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之路,運氣到底有多重要?

2020-09-03 公務員上岸吧

或許,只有參加過公考的人才知道考公務員有多難。每年都有數百萬考生參加公考,但最後上岸的往往只有寥寥幾人,絕大多數考生無緣公務員,是因為他們實力不行嗎?這可能是一個因素,但並不是主要原因。最後否能成功上岸,運氣才是最重要的。

崗位選擇

想要考上公務員,崗位選擇是最關鍵的一步。很多考生在選崗時很糾結,選省市縣崗位好還是選鄉鎮崗位更好,選本地崗還是選異地崗?也有考生根據往年報名人數、入面分數線選擇崗位,之所以說運氣才是最重要的,並不是說說而已。很多考生經驗選擇了報考人數較少的崗位,結果今年該崗位招考人數爆滿;也有不少考生會選擇入面分數偏低的崗位,結果今年該崗位的入面分數線高得離譜。

我大學一個舍友,大四整整備考了一年,為了提高上岸率,畢業後報考了我們縣一個最偏最遠的鄉鎮崗位,當時的入面分數線是110分,結果她省考成績是138分,該崗位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是120分出頭,只能說那兩個考生的運氣很不好,誰也沒想到138分的大佬會選擇這種崗位。可以這樣說,能不能考得上公務員,運氣成分至關重要。

筆試運氣也很重要

每年考試都有幾十萬考生棄考,記得我那個考場一共就有35個座位,上午缺考了好幾個人,下午又多了十幾個缺考的,考試還沒結束就有一半人選擇了放棄,上岸機會是不是更大。如果遇到實在不會做的題,你總不能空著吧,運氣好還能多撿幾分。每一分筆試成績都很重要,如果你的運氣足夠好,憑著那一兩分的差距照樣能入圍面試。

面試運氣也很重要

面試順序一般都是抽籤決定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考生的運氣往往是最差的,除非你的言行舉止能讓考官刮目相看。我當時面試的時候運氣就很不錯,基本排在了中間靠後的位置。因為每個人的成績出來後都是寫在黑板上的,所以我前面的分數都能看得到,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真的有實力,排在中間那部分考生的面試分確實很高,前面和後面的幾組分並不是很高 。

當時走進面試場的時候,我看到考官臉上有肉眼可見的疲憊,不過也是,坐在考場整整一天,換誰誰都會累,考官也是人不是神仙。當時感覺我說什麼考官都聽不進去了,所以給我們那一組打的分差距並不是很大。我當時運氣確實不錯,雖然我的筆試成績是崗位第一名,但只比第二名只高0.2分,比第三名高0.5分,結果面試成績出來後,我發現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沒有到前五,我們的成績就這樣拉開了。遞補的第二名第三名分數和我差了兩三分,當時就那樣稀裡糊塗的上岸了。

