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生態---數字經濟時代的 「農田」、「工廠」

2020-12-22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正確界定最小的、基礎性數字經濟單元,是洞悉數字經濟本質的核心要義,是實施有效治理的關鍵,是制定政策和決策依據的基礎。正如我們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所有的社會治理、社會理論都以此為出發點,衍生出家族、宗族、社區、鄉村等諸多概念,同時一夫一妻制,成為社會治理的基本制度。

數字經濟時代的 「農田」、「工廠」是什麼?

在農業經濟時代,經濟的最小單元是一塊塊的農田,農夫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今人頗多嚮往的田園景觀。農田的權屬、流轉、兼併、分配始終是農業時代的核心問題,社會亂、治交替,朝代的興、亡交織,莫不與之有關。商鞅廢井田、開阡陌,王安石推行青苗法,都是立足農田,衍生出一系列的法律規章。幾千年的農業文明,使得我國形成了穩定的社會倫理、社會治理體系。

在工業經濟時代,一個一個的工廠,可以看成工業生產的最小單元,在工廠中,工人們按照一道道工序被組織起來,完成一件件工業產品。對於工廠的組織、管理髮育出科學管理的組織理論。以工廠為最小單位,合縱連貫,增加附屬機構,繼而形成大型的託拉斯企業,在不斷的博弈中,形成了與之相應的完整的工業時代的社會制度、上層建築、倫理文化。

到了數字經濟時代,我們同樣需要界定數字經濟的 「農田」、「工廠」是什麼?只有找到這個基本單元,才能以此為原點,衍生出一系列與之相應的經濟制度、法律規範,營造出與之相適應的「大環境」,進而邁入新的數字文明。對比 「農田」 和「工廠」,數字經濟的基本單元,也應符合類似的特徵。

第一,它應該包括基本的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實踐是人類的基本活動。因而數字經濟不能脫離基本的生產經營單位。

第二,它應該集合了滿足生產的諸多要素,並且是自洽的。如果是數字農業,應該包括農田,如果是數字工業,應該包括工廠。但這些肯定遠遠不夠。判斷是否是數字經濟基本單元的一個根本標準——數據是否融合自洽?

第三,它應該是緊密融合的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才是最小單元。這裡指不可分割,是強調分割後,效率會下降,成本會上升。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判斷數字經濟基本單元是否成立的先決條件,也是發展經濟的根本要旨。

第四,它應當是一個「經濟體」,既開放、又「封閉」。開放是其可以不斷的吸納其他相關產業加入其中,封閉是指可以在其內部形成生產循環、流通循環、甚至是貨幣的循環。

數字生態決定未來的產業結構

不能把「公司」看成數字經濟的基本單元。公司本質上是一組法律意義上存在的經營實體。公司可以做任何法律允許的盈利性的事情。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小到一個人,可以算作一個公司,大到幾十萬人算作一個公司。更有所謂的集團公司,橫跨毫無關聯的多個行業。因此,討論數字經濟基本單元這個根本性的命題時,談論公司是沒有意義的。「平臺」是另外一個流行的概念,指進行某項工作所需要環境和條件,或者是舒展人們才能的舞臺。其內涵過於寬泛,不多做闡述。

數字經濟中,一個典型的現象,就是大量的異質性的企業,藉助大數據、網際網路,緊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共生、互生、乃至再生的價值循環體系。不同的行業,業務交叉、數據通聯、運營協同,形成新的產業融合機制。由此產生的「經濟體」,往往跨越地域、行業、系統、組織、層級形成廣泛合作的社會協同平臺。具備價值循環體系、產業融合機制、社會協同平臺這三大特徵的新型經濟單元,稱之為「數字生態」。

數字生態是數字經濟的基本單元。這個論斷,決定了我們如何認知未來的產業結構?如何判斷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決定了我們如何認知數字經濟?如何發展數字經濟?生產資料要根據數字生態的需要來分配,政策的落地和實施要以數字生態為基礎。未來,公司發展和壯大都將基於特定的數字生態,公司要麼建立一個新的數字生態,要麼加入一個數字生態。游離於數字生態之外的公司,將難以生存。

