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藥網售放行,是危是機?

2020-12-20 藥店智匯

1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本次徵求意見稿有兩點突出變化:一是在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二是允許具備網絡銷售處方藥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向公眾展示處方藥信息。

對此,北京藥賦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邵清表示,業界對處方藥解禁期盼良久,時隔2年網售藥品新規再度徵求公眾意見,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放開處方藥網售是未來的趨勢,一旦放開會有更多以前想做不敢做的平臺、藥企願意加入進來,對醫藥零售行業有著很大的影響。

藥店面臨諸多考驗

「蛋糕」被大面積切割

處方藥網售合法化後,可以預見,線上平臺會大規模的加速線上線下布局,比如開設零售藥店,甚至線上平臺已開始布局醫藥電商企業,醫藥電商將迎來「爆發期」。業內人士表示,線下零售藥企面臨巨大的挑戰,處方藥網售已經不是動了「蛋糕」,而是被大面積的「切割」。連鎖本享受著處方外流及醫保的紅利,億萬量級的處方藥市場將被醫藥電商分流。

從目前來看,阿里健康、京東健康、拼多多等B2C平臺或將成為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其次美團、餓了麼、京東到家等O2O平臺也已迅速崛起,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間,用戶呈爆發式增長,無論平臺還是線上商戶,都為其帶來了可觀的盈利;再者就是網售處方藥的先行者們,比如健客、康愛多、叮噹快藥等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誰教育了用戶,誰就將成為受益者,面對處方藥網售放開的紅利,一些大連鎖也在積極擁抱電商,比如一心堂聯合京東健康共同打造網際網路+醫藥零售;老百姓聯合林芝騰訊賦能新零售等。另一方面,大型連鎖藥店目前也已具備相對完善的全渠道零售體系。

藥店流量被收割

接入三方平臺,意味著數據被收割,這也是大連鎖比較擔心的一件事。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在參加第15屆中國成長型醫藥企業發展論壇時指出,「零售藥店應積極擁抱網際網路,但在和電商平臺深度合作時,也應慎重,因為藥店流量會被收割。」

現在就涉及到一個問題,藥店該自己「造」船還是「借」船?其實實體藥店一直都在探索電商機會,但由於受限於網際網路基因認知,盈利模式等因素,這種模式便無疾而終了。反而借「船」可以省去搭建平臺更多的人工成本、物流成本、技術成本等,但這樣實體藥店就錯失了巨額的流量,逐漸將失去自主權和議價的

能力。

不過,目前大多數連鎖在抓住公域流量的同時,布局私域流量,通過自有網站、APP、小程序、社群等獲取,但受制於傳統藥店基因,想像空間仍然有限。

工業深度參與

在院內市場準入門檻越來越高、放開處方網售等政策環境下,越來越多的醫藥工業轉戰到零售市場,而醫藥電商成為重要的選擇渠道,尤其慢病人群逐漸增加,F2C模式開始興起。

溫州張和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賢林指出,從某種意義講,醫藥工業入局電商,實現「自我拯救」重要路徑,醫藥工業逐漸從被動「轉移」調整為主動「遷徙」,也構成了醫藥電商開展處方藥網售的基礎條件。

網際網路醫療成為新戰場。處方藥網售合法化後,網際網路醫療將成為處方藥網售肥沃的「土壤」。張賢林認為,網際網路醫療將由3.0時代進入4.0時代,3.0時代結合「線上線下」、「藥+醫+險+養」一體化閉環轉變,4.0時代將強調網際網路平臺與消費者深度交互關係,實現更多自主變現。

當前工業、醫藥電商、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零售藥店等企業加碼布局網際網路醫療市場。比如春雨醫生、丁香醫生、好大夫在線、微醫更為側重網際網路問診,通過在APP和服務平臺上開通慢病管理窗口,覆蓋心血管、糖尿病等多個領域的醫生,重點打造網際網路醫院。

