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雜誌評選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中國研究顯現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美國《科學》雜誌19日公布了其評選的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同時還公布了選出的年度崩潰事件,那麼這一年來的科學「突破」和「崩潰」反映了什麼?

資料圖 新華社發(豪爾赫·比列加斯攝)

國際合作

中國研究顯現

在今年的十大突破中,被選為頭號突破的是一項國際合作成果——黑洞照片。今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發布了人類首次獲得的黑洞照片,這是全球200多名科研人員聯手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個射電望遠鏡所取得的成果。《科學》雜誌新聞編輯蒂姆·阿彭策勒說,團隊協作等方面的壯舉比看到黑洞更加令人驚奇。

中國研究人員為此作出了貢獻,上海是「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在全球同步發布黑洞照片的地點之一。該項目主任謝潑德·杜勒曼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更好地「拍攝」黑洞,未來計劃在地面望遠鏡基礎上加入太空望遠鏡,已開始和中國方面討論展開合作。

無獨有偶,今年十大突破中獲得「人們的選擇」這項榮譽的也是一項國際合作成果,並且也有中國研究人員的貢獻。由《科學》讀者投票選出的這項榮譽,歸於中德等國科研人員一項關於丹尼索瓦人的發現。

這項研究顯示,在青藏高原一處洞穴內發現的人類下頜骨化石屬於丹尼索瓦人,從而將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最早活動時間,由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

今年十大突破中還有多項也與國際合作有關,而近年來的重大科技事件如「上帝粒子」、國際熱核聚變實驗項目等,都體現出國際合作這個重要特徵。這說明攜手合作而非「脫鉤」,才是國際科技向前發展的正確方向。

十大科學突破

1、「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拍攝」首張黑洞照片。這張照片「主角」是室女座超巨橢圓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由包括中國天文學家在內的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多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

2、青藏高原的古人類:中國、德國等研究人員發現,在青藏高原一處洞穴內發現的人類下頜骨化石屬於丹尼索瓦人,表明早在16萬年前,這種早期智人已出現在青藏高原並適應了那裡的高海拔環境。

3、谷歌宣稱成功演示「量子霸權」:谷歌稱一個由53個有效量子比特組成的處理器用約200秒完成傳統超級計算機約1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但業界對此存疑。

4、改善兒童營養不良:腸道微生物不夠成熟,導致營養不良的兒童在補充營養後仍難以恢復。研究發現,一種由鷹嘴豆、香蕉、大豆和花生粉組成的補充劑可改善腸道微生物。

5、「小行星撞地球」新證據:從墨西哥近海海底撞擊坑採集的巖石,「記錄」了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的「糟糕一天」。

6、迄今探測的最遙遠太陽系天體:「新視野」號探測器拍下了「阿羅科斯」(曾用名「天涯海角」)的圖像,有望提供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線索。

7、古生菌或為人類終極祖先:日本科學家在一種培育的古生菌中發現了此前被認為僅在真核生物中存在的基因,為研究人類的終極祖先提供線索。

8、囊性纖維化新藥獲批:美藥管局批准治療囊性纖維化的新藥Trikafta,但每年超過30萬美元的藥費令人生畏。

9、抗擊伊波拉病毒:兩種試驗性新藥可將伊波拉出血熱患者的存活率提升到大約70%,其中血液中病毒含量較低的患者存活率可提升到90%。

10、人工智慧在多角色遊戲中獲勝:人工智慧Pluribus在六人桌德州撲克比賽中擊敗多名世界頂尖選手,突破了人工智慧僅能在西洋棋等二人遊戲中戰勝人類的局限。

眼見為實

「有圖有真相」

隨著科研前沿不斷推向宏觀和微觀,許多研究成果往往難以讓人們肉眼看到,公眾也隨之產生了一種隔離感。《科學》雜誌總編輯霍爾登·索普說,當科學家說即使看不見的事物也存在時,公眾常會難以置信地翻白眼,首張黑洞照片的重要意義之一正是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這張照片以可視化的圖像介紹了看不見的黑洞,美國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家亞伯拉罕·洛布形容照片時說:「百聞不如一見,一圖抵千言。」

「有圖有真相」在年度十大突破中的另一個例子是,美國航天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拍下了太陽系邊緣天體「阿羅科斯」(曾用名「天涯海角」)的三維圖像。圖像顯示,這個遙遠天體由兩個球體連接而成,較大球體扁平,較小球體呈圓形,其獨特形狀出人意料,相關發現有助於推動太陽系形成理論的發展。

另一項有關海底巖石的研究也體現了「眼見為實」。通常人們認為約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亡。為更好了解當時情況,研究人員從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地區海底鑽探出古老巖石,「看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後24小時內形成的約130米厚的沉積物,從而得以想像森林大火、海嘯、遮天蔽日的煙塵等形成的「糟糕一天」。

年度「崩潰」事件

■麻疹在全球多地捲土重來。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今年全球麻疹病例數量遠超去年和前年。在美國,今年麻疹病例數量更是創下25年來新高。

■持續數月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大火導致大片雨林消失。

■北美地區鳥類數量自1970年以來下降近30%。

■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加劇,在馬德裡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未取得理想成果,《科學》在相關文章中強調,美國政府在環保政策上頻「開倒車」,美國應該拿出更強的應對氣候變化措施。

