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坑過嗎?那些源自老人的育兒用品和理念

2020-12-23 育兒資訊

你被坑過嗎?那些源自老人的育兒用品和理念

現在最不願意聽到的話就是「你不就是這麼帶大的麼,缺胳膊還是少腿啦!」老一輩人總是有自己的育兒觀念,他們覺得自己當年能把你帶好,就一定能把孫子、孫女帶好。關鍵是你第一次生孩子,也沒有經驗,還要聽他們的話,結果沒想到經常就被他們帶溝裡去了。其實有些育兒用品和育兒老觀念,現在可以摒棄了。

1.開襠褲

現在細菌多厲害,都是一步步進化來的,而且現在人多,公共場所細菌更多,但是寶寶總喜歡爬上爬下的,簡直就是在幫忙打掃細菌,全部帶到自己身上來了。寶寶如果在公共場所穿開襠褲,很有可能會引發尿路感染或者肛門感染等,嚴重的也許會患上腎炎或者敗血症等。

而且如果寶寶在蚊蟲較多的地方活動,很可能會被叮咬,或者碰撞到堅硬的物體上也是很危險的。有的小孩子還會對自己的生殖器感興趣,自己伸手去探索,如果經常如此,則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身心發展。

2.學步車

學步車現在已經被很多人控訴過了,寶寶還不到走路的年齡,卻被放在車上讓他自己彎著腿拖著身體走,非常容易形成「X」或「O」型腿。然而孩子還不到走路的年齡,腿部骨骼力量不足,長期壓著,影響其長高。不僅如此,學步車讓孩子失去了走、摔倒、再站起來的經歷,這會讓孩子患上「感覺統合失調症」,這對孩子並不利。

3.定型枕

寶寶不一定要用枕頭,更不一定需要定型的枕頭,如果為了讓寶寶睡出好看的頭型而使用了不舒服的枕頭,那麼反倒可能影響寶寶的腦部發育,而且還可能引發寶寶呼吸困難等症狀。其實寶寶在三個月後用柔軟、高低適中的枕頭即可。

4.金銀首飾

不要給孩子帶任何首飾,因為它們不僅會刺激寶寶皮膚,還可能引起寶寶皮膚過敏。寶寶如果在長牙,還喜歡咬東西,含著首飾可能引發重金屬中毒。而且萬一首飾上有什麼小物件或者鏈子咬斷後,不小心被寶寶吞到肚子裡,那麼還可能會引發窒息。

這些育兒老傳統也需摒棄!

除了一些育兒用品要放棄,一些育兒老思想老傳統也可以擯棄了,以免殘害後代。

1.剃胎毛

很多地方都有習俗,說滿月剃胎毛,新的頭髮黑黑的、亮亮的、直直的,但是孩子的發質跟遺傳和營養有關,跟剃胎毛基本沒有關係。還有二月二龍抬頭,理髮店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真的沒有必要非要趕在那一天。

2.不乾不淨,能增強抵抗力

人們常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常常說小孩子不都是那樣帶大的麼,而且這樣接觸細菌抵抗力還會好一點呢。事實上,不講衛生很容易導致細菌感染,暫時沒有得病只能說沒有感染到致病菌罷了。現在空氣汙染嚴重,病毒細菌等又強悍,所以小孩子應當從小就教育他要講衛生。只要大家把握好這個度就行,不能太乾淨,但也不能太不乾淨。

3.腹瀉不能吃東西

有些老人覺得寶寶拉肚子就不吃飯只喝水,這樣就好了,但是只喝水更容易導致寶寶不舒服,補水可不是只喝水,還需要補充礦物質,以達到電解質平衡,所以只要寶寶不嘔吐,依舊需要正常飲食。

4.不能見光

強烈的光線對寶寶眼睛刺激較大,但這並不是說寶寶不能見光,正常的陽光和燈光是沒有問題的,過於昏暗和過於明亮都會影響寶寶視力發展。切記不能讓寶寶一直盯著很亮的燈和中午的烈日。

5.囟門摸不得

以前人覺得囟門就是命門,摸不得,摸了可能會變成啞巴,而且摸了很危險。寶寶的囟門在出生後幾個月才能漸漸閉合完全,確實比較柔弱,不能被硬物撞擊,但是稍微摸一摸還是可以的,醫生就會通過摸囟門來判斷寶寶發育情況。

6.新生兒不怕熱

新生兒不僅怕熱還怕冷,這是因為他們的汗腺、脂肪、中樞神經等還不能完全的調節自身體溫,但是很多老人總是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很多孩子都是被悟出了疹子、痱子或者其他疾病。所以最好是冷熱適宜,不能過熱也不能過冷。