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網際網路醫療將成為行業內「最大的處方藥網售平臺」,越來越多的醫藥工業、連鎖開始嘗試建立與網際網路醫院的連接。

「駐店式」藥店

業內人士指出,全中國有52.4萬家藥店,但有很大一部分零售藥店整體的競爭能力比較弱,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目前還處於固有的「駐店」模式,為患者提供的服務僅僅是賣藥,即便存在駐店醫生主要目的也是賣藥。

傳統藥店的服務半徑大約500-1000米,而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模式會將藥店的服務半徑擴大到5至10公裡,如果O2O模式運行企業產品採購規模價格放低,加上及時配送,傳統藥店將面臨巨大挑戰。

破冰:藥店機遇

廣州龍道諮詢董事長、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創會秘書長劉桂春表示,在集採擴圍、醫保控費等政策趨緊下,傳統藥店失去了以往的低價優勢,另一方面新零售迅速崛起,線上平臺也成為藥品供應渠道之一,處方藥網售合法化後,慢病常用藥銷售會受到很大影響。

劉桂春認為,線下藥店要加強藥學專業服務,以慢病為切入點,靠專業留住消費者;二是積極推進網上藥店建設;三是開拓不受網際網路影響的新增長點,加強面對面服務與實體店體驗活動,比如提升中醫藥養生諮詢與服務等。

開展慢病診療

慢病管理的核心是醫養結合,針對這一特點,零售藥店和部分藥企一方面引入診療服務,讓慢性病專科醫生在網絡平臺或到線下網點坐診,不僅緩解醫院臨床壓力,更提高網點服務水平;另一方面依靠集採成本低和網點布局廣的特點來吸引慢性病患者,提供網上下單,線下取藥或送藥上門服務提高服務水平。

益豐藥房今年投資設立了兩家子公司,提供網際網路診療、處方流轉平臺、家庭私人醫生、健康管理等服務。

老百姓大藥房今年也引入戰略投資者騰訊,賦能連鎖藥店的電商業務發展,並開設「慢病管理中心」舉辦健康講座,提供慢病諮詢服務。

「藥店+」模式

張賢林認為,2020年疫情極大推動了中醫藥的發展,可以藉助中醫藥助力藥店成長,「藥店+」的模式將成為新的增長點,比如藥店+診所、+醫館、+藥妝、+理療、+健身等。

以溫州張和堂的「藥店+艾灸小館」為例,300平方米的藥店留出100平方米做艾灸小館,連鎖的會員為艾灸小館輸送了客流,艾灸小館的專業化養生服務又為連鎖增加了客戶粘性,隨著慢病人群的增加,這也是健康管理一個突破點。

「輕健康」興起

集體認知和潮流趨勢主導著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消費習慣,國潮、健康消費因此興起。如今,養生、中藥、食補、藥食同源等,備受年輕消費者歡迎。

據青山資本調研數據統計顯示,年輕人中有41%已經開始養生,17%有養生意向。

比如今年雙11,枸杞原漿、黑芝麻丸、膠原蛋白軟糖等保健滋補品成為年輕人青睞的產品。天貓醫藥重點在滋補原產地產品品類發力,打造了寧夏枸杞、東北人參、雲南三七、東阿阿膠等6個滋補核心品類。

張賢林認為,拓展「輕健康」產品品類是未來藥店的一個增長點。溫州張和堂根據季節的轉換,打造適應各個季節的滋補保健品品類。

「跨境體驗藥房」

以CW藥房為例,區別於國內普通藥房,CW藥房的商品品類豐富,涵蓋眾多母嬰、保健、美妝等明星產品備受歡迎,類似於SWISSE、EAORON這些國內消費者只能通過代購及其他線上渠道才可以買到的海外品牌商品,在CW大藥房體驗店的貨架上隨處可見。

跨境體驗藥店目前鄭州最為成熟,不過鄭州、海南、廣西、廣東等地紛紛落地跨境體驗店,海南在跨境電商體驗店開設到市區Shopping Mall的案例更多些,以後這類型的跨境進口體驗店將會越來越多,更多企業會繼續在二三線城市申請和嘗試。

