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記者從實驗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平潭石頭厝》(上圖)已編撰出書,該書作為平潭旅遊研究課題的成果,對平潭特色傳統建築進行梳理和分析,填補了平潭石頭厝系統研究的空白。
《平潭石頭厝》分為五大章27小節,全書圖文並茂,以開發石頭厝旅遊為基本出發點,側重鄉土特色性、人文歷史性、故事趣味性、專業通俗性等優點,對平潭石頭厝予以比較全面與系統地整理與介紹。
其中,第一章為《源流沿革篇》,介紹石頭厝的前世今生;第二章為《村落分布篇》,介紹石頭厝村落形成的條件與情況;第三章為《建築特色篇》,介紹石頭厝的營建語言;第四章為《典型案例篇》,主要介紹平潭最具特色與代表性的石頭厝精品;第五章為《石厝改造篇》,著眼於鄉村振興的思考,對平潭石頭厝村落的價值重估、石頭厝改造的基本原則和措施,並結合部分實踐案例對石頭厝改造及鄉村規劃展開初步的觀察與探討。
該書本的作者是平潭民俗專家阿燦和南京大學建築系博士範文昀。阿燦介紹,這本書歷經近1年的編撰,在此期間做了大量的前期調查工作,實地考察,訪耆問老,探訪了200多個自然村,同時走訪省內泉州、福清及金門、馬祖等地,取樣拍照數千張,手繪製圖數百張,各類筆記草稿達10萬餘字。
「石頭厝作為平潭的真寶貝和一張獨特的旅遊名片,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人文價值,但長期以來大家對石頭厝的認識不足,沒有建立起相關的知識體系。」阿燦說。
而《平潭石頭厝》是對平潭石頭厝系統研究的一次拓荒式的嘗試與努力,它兼顧建築的知識性和文化性,將促進平潭石頭厝的宣傳與發展。「這本書可以讓大家更了解平潭的石頭厝,通過這樣系統的梳理,可以讓石頭厝與旅遊路線結合起來形成旅遊產品,讓遊客可以從石頭厝中了解平潭的風貌。」實驗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陳世斌說。(陳小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