對於公務員來說,考生的實力固然很重要,運氣也是不可或缺大的一個因素。只要你認真備考,說不定下一個上岸的人就是你。

相關焦點

  • 我的考公感悟:沒有努力就沒有資格去談運氣
    @優秀是一種習慣1:27歲3次公考每次都比上一次好一點最後一次第三進面,其實公考運氣是佔一部分,但是沒有努力就沒有資格去談運氣@shanlvlz:我畢業後考了三次省考才上岸。前兩年全職備考,壓力山大。沒考上的時候真的非常沮喪。
  • 考公務員到底有多難?
    最初覺得考公務員難主要因為我們最初對於公務員考試的不了解,其實考試內容本身的難度並不大,但難的是最終能否上岸的不確定性,只有到公示那一刻才會覺得塵埃落定,因為備戰公務員的路上變數太多,每一環節都要一步步跨越,才能最終上岸,但既然選擇了考公,這些困境我們終會一一攻克。公考有多難?
  • 考公務員到底是運氣和關係重要?還是個人努力重要
    考公務員需要靠關係?很多人認為權力=資源和財富,這對考公務員來說更是如此。比如一個家庭背景不錯的學生考上公務員後,大家就會議論,說他找了關係。其實或許根本沒找。看看網友怎麼說:@花果木: 關係再硬,第一輪筆試你肯定得通過吧,所以與其擔心那些有的沒的,還不如把握好自己,要是你第一輪分數很高,那就算這個崗位有「貓膩」或者其他人有關係,那他們要付出的代價會很高,你自己能成功的機率也會更大;@粒粒落: 我一個朋友,父母都是軍人
  • 作為「寶媽」的我,仍然堅持考公之路
    公務員考試道路上存在著很多人,但有這樣一類人,她們兼顧孩子和生活工作的的同時,還要抽時間學習考公,她們就是在職寶媽。相對於其他備考人員,寶媽們扮演角色更多,也承擔了更多備考壓力。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她們的公考路上的艱難心酸。
  • 考公之路血的教訓:僥倖心理,終將失敗
    舍友是考公狂魔,每次他報名會拉我一起,說是就當去旅遊了。我一開始不做考慮,但猶猶豫豫地最終還是會跟著報,可見潛意識裡我對公務員有所嚮往。當時我真是太業餘,我甚至不知道省會城市和大城市難考,以為公務員隨便報哪都一樣。對其上岸難度、工資、工作內容和強度沒有概念,只知道「公務員」這個抽象籠統的概念。遼寧省考我報了大連,四川報了成都,都是難考地區。
  • 「致敬每一位孤獨的考公人」
    考公,從來不是弱者的選擇,相反,每一個考公人,尤其是那些選擇放棄就業轉而考公的人,背負了更多的壓力。因為他們在做的這件事,不僅需要勤奮和實力,更需要運氣。而後者,是一個完全不可控的變量。02.   我已經見過太多因為專業冷門而頻頻失敗的同路人了。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例子。
  • 當代考公er鑑定報告
    《中國青年》記者採訪了一些考公的年輕人,傾聽不同的考公故事和心聲——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一路同行,循光而往。公考3次,備考時間4個月我考公的時候每天學習10小時,模擬測試正確率也挺高的,但我覺得考公大概率憑運氣。
  • 二本畢業,到底選擇「考研」還是「考公」,聽聽過來人的幾點經驗
    文/想想媽媽教育指南不少的二本畢業生,畢業時候面臨兩個選擇,到底是選擇「考公」還是「考研」?兩個選擇起來特別難,想要好好的做出選擇,當然是異常艱難,估計很多人做起來,根本沒有辦法實現。對於二本學生來說,不管考研還是考公都是同等重要的我們得明白這兩個選擇都是可以的,沒有什麼特別優質的選擇,比如說誰更強一些,誰更弱一些,看看過來人到底是如何進行選擇的?可能很多的本科院校優秀的畢業生,會有各種各樣的困惑,畢竟自己只是個二本學校的學生,選擇對錯對自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 考名校到底有多重要?看完《少年的你》,我懂了!
    影片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即使面對校園霸凌,最終還是能考出632的高分。因為她深知,考一個好大學到底意味著什麼!但是,有些孩子,並不理解高考在他生命中的份量,更不知道考上985.211名校到底意味著什麼。
  • 公務員考試中,實力和運氣哪個更重要?
    真有!不僅有,而且報名環節至關重要!就以2020年江蘇省考來說吧,有很多140+的小夥伴連面試都沒進。要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下,140+的分數,對於公考來說幾乎可以說有一隻腳已經邁進了體制的大門。140+連面試都沒進,人家110多竟然還筆試第一!高分的人說:點真背!另一個人說:走狗屎運了啊!這就是為什麼說:考得好,不如報的好!公考中,每個崗位最終的進面分數線並不一樣,主要還是看競爭對手的能力有多強。
