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引導孩子直觀感受死亡,你怎麼看?

2020-12-09 前沿大事件

有人評價過我國的教育,認為在我國的教育過程中,缺失了三種教育,性,愛和死亡。而這三種話題也在於我們的文化流傳中也是表現的十分缺少。而更有人總結到,我們對於性的討論是嗤之以鼻,對於愛是不善表達,對於死亡時唯恐避之不及。最後也就在家長已經學校教育孩子的時候,對於這三種教育基本是處於缺失的狀況。

根據日常的生活中,大多數人在表示死亡觀念的時候,是認為十分不吉利的避諱心理,正如房子帶4的門牌號永遠是不好售賣的一樣。

而在當下的社會中,大多的年輕人卻產生過自殺或者正在產生自殺更或者已經實行過自殺的行為。正如前段時間跳河身亡的17歲姑娘。種種類似的案例中應該讓我們意識到對於死亡教育的缺失和對於珍惜尊重生命的珍貴。

而近日江蘇一家幼兒園就對孩子們展開了"死亡教育"課程,而此課程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議論。

當在上課的小朋友牟牟發現他的"好朋友"皮球蟲不動了的時候,向老師驚呼。而此時老師就將早已計劃好的"死亡"課題對孩子們進行教導。顯然,此時年幼的孩子們對於死亡而言並沒有很清晰的認知,而對他們來講,蟲子的死亡就跟他們的玩具壞了並沒有什麼區別。

此時幼兒園的老師帶領著孩子們仔細觀察了死去的蟲子和活著時候的不同,並且切換到人類如果死亡會怎麼樣。

而當老師讓孩子們討論人類死後會怎麼樣時,到積極的參與說變成星星,埋到土裡。在經過廣泛的討論後,大家要求了對皮球蟲舉辦一場葬禮。

而大家也就在幼兒園裡為皮球蟲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葬禮。又通過葬禮的形式對小朋友進行了提問。而小朋友的回答基本都是在動畫片等方面而來的。而這群孩子們也通過替蟲子舉行葬禮來感受死亡帶來的永久離別,也漸漸回憶起蟲子活著時候的姿態。

當葬禮結束後,老師將關於生命教育的繪本拿出來,並帶領著孩子們去學習生命的寶貴。

根據了解,幼兒園園長表示,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幼兒園都是進行著安全教育,而此次他們將生命教育推進到幼兒園教育中,通過死亡讓孩子們更直觀的去觀察生命以及別離。而幼兒園園長還表示,對於生命教育中不應該缺少"死亡教育",而逃避死亡直接探討生命其實並不完整,因為死亡是生命中的必然存在。

生和死本就是人生必要的經歷,所以便大大方方介紹給孩子們並沒有什麼不可。而"死亡教育"不僅僅在於教育孩子們生的寶貴,更是通過蟲子入手,通過孩子們能接受的方式去介紹死亡,讓孩子們慢慢的去接受死亡,正視死亡以此更加的去尊重生命。

也通過這種類似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能夠讓孩子們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認識事物,慢慢的學會遇到問題的正確處理方式。而了解到人生的終點後,才更能體會人生的起點。


