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辦法解決公屋輪候 林鄭倡居屋免補地價分租

2020-12-25 大公資訊

  圖:林鄭月娥建議採用嶄新方法處理輪候公屋的人龍,就是25萬居屋業主免補地價分租單位/法新社

  大公網3月15日訊(記者馮瀚林)行政長官候選人林鄭月娥昨日發言時強調,香港要團結、有信任、有希望,這一切都要由「同行」開始,她的競選口號「We Connect」不是宣傳,「是承諾,代表我們很用心關懷,虛心聆聽,以及決心行動」。談及置業問題,面對曾俊華質疑如何處理輪候公屋的人龍,林鄭月娥建議採用嶄新方法處理,就是25萬居屋業主免補地價分租單位,她批評過去做財政的人不批准,而這個試驗計劃是值得做。

  林鄭月娥在競選論壇上發言時表示,她在不同崗位做實事,不是因為「好打得」,而可能正如丈夫形容她是「好捱得、好做得,有時都好忍得」,正因為她與同事都明白只要多走一步,社會就會多一件好事,市民問題就可以解決。經歷這兩個月的競選工作,令她感受良多,但她的參選意志更堅定,因為這一切努力都好值得,有機會與大家同行。

  冀年輕夫婦有首置機會

  談及置業問題,在經濟政策部分,三位候選人分別被問到置業問題。對於香港市場上的置業及出租房屋的比率應定在什麼水平,林鄭月娥指出,回歸後首屆政府提出置業目標,但認為最後或難以達成,故提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希望年輕夫婦有首置機會。她強調,自己上任後將成立專家小組,但「不是去找土地,因為土地從哪裡來我們已經知」,她建議市民須為土地來源尋求共識,到底是發展棕地、填海或郊野公園等,應讓港人深入討論。

  對於胡國興聲稱自己亦有提出類似建議,林鄭月娥笑言,這可能是「英雄所見略同」,她又指,以往無法提出的原因是政府內部對租屋或買屋有很多意見,她點名批評「好似曾俊華都話,認為本港房屋應以出租為主導,但我就覺得應該以置業為主導。」

  「不試就一定不會成功」

  當被曾俊華要求交代如何處理公屋輪候冊上的人龍時,林鄭月娥回應稱,會用嶄新手法處理,例如居屋業主可以免補地價分租單位,「以往做財政的人不準,因為會少了地價收入」,她續指,試驗計劃是值得做,她的做人宗旨是「不試就一定不會成功」。

  在候選人互相質詢環節中,曾俊華再指樓價是一個大問題,原因是供應不足,而香港作為金融中心,樓價不會太低,故在政綱提出有政府補貼,以及有置業階梯,因為希望提供足夠的房屋予市民。林鄭月娥追問他,是否可設有港人首次置業上車盤,曾俊華指如有土地,便先建公屋,因為已有很多人在等候公屋,早前找到的150幅土地已逐步推出。

  談及經濟增長,曾俊華稱,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增長2%,作為比較先進經濟體,增長不能太快。林鄭月娥反擊稱:「不要被John(曾俊華)嚇親,說什麼無可能超越百分之二。」她表示,曾在公開論壇講過,以香港的優勢以及國家大力支持,其實是有條件增加經濟增長,不過需要一些配套。

  提橫洲曾俊華即卸膊

  在自由辯論環節,胡國興質疑,為何元朗橫洲發展經過三次摸底,可建單位由原本的1.7萬個,減至4000個,會議又欠缺紀錄,誰人下決定亦沒有紀錄。林鄭月娥稱,自己並無參與事件,而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是由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擔任主任,所以這問題應由曾俊華作答。曾俊華就稱,特首自設會議作出一系列決定,這些決定沒通過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當時已在記招表明。

