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歲高一女學霸,攻破數學界難題,與諾貝爾獎得主同桌論道

2020-12-15 道史

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將來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因此,孩子的學業幾乎成了所有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為孩子請家教,送孩子上各種課外輔導班,目的就是希望提高孩子的學習成就。但就在很多孩子忙著上各種輔導班的時候,上海一位15歲的高一女生,就已經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為一名少年科學家了。

這位15歲的女生就是談方琳,她在去年十月份的時候,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要知道這種級別的論壇,要麼是世界各領域傑出的代表,要麼是諾貝爾獎得主,總是全是世界頂級精英匯聚的地方。15歲的談方琳她憑什麼能參加如此高規格的論壇呢?

談方琳的貢獻,攻破數學界難題

作為頂尖科學家論壇年紀最小的談方琳,她在初中的時候就憑藉著數學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這一課題也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 轟動了整個教育界和科研界。

談方琳並沒有因為取得的成就而驕傲止步不前,她繼續保持努力,半年後,談方琳在數學研究路上又取得新的進展,作為應用,解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

或許很多人對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不太懂,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對於數學界的人來說,談方琳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成就。

當時加拿大一個全球知名的數學家Rankin教授指名要拜訪談方琳,他說:"這問題我一直苦苦鑽研了5年都沒有任何頭緒,最後竟然讓一個中國人給破解了,而且還是個小女孩,我要看看這個小傢伙腦袋長得什麼樣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有啥不一樣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經過談方琳的研究探索,改進了這個加拿大Rankin教授2013年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粗糙的估計式。也就是說,還只是一個15歲學生的談方琳攻破了一個世界著名數學家5年都沒解決的難題。由此可見,談方琳的這個成就含金量有多麼高。

兩次參加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與諾貝爾獎得主同桌論道

去年10月份是談方琳第二次參加科學家論壇,她早在2018年的時候就參加過一次。談方琳去年參加第二屆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時候,論壇中共有44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全球優秀青年科學家和中外院士科學家,可以說是一場「最強大腦」的聚會,此外還有一些「00後科學家」,而年紀最小,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年僅15歲還在讀高一的談方琳,在論壇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環節,叫做「桌布討論」。在場嘉賓被分成15桌,就這樣,科學家們在圓桌上探討著各種科學問題。而15歲的少年科學家談方琳,與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們一起同桌論道,無意是一道最引人注目的風景。

隨著小小年紀的談方琳攻破數學界難題的消息傳開,央視想對她做個採訪,但談方琳十分低調,說並不像想讓母親看到這些,於是做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措:婉言謝絕了記者的採訪。要知道,換做其他人恐怕求之不得能有這樣的機會呢。

但談方琳卻絲毫不想出名,小小年紀卻懂得低調,她是如何養成這樣性格的呢?其實,這跟她所處的家庭環境脫不了干係。她的媽媽曾教育她,人不要貪戀名利,更不要有點成績就炫耀自己。談方琳一直將這些話記在心裡,成了她為人處世的原則。

對數學的興趣成就了談方琳

同時,家庭方面對談方琳影響很大的還有另一方面,就是學習。談方琳的父母都是老師,他們從來沒有強迫談方琳去做什麼事情,而是教會了她一套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他們知道培養孩子的興趣比什麼都重要。談方琳之所以能在數學上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只因為她從來不把學習當成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她不刷題也不補課,每天正常上課下課,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玩的時候玩。雖然她和其他同學一樣有很多的學習任務,但是她從沒感到是一種負擔和壓力。

在談方琳看來,在數學上做的那些研究,就跟平常玩耍一樣開心。所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我們學什麼,只要能在這個過程中開心快樂,就一定能堅持下去。每個做家長的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於是不斷的個孩子報補習班,希望孩子的成績提高上來。但是往往卻忽略了孩子的興趣。

談方琳之所以能在數學上取得超越常人的成就,靠的就是對數學的興趣。她的父母雖然都是老師,但是平時教學繁忙,也沒有時間去輔導談方琳的課業。再者說,想要靠輔導培養出一個解決世界知名科學家都無法解決難題的孩子,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談方琳完全是靠自己在數學方面取得這麼大成就的。要說父母對談方琳最大的幫助,就是培養了她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她喜歡上了數學,心甘情願的一頭扎進數學的探究領域。

每個孩子都可以學好數學

或許有人會說,要讓孩子對數學等學科感興趣談何容易?相反,很多孩子尤其在數學方面偏科嚴重,經常考不好。我朋友的孩子就是如此,現在已經上初一,每次數學都是不及格,原本其他科目成績都不錯,但是由於數學的偏科一下子就把總成績拉低了,這讓他很苦惱,又是給孩子請家教,又是報輔導班,但孩子每次都覺得很委屈。為啥?很簡單,因為孩子並沒有對數學感興趣起來,即使你花錢給他補課也是勉為其難地去上,甚至效果還不好。

