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誌評出2019十大科學突破:首張黑洞照片居首

2020-12-14 人民日報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又到年底盤點時~

《科學》雜誌官網在12月19日的報導中,為我們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

例如:人類首次一窺黑洞「真容」位居榜首;新晉「網紅」丹尼索瓦人的出現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的往昔歲月。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都有什麼吧!

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

首張黑洞圖片。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

為了一窺黑洞「真容」,科學家聯合遍布全球的8個射電天文臺,通過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模擬出口徑和地球直徑相當的望遠鏡——事件視界望遠鏡。這一望遠鏡拍攝下的首張黑洞照片,使人類第一次看見了位於星系中心的引力怪獸。這個黑洞位於一個名為梅西耶87(M87)星系的中央,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

看見黑洞不僅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的正確性,也為將來揭開與黑洞有關的種種謎題奠定了基礎。進一步研究或許能為構建「大一統理論」帶來新線索,這無疑是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凝聚了全球200多位科學家的心血,其中包括多名來自中國的科學家。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對媒體表示,中國科學家在望遠鏡觀測、後期數據處理和結果理論分析等方面做了突出的貢獻。

人類學「新晉網紅」——丹尼索瓦人

一名丹尼索瓦女孩面容的藝術化重構。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人類學今年迎來「新晉網紅」——丹尼索瓦人,她們是尼安德特人的姊妹,曾在亞洲各地繁衍生息。

今年的多項研究讓科學家對丹尼索瓦人有了進一步認識。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陳發虎等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一種新蛋白質技術,確認一塊來自青藏高原的頜骨屬於丹尼索瓦人;另一組科學家則利用基因技術,重建了一個7.5萬年前居住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年輕丹尼索瓦人女孩的面容。

谷歌宣布實現「量子霸權」

谷歌公司量子處理器上的晶片陣列。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今年10月,谷歌研究人員稱實現了名為「量子霸權」的裡程碑。「量子霸權」指量子計算機最終超越最先進超級計算機。谷歌表示,他們的Sycamore量子處理器能在200秒內完成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需要10000年才能完成的計算,但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對此提出了質疑。

不管怎樣,這凸顯了商業公司對量子計算領域的濃厚興趣。目前,多國政府、多家公司都在這一前沿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希望能夠拔得頭籌。

對抗營養不良的補充劑問世

改善腸道微生物的補充劑有望改變孟加拉國兒童的營養狀況。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每年有數百萬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無法完全康復,即使他們飽食後仍會發育不良並身患疾病。十年研究指出了根源所在:他們的腸道微生物尚未成熟。

今年,一個國際團隊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低成本、易於獲得的補充劑,該補充劑可優先刺激有益腸道細菌的生長。在一個小型試驗中,補充劑表現良好,科學家目前正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以了解該補充劑在防止發育遲緩方面的表現。

小行星撞擊地球及其帶來的影響

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藝術圖。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地撞上地球,最終導致全球76%的物種(包括大型恐龍)滅絕。

但這裡存在大量未解之謎:這些物種如何滅絕、何時滅絕以及生態系統恢復的速度如何?一直是未解之謎。現在,科學家通過分析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193公裡寬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巖層,勾勒出了撞擊後24小時的細節。結果表明,撞擊導致了野火,引發了海嘯,並向大氣中噴射了大量硫,太陽被遮蔽,全球降溫,從而使大量生物滅絕。研究還表明,海洋生態系統的恢復快於預期。

「新視野」號飛掠「天空」

「雪人」形狀的「天空」的藝術圖。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今年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雪人」形狀的小行星「天空」(Arrokoth),這顆遠在64億公裡外的天體是人類探測器迄今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

「新視野」號傳回的數據不僅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奇異世界,也有望向我們揭示更多與太陽系起源和演化有關的謎題。而這則來自遙遠太陽系遠端的新聞,拉開了2019年的科學領域碩果纍纍的序幕。