  胡國興一再追問,為何會欠缺紀錄,曾俊華稱,委員會已討論,最終具體規劃,就是由特首設立一個委員會處理各方事情。胡國興批評,為何會作出減少興建單位的決定,「不知道就是失職,你知道就不應無紀錄」。曾俊華卻立即推卸責任,聲稱不知道林鄭月娥有何回應,林鄭月娥稱,由於無參與,所以不知情,她強調政府是有分工的。

  論分歧 設溝通平臺為港做實事

  林鄭月娥表示,百分百信任香港人,當香港有事,主流意見與她不同的時候,她一定會接受香港人的意見。「如果香港人的主流意見令我無辦法再擔任行政長官,我是會辭職。」因為今次參選倉卒,不是有鋪排,只是希望再次服務香港五年。

  此外,被問到如何爭取「泛民」支持,林鄭月娥表示,提名還提名,管治還管治,但她會透過政綱希望部分「泛民」投票支持。假如當選,一定會團結所有政黨,以立法會為例,會成立定期的溝通平臺,時常溝通為香港做實事。

  論「港獨」 增年輕人對國家認同感

  林鄭月娥認為,「港獨」沒有空間,相信只有很少香港人主張「港獨」,她上任後會加重香港及內地的關係,增加年輕人對國家的認同感,又認為「港獨」思潮難以散播,而「港獨」說法令到不少香港人都很擔心。

  對於胡國興追問校園內是否可以討論「港獨」,林鄭月娥就認為,學校可以討論,但學校內的老師必負起指引學生的責任,指出「港獨」現象與「一國兩制」、國家領土完整出現好大衝突及矛盾,以正確方法討論,而不是自由空間討論,否則對學生認識國家有偏差。曾俊華就聲稱,「港獨」思潮的冒起是香港領導層的不濟。

  林鄭月娥就反擊指,不知對方所提的「領導層的問題」是指誰,但「我們都做過司長,都是管治團隊的一員」要共同反思。她指出,香港現時好多深層次問題,引發少數人比較極端的情緒,認為這不是簡單領導層的問題可引發出來。

  論醫療 過往予醫院開支太「手緊」

  林鄭月娥質問曾俊華及胡國興具體政綱,指出曾及胡的政綱比較虛,相信他們聽過醫管局年輕醫生未能受訓,因為分配不足,專科醫生日後青黃不接,兒童醫院都欠缺醫生。

  林鄭月娥質問曾俊華有否接見年輕醫生,因為其政綱並無正面回應年輕醫生的訴求。曾俊華答稱,參選後已在準備,當被林太質疑可否直接回答時,曾俊華立即「黑面」。林太強調,政府過往給予醫院的開支過於「手緊」,令醫生擔憂,她指出,政治與民生相關,希望無論任何人當選,都要關心醫療服務。

