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輟學的農民爸爸,培養倆娃考上北大清華」:我看到了最毒的教育...

2020-12-09 騰訊網

上清華北大的本質是「拼爹」

農村考生上清華北的機會是萬分之3

清華北大每年錄取7000人,其中來自農村的佔比20%,也就是1400人,農村考生500萬,錄取的比例是萬分之3

農村家庭2個都上清華北大的機會=(萬分之3)*(萬分之3)=1億分之9

相當於中500萬彩票!

當你知道這位農民父親學歷是小學輟學後,作何感想!

運氣好到爆唄!

錯!

弱者相信運氣,強者只信因果!

現象即規律

他的方法太毒了!就是再有3個孩子也能上清華北大!

事實上,陝西的一個農民家庭5個孩子中4個上了清華北大。從概率上講,這種事情基本不會發生。這2個家庭採用了同樣的「毒」方法。

更重要的是,作為金字塔底層98%的爸爸們,沒錢,甚至沒知識,照樣可以拼爹

毒方法

看到這,我不禁要拍大腿:他們實踐的不正是被無數人封為「終極學習法」的「費曼學習法」嗎?!

費曼學習法就像皇冠上的明珠一樣,其他任何方法和它相比都顯得暗淡無光。

一句話解釋費曼學習法:最好的學習就是當老師

就是下面這個24歲就獲得物理學博士,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男孩。

教別人,吃飽了撐的嗎?

看似耽誤時間,實際是超高效的學習方式。因為如果想要給別人講明白,自己先要搞得更明白,或者說,只有別人徹底理解了,才能說明我是真正學懂了。

費曼學習法之所以有效的秘密

1

確定主題——將一個自己不理解的、沒見過的概念或難題寫在紙上

2

教孩子——找一個孩子,把自己學習的知識解釋給對方聽

3

找到漏洞,重新學習——把第二步中發現的知識漏洞重新梳理,再次解釋給對方

4

組織簡化——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類比生活裡的例子,讓小白也能完全理解。

費曼為什麼能發明這個方法呢?

因為他有個好爹!費曼的父親是一個軍服推銷員,工作之餘,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把孩子抱在大腿上,讀百科全書裡的內容。

可是,書裡很多描述和概念對一個還不識字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但幸運的是,費曼的爸爸非常擅長把抽象具象化。

有一次,他們講到霸王龍的故事。

書裡寫著:「霸王龍有20英尺高,頭有6英尺寬。」雖然描述很精準,但孩子明顯對20英尺、6英尺這些數字沒有概念。

爸爸停下來解釋:「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如果霸王龍站在我們家前院,他的頭就能伸到窗戶高度,但卻伸不進去,因為它的頭太寬了,擠不進窗戶裡。」

這麼一番解釋下來,小孩子立即就明白了。

2+3

教別人+找漏洞=當自己的教練獲得精確反饋

一堂45分鐘的課,學生能保持專注的時間只有5分鐘。

肯定會有聽不懂的地方,但是學生自己並不知道哪裡不懂!

什麼算懂呢?

這是一個5年級的奧數拓展題目,

我:你這用的是什麼方法?

恩和:這是奧數老師教的,整除11的餘數。

我:我不懂,你能給我講講嗎?

恩和:我就知道這個應該這麼做。

我:那這個方法看起來不錯,其他數的整除餘數能用嗎?

恩和:老師沒說!

所以恩和同學最多算會做(還算錯了),而並不懂原理。稍微變個花樣就束手無策。

費曼說,我們小學有個同學能用10種語言叫出「翠鳥」的名字,但是他對翠鳥的生活習性一無所知。

懂的標誌是能教會小白!

教的過程就是發現漏洞的過程,好比恩和發現他根本講不出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問老師,再講。水平高一點的同學可以自己先研究一下。

所以,傳授是最有效的自我反饋機制!立即發現漏洞。

教別人相當於有個冠軍教練指導你

奧運選手都有教練團隊一對一指導,費曼學習法讓你獲得了同等待遇。

4

簡化組織=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費曼在爸爸的基礎上又把這個方法升級了,他要求用自己的語言重構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換句話說:就是用自己的舊知識解釋新知識。這樣就形成了網狀結構。

馬斯克是費曼學習法的代表人物

馬斯克會把學到的知識建立一課知識樹

樹幹是最基本原理

樹枝是細節

知識樹就是他的「私人知識體系」

這個體系價值多少呢?