實驗室成功培育古菌

有望揭示生命終極祖先

科學家歷時12年培育出深海古菌。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歷時12年,成功從深海沉積物中培育出一種神秘微生物MK-D1。對MK-D1基因組進行測序表明,它是阿斯加德(Asgard)微生物群中的一員。阿斯加德並非細菌,而是一種完全獨立的生命分支——古菌。

研究人員確認培育出的這種古菌攜帶真核基因;此外,今年也有研究人員在其他古菌DNA片段中確定了更多真核基因。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真核生物。因此,最新研究朝揭示包括人類在內的終極祖先邁出了重要一步,我們有望在這一古菌的引領下繼續探尋生命的起源。

FDA批准首個囊性纖維化三聯療法

囊性纖維化病患的跨膜傳導調節因子(CFTR)的蛋白(綠色)模型。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今年10月,基因藥物迎來一座裡程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對大多數囊性纖維化(CF)病例有效的療法,用於治療年齡12歲以上CF患者。

這種被稱為Trikafta的三聯療法可糾正肺部疾病最常見突變產生的影響,對於那些發生突變的病患(約佔所有CF患者的90%),它可將CF從進行性疾病轉變為更易控制的慢性疾病。自CF基因CFTR面世以來,科學家歷時30年研究,才最終推出Trikafta療法。

人類終於擁有對抗伊波拉病毒的有力武器

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伊波拉疫情時,一名醫務人員穿上防護裝備。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1976年,剛果民主共和國雨林中突然出現了一種新病毒:伊波拉病毒。自此,它就成為致命且無法治癒感染的代名詞,但40多年後,人類今年終於擁有了對抗伊波拉病毒的有力武器。

今年,科學家們最終確定了兩種藥物,可大大降低該病的死亡率。一種是從1996年伊波拉疫情倖存者體內分離出來的抗體;另一種是在具有人源化免疫系統小鼠體內產生的三種抗體的混合物。在隨機試驗中,接受這兩種藥物之一的患者中約有70%存活下來;而不使用任一抗體的患者只有約50%存活下來。

在多玩家撲克遊戲中

AI戰勝頂級人類玩家

人工智慧(AI)在多玩家撲克遊戲中戰勝頂級人類玩家。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官網

今年7月,由Facebook與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開發的一款新型人工智慧系統Pluribus撲克機器人,在6人無限制德州撲克比賽中擊敗了15名頂尖選手,其中包括多位世界冠軍。這是AI首次在超過兩人的複雜對局中擊敗人類頂級玩家。