相關焦點

  • 香港公屋輪候再度延時 公屋排排坐何時到我家
    房委會解釋,長期累積的供求失衡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公屋新增需求持續上升,房委會無法在短期內完全滿足,而土地是最關鍵的瓶頸。香港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出,如果情況持續,輪候時間或於年底升至4.5年,建議政府物色土地加快建屋,並考慮將工廈改建成臨時居所。
  • 港房委會不排除再推出白表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
    中新社香港2月18日電(記者 文青)香港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的5千個名額,18日進行攪珠。香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表示,當局會審視措施成效,不排除日後推出更多名額。黃遠輝表示,今次共收到66000千份申請書,超額11倍,42600份為單身人士,23400份屬於家庭申請,當局審核申請後,到5月中下旬會向2500名首一批中籤者發信,到12月底再向餘下2500名中籤者發信,中籤者在收信後6個星期內,可向房委會或房屋協會,自行物色未補地價的單位。
  • 白表免補地價中籤者揀樓 5500無入息申請者趕上車
    家庭/單身人士類別申請書優先次序  大公網2月19日訊 首批5,000個白表免補地價購買第二市場居屋名額收到6.6萬份申請,超額12倍,其中有5,500份申請零入息或無填報入息房委會昨攪珠決定白表免補地價名額優先次序,計劃不設替補安排,中籤者最快6月可買樓。/本報記者曾敏捷報導  房委會白表免補地價購買第二市場居屋名額共接獲6.6萬份申請,當中包括42,600宗單身申請以及23,400宗家庭申請,分別超額84.2倍及4.2倍。
  • 香港:公屋平均輪候5.1年,創18年來新高!
    來自房委會最新數字顯示,截至3月底,公屋輪候冊有逾27.2萬戶。一般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創高達5.1年,這一數據創下18年來新高,也與政府的「三年上樓」目標相去甚遠。據房委會分析,於前年7月至去年6月期間,約2.2萬獲安置公屋的申請者中,有約1.1萬戶輪候5年以上,佔總數約一半。
  • 香港公屋申請輪候時間延長 將在2020年開始縮短
    香港房委會10月31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約有28.65萬宗,較上季28.83萬宗略減1,800宗。但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上季4.1年延長至4.5年。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預期,隨著未來5年將有7萬多個公屋單位供應,輪候時間待2020年後才會逐步降低,但不會放棄3年配屋目標。另外,房委會討論多項縮短公屋輪候措施,原則上同意收緊「富戶政策」。
  • 香港公屋輪候平均延至3.4年 申請數目再創新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公屋輪候冊申請數目再創新高,截至六月底有28.22萬宗申請\資料圖片   中新網8月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公屋輪候冊申請數目再創新高,截至6月底有28.22萬宗申請,3個月增加3700人,增長速度略為放緩,但輪候時間持續惡化,一般家庭平均輪候時間延長至3.4年,按年增加0.4年。
  • 香港公屋申請輪候時間2020年起將逐步縮短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有關居民輪候公屋時間有增無減。香港房委會10月31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約有28.65萬宗,較上季28.83萬宗略減1800宗。但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上季4.1年延長至4.5年。
  • 香港超兩百萬人住公屋 申請者可隨時查看輪候冊
    香港新界的公屋。公屋由運輸及房屋局管理,該局是香港政府決策局之一,負責香港對外的交通、物流和房屋政策。  記者:香港公屋的輪候期是3年,但現在申請人數越來越多,是否會出現3年都等不到公屋的情況?  鄭汝樺:我們關於3年輪候的承諾,是針對一般家庭申請人。現實中家庭平均輪候時間為2.6年。目前公屋申請人數大概是17萬,其中9萬是一般家庭申請人,其餘為單身申請人。現在輪候的人數確實比較多。  記者:那怎麼去應對這種情況?
  • 香港樓價上漲:公屋頻頻破頂 居屋可達15萬港元每平