7.包蠟燭包

蠟燭包把寶寶捆的緊緊的,覺得這樣孩子腿以後會長得直,但事實上這樣束縛著寶寶反倒會影響他的生長發育。

8.貼符防哭

「夜哭郎」的符看起來也太迷信,寶寶半夜哭很可能是不舒服,在家附近貼「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三遍」,讓路人念並不能制止孩子哭鬧,這並沒有任何科學道理。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育兒路上的那些坑
    從育兒路上一路跌跌撞撞走來,萬種艱辛、還有婆婆在育兒路上的神助攻,真是箇中滋味,酸爽至極,心理強大的媽媽會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心理弱的媽媽會經過抑鬱期,需要自我調整,調整的過程也是痛苦並重生的過程,現在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的二寶媽媽來嘮叨嘮叨育兒路上那些走過的重要的坑。
  • 育兒路上的「坑」你踩過幾個?那些花哨的「育兒經驗」管用嗎?
    把孩子養好是一門學問,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會通過看書、看講座來增加自己的育兒知識。育兒這條路上有很多有名的育兒經驗,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虎媽"教育、"鷹爸"教育,但很多家長發現,自己這麼教孩子,效果卻達不到預期。
  • 育兒路上經歷的那些「坑」
    如何避開育兒誤區,學習避「坑」攻略從職場打拼的女白領到全職帶娃的新手媽媽,可以說伴隨著孩子的每一天成長同樣在慢慢摸索著一起長大的還有我這個新手媽媽,而一個人一手帶娃的經歷也讓我從沒有準備的四處尋找方法和經驗時,一邊踩著「坑」一邊總結著事實真相的育兒經驗,提到了育兒過程踩過的「坑」也是意味深長的需要總結下分享給大家,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我這個新手媽媽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和聽到的那些
  • 育兒路上你踩過哪些坑?二胎寶媽總結經驗幫你避坑。
    很多寶媽從知道懷孕那天起,就憧憬著和寶寶見面的那一天,為寶寶準備好一切,等待他來到這個世界。沒事就刷手機,幾大購物網站輪流看,查看育兒指南,和親戚朋友寶媽們聊天,聽她們的經驗之談。唯恐漏掉哪樣東西,寶寶出生後要用上自己沒準備。然後就是買買買,快遞每天有,有空還得逛逛孕嬰店,導購員一推銷覺得什麼都有用,恨不得把所有寶寶用品搬回家。
  • 和老人育兒理念不同,生活中如何相處?
    和很多城市裡的年輕人一樣,因為兩口子要上班,孩子還太小,只好請老人來幫忙。也和很多這樣的家庭一樣,爺爺奶奶來了沒多久,豆豆媽因為帶孩子的問題,已經和他們起來幾次衝突。畢竟孩子是自己的,你採用何種育兒方式,自己要負責。不能完全把孩子丟給老人。所以,在原則性的問題上,要給老人說清楚自己的標準和底線。比如給很小的孩子餵奶粉,一次需要幾勺奶粉,餵多少毫升。
  • 育兒用品黑名單.docx 你是否也交了智商稅?
    今天,小谷媽媽整理了一些新手家長容易被引導購買、無辜踩坑的育兒道具,希望新手家長們以後擦亮眼睛,別再入坑了哦! 除了以上這4個典型雞肋型嬰兒用品之外,像嬰兒床圍、餵藥器等用品,同樣屬於「拉虎皮扯大旗」,打著減輕育兒隱患的名號,非但不能保護寶寶,反而會給寶寶帶來危險
  • 看似實用,買回家就後悔的4種母嬰用品,你被「坑」過嗎?
    今日話題:你是個總給寶寶買東西的寶媽嗎? 懷胎十月,媽媽是和孩子最親近的人。從寶寶還沒出生時,她們就會給孩子買很多生活用品,但由於大多數的寶媽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所以給孩子買東西多是靠「直覺」。
  • 老人帶娃小半年,孩子變化讓人哭笑不得,隔代育兒的坑你踩過沒?
    因為店鋪迎來了發展的高速期,小李兩口子一連4個多月都很忙,一直沒時間去看看兒子,期間就帶著老人和孩子匆匆忙忙的吃過一回飯,這也是2個月前的事了。仔細一想,已經小半年沒好好看看兒子了。
  • 還囤嗎?我剛當媽踩過的育兒坑!買買買一時爽,心塞好一陣子
    閨蜜日常不愛看書,要當媽媽開啟看書第二春:各類育兒的書和網文。閨蜜日常愛購物,這次雙十一還沒到購物車的東西就把我看蒙了。回望過去,我貌似比她還要在育兒這件事上愛學習一些,從準備備孕開始就瘋狂購書了。育兒是要看實際效果的,實踐檢驗一切真理。
  • 那些年,老一輩的「育兒老觀念」,你聽說過幾個?
    那些年老一輩的「育兒老觀念」引用權威,直接正面「對決」老觀點當家中的育兒觀念出現分歧時,可以陪著老人,多看一些權威專家的視頻講座,讓老人了解現代育兒專家們是怎麼說的。或者多陪著老人聊天溝通,也可以領著老人一起,去自己相熟的親友家中,「考察取經」,潛移默化的改變老人的育兒觀點。3.