免責聲明: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稿。

相關焦點

  • 江蘇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讓孩子直觀感受死亡,你怎麼看?
    種種類似的案例中應該讓我們意識到對於死亡教育的缺失和對於珍惜尊重生命的珍貴。而近日江蘇一家幼兒園就對孩子們展開了「死亡教育」課程,而此課程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議論。當在上課的小朋友牟牟發現他的「好朋友」皮球蟲不動了的時候,向老師驚呼。而此時老師就將早已計劃好的「死亡」課題對孩子們進行教導。
  • 江蘇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
    原標題: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展現教育智慧
    「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一所幼兒園的家長一開始以為孩子是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是幼兒園開設的「死亡課程」。(12月8日 《揚子晚報》)「死亡課程」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但怎麼教才不會刺激和傷害孩子們的情感?這考驗教育者的智慧。此次幼兒園組織孩子們為死去的皮球蟲舉行葬禮,不僅能引導和教育孩子們認識和理解死亡,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也讓孩子們懂得珍惜和家人、朋友、寵物相處的每一天。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常州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你怎麼看?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諱言死亡話題,往往以「不吉利」予以迴避。而近日,江蘇常州一家幼兒園卻反其道而行之,帶著小朋友們為皮球蟲「辦葬禮」,對小朋友們開展了一場關於死亡的教育,園長稱:「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
  • 「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江蘇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引熱議
    「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為皮球蟲辦「葬禮」,孩子反應令人感動
    對於死亡,人們好像都很避諱,認為常把死亡掛在嘴邊不吉利,人們對於死亡常常是感到害怕和恐懼的。但是有一家幼兒園卻「反其道而行」。近日,常州一家幼兒園開設了「死亡課程」,老師帶領著孩子給一隻皮球蟲舉辦葬禮,對孩子展開了一場關於死亡的教育。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
    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論見|幼兒園開設死亡教育課程,這個可以有!
    據報導,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開設死亡教育課程,通過給死去的皮球蟲辦一場葬禮,讓孩子們觀察生命,品味離別和失去。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少家長自發在朋友圈曬圖、曬感想,引起網絡熱議。這是一個頗為暖心的新聞。
  • 江蘇幼兒園的「死亡課程」
    12月8日,江蘇常州市。 五星幼兒園因為一節「死亡課程」,火上了熱搜。 天鵝班的小朋友在開展林地課程的過程中,對皮球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孩子們研究皮球蟲的外形,還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甚至還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抓皮球蟲。 自然界的萬物,皆是生命靈性。
  • 論見|幼兒園開設死亡教育課程,這個可以有
    據報導,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開設死亡教育課程,通過給死去的皮球蟲辦一場葬禮,讓孩子們觀察生命,品味離別和失去。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少家長自發在朋友圈曬圖、曬感想,引起網絡熱議。Nagy研究發現, 3~10 歲的孩子對死亡的認知,存在3個階段:一是認為死亡只是短暫的分離,死去的東西還會回來;二是認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運的人,是不會死的;三是認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過程。這套認知理論,證實了孩子會主動觀察生命跡象。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引發網友熱議,生命教育這節課你怎麼看?
    但其實,「死亡」跟「新生」一樣,是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幾天前,常州某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這堂生命教育課由皮球蟲的死亡引發,通過給死去的皮球蟲辦一場葬禮,給小朋友們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課程,目的是讓孩子們觀察生命,品味離別和失去。體驗生命的單向性、不可逆的特點。
  • 江蘇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家長們卻紛紛贊同,原因竟然是它
    「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為時過早
    「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一所幼兒園的家長一開始以為孩子是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是幼兒園開設的「死亡課程」。(12月8日《揚子晚報》)顧名思義,「死亡課程」的本質是「死亡教育」,而「死亡教育」又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人生中避免不了會遇到死亡,即使是幼兒也同樣如此。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是對是錯?孩子面前「死亡」不必諱莫如深
    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死亡話題的諱言,常常以「不幸」來迴避。但最近,江蘇常州一家幼兒園卻反其道而行,與小朋友一起為小蟲子「辦喪事」,對小朋友進行了一次關於死亡的教育,園長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小傢伙們在挖坑埋葬小皮球蟲》,圖據紫牛新聞。對於死亡,中國傳統文化態度更為複雜。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園長: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不完整
    「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 常州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不完整
    最近常州一個幼兒園因為開設死亡課程引來了網友的討論。根據家長啊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透露說,他家的孩子剛上中班,前兩天回來的時候跟家長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老師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比較了活的蟲子跟死的蟲子的區別,討論了死亡的話題。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老師帶孩子聊生死:想想你死後會怎樣?
    文|脩聿江蘇常州某幼兒園為孩子們開設了"死亡課程"。老師帶小朋友們進行林地活動,捕捉皮球蟲飼養觀察,在皮球蟲死亡之後,老師會引導孩子們觀察死去的皮球蟲,總結蟲子活著和死後的不同。隨後將話題切換到人類身上,讓孩子們自己思考死亡是什麼、死後會怎樣......最後,這堂"死亡課程"以給皮球蟲辦一場葬禮而結束。"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幼兒園負責人如是說。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老師帶孩子聊生死:想想你死後會怎樣?
    文|脩聿江蘇常州某幼兒園為孩子們開設了"死亡課程"。老師帶小朋友們進行林地活動,捕捉皮球蟲飼養觀察,在皮球蟲死亡之後,老師會引導孩子們觀察死去的皮球蟲,總結蟲子活著和死後的不同。隨後將話題切換到人類身上,讓孩子們自己思考死亡是什麼、死後會怎樣......最後,這堂"死亡課程"以給皮球蟲辦一場葬禮而結束。"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幼兒園負責人如是說。
  • 鐘樓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引熱議
    日前 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一個班級 為死去的皮球蟲舉辦了一場「特殊葬禮」 幼兒園以「死亡課程」 啟動了生命教育的做法引起熱議 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負責人表示
  • 幼兒園開「死亡課程」這個很有必要
    天歌「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一所幼兒園的家長一開始以為孩子是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是幼兒園開設的「死亡課程」。(12月8日《揚子晚報》)「死亡課程」的本質是「死亡教育」,而「死亡教育」又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