數字經濟就是由大大小小、層層疊疊、勾勾連連的數字生態組成。金融,像血液一樣融入到數字生態中,金融業務和生態中的主要業務融為一體,不分彼此。通信如同神經網絡,深入到數字生態中的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單體,圍繞業務運作,時起時滅。生態中的有共同需求的人們,藉助唾手可得的通信功能,組成一個個社群,或互幫互助,或同學同樂,是為「生態通信」。整個生態,就是大型的交易市場,不同的交易此起彼伏,成為生態中,最核心的要素。生態中,主業產成品的交易是主旋律,伴奏者則是相關生產資料的交易和流通。

數字生態的邊界是由交易市場的邊界決定的。數字生態是由高效率運轉各類交易市場直接驅動的。為了追求更高交易效率,更低的交易成本,數字生態中,各類生產單元、各類流通單元、各類金融單元、各類消費單元,都需要運行在統一的信息系統之上。這個統一的信息系統,面向整個數字生態,服務於數字生態中各個單元的管理和交易,管理服務於交易,交易反饋於管理。這是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名之曰「生態運營平臺」(Ecosystem Operation Platform),簡稱EOP。

數字生態不可分割,自洽循環造就數字經濟

數字生態是數字經濟的最小單元,是強調其作為一個「系統」具備不可分割的特徵。數字生態,由不同產業的大大小小的公司構成的,為什麼不可以進一步分割看成多個公司呢?這個問題涉及到我們對於數字經濟的基本認知。

首先,如果把數字生態分割成不同的公司來看,我們將失去對於數字經濟整體性、系統性、全面性的把握。我們當然可以把一個個工廠,再細分為一個個車間。但是車間只能生產「零件」,無法完成一個可供交易的「產品」。把工廠進一步細分,就失去了宏觀上研究工業經濟的意義,進入到管理組織學的領域。同樣的,如果數字生態再進一步細分成一個個公司來看,我們只能看到大量的「產品」從無到有的產生,但是無法看到不同公司的「產品」,流通、組合、應用、消費的全過程。藉助不同的「交易」把各類「產品」(包括實物產品和服務產品)從無到有,從此地到彼地,從生產到消費全部生命周期跟蹤與管理,是數字經濟研究對象的要求。

其次,把數字生態分割成更小的單元,會降低整體效率,並增加運營成本。數字生態的拓展自有其邏輯,根本因素,在於大規模的交易市場,促使價格公開透明。把「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數據化、可視化,指數化,為整個市場提供統一的、清晰的、一致的價格信號。交易市場覆蓋的所有生產單元、流通單元,根據這些價格信號、交易數據,自動化的調節生產過程、流通過程。事物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前進,經濟世界總是尋求最高效率和最低成本的平衡。數字生態是迄今為止最低成本的組織方式,同時實現了更高效率的生產和生產服務。

最後,產業自身具備不可分割性。如果數字生態分割成更小的單元,會人為的打破事物間的普遍聯繫,打斷價值循環體系,當價值循環無法完成時,勢必尋求增加新的「價值」供給方,從而完成閉環。從這個意義來講,數字生態,自然是追求自洽循環的,天然具備完整性的傾向,難以分割,無法分割。

研究數字經濟,必須完整的、系統的、全面的認知數字生態。把握數字生態是構成數字經濟的基本單元這一根本特徵,需要在理論、政策、金融、資本市場等諸多方面,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促使數字生態的形成、發展和繁榮。如此往復循環,才能造就生生不息的數字經濟。

