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為什麼要壓製成餅?

2020-12-20 百裡遙普洱茶山紀實

很多茶友都比較糾結普洱茶是餅茶好,還是散茶好,關於這個問題青衫之前寫過一篇《專業解讀:為什麼說存普洱茶餅茶比散茶好?》的文章,感興趣的茶友可以前往查閱。

針對口感方面選哪個好,我覺得要看茶友們的口感喜好了,辦公室喝或者短時間內消耗茶葉較多的茶友,可以選擇散茶,這樣可以不用撬茶,相對來說更方便一些;若是想更好的體驗出普洱茶的韻味且空閒時間較多的茶友當然就是選擇餅茶啦!

既然普洱茶散茶就可以喝,為何還要加一繁瑣的步驟「壓餅」呢?把普洱茶壓餅就為了有利於後期儲存收藏嗎?

然而普洱茶壓餅不僅僅是為了後期的貯藏,是為了讓普洱茶的口感可以達到質的飛越,使得品飲者在不同時間段體驗同一款普洱茶有不同的風味。

普洱茶壓餅是如何製作成的?

今天就拿普洱生茶來為大家舉例說明,普洱生茶的製作工藝:鮮葉採摘—攤晾—殺青—揉捻—曬青—篩選—稱重—蒸軟—石墨壓制—自然陰乾—包裝棉紙;

這些步驟為了照顧到部分新茶友我就逐一解釋下,老茶友可跳過。

鮮葉採摘:即茶農從茶樹採摘下來的茶樹嫩葉;

攤晾:薄薄的攤晾在乾淨的地方,其目的是為了消散鮮葉裡的一些水分,有利於香氣物質形成,不然長時間捂在一起,製成的普洱茶葉底會有紅印;

殺青:普洱茶一般都是用傳統鐵鍋殺青,茶葉失水均勻,使酶活性迅速鈍化,制止多酚氧化,一部分水分蒸發,便於揉捻成條。

揉捻:鮮葉殺青好之後需要揉捻,如此可以讓一鍋裡的茶葉細胞充分相互交融,後期成品滋味更趨於協調;能更好的保證茶葉內含物質在衝泡品飲時候充分被析出。

曬青:把揉捻好的茶葉拿到竹子編織而成的籬笆裡陽光自然照射,現在茶農制茶理念得到普遍的提高,幾乎每家都會都一個專門曬茶的大棚,大棚內的溫度大概在40度左右,天氣好的時候一天就可以曬乾,這樣最大程度保留了普洱茶的有機質和活性物質

篩選:採摘鮮葉的時候由於都是茶農人工採摘,難免會有部分老葉一起混採進來,所以這個環節就是將曬乾後的老葉與嫩葉分開,其中嫩葉價格較老葉高,老葉也就是我們業界裡常說的黃金葉、老黃片。這樣普洱生茶的口感更加純淨,喝上去整體協調性更好,更突出茶葉特點。

稱重:標準普洱茶餅為357克,在壓餅之前都是稱好每一餅的重量然後進行下一步蒸軟,現在也有很多的規格比如100克、200克等...並不全都是357克,規格小,價格也就相對357克的低一些,受眾人群更廣,這也是現在小規格茶餅更為受寵的原因。

蒸軟:根據市場需求稱重之後,把曬青毛茶利用蒸汽蒸溼之後壓製成型。

石墨壓制:為什麼我要講石墨壓制呢,因為石墨壓製出來的茶餅更緊實,後期存放與空氣接觸較小,有利於陳化,所以百花吟每一款茶餅都是以石墨壓制為主,為後期儲藏打下堅實的基礎。

自然陰乾:剛壓製出來的茶餅因為經過蒸壓後會帶有一些水氣,需要在乾淨無異味的空間裡一個星期左右的陰乾時間,普洱茶的含水量要求在百分之二十以下;這也是試喝當年新茶時茶友們會喝到水味的原因,所以我建議以後大家收到新茶建議存放1-3個月再品飲口感會更佳。

包裝棉紙:最後一步就是為茶餅穿衣服啦,包上棉紙,用筍殼扎為一筒。357克的茶餅一提7餅用筍殼包裝,200克一提有5餅也是用筍殼包裝,之所以用筍殼包裝是因為有利於普洱茶後期轉化。

弄懂普洱茶壓餅的過程,我們要來總結,壓餅後的普洱茶有哪些好處了。

好處一:節省空間,易存放,便於運輸

好處二:普洱茶餅存放後口感更加醇和爽口,甜滑回甘、協調,韻味凸顯。

好處三:具有收藏價值

普洱茶新手入門:餅茶和散茶哪個更適合?