其實呢,數學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每個孩子都可以輕鬆愉快地學好。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曾就講過一段關於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可以說,楊振寧的數學興趣之門,正是被這位民國數學家劉薰宇打開的。從此讓楊振寧在這條路上探索越來越深入,最終走向了科研學術的道路,成為了諾貝爾獎得主。

楊振寧口中提到的劉薰宇,到底有多厲害呢?他著作了一套《給孩子的數學三書》,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劉燻宇化身馬先生,講解了一百多道題,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啟發性。

第二本《數學趣味》,劉薰宇把枯燥、繁難、令人頭痛的數學題材和算法經過巧妙地講解,變成了趣味豐富的學習,讓孩子從此愛上數學。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本書稍微要進階一點,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劉薰宇用巧妙的方法把這些看似枯燥、複雜的知識點講解出來,讓只要是學過初等代數和幾何的人,都可以很輕鬆、毫不費力地掌握這些知識。

所以,這套《給孩子的數學三書》非常適合中小學生學習,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自動自發地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從而能夠主動愛上數學,提高數學成績。而且劉薰宇的幽默風格貫穿書中,其中夾雜著很多幽默風趣的段子,準能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學習這套書,說不定您的孩子就是下一個談方琳。

現在參與618特惠活動,這套書特價僅需69元(共三冊),喜歡的朋友趕快點擊上方橫幅購買吧!

