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旅行,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走康莊大道、偏僻小路。實際上,有不少人更喜歡自虐探險,這類人如常年遊蕩於國內各大無人區和沙漠戈壁的瘋子爽歪歪,他穿越過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創造了人類首次單人單車成功穿越N39的紀錄。
遊蕩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裡,圖@《真實穿越》
爽歪歪穿越N39線路軌跡,圖@《真實穿越》
就在前幾天,爽歪歪開啟了N40的挑戰之旅,不過由於車壞了,不得已才先退了出來,等待著下一次挑戰機會。
爽歪歪朋友圈截圖
還有的人則喜歡琢磨一件事,比如考古類,像老男孩車隊可以把一個羅布泊翻個底朝天,並找到了樓蘭後裔最後的家園——阿不旦以及疑似探險家口中的羅布大城。
(樓蘭後裔最後的家園——阿不旦,圖@《老男孩4X4》)
這兩類人正如他們經常提起的偶像:法顯、玄奘、馬可·波羅等探險家一樣,都有著一顆冒險的心。而那些我們未曾見過、非常陌生的沙漠場景,在鬼吹燈、沙漠挖掘探險的電影裡或許偶爾能見到。
可以說,這些沙漠場景基本上都集中今天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
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正如沙漠學家朱震達先生所說:塔克拉瑪幹是風沙地貌的博物館。西域有著極豐富的歷史,但這些歷史就像被沙漠裡的風吹過一樣,掩埋、遺失在茫茫沙海裡。這其中,就有西域36城邦。
西域36城邦示意圖,烏壘是西域都護府的駐地,今天我們要探訪的正是傳說中的精絕古國,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去年12月底我們完成「進藏第九線」第一階段勘路後(下一階段就是克裡雅古道進藏了),就出過一期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穿越的路書,走進「中國最難抵達」的原始古村落達裡雅布依。
那麼今天,我們就跟和田的越野玩家們一起,去找尋一條通往西域歷史的線路。這些線路都是他們之前陸陸續續分段走過,我們把它串連起來,看你有沒有興趣和膽量來挑戰!
PS.「進藏第九線」第一階段勘路後,推過的另兩期主題路書如下~
進藏第九線路書·沙漠穿越段
進藏第九線路書·崑崙天路段
一、艱難的沙漠考古探險路
民豐縣,取「民富物豐」吉祥語命名,縣城歷史悠久,人類聚居勞作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古絲綢之路西域36城邦之一的「精絕國」所在地。這座縣城是沙漠公路的終點,也是這條沙漠考古探險路的起點。
民豐縣又稱尼雅,是和田「東大門」。地處於崑崙山北麓,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南緣,東臨且末縣,西連于田縣,南隔崑崙山與西藏自治區改則縣接壤,北榻大漠接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其所在的地區是由起源於崑崙山的尼雅河所衝擊出的綠洲。
巍巍崑崙,攝影@天空映像·丁丁
來到民豐,在前往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腹地、傳說中的精絕古城之前,可以去體會維吾爾族熱情好客的待客之道。維吾爾族待人接物非常講究禮貌,夏天訪問當地的主人家,無論相識與否,他們都會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還會上一些瓜果,並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
離開縣城,沿著沙漠公路行駛72公裡後,左拐進入鄉道走個約20公裡後,接下來約38公裡的路程,你需穿越茫茫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腹地,才能抵達神秘的尼雅遺址。(PS.由於尼雅遺址是一個未開放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去需得到當地文管部門的批准,並交納一定的文物養護費。)
(尼雅遺址,圖@《中國自駕地理》)
這一段路並不好走,不再是有路基的鋪裝路,而是沙丘或者沙梁子,滾滾黃沙揚塵幾乎遮擋了視線。
(只要翻越這一座座沙丘就到了尼雅遺址,圖@《中國自駕地理》)
在當地有一個傳說,尼雅女王能通過她留在尼雅河邊上的眼睛,看著整個被她統治下的尼雅王國。
要是你在太陽西下的時候前往尼雅遺址,半路上能見到1993年中英聯合科考隊在這打卡的地方:一根號稱「尼雅之眼」的胡楊殘骸,在夕陽下,它會呈現出非常形象的眼睛光影。
尼雅之眼,圖@《中國自駕地理》
尼雅遺址,《鬼吹燈》裡的精絕國,20世紀人類考古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大發現。1995年在尼雅古城考古發現的印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文字樣的織錦,屬織錦中的精品、史學奇觀,已被國家文物館所收藏,從民豐縣發展淵源足以見其在絲綢之路南道上重要的歷史地位和璀璨的古代文化。
尼雅遺址範圍南北25公裡,東西7公裡。遺址的中心是佛塔,佛寺、窯址、水渠、農田、古代果園及古墓分布在其各處。公元3世紀前,這一片地區還是綠洲,有居民3600多人,士兵500人,扼守著絲綢南路的要衝。
然而東漢末年,這個國度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茫茫沙海中的殘垣斷壁以及古老的傳說...直到1901年,英國人斯坦因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南緣尼雅河畔,發現這座塵封千年的古城遺址,隨著大量珍貴文物被運回歐洲,西方學者大為震驚,將其譽為「東方龐貝城」!
