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石頭厝》編撰出書 系統解讀嵐島傳統建築風格風貌

2020-12-22 閩南網福建

13日,記者從實驗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平潭石頭厝》(上圖)已編撰出書,該書作為平潭旅遊研究課題的成果,對平潭特色傳統建築進行梳理和分析,填補了平潭石頭厝系統研究的空白。

《平潭石頭厝》分為五大章27小節,全書圖文並茂,以開發石頭厝旅遊為基本出發點,側重鄉土特色性、人文歷史性、故事趣味性、專業通俗性等優點,對平潭石頭厝予以比較全面與系統地整理與介紹。

其中,第一章為《源流沿革篇》,介紹石頭厝的前世今生;第二章為《村落分布篇》,介紹石頭厝村落形成的條件與情況;第三章為《建築特色篇》,介紹石頭厝的營建語言;第四章為《典型案例篇》,主要介紹平潭最具特色與代表性的石頭厝精品;第五章為《石厝改造篇》,著眼於鄉村振興的思考,對平潭石頭厝村落的價值重估、石頭厝改造的基本原則和措施,並結合部分實踐案例對石頭厝改造及鄉村規劃展開初步的觀察與探討。

該書本的作者是平潭民俗專家阿燦和南京大學建築系博士範文昀。阿燦介紹,這本書歷經近1年的編撰,在此期間做了大量的前期調查工作,實地考察,訪耆問老,探訪了200多個自然村,同時走訪省內泉州、福清及金門、馬祖等地,取樣拍照數千張,手繪製圖數百張,各類筆記草稿達10萬餘字。

「石頭厝作為平潭的真寶貝和一張獨特的旅遊名片,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人文價值,但長期以來大家對石頭厝的認識不足,沒有建立起相關的知識體系。」阿燦說。

而《平潭石頭厝》是對平潭石頭厝系統研究的一次拓荒式的嘗試與努力,它兼顧建築的知識性和文化性,將促進平潭石頭厝的宣傳與發展。「這本書可以讓大家更了解平潭的石頭厝,通過這樣系統的梳理,可以讓石頭厝與旅遊路線結合起來形成旅遊產品,讓遊客可以從石頭厝中了解平潭的風貌。」實驗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陳世斌說。(陳小歡/文)

