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輝煌的辦學歷程
作為一所實施全方位改革的新型學校,四川省雙流棠湖中學(以下簡稱棠湖中學)自1991年創辦,就按照「高起點、高質量、高效益」的建校要求,確立了「改革立校、開放辦校、科研興校、民主治校、發展強校」的辦學思路和「以人為本,為師生的發展創設和諧的環境,幫助每位師生走向成功」的辦學理念,提出了「六會一長」(會做人、會求知、會生活、會健體、會審美、會創造、有特長)的育人目標。學校改革創新,銳意進取,五年創省重,十年創國重,2004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12年獲評「全國最佳素質教育特色學校」,2013年成為首批「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先後榮獲「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心理輔導特色學校」、「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四川省陽光體育示範學校」等百餘項殊榮,產生了蜚聲全國的「棠中效應」,被譽為「基礎教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典範」,樹立了「學校新、機制活、發展快、質量高、效益好」的社會形象。
二、先進的辦學條件
在雙流區委、區政府和市、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棠湖中學2013年9月原址恢復初中,2016年2月高中部搬入新校區。高中部新校區佔地面積415畝,淨用地面積240畝,總投資6.5億元,是按照90個教學班、4500名學生(其中住校生3000人)、450名教職工的規模和適當高於四川省一級示範學校的標準,以及「力爭二十年不落伍」的目標進行規劃建設的。新校區校園環境優美大氣,硬體條件全國一流,科技實驗樓、天文天象館、圖書博物館、藝術體育館、遊泳池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被譽為「四川最美、最高大上的高中」。
三、一流的師資隊伍
1991年,棠湖中學首開「選聘」先河,吸納了川渝兩地數十位優秀教師。從此,「選聘」作為一項基本校策在棠湖中學延續下來。25年來,棠湖中學先後從數千名應聘的骨幹教師中「優中擇精」,遴選了300多人,為學校骨幹教師團隊的開速組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從2013始,學校又先後從國家教育部直屬的五所重點師範院校遴選了近50名優秀的應屆畢業大學生,進一步優化了教師結構。
學校大力實施名師工程,打造一流師資隊伍。學校以「四川省名師工作室」、「棠湖中學教育家成長中心」、「教學名師工作室」和「優秀班主任工作室」為載體,以「請進來、走出去」和每周日晚兩個半小時的教職工例會培訓為手段,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和教師專業成長。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教育教學實績突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學校全體教師均參加了「生涯規劃培訓」(性格心理測評系統、人生職業規劃課、成長導師制),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發表1篇論文,95%以上的教師能夠兼任一門以上選修課程。因此,學校先後被評為「學習型學校」、「教師繼續教育先進單位」,被四川省教育廳確定為「四川省高中新課程改革教師培訓學校」。
四、綠色的課程改革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我校一直堅持「綠色生態」的課改理念,跳出應試教育的藩籬,按照「課堂——課程——選課走班」的步驟持續、有序、深入推進。
1、課堂改革紮實高效。
2008年-2012年,我校積極推動課堂教學方式變革,構建實施了以課前「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課中「師生互動解決問題」、課後「反思升華拓展問題」,「先學後導、內化延展」為精髓的「三段教學」,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共存、交流表達和創新實踐的能力,提高了辦學效益。
2、課程改革豐富多元。
2012年-2015年,我校以課程建設為核心,積極推進課程體系變革。學校從「因人施教,順木致天」的課程理念出發,把分層、分科、分類作為一個整體來構架課程體系,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構建了棠中特色的「4.0T課程體系」,即特定課程、特惠課程、特長課程、特創課程四大類,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元、個性化選擇的課程,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在高中和大學之間搭建一座生長的橋梁,為其特長發展、進而走上專長發展之路提供高排量的動力源泉。據棠湖中學校友辦統計,我校學生升入大學後,不僅成績優異,而且擔任各級各類學生幹部的比例超過70%,深受高校歡迎。
3、選課走班一馬當先。
2016年2月,我校以高中部入駐新校區為契機,在全省率先實施以「選課走班」為核心的教學形態變革,探索走班教學下的學校管理體制變革。(1)精心頂層設計,豐富模塊選擇。學校以4.0T課程體系為基礎,2016年寒假前,向家長和學生公布了國家課程的36個分科分層模塊、12個分類模塊以及35個校本選修共83個課程模塊,供其選擇,為順利實現選課走班教學提供了保證。(2)培訓研討,凝聚社會、家長與教師共識。我校在廣泛徵求老師學生及家長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棠湖中學高2015級選課走班實施方案》,並將方案放在校園網上,發動全校教職員工進行討論,還組織教研組長、年級組長以及年級骨幹教師專題研討,形成共識,明確要求,細化方案。(3)創新管理策略,重建組織架構和管理機制,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創造性地構架了「二三四」級部管理機構。它包括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家校協作協會「兩會」;學生發展中心、生涯教育指導中心、學困生扶助中心「三中心」;課堂教學巡查部、課程教學實施研究部、導師全員教育部、級部協作統籌部「四部」等各種管理組織。從而形成了扁平化、網狀式的新型管理機制,提高管理的效益。
憑藉八年一貫、堅持不懈的課改精神和課改成效,棠湖中學被四川省教育廳確定為「四川省高中新課程改革省級示範樣板校」。2015年5月20日,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到校視察後,讚譽棠湖中學為「將高考應試與素質教育完美結合的典範」。中央電視臺《發現之旅》對學校的課程改革做了專題報導。
五、廣泛的輻射引領
作為全省實施素質教育的典範,我校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的辦學模式、管理模式、培養模式等成功經驗被廣泛學習運用和推廣,特別是近年來我校在高中課程改革方面的有效探索實踐,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和一致好評,先後被各級各類媒體報導達2000餘次,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1)推動集團發展。充分發揮龍頭學校帶動作用,與集團成員學校雙流東升一中和棠中實驗校實現優質資源共享,以及在事業規劃、制度建設、教育管理、隊伍建設、教學質量、課題研究、社會實踐等多方面的聯動發展。(2)落實區域間交流。紮實推進雙青工作,與青白江川化中學事業共謀、管理共進、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資融合、文化濡染,穩步推進兩校辦學目標的實現,為實現成都市「三圈一體」工作目標做出積極貢獻。(3)拓寬區域外校際交流。2010年至今,我校先後接待全國各地來訪的教育考察團體589個共5640人次,學校領導及部分教師應邀到省內外開展專題講座或交流、獻課300餘人次,有效地促進了來訪學校和我校的相互促進,共同提高。(4)加強境外院校交流。我校堅持開放辦學,已與英國劍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等世界名校建立合作關係,先後被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教育學術交流中心定點聯繫學校、美中教科文組織中國重點合作學校、新加坡政府全額獎學金指定公派留學生學校、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大學校長實名推薦學校,為學生的多元發展搭建了廣泛平臺,獲評首批「雙流縣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
海闊潮平風正好,揚帆啟程更遠航。目前,我校全體師生員工在第三任校長劉凱同志的帶領下,堅持「繼承中發展,完善中創新」的工作原則,堅持以生為本、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人才培育觀;堅持讓教師快樂、幸福,走專業化發展之路的教師成長觀;堅持「永爭一流,敢為人先」的學校發展觀,創新學校管理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升棠湖中學向中華名校目標衝刺過程中的教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