去年12月,第九線勘路隊伍穿越沙漠前往尼雅遺址時,一路黃沙滾滾,圖@《中國自駕地理》
體會過尼雅遺址多達2000年的悠久歷史,由於已經沒有路能出去,所以需要走來時的路。繼續沿沙漠公路向北前行約39公裡,接著,右拐走上685縣道,前往被上帝遺忘的村子——「沙漠第一村」亞通古孜。
這短短18公裡的路程,雖說是穿行在火熱的沙漠中,但路況還不錯,能見到沙漠裡的植被和胡楊。只是道路在沙丘間有節奏地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所以眼前雖然是一片荒蕪的景象,但也不能因此而分心。
大漠胡楊,圖@阿迪力·那的爾
當年,要是沒有中國第一條沙漠公路——塔裡木沙漠公路的修建,亞通古孜還不知道要過多少年以後才會展現在人們面前。公路修通後,這個村子到公路邊只有18公裡。
沙漠公路,圖@阿迪力·那的爾
亞通古孜是新疆最小的鄉鎮,居住著幾百戶維吾爾人。這裡有最甘甜的瓜果,也有最原始的風景,就連隨意生長的胡楊,都顯得那麼別致。
亞通古孜,圖@阿迪力·那的爾
離開亞通古孜,繼續沿著縣道,前往37公裡外的安迪爾鄉。同樣的,今天還是走在炎熱、荒蕪的沙漠縣道上。
其實在古代,這一帶的氣候條件非常好,並不像今天這麼荒涼,有河流、有綠洲,先人們很容易就在這地方生存下來。
沙漠中的鋪裝路,圖@《中國自駕地理》
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自東漢開始,中國氣候由溫暖溼潤期轉入了乾冷期,大批動植物無法適應環境而消失,加上人類活動,生態環境逐漸變得惡劣,漸漸地成了今天光禿禿的模樣。
塔裡木盆地主要水系,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前方,是安迪爾鄉。因受到特殊的氣候條件影響,安迪爾鄉立足了特色優勢,生產的享譽全疆的「安迪河」甜瓜由於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不用施加化肥和農藥就能香甜可口。如果你喜歡吃瓜,不妨可以帶一點這個特產繼續走上接下來路程。
走上684縣道順著安迪爾河南下18公裡,在科克薩提馬村右轉。接下來將去拜訪夏央塔克故城,它與阿克闊其卡故城一同組成安迪爾故城(這是與尼雅故城同時期的姊妹城)。
安迪爾故城遺址,圖@阿迪力·那的爾
當年,宋雲、唐玄奘、斯坦因都曾來過夏央塔克故城,這個曾被佛光照耀過,聖水洗滌過的歷史文化重地。由於安迪爾河河水的不斷銳減和改道,流程不斷縮短,曾經熱鬧非凡的古城就這樣被大自然無情地淘汰出局。
前往夏央塔克故城的路,並沒有那麼簡單,就連當地人都說進去很難。故城就位於科克薩提馬村東邊約15公裡處的沙漠腹地深處,一般車根本進不去,行進非常艱難。
(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裡有不少陷阱,一些海拔較低的地方,地下水距沙漠表面僅有幾十公分,從表面上看沒什麼特別,但遇到超重的車輛和人時,沙漠的表層支撐被破壞,很容易就陷車,圖@《真實穿越》)
由於沙漠裡根本沒有加油站,為了保證能順利返回,必須先把油箱全部加滿,外再帶一大桶油和四塊能墊在沙子上的木板,並做好在沙漠裡露營的準備。
離開了鋪裝路面的縣道,走在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腹地深處的沙漠上,一路顛顛簸簸,一會兒飛起來,一會兒猛紮下去,一會兒又前後左右亂搖擺...經過無數沙丘和胡楊殘骸以後,距離夏央塔克故城不足3公裡的地方,就需要停下車來徒步朝著故城走去。
在沙漠中穿過沙丘與胡楊殘骸,圖@《中國自駕地理》
1901年,夏央塔克故城被斯坦因發掘出來。只是如今環顧四周,故城除了一座高大雄偉的佛塔——廷木佛塔之外,周圍空空蕩蕩,死一般的寂靜和孤單。不禁讓人好奇110年前,斯坦因眼裡會是怎樣的光景。
在夏央塔克故城旁有四間房,當晚可以將就睡在裡面。
第二天上午,沿著來時的沙漠路回到684縣道,接著沿著315國道一路狂奔,2個多小時就能前往民豐縣被譽為「浩瀚明珠」的天然魚湖。
二、吃喝玩樂in民豐
手繪地圖,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路線裡程:約497公裡
行程節點:民豐-尼雅遺址-亞通古孜-安迪爾鄉-夏央塔克故城
旅程用時:推薦5-6天(線路分成三段,大家可按自己的節奏安排每天在哪落腳)
難度指數:★★★★★
風光指數:★★★★★
最佳出行時間:6月-次年4月初
TIPS:
第一段線路:民豐→ 130km → 尼雅遺址
第二段線路:尼雅遺址 → 115km → 亞通古孜 → 37km → 安迪爾鄉
第三段線路:安迪爾鄉 → 38km → 夏央塔克故城 → 177km → 民豐縣
建議行車節點
抵達民豐縣,這裡曾是絲綢南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在此休息一天的同時,可以出縣城沿315國道東行40公裡,逛一下被譽為「浩瀚明珠」的天然魚湖。
第二天,前往尼雅遺址,需要做好一天之內趕不回只能在沙漠中露營的準備。
第三天,亞通古孜是「沙漠第一村」,這裡有最甘甜的瓜、原始的風景以及隨意生長的胡楊,可以體驗當地的維吾爾族風情,需要在這裡露宿一晚。
第四天,沿著沙漠縣道來到安迪爾鄉,你需要在這裡休息一晚,為第二天前往夏央塔克故城做好準備。
第五天,進入夏央塔克故城必須穿越沙漠腹地深處,一天之內可能無法走個來回,需要在沙漠腹地露營或者在故城旁的4間房裡休息一晚。
第六天,離開夏央塔克故城,直接回到民豐縣。
第一段線路圖
TIPS:由於本條路線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腹地,是一條沒有酒店的小眾挑戰線路,需要自己琢磨時間並提前選好露營點,所以不是擁有沙漠穿越經驗的人士千萬別輕易模仿。
必須注意的是,維吾爾族人對老人家非常尊敬,在當地主人家裡做客,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那樣會顯得很不禮貌。同時,不可隨意撥弄盤中食物,不可到鍋灶前,亦不能把食物剩在碗中,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食物再放進盤中。吃完後需待主人收拾完食具,才能離席。
景點推薦
1、尼雅遺址
推薦理由:尼雅遺址是漢晉時期精絕國故址,遺址以佛塔為中心,沿古尼雅河道呈南北向帶狀分布,分布範圍南北長約25km,東西寬約7km。其間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冶鑄遺址、陶窯、墓葬、果園、水渠、澇壩等各種遺蹟約百餘處。遺憾的是,該遺址最早由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發現,後又被美國人亨延頓、日本人橘瑞超等人涉足,他們帶走了大量文物,這又是對尼雅遺址文化的一次摧殘。中國政府直到解放後才對該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其中出土的文物以「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織錦最為有名。
開放時間:需要預約
門票:要繳納一定的文物養護費
2、魚湖
推薦理由:位於G315國道旁,附近有停車場和公廁,可以沿湖遊覽,無法乘坐遊艇。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3、胡楊林公園
推薦理由:胡楊是第三紀殘餘的古老樹種。胡楊生長期漫長,由於風沙和乾旱的影響,很多胡楊樹造型奇特、詭異,有「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的說法。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第二段線路圖
TIPS:雖然前往亞通古孜、安迪爾鄉的道路已經是鋪裝路面,但由於道路是沿著沙丘而建,走向不固定。所以在路上行駛,切記不能因為荒涼的風景而分神。
PS.由於這條路線是完全的沙漠穿越路段,沿線少有住宿點,故第二、三段線路圖不為大家提供吃住信息。如果你準備走這條線路,記得要備好野外露營工具和食物。
第三段線路圖
TIPS:由於夏央塔克故城不是一般車能進去,所以到了科克薩提馬村時,如果對自己駕駛的車輛沒有把握,請不要進去。如果你準備走上這條路,記得先把油箱加滿,並隨車攜帶一大桶油以及能墊在沙子上的木板,保證能順利進出。
自駕穿越沙漠,你還需要準備充足:衛星電話1部、對講機、大容量充電器:例如電小二、備用油桶(油囊):例如可攜式摺疊油囊、帳篷、野外物資及服飾、鐵鍬、8噸以上拖車繩、快速補胎工具、醫療箱、打氣泵、可墊在沙子上的木板...
今日話題:自駕穿越過沙漠的朋友,來留言說說那是種什麼體驗吧~
-路況會變化,路書僅供參考-
來源:中國自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