相關焦點

  • 網售處方藥「開閘」如何放而不亂
    黃梅說,網售處方藥給她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她有著擔憂:電子處方開的太敷衍,藥品送達過程無監管。1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在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這意味著,一旦新版管理辦法通過,網售處方藥即將「開閘」。
  • 網售處方藥表面上「開閘」,其實是加強了監管!
    更讓人揪心的是,2018年兩名女孩先後網購秋水仙鹼片劑的處方藥,均因過量服用而亡。 社會輿論對網售處方藥的態度已分成兩派。支持者認為,網售處方藥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減輕了醫院門診的壓力。而反對者則認為,處方藥的安全性遠比其便利性重要,網售處方藥一旦放開,將會帶來用藥安全隱患。
  • 新口難開 網售處方藥解禁延遲
    3月已過了一半,此前盛傳的「網售處方藥新政」卻未如期出臺。「處方藥網售一事應該是被暫時擱置了。據說因為藥監部門出現人事變動,擔心不好監管。說是『實體(零售藥店)還管不好,哪有那麼多精力去管網上處方藥的銷售』。」近日,一家大型上市製藥集團的相關人士對南都記者獨家透露。
  • 網售處方藥:方便買不意味可隨便賣
    對於公眾關注的網售處方藥問題,徵求意見稿規定,在符合「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並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處方調劑審核,對已使用的處方進行電子標記」等條件下,允許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事實上,網售處方藥已不是新鮮話題,不少人都有過相關體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處方藥線上銷售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用藥需求。
  • 「包容審慎」,新《藥品管理法》對網售處方藥開了綠燈
    從業十多年來,很多像邵清這樣的醫藥電商從業者終於等到網售處方藥政策逐漸明朗的這一天。近一年時間內歷經三次審議之後,8月26日,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為探索多年也爭議了多年的網售處方藥定了調:採取「包容審慎」的態度,處方藥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銷售。
  • 專家視點|蔡江南:網售處方藥,三醫聯動是關鍵!
    不過,儘管網際網路醫療在中國發展如火如荼,但是處方藥銷售卻一直是網際網路電商的禁區。 醫電商自然是最期盼網售處方藥解禁的。過去,在藥品銷售結構裡面,85%來自於處方藥銷售,但醫療機構銷售了近80%的處方藥,院外市場僅佔小部分份額。根據機構預測,隨著醫藥分家的推進,處方藥外流規模約為4000億-5000億元,其中零售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
  • 電子處方亂開、處方藥濫用錯用 網售處方藥「開閘」如何放而不亂
    潘曼威/人民視覺閱讀提示1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在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這意味著,一旦新版管理辦法通過,網售處方藥即將「開閘」。
  • 關注網售處方藥即將「開閘」:如何放而不亂?
    黃梅說,網售處方藥給她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她有著擔憂:電子處方開的太敷衍,藥品送達過程無監管。1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在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允許網絡銷售處方藥。這意味著,一旦新版管理辦法通過,網售處方藥即將「開閘」。《工人日報》記者採訪多位患者、醫師、藥房經營者了解到,對於網售處方藥「放」與「不放」存在不小爭議。
  • 網售處方藥亂象,癥結何在
    (6月27日《新京報》)網售處方藥是放開,抑或禁止?在社會上引發的爭議經久不息。眾所周知,處方藥相對於非處方藥,通常都具有一定毒性及其他潛在影響。對此,《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第2條有明確規定: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第18條同樣規定:藥品零售企業應當憑處方銷售處方藥,執業藥師或其他依法經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不在崗時,應掛牌告知並停售。網售處方藥的好處,首先在於縮減流通環節,「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藥品直達消費者手中,從而起到促使藥價降低的利民作用。
  • 專家共論網售處方藥監管:加強頂層設計 完善監管框架
