剛剛上高中的她就成為了一名人氣很高的公眾人物。
  • 16歲武亦姝拒絕模特邀約,18歲高分進清華,她的優秀只有一個原因!
    轉折點是有一次,武亦姝的爸媽帶她去朋友家,看到人家孩子很愛讀書,結果那個朋友說只是因為家裡藏書多,爸媽和孩子經常一起讀書,言傳身教。所以後來,武爸武媽深有感觸,少玩棋牌,多陪武亦姝讀書、作畫。小學後的武亦姝才愛上了全家人一起讀書繪畫、交流心得的溫暖學習環境。這是她的語文課書法作業,白居易的《春題湖上》,筆鋒極其清麗。
  • 清華柯潔選修課選了圍棋迅速上熱搜,網友:武亦姝不會選的詩詞吧
    說到清華北大對於國人來講有著不一樣的心理情節,畢竟作為我國最牛的2所本科大學,它們的難考度有多難可想而知了,而在清華當中除了有高考以文化分考入的大部分考生外,其實清華還存在著這樣一類特殊群體那就是保送生,其實保送生對於大部分人來講還是比較陌生的,但是保送生每年都有,除了有一些為學科天才外
  • 爸爸只做了這樣一件事,學渣孩子考上清華,育兒沒有捷徑只有用心
    分的成績考進了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要知道當時清華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才是660分,要說她不是女學霸,所有的人都不會相信的。實際上,武亦姝剛開始真的不是學霸,而是讓家長都特別頭疼的學渣,她的成績在班裡真的掛不上號。後來她的爸爸一看孩子這樣不行啊,家長得做出點努力了。
  • 「清華學霸」武亦姝爸爸身份曝光,成功孩子的背後,是優秀的父母
    不知道大家對那個之前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走紅的武亦姝是否有印象?當時她的才華可以說是驚豔了不少人。 當然,沒有哪個人的成功是偶然的,武亦姝之所以如此成功,和她爸爸的教育方式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 被清華「降檔」錄取的武亦姝,優秀的背後是令人羨慕的原生家庭
    2017年,武亦姝通過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成為了當年火遍網絡的「才女名片」,武亦姝也一度成為滿腹經綸、文採盎然的代名詞,不少人好奇為什麼她如此優秀?但其實,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他們成功的背後其實與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行為有密切聯繫的。
  • 姓氏頭像,生活反思——爸爸放下手機,培養出了武亦姝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熱播,讓我們認識了決賽冠軍武亦姝,身為00後,從小飽讀詩書,遨遊在古典文學的樂園,或許「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對她最好的寫照。同齡孩子把楊超越、肖戰作為偶像,武亦姝的偶像卻是陸遊、蘇軾、李白,可以說武亦姝奪冠是實至名歸。但她的才華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父母細心培養出來的。小時候,為了培養武亦姝的讀書習慣,父母約定回家不玩手機、不看電視、不玩遊戲,而是一心陪著孩子看書、畫畫、寫字。
  • 小學輟學的農民爸爸,培養倆娃考上北大清華」:我看到了最毒的教育...
    ,農村考生500萬,錄取的比例是萬分之3 農村家庭2個都上清華北大的機會=(萬分之3)*(萬分之3)=1億分之9 相當於中500萬彩票! 弱者相信運氣,強者只信因果! 現象即規律 他的方法太毒了!就是再有3個孩子也能上清華北大! 事實上,陝西的一個農民家庭5個孩子中4個上了清華北大。從概率上講,這種事情基本不會發生。
  • 爸爸「只要您能放下手機,我願意用東西換,哪怕是我的生命」
    2017年,一位小學生的作文在網上熱傳,讓不少老師和家長唏噓不已,因為作文裡面赫然寫著:「爸爸,其實我一直想對您說和我玩一會兒,你就只會玩手機,你快成手機的爸爸了。」,好像沒了手機就活不下去了一樣;又像一隻餓了三天三夜的惡狼正盯著一塊又大又肥的肉一樣。
  • 武亦姝613分上清華:有趣的靈魂+好看的皮囊,我都要!
    要知道,她早已參加了清華的「全國領軍人才選拔計劃」,只要過了重點線,就能上清華,更別說「差47分滿分」的高分!有人說,決定一個人高度的,永遠是他的內涵。武亦姝考入清華大學的消息,既是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