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兩度衝擊IPO未果的漱玉平民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漱玉平民),在今年7月初再次提交上市申請文件。12月15日,漱玉平民上會,這一次公司能否如願以償呢?
漱玉平民主要從事醫藥零售連鎖業務,2017~2019年,公司營收整體呈上漲趨勢,但同期歸母淨利潤卻出現小幅下滑。
近來年,漱玉平民藥品零售業務也出現一些亂象。去年,漱玉平民旗下門店被曝存在違規銷售處方藥的問題,為此當時的山東省藥監局局長曾親自帶隊進行現場督導,並給予頂格處罰。而今年2月,正值國內疫情高峰期,漱玉平民旗下藥店曾因涉嫌哄抬口罩價格遭罰。
視覺中國圖 楊靖製圖
報告期內涉及處罰89起
今年2月,正值國內疫情高峰期,口罩、消毒殺菌用品、抗病毒藥品等防疫用品非常緊俏。彼時,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市場監管局接群眾舉報後,對漱玉平民位於臨沂市十裡堡的門店進行了檢查。檢查發現,該店在銷售口罩的過程中涉嫌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為此,相關監管部門對漱玉平民該門店作出罰沒10229元的行政處罰。
「約1萬元的罰款,金額比較小。只是漱玉平民旗下部分門店,涉嫌借疫情牟利的行為,或對其聲譽產生不利影響。」一位資本市場人士表示,如果能拿到監管部門出具的不屬於重大違法行為的證明最好。該人士還提到,這一事項一般中介機構會進行解釋。
漱玉平民旗下全資子公司——臨沂漱玉平民大藥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沂漱玉平民)則被查出過其他問題。在今年2月的現場檢查中,臨沂漱玉平民被查出所售3M牌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存在侵犯註冊權商標專用權、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商品購銷差價率超過35%,被有關監管部門罰沒22.79萬元。
除部分門店涉嫌借疫情牟利外,漱玉平民還有門店涉嫌違規銷售處方藥。去年4月,山東廣播電視臺一檔節目,曝光了漱玉平民旗下華僑城店涉嫌違規銷售處方藥的問題,節目組記者不用處方就能買到處方藥,甚至一次就能買到7盒。「這種行為違反《藥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時任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張永霞在節目上稱。
在上述節目曝光後,山東省藥監局連夜召開專題會議。時任山東省藥監局局長桂敦山次日帶隊對漱玉平民大藥房華僑城店等企業進行現場督導,了解調查處置和整改情況,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給予頂格處罰。而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漱玉平民存在4起因無資質經營或超越範圍經營的情況且受到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包括2017年9月,漱玉平民山大北路三店因採用郵售、網際網路交易的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等。
而報告期內,漱玉平民及子公司涉及行政處罰89起,合計處罰金額達到31.6萬元。
上半年淨利潤1.03億元
漱玉平民曾多次衝擊IPO無果。公開文件顯示,2016年和2018年,漱玉平民曾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文件,但都在審核中途主動撤回了申請文件。對於主動撤回,漱玉平民均有自己的解釋。
對於2016年撤回IPO,漱玉平民稱,主要是因為在收購山東省其他地市的門店時,為獲得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對商譽確認的具體會計政策尚需進一步落實。
而在撤回此次IPO申請後,便有大資本入股漱玉平民。2017年12月,華泰大健康基金出資1.67億元,獲得了4.86%的股份。約半年後,阿里健康科技出資4.54億元,獲得了9.34%的股份。阿里健康入股漱玉平民時,一度存在對賭條款,包括要求漱玉平民在2020年底前實現IPO,否則阿里健康要求漱玉平民進行回購。不過,目前這一條款已經解除。
2018年,漱玉平民撤回IPO則是為了進行新一輪增資擴股。這一輪增資擬入股的公司為盛宇醫療。盛宇醫療是魚躍醫療(002223,SZ;昨日收盤價27.97元)關聯下屬投資基金。不過,最終雙方對漱玉平民的整體估值未能達成一致,此次增資擴股也未能完成。
近年來漱玉平民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但在今年,作為醫藥零售企業,漱玉平民的業績有所上升。上半年,漱玉平民扣非後淨利潤達到了1.03億元;而2019年公司全年扣非後淨利潤為1.01億元。
針對漱玉平民IPO事宜,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該公司公開電話,但截至發稿尚未獲置評。
(實習生範芊芊、李佳寧對本文亦有貢獻)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