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小的時候,每學期開學老師發了新書,都忍不住要先聞聞沁人的書香氣,再小心翼翼地抱回座位、放進書包,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爸爸媽媽幫忙找牛皮紙——包書。媽媽的手很巧,不但把書包得完完整整,而且在開頁邊的上下角還分別做兩個翻角的造型,給人漂漂亮亮的感覺。
當時的物質生活條件還比較差,找到適宜適量的厚牛皮紙來包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同學就使用報紙等來做書皮。到後來經濟條件好起來了,學生書皮的材質也不斷發生變化,從報紙到銅板紙,再到如今的花紋或卡通塑料書皮,將書本直接夾進去就OK啦,即方便又美觀。
記得挖挖機的孩子上小學到初中、高中,就讀的學校和老師都沒有要求過使用塑料書皮。當時自己也反對使用塑料書皮,當時孩子媽媽專門買回來了塑料書皮,挖挖機硬是給扔掉了,並且給啟蒙的孩子講,書本一律不包,務必養成愛惜的習慣,將書本收拾到書包裡,務必做到書角平直,這樣的習慣一直保持到孩子進入大學。
就是包書這麼一件不足掛齒的小事,近日寫進了教育部等四部門《關於在中小學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生態環境意識的通知》,明確中小學校不得強制學生使用塑料書皮,尤其不得使用有問題的塑料書皮。看到這樣的文件規定,作為學生家長真的感覺到特別欣慰。確實在一些中小學校、一些班級,有老師強制學生使用塑料書皮的現象。
的確,塑料書皮的確不應當提倡,尤其是四部門聯合發文規定中小學校不得強制學生使用塑料之後,更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甚至引起了「用什麼做包書皮」的大討論。在挖挖機看來,更應該引起大家思考的,是包書的目的是什麼!
所以,在這裡提出一個另類的觀點:從孩子小學開始,所有的課內書目都不包書皮。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還得回到包書的目的是什麼上來。給書本上包上書皮,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孩子較小,不懂得如何愛惜和保護書本,容易毀壞書本的封面乃至內容等,既影響學習,也影響美觀。
不錯,以包上書皮的方式,為新書本人為增加一層保護的外殼,看似解決了書本的保護問題。其實,包上書皮的書本,要不了多久,還是被孩子弄得面目全非,包括那些使用塑料書皮的書本。一些同學不但書本的封面被撕掉了,有的甚至還被塑料書皮把自己的皮膚給割裂了。
所以,書皮不是保護書本最有效的做法,正確的方式應該從孩子啟蒙伊始,引導孩子養成愛護書本、整理書本的好習慣。一方面家長要手把手地教,特別是開學的開幾天,一定注重這樣的小細節,讓孩子學會整理書本,將書角弄平整,整整齊齊地放入書包內。當然,給孩子買一個合適的書包也很重要。
另一方面,在學校裡,老師也要注意教育引導中小學生,在拿出課本、放學收書的過程中,注意保護好書本,注意保持書本平整,防止人為摺疊、卷角等。
中小學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學生各種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在這一時期,引導孩子養成了愛護和整理書籍的好習慣,不僅僅可以有效保護書本,免受塑料書皮對人身的危害,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成才都大有裨益,甚至是受益一身。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