作為新手入門,選擇散茶是更為適合的,在普洱茶這個學問頗多的領域來說,適合從易入手。

1、散茶取用更方便,不像餅茶需要掌握撬餅技巧,若是新手入門,撬成許多細碎茶末,這樣的影響品飲體驗。

2、散茶更貼近自然本味,方便普洱茶入門者對其有一個直觀初步了解。

3、散茶滋味更清爽,對於大多數普洱茶入門者來說,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口感。

若不是新手入門的話,在很多資深茶客看來,散茶與餅茶是各有千秋,不分上下。其中種種滋味,對於普洱茶新手來說,就需要慢慢來逐步體會了。

以上內容為百花吟高級評茶員青衫原創撰寫,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想了解更多普洱茶乾貨知識,歡迎茶友們關注我們的百家號「百花吟」。

相關焦點

  • 普洱茶餅,你為什麼如此特立獨行?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普洱茶餅可以防彈嗎?在這裡,我只想說一聲,騷年,你的想法略屌啊!先不說它到底能不能防彈,只說用普洱茶餅給自己打造一副防彈衣,這個價格也是讓人承受不起啊!與其他茶葉相比,對普洱茶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還不是它的滋味,而是它一餅一餅的形狀。雖然普洱茶也有其他的樣子,但還是茶餅的經典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其實在最開始,普洱茶壓製成餅只是為了方便保存與運輸。並且為了保持美觀,外形做成了酷似滿月的圓形,因而它也有「圓茶」的稱呼。
  • 普洱茶為何要壓成餅狀,而非散存?
    前些日子同朋友一起逛茶展,在某普洱茶展區,一位隨行朋友拿了個周正的茶餅,費力撬出一點茶葉後不禁同我吐槽:「茶餅這麼難撬,真不明白普洱茶為什麼還要壓成餅狀?」雲南普洱茶的成品,最常見狀態是餅狀,此外還有磚茶、沱茶等緊壓茶,雖也有部分散茶,但緊壓茶一直都是普洱的主流。其實緊壓茶由來已久,早在唐宋時期,江南、中原地區就相繼出現了緊壓團餅茶,當時雲南普洱則處於採收、無採造法的自由發展期。
  • 長期陳放普洱茶,為什麼大家都選餅茶?因為餅茶比散茶節約空間?
    普洱茶,最常見的形態有散茶和餅茶兩大類。很多收藏普洱茶的茶友都是以收藏餅茶為主;日常品茶,散茶也不是茶桌上的主流。相對來說,餅茶撬茶麻煩,還不能很清楚的辨別茶葉品質,為什麼大家都選餅茶存儲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餅茶所佔空間小,比散茶更加節約空間嗎?
  • 同樣的普洱茶,散茶與餅茶之間為何口感不同?!
    首先茶友們收到的茶樣都是經過提前醒茶了的,所以在收到貨之後可以直接開始品茶,當然老茶還是要放置個3-5天再喝。這個時候的茶葉是最完美的狀態,除去天氣等一些外界因素影響,基本上口感不會有誤差。至於散茶是普洱茶經過製作之後最原始的狀態,又稱為曬青毛茶。很多手殘黨茶友不喜歡翹茶每年就會入手一些放置到陶罐/紫砂罐中存儲著日常品飲。但是散茶通常不建議存多,放置時間長的散茶由於接受空氣面積大會產生一定量的散味,所以我們通常會把普洱茶壓製成餅或者茶磚。
  • 喝普洱茶的人越來越多,熟普洱茶餅像蜂窩煤是好是壞?
    得虧小時候也去過北方,看別人家自己用煤壓過蜂窩煤,想到裡面是摻雜了許多的配料,轉念一想,蜂窩煤一樣的熟普,難道也是這般壓製出來的?其實我們都知道,普洱茶無非兩種形態,要麼是散普,要麼是緊壓普,能夠像蜂窩煤,說明是被壓制的,那就是緊壓普的餅狀了?
  • 為什麼才壓好的普洱茶餅香氣沒有散茶好?