    專家共論網售處方藥監管:加強頂層設計 完善監管框架 原標題:   中新網8月15日電 「加強頂層設計,比如需要對藥品生產者、經營者、網絡銷售平臺等主體界定清楚,而且進一步明晰政府應當承擔哪些責任,如何追責保障網售藥品安全
  • 網售處方藥 熱鍋「烤」藥店
    如不出意外,接下來,網售處方藥將在幾經波折後全面放開。在此背景下,醫藥零售企業逐步加大了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力度。從目前形勢來看,大連鎖正在進一步加快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布局。就在幾天前,一心堂與京東健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藥房門店數位化升級、京東健康&一心堂聯盟大藥房、O2O、中藥產業鏈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網際網路+醫藥零售」新樣板。
  • 線下線上意見不一,網售處方藥徵求意見稿被指放開尺度過大
    不過,儘管網際網路醫療在中國發展如火如荼,但是處方藥銷售卻一直是網際網路電商的禁區。如今這一禁區也有鬆動的跡象,1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擬有條件放開網售處方藥,這份文件進一步將「網際網路+處方藥」的概念推高了高潮。網售處方藥動了藥店的蛋糕?
  • 人民網三評「網售處方藥」之二:需求催生市場,逐利不能無良
    【編者按】人民網近日對20家購藥APP售賣處方藥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人民直擊:寵物照片充當處方竟能網購處方藥》的報導顯示多家APP違規甚至違法銷售處方藥,引發網友熱議。網售處方藥亂象叢生,背後有著強烈的現實需求。
  • 網上可以買到大量安眠藥 網售處方藥的「套路門」
    網上可以買到大量安眠藥 網售處方藥的「套路門」 2018-10-24 10:42:28   來源:中安在線
  • 分析|網售處方藥障礙掃清,但處方仍難流出醫院
    【財新網】(記者 王禮鈞 馬丹萌 趙今朝)網售處方藥即將告別「灰色地帶」,走向陽光合規,但患者如何拿到真實處方,網絡平臺如何校驗這些處方,或將成為新考驗。11月1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示《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
  • 違規網售處方藥依舊多發 醫藥電商企業抱著「有今天沒明天」心態
    在我國,患者購買處方藥須有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且有關藥品零售企業禁止網售處方藥。但記者調查發現,違規網售處方藥的現象依舊多發。部分專家認為,儘管存在一些障礙,但放開處方藥網絡經營是大勢所趨,有利於提升社會公共服務效率,也是破解「以藥補醫」和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的重要政策槓桿點。
  • 網絡售藥「灰色地帶」還不少:沒處方照樣能買處方藥
    原標題:網絡售藥「灰色地帶」還不少:沒處方照樣能買處方藥  據北京日報3月1日消息,藥品零售表面波瀾不驚,現狀卻亂雲堆疊。眼下,藥品零售企業的自我「鬆綁」和監管部門的「收緊」又迎頭撞上。食藥監總局近日提出我國不能放開網售處方藥。但處方藥違規零售卻開疆拓土,從網絡擴展到手機APP,讓監管更加撓頭。
  • 政策仍未放開 1藥網等醫藥電商已公開售賣處方藥
    也就是說,依照目前的法律法規,網售處方藥並未放開。那實際中,網上能不能買到處方藥?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載了4個可以網上購藥的醫藥O2O、B2C等App平臺。官網資料顯示,1藥網是「國內規模最大、銷量最高的電商售藥平臺之一,也是中國第一批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網際網路藥品交易許可證》的合法網上藥店。」
  • 合肥國勝大藥房廬江店違規網售處方藥被查!
    原標題:【零容忍】又有藥店違規網售處方藥,查處!3月5日上午,合肥廬陽區逍遙津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國勝大藥房廬江店通過網絡平臺違規銷售處方藥。
  • 網售處方藥「套路」調查:無需任何審核即可在網上買到大量安眠藥
    近日,部分電商平臺線上售賣處方藥的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記者了解到,《藥品流通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和四十二條規定,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採用郵售、網際網路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違者將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銷售藥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下的罰款,但是最高不超過三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