今天價值1000億美元

農民爸爸沒聽過馬斯克,更不知道費曼。他的實踐方法也就發揮了費曼學習法一成功力,因為他要求孩子講的是知識點,而不是方法。饒是如此,已經能把2個孩子送進清華北大。

結論是什麼?

顯然中國1.8億中小學生掌握一成費曼學習法的都是鳳毛麟角。如果你都掌握了,那學習豈不是砍瓜切菜嗎?

掌握10成,再加一點運氣,你就有機會成為馬斯克了(果然,他畢業於斯坦福,比清華又高一個臺階)

如果你不幸屬於底層98%的爸爸,還是可以拼爹!

拼的就是費曼學習法

小學輟學,一貧如洗的農村爸爸都能做到,你有什麼理由做不到?

普通學生低水平重複

名校生靠「高分系統」

相關焦點

  • 「我是老農民,倆娃考上北大清華」:我看到了最毒的教育……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我看了新聞詳細報導,發現這兄弟倆,談到學習時,說到有一點,特別讓人感慨:「遠離電子產品,不用手機,不打網遊。」
  • 我是老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這種簡單的教育方式你知道還不遲
    「我是老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這種簡單的教育方式,你現在知道還不遲!我時常自省,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究竟是幫助還是束縛呢?最近,湖南慈利縣的一對雙胞胎在朋友圈刷屏。趙稞和趙棣兩兄弟,父母都是農民,高考分別考出了687、685的好成績,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瞬間火遍全網。在這個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時代,我們都認為,寒門再難出貴子。
  • 湖南雙胞胎兄弟分別考上清華北大,農民父親這樣培養出兩個學霸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如果自家孩子能考上清華或北大這兩所中國最高學府,那是無異於「祖墳冒青煙」的大喜事。而就在湖南慈利縣的一個農家之中,今年參加高考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雙雙被清華和北大錄取,一家出了兩個「超級學霸」,一時成為當地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樸實的農民父親是兄弟倆學習的動力和依靠。
  • 湖南雙胞胎兄弟分別考上清華、北大,農民父親這樣培養出兩個學霸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如果自家孩子能考上清華或北大這兩所中國最高學府,那是無異於「祖墳冒青煙」的大喜事。而就在湖南慈利縣的一個農家之中,今年參加高考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雙雙被清華和北大錄取,一家出了兩個「超級學霸」,一時成為當地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 「我是農民,娃卻考上了北大清華」爹媽平凡不可怕,最怕裝有文化
    每年的高考都會有一批優秀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今年的高考父母都是老農民,兩個兒子卻考上了清華。,他們家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分別以687和685的高分考上了北大、清華。當記者採訪倆兄弟倆時,他們兩人正在自己的房間複習高三的知識,房間只要有地方都放滿了課本和學習資料,弟弟趙棣表示:「我就想把自己高中三年的知識鞏固一下,到大學去接觸那些更難的知識時,就不會那麼棘手,能夠跟上大學的教程。」
  • 我是老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這兩天,黑龍江克山縣一個農民之家,姐姐李雙和弟弟李可心,雙雙考上了哈工大。 但,這對農民父母,相信知識,相信只有供養孩子們上學,才能讓後代擺脫自己操勞沉重的命運,所以就拖著病體幹活,也要讓倆孩子好好學。
  • 我是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爹媽平凡不可怕,最怕裝作有文化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這兩天,黑龍江克山縣一個農民之家,姐姐李雙和弟弟李可心,雙雙考上了哈工大。 但,這對農民父母,相信知識,相信只有供養孩子們上學,才能讓後代擺脫自己操勞沉重的命運,所以就拖著病體幹活,也要讓倆孩子好好學。
  • 怪孩子成績不好,看看北大學霸的農民爸爸是怎麼教育的?
    "我考北大可能無望了,不敢查分數,直到北大招生辦打來錄取電話" 高考時狀況頻頻發生,塗錯答題卡、答錯大題,還是帶病走進考場... 這是一個普通男生的高考經歷,但高考後,這個男孩便不再普通,他考上了國內最頂尖的學府——北京大學。
  • 我是老農民,倆娃考上了北大清華:平凡父母,如何養出上進孩子?
    孩子剛讀高一,認為壓力太大,作業難做完,我每次都會為他們加油打氣。每周末都會去縣城見見孩子,和他們談心說話,讓他們學習上更用心。兄弟倆高中三年的每個周末,父親都會從農村老家,趕到縣城裡,和倆孩子見上一面。談談心,說說話,聽聽孩子們最近的想法,看自己能為孩子們的後勤保障做點啥。