    常有茶友領到一些商家提供的免費散茶,或是買了一些散普洱茶,剛泡時,都感覺很好喝,很香,但壓成餅後,以前的香氣呢?怎麼沒有以前香了呢?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說說普洱茶散茶,是從茶山採摘鮮葉,然後經過萎凋,殺青,使鮮葉中的酶促反應鈍化停止,再到曬乾(曬青毛茶得名之義),這個過程大概8個小時左右,剛曬乾不久的茶葉,茶性最為寒性,也是感覺茶滋味較濃的時候,尤其是散茶香氣高揚。所以茶友喝到散茶時,不習慣的覺得太寒,適應的茶友,卻覺得香氣很高,很好喝。
  • 一餅幾十塊的普洱茶與上百塊的普洱茶差別在哪?有什麼門道?
    普洱茶相信大家都喝過,但大家有沒有關注過幾十塊的普洱茶和上百塊的普洱茶究竟差別在哪裡呢?有什麼說法嗎?有的茶友說,喝茶就是圖個味,不像喝開水那樣寡淡。那這樣的話,確實普洱茶價格高低對這些茶友來說差別不大。畢竟茶葉也只是解渴提神的日常飲品。
  • 化餅為茶-普洱茶這餅怎么喝?
    市面上很多普洱茶都是壓製成餅,這樣不僅可以有利於茶葉的儲存,還可以節省茶葉體積,方便運輸。不過有些新茶友卻表示喝這個茶的難度係數很大,感覺那麼大一塊茶餅,不知如何快速、安全地下手?要喝到嘴都是一件難事。那今天小編就來教你如何化餅為茶。
  •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閩景印象的普洱茶餅
    看過閩景印象茶鋪普洱茶餅的朋友一定知道,相比較我們茶鋪的其他茶葉的精美包裝,普洱茶的包裝就簡陋了好多。一般用一張紙包起來就好了。那麼,為什麼不給普洱茶一個更好的包裝而選用看來有些掉價的棉紙呢?這其中自然有著它的理由。首先,白棉紙的使用歷史悠久。
  • 【普洱茶】一提七餅?暗藏什麼玄機?
    七子餅茶也屬於緊壓茶,它是將茶葉加工緊壓成外形美觀酷似滿月的圓餅茶,然後將每7塊餅茶包裝為1筒,故得名「七子餅茶」。那麼普洱茶一提為什麼剛好是七餅嗎? 從其中「每七圓為一筒,重四十九兩」可以看出,當時的餅茶就已經習慣是七餅一提了,為什么正好是七呢?有各種解釋。
  • 用合適的方法,撬開普洱茶的各種茶餅
    普洱茶在茶馬古道時期,為了方便運輸和存儲,把普洱茶的散茶壓成各種各樣的茶餅。這樣的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各種形狀的茶餅,不但是方便了存儲和運輸,還是普洱茶的一種計量單位,比如說357克一片的七子餅,清朝時期為了方便運輸、納稅、管理,制定了普洱茶七子餅的標準,一直沿襲下來用到今天,一提茶七片剛好是2.5公斤。運輸、儲存、計量是方便了,但要喝茶撬茶的時候經常是萬般糾結,不懂如何下手,經常有茶友分享因為普洱茶太難撬開,用菜刀砍茶的經歷。
  • 當普洱茶餅有了蟲子,你該這樣做!
    最近有茶友私信我們的掌柜,問:自己存放多年的普洱茶餅長蟲了,該怎麼辦?今天就在這裡統一向大家解答一下關於普洱茶餅長蟲的相關問題。1.普洱茶餅裡長的蟲子是什麼蟲?據普洱茶界有關資料記載,普洱茶餅上的蟲子分為兩類,一類是停留在茶餅表面,專以吃茶餅包裝綿紙為生的茶蟲,也稱為"紙蟲";另一類是活動於茶餅之中,以茶為食的吃茶之蟲,是名副其實的"茶蟲"。這兩類茶蟲分別有哪些特點呢?
  • 普洱茶怎麼泡?普洱茶餅的衝泡方法介紹
    很多人都有喝茶的習慣,茶葉的種類有很多,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在衝泡普洱茶的過程當中也相當的有樂趣,能夠起到放鬆身心作用,適當的喝一些普洱茶也可以達到很好的調理身體效果,下面就來看一下普洱茶怎麼泡。,洗茶的速度一定要快一些,避免影響到茶的味道。
  • 每周一問:為什麼看到的普洱茶都是茶餅呢?