    摸頂買公屋、居屋的業主可謂危險。  各區居屋連環破頂  以往普遍被視為質素遜於私樓的公屋、居屋不再「草根味」。今年前5個月,公屋、居屋成交不論已補價或未補價,均多次刷新造價及平方英尺價新高。同時多個公屋、居屋「新貴」崛起。
  • 香港購屋白表抽籤 中籤可免補地價選購二手居屋
    香港購屋白表抽籤 中籤可免補地價選購二手居屋   中新網2月1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白表免補地價買居屋5,000名額今日上午10時30分以攪珠模式抽籤,抽出來的是申請表編號最後兩個號碼,然後按先後排列優先次序。
  • 全球城市觀察︱ 「公屋建設熱」,居住正義外還有哪些問題?
    但在加布利尼·格林拆除7年之後,這座城市的公屋問題仍在持續。芝加哥,公屋輪候名單上的家庭數量已經超過了28萬,平均每四戶租房生活的家庭裡就有一戶在名單之上。 不僅在芝加哥,住房危機使得許多城市都對公屋寄予厚望。我們陸續報導了多個城市的公屋建設,供應數量不足,選址面臨困境,受到鄰避運動者的「阻擊」,以及後期運營乏力,一系列問題懸而未決。
  • 團結基金倡新公屋可租可買 新計劃涵蓋公屋居屋
    新計劃以80%港人自置居所作為長遠目標,建議新建公營房屋「可租可買」或可「先租後買」,但補價安排打破現時隨市況波動的做法,在買入單位時已鎖定金額,讓住戶有明確的目標,樓市「插水」時則可選擇按新市價或平均價支付,住戶毋須追逐市場。牽頭研究的香港大學經濟學系講座教授王於漸表示,構思的新計劃需涵蓋現存公營房屋,加上政府大力填海移山開發土地,才可能達成80%置業的目標。
  • 香港屌絲買房路:等不到公屋就更難住居屋
    一名香港「90後」小年輕,在網上傳授自己輪候公屋的經驗:滿18歲時開始部署,副學士畢業後只做散工確保收入不超標,3年達成上樓大計。此舉惹來網民炮轟。       這位名為Gary的「90後」說,他們一家三口住市值逾450萬元(港幣,下同)的房子,眼見樓價攀升,希望以公屋作踏腳石轉買居屋。為了不超過申請入息上限,他兩年前副學士畢業後一直擔任會展散工,妹妹則做兼職秘書。
  • 香港房協推出未補價居屋分租計劃 接受單身者申請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8月23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房屋協會將於本月底推出未補價居屋分租計劃,公屋聯會22日約見房協管理層後,引述房協行政總裁黃杰龍稱,該計劃也接受合資格單身人士申請,但家庭申請會有優先權,若業主打算把單位內某一房間分租給基層,也須符合房協的範本及租約條款規定
  • 香港的公屋與居屋
    香港的「公屋」與「居屋」,已實現了香港55%市民「居者有其屋」願望。香港1978年開始推出的居者有其屋的計劃。到2009年,所有的居屋賣掉之後,這個與居者有其屋的計劃就完成了它歷史的任務。  「公」與「私」相對,只要程序合法,條件合格,人人可住。「公屋」理解成我們容易了解的語言就是廉租房,很多的人是通過租的方式來獲得它的居住權。
  • 公屋人家的百味人生
    新華社香港2月25日電題:公屋人家的百味人生新華社記者蘇萬明「公屋單位是個讓人又想、又恨、又愛的地方。」《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作者之一範永聰在序言中寫的這句話,代表了很多香港公屋人家的情感。許多香港人曾經或依然在公共屋邨中生活,那裡演繹的人間百態,耐人尋味。
  • 香港公屋聯會建議收緊綠置居轉售限制 與居屋看齊
    香港公屋聯會建議收緊綠置居轉售限制,業主置業前5年只可向綠表人士轉售,與居屋看齊。此外,聯會已向香港運輸及房屋局提交3塊閒置地皮選項,興建組合屋作過渡性房屋,為輪候公屋的基層家庭「解燃眉之急」。資料圖:香港樓宇密集。 中新社記者 謝光磊 攝據報導,東京街是綠置居常規化後的首個項目,預計提供2500套房屋。
  • 三房輪候是什麼意思?北京「三房」輪候家庭指什麼?
    三房輪候是什麼意思?「三房」輪候家庭指什麼?  「三房」輪候家庭指的是已通過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或限價商品住房資格審核正在輪候的家庭。  簡單說,三房輪候家庭就是指廉租房、經適房及限價房輪候家庭。
  • 香港「90後」為住公屋不要事業 學者:可悲
    一名香港「90後」的小年輕,在網上傳授自己輪候公屋的經驗:滿18歲開始部署,副學士畢業後只做散工確保收入不超標,3年達成上樓大計。此舉惹來網民炮轟。  拿了樓做什麼工作都可以  一名「90後」青年在討論區講述與妹妹如何申請公屋:他剛滿18歲即遞表,至妹妹夠18歲即加入,以家庭形式排隊,後來參加特快計劃,3年後成功上樓。
  • 香港公屋、居屋最新消息
    關 注 新 港 人 傳 遞 正 能 量 香港新移民互助文明社群 公屋輪候時間漫長,但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度情況或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