  • 穿開襠褲,睡扁頭,老人的這些錯誤育兒法,父母順從坑的就是娃
    現在很多新手爸媽缺乏育兒經驗,因此會向老一輩的人尋求幫助。但是老人的育兒方法真的就科學嗎?我們經常能看到老人帶孩子時,會讓寶寶穿開襠褲、睡扁頭等等。
  • 美國產檢生子和育兒,那些你覺得不可思議的事
    定居美國的姐姐,最近生了一個寶寶,在分享育兒理念上,我感受到了美國和中國的不同,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關於產檢: 美國的產檢一般是在家庭醫生診所裡完成,預約制,醫生有很多的時間和你溝通,解答孕婦的疑問,打消孕婦的顧慮。在整個孕期期間,按時產檢,產檢的內容沒有國內這麼多,但是主要的產檢還是會做的,比如三維等。另外醫生也會根據產檢結果推薦孕婦吃一些補品。
  • 細數育兒路上踩的那些坑,尤其這9個,看看你都踩了哪幾個?
    新手爸媽在選擇育兒用品時難免會踩坑,包括我本人在育兒道路上也踩了很多坑,特別是以下這些常用的育兒用品,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下,希望對寶媽們有所幫助。1.學步車 嬰兒學步車的安全問題由來已久,長期使用會造成嬰兒骨骼發育異常,形成O型腿或X型腿;過早的使用學步車還會導致寶寶養成走路踮腳習慣;最重要的是還加大了寶寶意外傷害的概率。
  • 育兒過程中的這些坑,你有遇到嗎?
    好久沒有寫文了,今日冒個泡,談談 育兒中的坑。1.養孩子真的是個坑,多少錢和精力都填不平. 2.比起後期教育的艱辛,生孩子原來是最簡單的活。 3.教育孩子會花很多很多錢,所以先不要那麼急著花錢。 4.十幾萬一年的幼兒園也有不足,一萬一年的幼兒園也有優點。但是,真的不一樣的!
  • 身為寶媽的你育兒中踩過這些坑嗎?
    育兒是一項非常複雜和龐大的工程,很多新手父母也難免陷入一些誤區。甚至有些還是一些「資深」寶媽口中的老經驗。今天就來盤點一下育兒中會遇到的一些「坑」。1·讓寶寶睡覺枕硬枕讓頭型更圓 長期使用質地較硬的枕頭,容易使新生兒頭顱變形或形成大小臉。而目,真正影晌孩子頭型的因素是遺傳和睡姿,並不是枕頭。
  • 那些年育兒踩過的坑(幼兒篇)~打人撕書不是「壞寶寶」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寶寶一歲後我踩過的記憶深刻的兩個坑,如果你的寶寶有這些表現,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第一個是寶寶一歲以後特別喜歡打人,有一次帶寶寶在外公家,我的堂叔看我抱著寶寶就伸過頭來逗他。結果寶寶伸手就拍在了他的頭上,我當時特別尷尬,立馬大聲呵斥寶寶:「小孩怎麼能打人呢?這樣是不對的,知道嗎?」寶寶看看我,本來一臉笑嘻嘻的表情,一下嚇得大哭起來。
  • 那些年被後媽坑過的娃
    時尚潮流 發帖:3904101 用戶:5719640 【另類時尚】那些年被後媽坑過的娃後媽就一定是壞人的嗎? 2016-10-14 21:29 後媽就一定是壞人的嗎? 2016-10-14 21:30 139*****565_s3pO 孕35周LV.2 10樓 知道你在說你自己、為什麼把親媽說出後媽、你的觀念後媽就是不好的就是壞的?
  • 老人給的育兒建議靠譜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據調查我們國家帶過孩子的,比上過高中的人多很多。 再加上我們國家又有著樂於助人的傳統,所以大家生完孩子,身邊總會有些過來人出於好心給予我們很多育兒建議。 但是好的出發點,未必會得到好的結果。老人家的建議未必全都靠譜,比如下面幾個。
  • 夫妻育兒理念有分歧,怎麼辦?
    「 本周話題 」有個朋友因為育兒理念的分歧,和老公大吵了一架。她更憂慮的是,如果兩人長期不能達成一致,孩子到最後可能誰的也不聽。類似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有,甚至在一些有長輩參與孩子教養的家庭,矛盾就更突出了。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在兩個或是多個撫養人的意見出現分歧時,到底該聽誰的?
  • 育兒中你遇到這樣的後悔事了嗎?
    每天都在刻苦研究高效育兒經,用來提升自己的餵養技巧和育兒技巧。慢慢的從入門到精通,一路上經歷各種磕磕絆絆,幾乎每一對新手爸媽都是這麼過來的。如果讓你重新帶一次娃,有哪些坑是你一定會避免的?同樣的話我問了身邊的寶媽他們的回答我總結了一下,看一下你們是否遇到這樣的事情。同事的寶寶,在寶寶5-6個月的時候母乳不夠小寶寶吃的,開始給寶寶餵食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