    許多第一次接觸普洱茶的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樣都是茶葉,為什麼紅茶、綠茶、烏龍茶都是散茶,而市面上看到的普洱茶都是茶餅、茶磚甚至是笨重的金瓜貢茶呢?其實普洱茶也有散茶形式出售,它們大多作為原料販賣給茶商、廠家,由他們來進行二次加工生產。
  • 普洱茶屬於什麼茶 普洱茶是黑茶嗎
    【普洱茶屬於什麼茶】歷史歸屬普洱茶,屬於黑茶,因產地舊屬雲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現在泛指普洱茶區生產的茶,是以公認普洱茶區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後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雲南省自己給普洱茶下了個定義就是以雲南大葉茶為原料經過一定的工藝製作而成的。這就是普洱,普洱屬於黑茶又不同於黑茶,是特殊的黑茶,也可以單單的說普洱茶就屬於普洱茶。
  • 茶博會上現場定製 手工定型普洱茶餅吸引眼球
    茶博會上現場定製 手工定型普洱茶餅吸引眼球時間:2015-10-11 19:58:29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    記者:大家好,今天燕妮給大家搜索到的就是這家明茶工坊,專營的就是普洱茶了,現在我手上就端著一杯,茶湯看起來清澈透亮,聞一下,茶香高昂,品一口,口齒生津、醇香回甘。
  • 普洱茶中的散茶和茶餅區別有哪些?從這幾個方面分析,你就明白了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賣茶葉的店鋪,會放置一些用紙包裝好的茶餅,當我們進到茶店鋪裡面,發現還有很多用袋子裝了很多散裝的茶葉和包裝好的散茶,也許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不統一用包裝袋裝好,當然這裡面是有很多的學問的,不同的茶葉可能包裝的形式也會不一樣,往往打壓成茶餅的茶葉,主要是白茶和普洱茶為主,其它的紅茶和綠茶就以散裝為主,
  • 我國聞名世界的茶文化——普洱茶品質特徵及功效
    用曬青毛茶直接蒸壓成餅茶的產品稱「青餅」,青餅經過幾年時間的幹倉儲存才能逐漸陳化完成後發酵而變成具有普洱茶品質特徵的「熟餅」。當然直接用普洱散茶蒸壓而成的餅茶就稱「熟餅」。1.普洱沱茶將普洱散茶蒸軟後,裝入一個尖圓底的布袋中,收緊袋口,並放在木模中壓制,壓制時將袋口收緊置中央,施壓後,成一四塘,使沱茶成厚壁碗狀。外徑8釐米,高45釐米。
  • 100個普洱茶常識|建議收藏(三)
    普洱茶的中級、上級品以沱茶及餅茶居多。小金沱是沱茶的一種,時尚攜帶、網絡最為流傳,重量4克,堪稱是世界最小普洱茶。  92、金瓜貢茶  壓製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從100克到數百斤均有。  93、千兩茶  壓製成大小不等的緊壓條型,每條茶條重量都比較重(最小的條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兩茶」。
  • 正確區分普洱茶的茶票,內票,內飛和支飛
    普洱茶的術語頗為豐富:茶票,內票,內飛和支飛等一張張的小紙片。市面上賣茶的很喜歡把它們作為一種推銷的手段,讓消費者因為這些紙片而去買單,到最後喝茶成了喝包裝紙,這實在有點諷刺。三,內飛內飛是識別普洱茶廠家,品牌,定製者的一種標記。內飛是緊壓茶壓制時埋入茶餅面上的辨認小紙張,起註冊商標的作用,每餅一張,位於餅面中央,用少量茶葉覆蓋固定。露出大部分票面,亦有內飛埋入茶餅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