相關焦點

  • 小石厝裡有大生意|平潭石頭厝引領旅遊新風尚
    講故事石厝裡蘊藏海壇歷史阿燦圍繞著《平潭石頭厝》的兩個篇章著重講述——《源流沿革篇》《建築特色篇》;講到平潭石頭厝的沿革,他以時間軸來梳理,從清乾隆年間至道光年間,到新中國成立,將各個時期裡平潭石頭厝的建築風格對比,如閩南風格的風火山牆
  • 平潭石頭厝:沉睡千年綻放異彩
    (王鳳山 攝)  「平潭島,光長石頭不長草,風沙滿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謠訴說著平潭島前世的寂寥。平潭島上多產花崗巖石,於是當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島上豐富的花崗巖建造房子。  平潭是隧道、海運之鄉,大部分年輕人出外闖蕩。如今,平潭石頭厝已大部分沒人居住,留守的大多是老人,他們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守護著這片古老的石頭厝,守望著在外打拼的兒女。  在開發中打造新名片  今天的平潭已不再是孤懸海外的島嶼,石頭厝的獨特風情因平潭大開發撩開了神秘的面紗,成了平潭一張亮麗的名片。
  • 平潭島,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久聞平潭風光旖旎,遂趁周末驅車前往一遊。在2010年11月30日平潭海峽大橋建成試通車之前,上平潭島還需靠渡輪擺渡。海峽大橋是福建省第一座真正意義的跨海特大橋,全長3510米,為雙向四車道建築標準,現不僅是陸路進出平潭的必經之地,本身也成為一道雄偉靚麗的風景。
  • 七夕來臨,不可錯過的旅遊,平潭島石頭厝讓你邂逅浪漫和小清新
    "平潭島,光長石頭不長草,風沙滿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謠訴說著平潭島前世的寂寥。在這裡,人們管房子叫做"厝",用石頭砌成的房子都稱作「石頭厝」。千百年來平潭島上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石頭厝。人們就地取材,利用島上豐富的花崗巖建造起房子。
  • 平潭石頭厝:攝影博主們不願錯過的風景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他對美景有獨到的視角,對平潭石頭厝特別有感覺,常常一拍照就忘記了時間。在陳冬拍攝的很多張照片中,平潭石頭厝成了主角。古老的石頭厝鱗次櫛比,灰白的牆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味道,小開窗、小屋簷在歲月風雨的洗刷中,更顯光滑凝潤,滄桑質樸。「其他建築主材料多是磚頭,而石頭厝是用石頭搭建起來的,非常有特色,平潭獨有的。」
  • ...以平潭特色著稱的「石頭厝」備受青睞,成為不少來嵐旅客的住宿...
    元旦假期期間,平潭民宿業火爆,其中以平潭特色著稱的「石頭厝」備受青睞,成為不少來嵐旅客的住宿首選。2日上午,記者來到北港村的「老船長」民宿,來自廈門的宋榮福正愜意地與家人和好友們在院子裡休閒聊天。在節前,他們已早早包下了整棟民宿。
  • 平潭石頭厝:最早出現唐宋年間 能擋風沙御外敵
    抗戰期間石頭厝曾是伏擊侵略者的掩體  在整個平潭,石頭厝隨處可見。據《平潭縣誌》記載,唐宋時期,石頭厝發展為多間組合的平房排屋,每間寬2米多,深3米多,牆體留小孔,以利採光通風。從清代中葉開始,平潭島上結構完備的四扇厝終於出現……石結構,硬山屋頂,光廳暗房。這種「一房一廳」的宅式,沿襲至民國時期。
  • 探秘海島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平潭石頭厝
    探秘海島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平潭石頭厝,與臺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是福建省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有著「石頭城」的別稱。300多平方公裡的島上,花崗巖的儲量高達8億立方米,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島上豐富的花崗巖作為建築材料,建造了這些石頭房屋,形成具有海島特點的石頭厝。碉堡般的石頭厝,它不僅是風情濃鬱的獨特民居,也是海島祖先「鬥天戰地」生存智慧的結晶,更是海島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 海島居住文化的「活化石」,福建平潭石頭厝
    「平潭島,光長石頭不長草,風沙滿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謠訴說著平潭島前世的寂寥。平潭島是一座由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島嶼,所以島上盛產花崗巖,勤勞智慧的先民就地取材用島上的石頭來搭建房屋。於是當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島上豐富的花崗巖建造房子。
  • 福州民宿預訂-平潭望鄉人.半坡民宿,平潭旅遊體驗的觀海石厝民宿
    平潭望鄉人.半坡民宿2號院北港村落中保留了完整的傳統石構建築風貌-石頭厝,花崗巖與沉積巖共同營造的石構風貌建築群落,獨具海島漁村特色。石頭厝美不勝收,主體多為青、灰色,顯得古樸。站在房前眺望,北港村的石頭厝盡在眼底,層層疊疊,配以碧綠的海水,宛如一幅素雅的水墨畫。平潭望鄉人半坡觀海石厝民宿所在的北港村曾多次登上國家地理雜誌封面。在村莊裡面的建築基本上全都是平潭的特色石頭厝建築,是個依山傍海的小漁村。