相關焦點

  • 上海15歲高一女學霸,攻破數學界難題,與諾貝爾獎得主同桌論道
    但就在很多孩子忙著上各種輔導班的時候,上海一位15歲的高一女生,就已經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為一名少年科學家了。要知道這種級別的論壇,要麼是世界各領域傑出的代表,要麼是諾貝爾獎得主,總是全是世界頂級精英匯聚的地方。15歲的談方琳她憑什麼能參加如此高規格的論壇呢?
  •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
    上海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別讓我媽看到文/佚名高一女生、
  • 數學界傳出重大消息,黎曼猜想或將被證明,最重要的難題被攻破?
    相信大家會有不同的答案,對於大傢伙,感覺不會的就是難的,要說最難的數學難題,莫過於數學猜想了。目前在數學界有七大數學難題,期待著人們的解答。這七個"世界難題分別是是: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又叫黎曼猜想)、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託可方程和BSD猜想,這七個問題都被懸賞一百萬美元。
  • 15歲成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可怕
    要成為科學家就得有被世人認可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然一個15歲的學生,怎麼就被稱為科學的呢?先看下她是怎麼出名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10月29日在上海開幕,一群穿梭在會場的 「00後科學家」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與諸多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獎項的獲獎者們面對面,掀起了一場科學薈萃的「頭腦風暴」。
  • 盤點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
    數學家的資料:極客數學幫今天來給大家講講有關於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數學獎與他的獲獎者們。趕快來看看吧。得獎者須在該年元旦前未滿四十歲。菲爾茲獎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的要求設立的,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未設數學獎)。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是丘成桐。菲爾茲獎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John Charles Fields)命名的。
  • 他7歲自學微積分,14歲上大學,31歲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因諾貝爾獎未設置數學獎,菲爾茲獎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60位數學家獲得過菲爾茲獎,其中2位為華裔數學家,分別是1982年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和2006年獲獎的數學家陶哲軒。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他的父母都畢業於香港大學,是新一代的澳洲華裔。
  • 上海高一15歲女生,解開世界難題,接受央視採訪後:別讓我媽看
    本文所介紹的,也是當代的數學領域的天才少女,她既智力超群、天賦強悍,又能夠享有身邊優質的教育資源,尤其是能夠得到權威專家的親自培養,從而將自己的智力優勢發揮到了極致,甚至還參與了對困擾數學領域百年的難題解答,成為了數學界的新寵兒,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成為了中國數學領域的新秀,堪稱中國天才的又一傳奇。
  • 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別讓我媽看到
    高一女生、00後科學家、拿獎最多的學霸、怕見媽媽的女孩、無數網友讓她"收下膝蓋"的女神,到底哪一個才是她?她是個15歲的女孩,她是個被刷屏的學霸、她又是個怕媽媽看到的乖乖女,她是被人追捧的神童、也是無數網友心中的女神,她是一個普通的高一女生,又承載著中國美好的未來,她就是談方琳,中國最年輕的00後科學家。這些天,上海的一位女孩成為網紅。
  • 15歲高一女生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別讓我媽看到
    高一女生、00後科學家、拿獎最多的學霸、怕見媽媽的女孩、無數網友讓她'收下膝蓋'的女神,到底哪一個才是她?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阿貝爾獎
    阿貝爾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由挪威政府籌資,為紀念挪威數學家N.H.阿貝爾(1802-1829)而設立的國際數學大獎。獎金數額為600萬挪威克朗(約合83萬美元),大致同諾貝爾獎相近。目的是擴大數學的影響,吸引更多年輕人從事數學研究。阿貝爾獎從2003年起逐年頒發。首屆獲獎者為法國數學家J.-P.塞爾,他因「在賦予數學許多分支,特別是拓撲學、代數幾何學和數論以現代形式」而獲獎。阿貝爾被公認為現代數學之先驅,在很多數學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來長沙了,看看他講了什麼
    丘成桐是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1982年,他成為菲爾茲獎的首位華人得主。他還設立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面向全球華人中學生。6月18日,丘成桐教授在雅禮中學為千餘名師生開講,從「為學」與「做人」層面與在座師生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全世界60位獲獎,其中2位華裔數學家
    他們是目前唯一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華裔數學天才。他們就是——數學家丘成桐和陶哲軒。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先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菲爾茲獎吧。
  • 15歲高一女生談方琳,解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只追科學巨星
    高一女生、00後科學家、拿獎最多的學霸、怕見媽媽的女孩、無數網友讓她"收下膝蓋"的女神,到底哪一個才是她?她是個15歲的女孩,她是個被刷屏的學霸、她又是個怕媽媽看到的乖乖女,她是被人追捧的神童、也是無數網友心中的女神,她是一個普通的高一女生,又承載著中國美好的未來,她就是談方琳,中國最年輕的00後科學家。
  • 15歲高一女生談方琳,解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只追科學巨星
    高一女生、00後科學家、拿獎最多的學霸、怕見媽媽的女孩、無數網友讓她"收下膝蓋"的女神,到底哪一個才是她?她是個15歲的女孩,她是個被刷屏的學霸、她又是個怕媽媽看到的乖乖女,她是被人追捧的神童、也是無數網友心中的女神,她是一個普通的高一女生,又承載著中國美好的未來,她就是談方琳,中國最年輕的00後科學家。
  • 數學界地震!七大世界難題之一號稱被攻破
    近日,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麥可· 阿提亞爵士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他將在9月24日的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進行宣講,屆時或將給出黎曼猜想的全部證明過程。如果為真,這世界上最難最偉大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如果為假,則阿提亞可以說是晚節不保。
  • 張益唐:他蟄伏30年,他58歲突破世紀難題,他是數學界「掃地僧」
    2013年,一篇《素數間的有界距離》被數學界最高期刊《數學年刊》強烈推薦發表之後,這個沉寂了三十年的人,瞬時成為了數學界的傳奇。他只發了一篇論文便突破了世紀難題「孿生素數猜想」,一鳴驚人。此人就是張益唐,當時他已經58歲了。
  • 數學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陳景潤談不上偉大貢獻有限
    丘成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得主。數學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教授:陳景潤談不上偉大少年成名的丘成桐,早年經歷就是一枚「學霸」的標準版本:22歲博士畢業,25歲任副教授,27歲攻克世界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34歲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即便如此,他說:「快沒什麼用,做好的學問需要時間。」
  • 15歲高一女孩,破解世界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不想讓媽媽看到自己
    我們今天講的就是一名上海的小姑娘,因為喜歡數學,並且有著天賦,於是在十五歲的時候就解開了世界性的數學難題。這個孩子一直是同學們羨慕的那種人,在平時都叫她學霸,剛剛成為高一學生,但是人們已經肯定她的未來一定不可限量,畢竟這麼小就展現出了強大的數學天賦。當然這些成績離不開她日復一日的學習和練習,因為把時間都用在了鑽研數學難題,所以自然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孩子叫做談方琳,並且已經作為嘉賓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論壇,這是一個被稱為世界大腦的大會,有很多行業的大咖參加,可見專業人士對她的認可度有多高。
  • 15歲參加頂尖科學家大會,數學界小公主,網友:千萬別被我媽看到
    就在前兩日位於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一個雙手撐著下巴的女孩悄然走紅。她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面容充滿稚氣,眼神萌動可愛,穿著一身黑色禮服,故作成熟的外表之下,掩飾不住朝氣蓬勃的少年感,她就是15歲的談方琳,這屆大會最年輕的科學家,被網友們譽為「數學界的小公主」。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魔咒到底是啥
    可能因為他只有30歲,大家想他再等一下,後來他的病發作了,沒有辦法把獎頒給他了。另外一個是蘇聯女數學家,Ladyzhenskaya,1958年的時候就有女性數學家在最後被選人名單上,第一名得獎的女性數學家一直到2014年,過了50幾年才有女性數學家得到菲爾茲獎,還有一些別的有名數學家,這是一名印度數學家。印度數學家得菲爾茲獎也得再等到50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