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旺季與淡季,對於普洱茶行業而言,每年的7、8兩個月便是淡季。在這兩個月中,茶企蟄伏避暑,懶懶洋洋。
所謂淡季,首先是因為熱,近兩年持續增長的高溫,真的讓人慾哭無淚,有點空閒時間,大家都不願意出門,更願意躲在空調房裡避暑。
源頭方面,產地市場,古樹、大樹絕大部分區域是不採夏茶的,茶農也進入了難得的休息期,剩下臺地、一些小樹採雨水茶。而且雨季,山區陰雨連綿,山路泥濘,有經驗的人沒什麼事情,或者不確保是晴天一般都不願意上山,供給需求同步減少,淡意十足。另外,春茶的採摘已經結束,產品也已大量上市。雨水茶向來不為市場所喜愛,這兩個月也被看做普洱茶市場的休眠期。
相對而言,受影響較小的是中老期茶市場、投資市場,畢竟這樣的交易方式就是依靠倒騰現有產品,不斷交易、周轉、換手而實現盈利目的,受季節氣候限制少,是淡季的主要盈利來源,諸位老闆都喜聞樂見。
在這之中,異軍突起的小青柑可謂逆流而上。7、8月份正是小青柑集中上市的季節,這也讓所謂的普洱淡季退去一些涼意。近兩年大批企業進入柑普茶市場,黑茶、白茶也紛紛參與進來,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普洱茶市場的淡季也不在平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