相關焦點

  • 數字經濟時代的數字勞動
    數字經濟時代的數字勞動 2016年11月24日 10:4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仙娥 駱晨 字號 內容摘要:隨著ICT(信息通訊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
  • 書寫數字時代中國經濟新篇章
    書寫數字時代中國經濟新篇章 ——點讚《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中的新氣象 ■中國國防報記者 郭 萌 雨果說:「地球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個時代已經到來的想法。」當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爆發,帶來的是中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數字蝶變」,從數據開發應用持續釋放新動能,到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創造新可能,數字中國建設大步前進。近日,國家網信辦發布《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對GDP的貢獻為55%,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
  • 施耐德電氣攜手「朋友圈」共贏數字經濟時代
    作為全球數字科技大國,中國的數字經濟市場潛力巨大,同時數位化在推動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指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31萬億元,佔GDP的1/3。
  • 數字經濟時代 服裝行業產銷關係將會發生重構
    C2M又稱「短路經濟」,簡單來說,即消費者直達工廠,強調的是製造業與消費者的銜接。在C2M模式下,消費者直接通過平臺下單,工廠接收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訂單,然後根據需求設計、採購、生產、發貨,去掉了品牌商、代理商和商場等中間渠道環節,使產品幾乎可以批發價出售給消費者。
  • 寧波數字經濟的「三頭六臂」
    9月8日,為期3天的2019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九屆中國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在寧波圓滿落幕。烈陽、大雨,都擋不住市民們體驗新技術的熱情。大會展館內外,寧波人無時無刻不感受著數字帶來的便利與新奇。多年來,寧波堅持智慧城市、大數據、數字經濟一體化融合布局和發展,統籌謀劃工業智能化、城市智慧化、生活便利化。
  • 數字版權與數字經濟的關係
    數字版權與數字經濟的關係 11月27日至28日,2020成都數字版權交易博覽會在成都市西部國際博覽城成功舉辦。來自全球數字版權領域的500餘位相關領導、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版權新生態 數字新經濟」的主題,展開了為期2天的熱烈探討。
  • 未來五年數字經濟九大技術趨勢
    一、網際網路與物聯網1.網際網路上半場toC向下半場toB遷移隨著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網際網路生態的興起,整個toC網際網路生態進入網際網路公司寡頭壟斷甚至在部分領域完全壟斷的時代,隨之而來的是toC市場跑馬圈地時代已經結束,中小型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很難通過簡單的投資和創業獲得市場份額和做大做強,整個網際網路生態進入下半場。
  • 黃奇帆:數字經濟時代, 算力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疫情考驗了我們的數字經濟,數字經濟也就逆勢而上,得到了超常規發展。特別是黨中央在疫情期間專門下發了兩個與數字經濟有關的文件。第一份是中央於3月份下發的新基建文件,新基建本質上就是數字經濟建設,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裡面既可以跟進,同時也有引領的作用。中央在這個當口把新基建抓住,應該說抓住了時代的脈搏。
  • 深度解析:數字經濟發展速度迅猛 未來5年數字經濟中的關鍵技術發展...
    一、網際網路與物聯網1、網際網路上半場toC向下半場toB遷移隨著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網際網路生態的興起,整個toC網際網路生態進入網際網路公司寡頭壟斷甚至在部分領域完全壟斷的時代,隨之而來的是toC市場跑馬圈地時代已經結束
  • 中國電信建設5G安全生態 護航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電信建設5G安全生態 護航數字經濟發展 2020-12-2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態共同體、工廠可視化、無重量經濟 一場信息化論壇,這三個熱詞...