  • 「我是老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爹媽平凡不可怕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他們不懂得什麼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給孩子們找家庭老師,報輔導機構,更不會自以為是地說:「你懂什麼,聽老子的!」但他們這樣,中國最平凡普通的父母,卻養出了最懂事上進的孩子。
  • 雙胞胎考上清華北大,父親的書寫稿走紅,網友:難怪培養得這麼好
    提到雙胞胎學霸,其實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但說到雙胞胎考上清華北大的卻寥寥無幾,而在最近幾年的話,不乏有一些新聞報導出現了考上清華北大的案例出現。,這位優秀的學霸進入到了清華最牛的智班學習,與很多的奧賽學霸成為了同窗,如今已經就讀大二的他依舊錶現十分優秀。
  • 我是老農民,倆娃考上清華北大
    這對哥倆是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三官寺農村的娃兒,父母都是農民。今年高考,倆人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哥倆的父親趙忠其,站在家中貼滿倆孩子獎狀的那面牆前,高興得合不攏嘴。
  • 我是老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爹媽平凡不可怕,最怕裝有文化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這兩天,黑龍江克山縣一個農民之家,姐姐李雙和弟弟李可心,雙雙考上了哈工大。 但,這對農民父母,相信知識,相信只有供養孩子們上學,才能讓後代擺脫自己操勞沉重的命運,所以就拖著病體幹活,也要讓倆孩子好好學。
  • 「我是老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爹媽平凡不可怕,最怕裝作有...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我看了新聞詳細報導,發現這兄弟倆,談到學習時,說到有一點,特別讓人感慨:遠離電子產品,不用手機,不打網遊。
  • 「我是老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爹媽平凡不可怕,最怕……
    兄弟倆高中三年的每個周末,父親都會從農村老家,趕到縣城裡,和倆孩子見上一面。談談心,說說話,聽聽孩子們最近的想法,看自己能為孩子們的後勤保障做點啥。父親是個農民,沒什麼文化,也講不出精緻華美的大道理,更沒法在孩子們成績提高和學習方法上,指手畫腳。
  • 「我是老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爹媽平凡不可怕,最怕裝作有文化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我看了新聞詳細報導,發現這兄弟倆,談到學習時,說到有一點,特別讓人感慨:遠離電子產品,不用手機,不打網遊。倆人比著學,一路競爭,一路攙扶,一路鼓勵,走到今天。
  • 我是老農民倆娃卻考上北大清華:爹媽平凡不可怕,最怕裝作有文化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我看了新聞詳細報導,發現這兄弟倆,談到學習時,說到有一點,特別讓人感慨:遠離電子產品,不用手機,不打網遊。倆人比著學,一路競爭,一路攙扶,一路鼓勵,走到今天。
  • 我是老農民,倆娃考上北大清華:爹媽平凡不可怕,最怕裝作有文化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這兩天,黑龍江克山縣一個農民之家,姐姐李雙和弟弟李可心,雙雙考上了哈工大。 但,這對農民父母,相信知識,相信只有供養孩子們上學,才能讓後代擺脫自己操勞沉重的命運,所以就拖著病體幹活,也要讓倆孩子好好學。
  • 我是老農民,兩娃卻考上北大清華
    一對雙胞胎,兩個好兒子,分別考上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擱在誰家都是能從夢中笑醒的大喜事兒,何況是一個農民之家。他們不懂得什麼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給孩子們找家庭老師,報輔導機構,更不會自以為是地說:「你懂什麼,聽老子的!」但他們這樣,中國最平凡普通的父母,卻養出了最懂事上進的孩子。
  • 湖南雙胞胎學霸,上清華北大:寒門出貴子不靠學區房,靠農民父親
    因為,無論從父母的教育能力,學校的優質資源,還是城市本身帶給孩子的眼界等等,農村都是比不上的!從一開始農村娃就輸在起跑線上,然而凡事都有例外。01、湖南雙胞胎學霸,一個考上清華一個考上北大弟弟趙棣表示,「我就想把自己高中三年的知識鞏固一下,到大學去接觸那些更難的知識時,就不會那麼棘手,能夠跟上大學的教程。」「如果他學習跟不上的話,我會和他交流,然後以一種所謂的那種像補課的形式幫他補一下。」哥哥趙稞表示兩人感情一直非常好,學習也是相互幫助。看到他們兄弟倆親密無間的樣子,真讓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