  • 東南衛視推《平潭蓁趣遊》 陳曉蓁帶你玩轉平潭國際旅遊島
    昨晚,東南衛視推出的專場節目《平潭蓁趣遊》。臺灣知名主持人陳曉蓁帶你領略國際旅遊島——平潭。  由平潭綜合實驗區與東南衛視聯合製作特別節目《平潭蓁趣遊》,通過臺灣知名主持人陳曉蓁的視角,從她和奮鬥在平潭各行各業的臺灣人的對話與碰撞,向大家介紹平潭悠久的歷史、宜人的自然風光、開放開發現狀以及未來的美好藍圖。
  • 平潭:清新嵐島-在線首頁-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杭州11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鄧仲玖)「清新福建海絲行」的第一站是福建的第一大島——平潭島,因為島上時常「東來嵐氣瀰漫」,也稱「東嵐」。全島的海岸線長達408公裡,蜿蜒曲折的海邊遍布著優質沙灘,海蝕地貌也別具特色。秋末來到平潭島,最不能拒絕的,便是這海邊的清新景色。
  • 平潭石頭厝是怎麼煉成的?央視紀錄片為你解密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情畫卷,而彩色城堡就是屬於平潭的美麗畫卷——錯落有致的石頭厝,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帶著最質樸的印記~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石厝,展現著奇幻石城的地道「平潭味道」。昨日17:41分,CCTV-10科教頻道播出《海島奇村》,講述了奇居寶地·海島奇村——平潭石頭厝。七彩的海島村落
  • 中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福建平潭,你去過嗎?
    平潭是群島,平潭的主島是海壇島,通常人們說的平潭指的就是海壇島,它是福建第一大島。礁石、海浪、沙灘、日出日落、露營、海鮮這些海島必備元素這裡都有,絕對不會留遺憾。現在平潭被批准為綜合實驗區,正在大興土木,還花80多億元修建了一個仿古鎮—海壇古城,而真正反映平潭歷史的原始建築、原始村落、原始街巷卻無人問津,無人修葺,實在是一種悲哀。所以我們的平潭之行,除了看海,就是看這些有歷史的石頭房子。
  • 平潭石頭厝走進《中國國家地理》 - 中國在線
    ——《中國國家地理》近日,本報收到《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編輯部從北京寄來的樣刊,本期文章以《平潭石厝謎一樣的彩色石堡》為題,以行者與地理相結合的方式,追溯嵐島石頭厝的歷史和文化。《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特約記者蕭春雷說,通過實地走訪,發現平潭的石頭厝極具旅遊價值,可以作為一個課題,好好研究開發保護的措施和方法。「在平潭三天,拍攝的時間很緊,但是很順利,特別是在流水鎮的北港村,拍到一組非常震撼的相片,真的很滿意。」特約攝影記者馮木波感慨地說。
  • 平潭「石頭會唱歌」民宿獲評福建省「2018年度最受歡迎民宿」
    「石頭會唱歌」民宿由平潭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與臺灣青年林智遠的團隊合作經營,因利用空置、廢舊的石頭厝加以改造,在改造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石頭厝的原貌,讓旅客感受既傳統又有特色的石頭厝。從2016年至今,「石頭會唱歌」民宿團隊不斷了解來嵐遊客的旅遊需求,為遊客們推薦適合旅遊的天數和路線,帶給遊客舒適的旅遊體驗,成為名聲在外「網紅民宿」。
  • 千年古都福州+浪漫平潭島三日遊
    每年春夏之交平潭得大自然眷顧  靈感迸發灑下一把「藍眼淚」把自己變成一座「浪漫之島」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不過如此而後乘坐汽車或動車途徑全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或平潭海峽大橋抵達國際旅遊島--平潭;抵達後導遊接團前往平潭最大的素有黃金海岸之稱的——【龍鳳頭海濱公園】(車程15分鐘;遊覽約1.5小時左右),這裡既有夏威夷的浪漫情懷,又有北戴河的瑰麗風採.。一灣綠水,十裡金沙,水清浪軟,沙純坡緩;長9.5公裡,寬500米,坡度僅 2.2 度,是全國最大的海濱浴場之一。
  • 平潭姜山島奇巖怪石自成風光
    在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魏勇眼中,平潭島上的奇巖怪石就是一個寶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留下的奇山怪石,是難得的旅遊資源與地質考察資源。魏勇與他的同事自去年就在全島區域內進行奇巖怪石資源普查,今年再次到平潭,20天來他們除海壇島外,還走了嶼頭、大練島等,此次姜山島之行,主要是集中調查該區域的奇巖怪石。
  • 平潭青年爆改石頭厝:人生無趣,「知趣」有你
    平潭青年楊仁國一直渴望有一個空間,大家可以在一起玩泥巴、做布藝,喝喝茶、彈彈琴,三五成群,聚集一群有意思的人,做有意思的事情。花了半年的時間,楊仁國將平潭的一座石頭厝改造成這樣一個「知趣」複合空間,兼具商業和休閒兩大功能。他認為,知識是生存的根本,興趣則是存在的意義。
  • 千人徒步走遍嵐島 8小時25公裡享受徒步沿線美景
    徒步挑戰者經過北港村  11月11日上午,由徒步愛好者、社會熱心人士、義工志願者等組成千人的徒步隊伍,共同參與以「環保公益」為主題的走遍嵐島遠足隊第九屆百裡徒步挑戰活動,歷經8個小時左右,完成了他們人生中一次冒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