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耶魯大學大二學生郭宇佩(音)不太符合中國學生上常春藤大學的「傳統模式」:她當記者的父母既不富有,也不是什麼達官貴人。雖然拿著大筆獎學金,她仍被周圍許多人認為「背景特殊」。
「我曾被別人問是不是遙遠國度的皇室成員,我當然不是。」郭宇佩告訴美聯社。
一直以來,耶魯、哈佛等美國頂尖大學被認為只招收有錢有勢家庭的海外學生。英國《每日郵報》稱,在從中國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後,為了擺脫這一名聲,美國常春藤大學正在藉助新穎的招聘政策和美國國務院的協助 ,向家境平平的普通學生伸出橄欖枝。
留學生輸出大國中國毫無疑問受到最多關注。據國際教育協會統計,去年有近27.5萬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佔美國留學生總數的31%。
哈佛大學的學生組織每年都會舉辦學院式研討會,為各省市數十所中國高中生提供經濟幫助。在1854年就培養出第一位中國畢業生的耶魯大學,則將留學生任命為與新生交流的「大使」。兩所高校的招生人員還會定期前往中國。
耶魯大學的招生辦公室主任耶利米·昆蘭表示,該校延續了自2001年以來的國際學生錄取政策,留學生比例從3%增加到11%,學生構成也區別於原來的大多來自高收入家庭,呈現出多樣性。
「我校國際學生的多樣性真的非常棒,比美國社會經濟多樣性還要強。」昆蘭告訴美國雅虎新聞網,耶魯大學的數十名中國大學生大部分能拿到獎學金。
「我們希望確保招到來自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最有才華的學生,就這麼簡單。」哈佛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威廉·菲茨西蒙斯說。
尋找精英圈子之外的中國好學生並不容易。富人總能將孩子送進最好的中國學校,有些學校甚至必須靠「關係」才能進。此外,貧困家庭出生的孩子往往沒有很好的條件學習留學必需的英語。
為了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解決這些困難,美國國務院的EducationUSA項目創立了100萬美元的基金,用於幫助申請費用等成本。EducationUSA還在中國派駐了北京8名,成都、廣州、上海、瀋陽各4名顧問。
「國務院認為,我們不能失去對美國高等教育體系和外交關係至關重要的國際學生。」美國助理國務卿埃文·瑞恩表示。
中國房地產大亨潘石屹和張欣夫婦也敦促美國大學做更多工作,向中國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資金支持。目前,他們的「SOHO中國基金會」準備向美國大學捐助1億美元的資金,包括哈佛大學的1500萬美元和耶魯大學的1000萬美元。
郭宇佩正是新招生政策受益者之一。耶魯大學每年的學費和食宿成本近6萬美元,她一直認為自己不可能負擔起這所美國著名大學的費用。
出國前,郭宇佩在北京一所重點公立高中讀書,從高年級學生口中了解了耶魯、哈佛、麻省理工等美國名校,還在模擬聯合國的訪美活動中參觀了耶魯大學,親身感受了這所滿是哥德式建築的校園。
耶魯大學在中國大名鼎鼎,但郭宇佩說,在美國上大學似乎總能跟高考失敗畫上等號,這讓她感到恥辱,而許多朋友被經濟問題阻礙深造之路又讓她倍感苦澀。她希望新的招生政策能幫更多中國學生圓留學夢。
耶魯大學沒有為郭宇佩支付從北京到美國的機票,但放假時,學校會為不回家的國際學生提供酒店。儘管人們總是對她的背景提出種種令人不安的問題,但郭宇佩說,她在耶魯大學一點都不覺得拘束,這裡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元化。
「這個地方太神奇了!」她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