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華北大的本質是「拼爹」
農村考生上清華北的機會是萬分之3
清華北大每年錄取7000人,其中來自農村的佔比20%,也就是1400人,農村考生500萬,錄取的比例是萬分之3
農村家庭2個都上清華北大的機會=(萬分之3)*(萬分之3)=1億分之9
相當於中500萬彩票!
當你知道這位農民父親學歷是小學輟學後,作何感想!
運氣好到爆唄!
錯!
弱者相信運氣,強者只信因果!
現象即規律
他的方法太毒了!就是再有3個孩子也能上清華北大!
事實上,陝西的一個農民家庭5個孩子中4個上了清華北大。從概率上講,這種事情基本不會發生。這2個家庭採用了同樣的「毒」方法。
更重要的是,作為金字塔底層98%的爸爸們,沒錢,甚至沒知識,照樣可以拼爹
毒方法
看到這,我不禁要拍大腿:他們實踐的不正是被無數人封為「終極學習法」的「費曼學習法」嗎?!
費曼學習法就像皇冠上的明珠一樣,其他任何方法和它相比都顯得暗淡無光。
一句話解釋費曼學習法:最好的學習就是當老師
就是下面這個24歲就獲得物理學博士,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男孩。
教別人,吃飽了撐的嗎?
看似耽誤時間,實際是超高效的學習方式。因為如果想要給別人講明白,自己先要搞得更明白,或者說,只有別人徹底理解了,才能說明我是真正學懂了。
費曼學習法之所以有效的秘密
1
確定主題——將一個自己不理解的、沒見過的概念或難題寫在紙上
2
教孩子——找一個孩子,把自己學習的知識解釋給對方聽
3
找到漏洞,重新學習——把第二步中發現的知識漏洞重新梳理,再次解釋給對方
4
組織簡化——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類比生活裡的例子,讓小白也能完全理解。
費曼為什麼能發明這個方法呢?
因為他有個好爹!費曼的父親是一個軍服推銷員,工作之餘,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把孩子抱在大腿上,讀百科全書裡的內容。
可是,書裡很多描述和概念對一個還不識字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但幸運的是,費曼的爸爸非常擅長把抽象具象化。
有一次,他們講到霸王龍的故事。
書裡寫著:「霸王龍有20英尺高,頭有6英尺寬。」雖然描述很精準,但孩子明顯對20英尺、6英尺這些數字沒有概念。
爸爸停下來解釋:「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如果霸王龍站在我們家前院,他的頭就能伸到窗戶高度,但卻伸不進去,因為它的頭太寬了,擠不進窗戶裡。」
這麼一番解釋下來,小孩子立即就明白了。
2+3
教別人+找漏洞=當自己的教練獲得精確反饋
一堂45分鐘的課,學生能保持專注的時間只有5分鐘。
肯定會有聽不懂的地方,但是學生自己並不知道哪裡不懂!
什麼算懂呢?
這是一個5年級的奧數拓展題目,
我:你這用的是什麼方法?
恩和:這是奧數老師教的,整除11的餘數。
我:我不懂,你能給我講講嗎?
恩和:我就知道這個應該這麼做。
我:那這個方法看起來不錯,其他數的整除餘數能用嗎?
恩和:老師沒說!
所以恩和同學最多算會做(還算錯了),而並不懂原理。稍微變個花樣就束手無策。
費曼說,我們小學有個同學能用10種語言叫出「翠鳥」的名字,但是他對翠鳥的生活習性一無所知。
懂的標誌是能教會小白!
教的過程就是發現漏洞的過程,好比恩和發現他根本講不出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問老師,再講。水平高一點的同學可以自己先研究一下。
所以,傳授是最有效的自我反饋機制!立即發現漏洞。
教別人相當於有個冠軍教練指導你
奧運選手都有教練團隊一對一指導,費曼學習法讓你獲得了同等待遇。
4
簡化組織=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費曼在爸爸的基礎上又把這個方法升級了,他要求用自己的語言重構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換句話說:就是用自己的舊知識解釋新知識。這樣就形成了網狀結構。
馬斯克是費曼學習法的代表人物
馬斯克會把學到的知識建立一課知識樹
樹幹是最基本原理
樹枝是細節
知識樹就是他的「私人知識體系」
這個體系價值多少呢?
今天價值1000億美元
農民爸爸沒聽過馬斯克,更不知道費曼。他的實踐方法也就發揮了費曼學習法一成功力,因為他要求孩子講的是知識點,而不是方法。饒是如此,已經能把2個孩子送進清華北大。
結論是什麼?
顯然中國1.8億中小學生掌握一成費曼學習法的都是鳳毛麟角。如果你都掌握了,那學習豈不是砍瓜切菜嗎?
掌握10成,再加一點運氣,你就有機會成為馬斯克了(果然,他畢業於斯坦福,比清華又高一個臺階)
如果你不幸屬於底層98%的爸爸,還是可以拼爹!
拼的就是費曼學習法
小學輟學,一貧如洗的農村爸爸都能做到,你有什麼理由做不到?
普通學生低水平重複
名校生靠「高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