來源:北京晚報 據新華社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美《科學》雜誌評選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9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學》雜誌19日公布了其評選的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當選頭號突破。  這張照片「主角」是室女座超巨橢圓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由包括中國天文學家在內的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多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美國《科學》雜誌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美國《科學》雜誌年度十大科學突破每日甘肅網12月21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武永明)12月20日,科學界頂級刊物——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的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等單位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夏河首次發現的丹尼索瓦人遺骸研究入選。
  • 美《科學》雜誌評選出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
    (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網站)新華社華盛頓12月20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學》雜誌20日公布了其評選的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單細胞基因活性分析技術當選頭號突破,有望在未來10年改變生物學和醫學研究格局。該技術使研究人員得以在單細胞水平上確定哪些基因會在胚胎早期發育時被開啟或關閉。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 人類首次捕捉到黑洞真容位居...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馬喆 朱敏 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還有不到10天,我們即將揮別2019年,迎來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都有哪些人類重大科學突破?近日,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公布了2019年全球十大科學突破。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猜猜排名第一的是?
    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啦,在這一年,科學領域碩果纍纍,近日,《科學》雜誌官網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都有什麼吧!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居首的就是它!
    《科學》雜誌官網在12月19日的報導中,為我們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例如:人類首次一窺黑洞「真容」位居榜首;新晉「網紅」丹尼索瓦人的出現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的往昔歲月。
  • 新冠疫苗成為《科學》雜誌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首位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7日電 美國《科學》雜誌17日公布其評選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以創紀錄的速度開發和測試急需的新冠疫苗」當選頭號突破。中國、美國、歐洲等地科研人員在2020年年初獲得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後,便嘗試不同技術路線研發疫苗。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十大科學突破:首張黑洞照片居首
    又到年底盤點時~《科學》雜誌官網在12月19日的報導中,為我們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例如:人類首次一窺黑洞「真容」位居榜首;新晉「網紅」丹尼索瓦人的出現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的往昔歲月。
  • 新冠疫苗當選《科學》雜誌2020年 十大科學頭號突破
    據新華社電 美國《科學》雜誌17日公布其評選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以創紀錄的速度開發和測試急需的新冠疫苗」當選頭號突破。中國、美國、歐洲等地科研人員在2020年年初獲得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後,便嘗試不同技術路線研發疫苗。
  • 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排名第一的是?
    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啦,在這一年,科學領域碩果纍纍。近日,《科學》雜誌官網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都有什麼吧!
  • 疫情中綻放出的希望之花!《科學》雜誌評出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
    ◎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新冠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另外9項研究則囊括愛滋病、室溫超導、CRISPR治療遺傳性疾病、全球變暖等多個領域。
  • 《科學》公布2019十大突破 中科院蘭大研究成果入選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2月20日,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公布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2019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對抗營養不良的補充劑等科研成果入選。
  • 蘭州大學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2019年度十大新聞
    蘭州大學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2019年度十大新聞每日甘肅網12月18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武永明)繼近日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學術帶頭人陳發虎院士領銜、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再次入選《科學新聞》(Science News)雜誌評選的2019年年度十大新聞,排名第五。
  • 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在發布會上,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有關領導介紹了「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情況及本年度評選活動亮點;本年度入選項目主要負責人介紹了各項目成果的特色、創新點和科學意義。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現向社會公布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排名不分先後)。
  • 《科學》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基因編輯嬰兒為「負面事件」
    據國外媒體報導稱,每年年底美國《科學》雜誌都會公布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這些突破往往預示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在今年的評選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在今年實現科技突破的技術、事件出現在榜單中。
  • 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出爐,第一名果然是它!
    12月20日,《科學》雜誌公布了2019年的十大科學突破,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突破具體都是什麼吧(其中有一些突破還有中國科學家參與其中哦)。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由全球200多名科學家組成,其中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在望遠鏡觀測、後期數據處理和結果理論分析等方面作了突出的貢獻。
  • 3分鐘看《科學》雜誌盤點年度十大突破
    3分鐘看《科學》雜誌盤點年度十大突破 日前,美國《科學》雜誌盤點了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史上首張黑洞圖像位列榜首,此外量子霸權、「新視野」號拍攝的最遙遠天體圖像、抗擊伊波拉病毒藥物等也榜上有名。
  • ...分,《科學》公布2020年度十大科學突破,美國接連出現疫苗不良反應
    我國「天蓬工程」將於明年建成「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項目又被稱為「天蓬工程」,作為「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該項目由教育部、中科院分別作為主管部門,並由中國農業大學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承建。項目於2019年8月啟動。據悉,「天蓬工程」總體工程項目有望明年國慶節前後竣工驗收。
  • 美國《科學》雜誌展望2020年十大科學頭條
    美國《科學》雜誌刊文展望了2020年可能成為頭條的十大科學新聞,中國建造全球首臺E級超算、「基因剪刀」技術發布臨床試驗結果等入榜。 2020 年 1 月 2 日,《科學》雜誌在盤點過去歷史瞬間的同時,對新一年科學研究及政策領域可能會成為頭條的事件進行了預測。 《科學》雜誌認為,新的一年,英國、美國和其他國家持續不斷的政治動蕩,會使許多科研人員的工作更加複雜化。
  • 龐加萊猜想居首 《科學》評選2006十大科學進展
    美國權威《科學》雜誌21日公布了該刊評選出的2006年度十大科學進展,其中中國科學家參與的證明龐加萊猜想被列為頭號科學進展。《科學》雜誌說,科學家們在2006年完成了「數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章節」,這個「有關三維空間抽象形狀」的問題終於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