Pluribus通過自我博弈的方式從零開始進行訓練,最終達到超越人類的水平。

這些給我們帶來驚喜、反思

以及福祉的突破

加深了我們對宇宙、生命、萬物

包括我們自身的了解

必將銘刻於人類科技史冊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2019年珠玉在前

我們有理由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

懷抱最美好的期待!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居首的就是它!
    《科學》雜誌官網在12月19日的報導中,為我們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例如:人類首次一窺黑洞「真容」位居榜首;新晉「網紅」丹尼索瓦人的出現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的往昔歲月。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 人類首次捕捉到黑洞真容位居...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馬喆 朱敏 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還有不到10天,我們即將揮別2019年,迎來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都有哪些人類重大科學突破?近日,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公布了2019年全球十大科學突破。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猜猜排名第一的是?
    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啦,在這一年,科學領域碩果纍纍,近日,《科學》雜誌官網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都有什麼吧!
  • 美國《科學》雜誌評選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中國研究顯現
    美國《科學》雜誌19日公布了其評選的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同時還公布了選出的年度崩潰事件,那麼這一年來的科學「突破」和「崩潰」反映了什麼?資料圖 新華社發(豪爾赫·比列加斯攝)國際合作中國研究顯現在今年的十大突破中,被選為頭號突破的是一項國際合作成果——黑洞照片。今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發布了人類首次獲得的黑洞照片,這是全球200多名科研人員聯手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個射電望遠鏡所取得的成果。
  • 美《科學》雜誌評選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9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學》雜誌19日公布了其評選的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當選頭號突破。  這張照片「主角」是室女座超巨橢圓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由包括中國天文學家在內的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多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
  • 《科學》公布2019十大突破 中科院蘭大研究成果入選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2月20日,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公布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2019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對抗營養不良的補充劑等科研成果入選。
  • 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排名第一的是?
    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啦,在這一年,科學領域碩果纍纍。近日,《科學》雜誌官網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都有什麼吧!
  • 3分鐘看《科學》雜誌盤點年度十大突破
    3分鐘看《科學》雜誌盤點年度十大突破 日前,美國《科學》雜誌盤點了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史上首張黑洞圖像位列榜首,此外量子霸權、「新視野」號拍攝的最遙遠天體圖像、抗擊伊波拉病毒藥物等也榜上有名。
  • 解讀「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產物, 也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 2019年4月10日,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國際合作團隊公布了利用全球的8個毫米波望遠鏡組成的幹涉陣以約20微角秒的解析度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 直接測量了射電星系M87中心黑洞的陰影和黑洞周圍光環的大小, 得到了M87中心黑洞的質量為65億太陽質量
  • 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出爐,第一名果然是它!
    12月20日,《科學》雜誌公布了2019年的十大科學突破,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突破具體都是什麼吧(其中有一些突破還有中國科學家參與其中哦)。1人類拍攝首張黑洞照片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拍下的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讓我們第一次看清了這個神秘的「引力怪獸」。這個黑洞位於室女座的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的距離約為5500萬光年,它的質量有太陽的65億倍!
  • 2019年12月下半月時政熱點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 事件回顧 美國《科學》雜誌官網在12月19日的報導中,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
  • 首張黑洞照片製作項目負責人:未來十年的目標是給黑洞拍視頻
    儘管2019年還沒有結束,但要說起今年重大的科學發現,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發布,必須是上榜的發現。今年4月份,全球多地聯合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人類首次「拍」到了5500萬光年之外,位於遙遠的M87星系中央,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的黑洞照片。
  • 科學第一巨獎 「突破獎」:拍下首張黑洞照片團隊獲 300 萬美元獎金
    2019年9月5日,2020年度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突破獎每年都會表彰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成就,而這些學科旨在提出最終極的問題,並尋求最深刻的答案。突破獎也被稱為全世界最慷慨的科學獎,單獎為三百萬美金。
  • 中國科學院: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最後「衝洗」中
    中國科學院: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最後「衝洗」中 2019-04-07參與互動    中國科學院: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最後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名字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名字 2019年4月10日,這一天對於人類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北京時間21時,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正式的公布,一支匯集全球 200 多位天文學家的宇宙觀測團隊經歷2年的時間才把照片洗出來,而「事件視界望遠鏡」這個項目也在今天被大家所熟知
  • 兩院評出2019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嫦娥四號」「黑洞照片」領銜
    兩院評出2019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嫦娥四號」「黑洞照片」領銜  黃琨 • 2020-01-11 16:44:31
  • 【科技日報】人類成功獲得首張黑洞照片
    黑洞,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名詞,一類真實的天文實體。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7分,世界上第一幅黑洞的照片終於在中國上海天文臺306會議室揭開了面紗。  與上海一樣,全球其他5個城市(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臺北、日本東京、美國華盛頓)也都在同一時間公布了這張令天文學家興奮的照片,宣布已經成功獲得了超大黑洞的第一個直接視覺證據。
  • 中國科學家為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科學家為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做出積極貢獻 2019-04-1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中新網上海4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全世界200多位科學家通過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完成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
  • 兩院院士票選2019十大科技新聞 嫦娥四號居首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2019年11月28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一項重大發現。 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
  • 英國《自然》雜誌評出2016年度重大科學事件
    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近日公布了其評出的2016年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其中除了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等重要科學發現外,中國在航天、氣候變化以及基因技術領域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也被《自然》雜誌認為產生了重大影響。  2016年較受矚目的科學事件當屬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