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高一女生、00後科學家、拿獎最多的學霸、怕見媽媽的女孩、無數網友讓她"收下膝蓋"的女神,到底哪一個才是她?她是個15歲的女孩,她是個被刷屏的學霸、她又是個怕媽媽看到的乖乖女,她是被人追捧的神童、也是無數網友心中的女神,她是一個普通的高一女生,又承載著中國美好的未來,她就是談方琳,中國最年輕的00後科學家。
這些天,上海的一位女孩成為網紅。
10月底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是全球科學界的英雄大會,出席這次英雄會的都是全球科學界的風雲人物,大咖、大腕。既有學科帶頭人,也有44位歷屆諾貝爾獎得主,也有很多拉斯克獎、沃爾夫獎、圖靈獎和菲爾茲獎以及麥克阿瑟天才獎等全球頂級科學大獎的得主,因此這次大會又被媒體稱為"世界最霸氣大腦"的武林大會。
在這次大會上,最年輕的參會者非談方琳莫屬,她是個00後女生,今年只有15歲,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高一班的一名女生。
她小學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初中就讀於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高中考入了心儀的華師大二附中。
熟悉談方琳的人知道她爸爸是華東師大數學系教授,大家一定會揣測,談方琳是不是靠關係才出席會議的呢?
眾所周知,這是個全球科學界的盛會,不是隨便誰都能參加的,要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實力才有資格參加的。
談方琳能參加這個會議,一不能靠關係、二不能拼爹、三沒有求人,是會議主辦方主動邀請的。
剛開始接到通知的時候,談方琳說功課正緊張,怕影響學習,不想去開會,主辦方就給學校打電話,後來又跟班主任聯繫,談方琳這才不再猶豫,答應出席。
談方琳一個高一學生,到底做出了多大成就,有這麼大的名氣和派頭?人家讀初三時,就憑藉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拿到了全市初中的唯一一個一等獎和主席獎,轟動了整個教育界和科研界,參會的一個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點名要談方琳留下要跟她切磋切磋。
此後談方琳再接再厲,她的研究項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數列和貝祖數的聯繫。
半年後,談方琳沒有鬆懈,在科研路上揚鞭策馬,又拿下一城,作為應用,解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
可別小看這個成績,因為這個收穫,加拿大一個蜚聲全球的數學家Rankin教授指名要拜訪這個中國女孩,該教授說:"這個問題我一直苦苦鑽研了5年都沒有弄出了頭緒,竟然讓一個中國人給破解了,而且還是個小女孩,我要看看這個小傢伙腦袋長的什麼樣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有啥不一樣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談方琳的發現改進了這個加拿大教授在2013年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粗糙的估計式。
談方琳原來不想參加會議,怕影響學習,也怕見到老外心情緊張。怕什麼來什麼,出席會議的有一多半都是高鼻梁、黃頭髮、白皮膚的老外,本來這也是個向高手和前輩們學習、請教的好機會,談方琳有點拘謹了。
坐在談方琳身邊的可不是泛泛之輩,他是世界光遺傳學創始人、2019年沃倫阿爾珀特獎獲得者吉羅·麥森伯克先生,這個老頭倒是很和藹、很家常,可談方琳卻有點放不開。
在交流的時候,談方琳用英語向吉羅教授請教:"請問,您認為做課題最重要的個人品質是什麼?"
可能是由於心情緊張,她的聲音有點小,後來經過旁邊的工作人員鼓勵,談方琳提高了聲音,吉羅教授親切地告訴她:我的訣竅是"三不"。對於一個科學工作者來說,最難得的是面對困難和失敗的時候不氣餒、不鬆懈、不喪失自信。要學會調整心態,重新開始。因為科學領域的科研過程中遇到的失敗太多,愛迪生研究燈泡還經歷了上千次失敗呢。
"這個洋爺爺的回答對我太有啟發了。"談方琳說,自己作課題的時候就時常遇到困難,艱難的時候也猶豫、彷徨,覺得很無助,甚至還偷偷掉過幾次眼淚。教授的話讓她明白,在科學的探索路上不是平坦大道,總是充滿了坎坷和艱辛,荊棘叢生,只有不懈努力、咬緊牙關,才能最後登上光輝的頂點,看到最美的風景。
談方琳在跟加拿大教授交流的時候有幾個中國記者在場,談方琳羞澀地說,剛才的一幕別讓我媽看到了,要不然媽媽又該批評了。
其實談方琳的爸媽雖然都是教師,對孩子並沒有那麼嚴厲,他們總是循循善誘,從不板著臉吵孩子,也從不給孩子開小灶。談方琳的媽媽說,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比一味給孩子增加作業量要好得多。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樂觀對待學習、對待生活,讓孩子快樂,才是父母應該做的,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比什麼都好。
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考試談方琳成績不理想,放學後在家門外徘徊,情緒低落。爸爸在屋裡看到了,猜到了女兒的心思,二話不說跟女兒出來打球,打完球又去玩跳棋,到了吃飯的時候,談方琳心裡的愁雲一掃而光,第二天又開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學習中。
良好的家庭環境,讓談方琳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其中找到了快樂,興趣是成功的鑰匙,因此談方琳總是能在課堂上完成老師的要求。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校長許軍介紹:"這個孩子很值得研究,在初中階段,從來不在外補課,也不刷題。"
正是因為在學習中找到了快樂,對科研有著特別興趣的談方琳,雖然目前的學習任務很重,但她自己始終沒有感到有絲毫壓力,她跟身邊的同學一樣上課下課,一樣玩耍,沒有什麼兩樣。
在獲得連續兩年蟬聯「最年輕科學家」的殊榮之後,央視新媒體直播就曾經有意對談方琳進行一次三十分鐘的專訪,結果,小談同學和家長婉言拒絕了這番美意。低調,不想追星,也不想被造星,是談方琳根深蒂固的想法,她總在說:我不喜歡追星,如果非要我追星,我想我追的是科學巨星。
談方琳說過,堅持做一些數學上的小研究的過程,跟買玩具、吃麥當勞一樣開心。所以說空談理想和抱負都不如興趣,興趣才是力量的源泉,取之不竭。每個人無論你生活在什麼環境,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只要你的心是快樂的,你就會對你做的一切有興趣,就會執著堅持,你的明天就是燦爛的,你的秋天就會有收穫。
來源:全球聞摘
《獨立視點5》1月文選(中)▋揭秘:被操控的世界
▋他們騙了我們所有人...
▋你很可能上當了
▋他說出了別人不敢說的
▋你不知道的深層套路
▋瑞士銀行,掌握太多機密
▋被逼得走投無路了
▋窮人貧困的真正原因
▋我們都被出賣了
▋一個非常惡劣的模式
▋你不知道的媒體禁區
▋要錢還是要命?
▋誰給的權力,哪來的仇恨?
▋決策層的頭腦決定國家命運
▋普京公布了個人財產
▋犀利、雄辨的批駁!
獨立視點5 · 敬請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