    楊學山:重新理解「什麼是數字經濟」提到數字經濟,很多人都會想到裝備製造、電子商務、智能終端等細分門類。楊學山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細分門類都只是「網際網路+傳統產業」,並不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生業態,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字經濟的比重還將繼續上升,有必要重新認識數字經濟的新生業態。
  • 數字經濟時代產業重做—專訪數智視紀高新院院長文丹楓博士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數位化發展。
  • 巴比特數字經濟領袖班啟動招募!重新定義區塊鏈商業生態
    數字經濟領袖班整合了浙江省數字經濟學會的「產學研」資源,同時注入巴比特在區塊鏈領域集媒體、資本、孵化、培訓為一體的數字生態能力,將致力於成為新一代的「數字經濟連接器」。以「洞悉行業態勢-激活生態難點-多維教學模式-產學研落地-資本商機助力」為課程特色,精心設計「數字時代架構未來」、「區塊鏈產品設計實戰」、「數位化運營與增長」、「產業數位化融合變革」、「激勵模型與社區組織建設」、「正視數字創新不確定性」、「實體經濟邁向數位化戰略」以及「開啟產業區塊鏈未來」共8大系列課程。
  • 朱嘉明:數學思維、數位技術和數字經濟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數學思維、數位技術和數字經濟》,而原本計劃講的題目是《生命價值、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這兩個題目的差別是很大的,今天題目更偏重於技術,原來的題目更偏重於人文。在我正式進入主題之前,我對於今天總題目的「後疫情時代」的「後」字,提出我的看法。
  • 2020漢陽數字經濟沙龍圓滿落幕:領航數字經濟 打造漢陽引擎
    漢陽區政協副主席甘瓊及有關政府部門領導代表出席活動,武漢萬科漢陽項目群負責人孟祥巍、萬科未來中心項目合伙人謝竹剛、武漢萬科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時代等武漢萬科領導以及數字經濟企業代表和媒體代表共計80餘人齊聚一堂。
  • 構築生態基石,華雲數據為信創和數字經濟「鋪路」
    就如數字經濟在我國成為大勢所趨,它帶來不僅僅是產業數位化步伐的加快,更是實現數字產業化,讓中國信息技術體系形成和變強、進而實現飛躍的一次重要機遇。正因為如此,將數字經濟打造成為新的經濟動力引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已然成為各界的共識。而落實到地方區域的體現則是,以聚合效應加速打造數位化產業,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突破與區域落地。
  • 巴南區「數智」產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今年1-6月,數字經濟營業...
    9月14日,重慶市巴南區舉行2020年線上智博會巴南區新聞發布會,巴南區經濟信息委主任熊瓊介紹了巴南區參加2020線上智博會各項工作以及「數智」產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情況。培育發展數字經濟,2019年,全區數字經濟營業收入近460億元,同比增長15%。今年1-6月,數字經濟營業收入291億元,同比增長24%,數字經濟增加值67.6億元,同比增長28.3%。 (一)智能產業激發數字經濟新動能。集聚發展「芯屏器核網」。
  • CSS2018騰訊丁珂:數字經濟時代 安全是所有0前面的1
    CSS2018騰訊丁珂:數字經濟時代 安全是所有0前面的1 2018會上,騰訊高級副總裁丁珂圍繞四個關鍵詞:行業共建、生態共治、政府監管和企業自律,對數字經濟時代的安全趨勢做了研判和解讀。丁珂表示,數字經濟時代信息安全已不只是一種基礎能力,還是產業發展升級的驅動力之一;安全是所有0前面的1,沒有了1,所有0都失去了意義。
  • 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上演
    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上演。9月26日上午,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系列活動之一的「亞洲數字藝術展」於華熙·五棵松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由中共北京市海澱區委宣傳部、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支持,北京市海澱區融壹數字文化發展中心發起並主辦,北京成美科創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時代美術館承辦。
  • 數字經濟應促進社會福利最優化——讀《不安的變革:數字時代的市場...
    >  ——讀《不安的變革:數字時代的市場競爭與大眾福利》  ⊙鄭渝川   德國反壟斷委員會主席、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院院長、曼海姆大學國民經濟學教授阿希姆·瓦姆巴赫,與德國《商報》記者漢斯·克裡斯蒂安·穆勒合著的《不安的變革:數字時代的市場競爭與大眾福利》一書指出,基於數據運算和網際網路技術的數字經濟,而今已經深刻的改變了諸如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