  • 升學選區的這個事,到底有多重要?
    升學選區這個事,到底有多重要?概括起來有這麼三個方面:1、各區孩子的差距沒有區內甚至校內孩子的差距大。2、平均水平不是個體水平,個體水平不是您家孩子的水平。使得優秀的孩子一直在優秀的集體中,相互影響,從而有好的成績。(2)海澱的兩極分化是非常非常明顯的。六小強參與派位的名額極少,只有拼成績和拼爹兩個選項,基本沒有拼運氣的選項。雖然接下來的第二檔次學校現在越來越多,但是還是擺脫不了如果在海澱派位,就一定會比較悲慘的命運。畢竟第三檔次的學校的學位還是挺多的。
  • 大學生很迷茫,考公考研還是工作,選哪個更有發展?
    現在的大學生很多人都面臨著沒有目標、缺乏規劃的問題,對自己的未來缺乏計劃性,學生時代的按部就班,只要把成績考及格就可以,在大學裡,甚至還丟失了最寶貴的「主動性」,而考公、考研、或是工作,都需要「主動性」,否則都是很難取得成就。
  • 公考難度大,為什麼有人「裸考」能考上,而準備很久的卻考不上?
    公考難度大,為什麼有人「裸考」能考上,而準備很久的卻考不上?公務員的考試一直以來就十分的受歡迎,可是,難度也是很大,近幾年,公務員的考試難度更是很大,競爭也十分的激烈,面對這樣的現狀,為什麼有大學生裸考能考上,而有的大學生準備很久卻考不上呢?1.
  • 同樣是考公務員,本科考公與讀研考公哪個更有優勢,考生要清楚
    其實這種想法有利也有弊,不過很學生並不知道,同樣是同樣是考公務員,本科考公與讀研考公有什麼區別,所以,考生要清楚。 那麼,同樣是考公務員,本科考公與讀研考公哪個更有優勢? 筆者對於本科考公,還是讀研考公的小觀點 筆者認為讀研考公務員更加有優勢。
  • 在銀行上班考CFA到底有沒有用?
    那麼銀行工作考CFA,到底有沒有用呢?銀行證券業銷售人員考CFA的好處有CFA三個字放在名片上可以創造五分鐘的營銷價值,讓客戶對你的第一印象比較好。誠然,考上CFA不一定要從事研究的工作,如果能在證券經紀業務部或是銀行放款部服務,接觸現有寶貴的客戶,順便可以利用CFA所學到的知識,發揮您的所長。
  • 考研還是考公?我太難了
    考公與考研要同時抓,也難免會有個主次之分,究竟誰主誰次,一方面決定於當事人自己的偏好;另一方面,也取決於考公的類型。如果打算參加國考,只能在考研之前,那就只能是優先考公,考研只能靠後,等考公後再考研,如果是參加省考,就可以考研優先,考研初試完成之後再準備考公。
  • 為什麼你考公多年依然沒有上岸?一定是這4點沒有做到
    公考也是一種學習。如果找不到正確的方向,肯定是越學越倒退。行測不必多說,這個方向很明確,因為答案是唯一的,但效率是有區別的。每一種不同的題型找到一些規律、一些方法,確實事半功倍。但申論就不同了,特別是大作文。1大作文到底怎麼寫?真的是各路「大神」,各抒己見。
  • 50天準備公考來得及嗎?
    一個真的下定決心打算考公的人,一定早早的就開始做準備,了解崗位信息、列好備考計劃、開始備考行動,恨不得備考的時間越久越好,所以問出這類問題的考生,多半是兩種情況:一、因為各種原因,臨時打算來考公,或者碰碰運氣,或者聽從父母之言;二、因為各種原因,早早做好的計劃沒有走下來,要麼是中途放棄,要麼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打算最後幾十天來抱抱佛腳。
  • 一個95後女生自願考公:「沒出息真的好爽」
    但她有兩個寶寶。二胎後身體大不如前,小孩子沒有老人照顧,加上有段時間她中斷了工作,再想重返職場,很尷尬。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人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是很難一直保持在巔峰的。生育、家庭、父母的衰老、自己的疾病……20歲時沒人考慮這些,但一到30歲這些問題就會出現。其實她也是沒有辦法,考公是她最好的選擇了。
  • 護師有多少工資?怎麼考職稱?考過護師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大家都說,考過護資可以漲工資~晉升職稱可以漲工資~那麼到底當護士一個月有多少錢呢?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談一談,護士有多少工資?當護士怎麼考職稱?考過護師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