釙是一種銀白色金屬,能在黑暗中發光,帶你去了解化學

2021-01-07 世界大趨勢

釙是一種銀白色金屬,能在黑暗中發光,由著名科學家居裡夫人與丈夫皮埃爾·居裡在1898年發現,為了紀念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兩人對這種元素命名為釙。釙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殼中含量約為100萬億分之一,釙主要通過人工合成方式取得。

發現歷史:1898年皮埃爾·居裡與居裡夫人·居裡在處理鈾礦時發現釙元素,居裡夫人·居裡為紀念自己祖國波蘭(拉丁文 : Polonia),把這種新元素定名為釙。 居裡夫人研究鈾射線的存在,她製作了一種測量鈾射線的儀器平面電容器。她收集到各種各樣的物質,從實驗室弄到一切已知元素的化學純淨鹽和氧化物,包括幾種稀有的比黃金昂貴得多的鹽,還有博物館贈送的採自世界各地的礦物標本,她和她的丈夫就是在一個廢棄的大板屋裡進行工作。

居裡夫人把這種物質一一放到電容器的金屬片上,觀看電容器上的讀數。可是電容器下的那片金屬片上雖然已經更換了成百種物質,電流計上的指針始終沒有擺動。居裡夫人不怕失敗,繼續進行實驗。最後金屬片上放了釷的化合物,電流計上的指針終於擺動了。原來釷和釷的化合物也能放射看不見得光線。

然後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發現鈾的射線比一切鈾的化合物的都強。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把瀝青和銅鈾雲母分別放到那片金屬片上時電流計反映出來的電流比鈾反映出來的要強的多,這意味著這兩種物質裡可能存在著另一種能夠射出射線的元素。居裡夫人又人工合成了銅鈾雲母,就成分看它和天然的相同,含鈾量也相同。

可是,當人造的含鈾雲母研成粉末,撒到那金屬片上時,它的射線比天然的礦物弱18%。這說明,在天然的銅鈾雲母礦中,存在著一種活潑的物質,它的射線比鈾的更強。這兩位科學家繼續研究。開始探索新射線的奧妙。居裡夫人決心把那謎一般的物質從瀝青鈾礦裡提煉出來。

他們把礦石溶解在酸裡,再往裡面通進硫化氫,溶液底部沉積了各種金屬硫化物,沉積物裡含有鉛、銅、砷、鉍。那透明溶液是鈾、釷、鋇和瀝青油礦所含的其他幾種成分。他們把沉澱物和溶液分別放到那金屬片上實驗,結果是沉澱物發射的射線更強。這說明那種物質是在沉澱物裡。[2]

居裡夫人把沉澱物裡的雜質一一除去以後,剩下來的那一部分物質所發出的射線比鈾發出的要強400倍。這一部分裡有很多的鉍,還有很多的未知物質,不過還不能把它們分離出來。1898年7月,居裡夫人向法國科學院提出了一份工作報告,肯定的指出他們已經發現了一種新元素,其同鉍相似,卻能夠自發的放射出一種強大的不可見射線,他們把這種元素命名為「釙」。 貝蒙成功地研究了這個未知元素的光譜。

1902年德國化學家馬克瓦爾德將一片光滑的鉍片浸放在自瀝青礦分離的鉍溶液中,發現一種有很高放射性的物質沉積在鉍片上。他認為這是一種新元素,命名它為radiotellurium。radio是「放射」;tellurium是「碲」。二者綴合就是「射碲」。他指出:「我所以將這一新物質暫時命名為射碲,是因為它的所有化學性質適合將它放置在當時還沒有被佔的元素周期表中第Ⅳ族格子中,即原子量比鉍稍高的那個元素……這種元素比鉍的電負性較大,但比碲的電正性較大。

它的氧化物也應該具有鹼性,而不是酸性。這種物質預期的原子量約為210。」在元素周期表中第Ⅳ族中原子量比鉍稍高的正應當是釙。馬克瓦爾德指出居裡夫婦發現的釙是幾种放射性元素的混合物。1903年馬克瓦爾德從15噸的礦物中提取出3毫克射碲的鹽,用電解法從這鹽溶液中把射碲分離出來。這引起一場關於釙和射碲的真實性的辯論,明確釙和射碲是同一元素。釙的名稱被保留下來。

同位素:所有釙的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已知有兩種同位素異形體:α-Po為單正方體;β-Po為單菱形體。在約36℃時,發生α-Po轉化為β-Po的相變。金屬、質軟。常見的釙同位素如釙-209、釙-208、釙-210等。其中最普遍、最易得的是釙-210,其半衰期僅有138天,其放射性比鐳大近5000倍。釙-210危險性很大,在操作時即便是很小量也要格外小心謹慎。

製備方法:天然的釙存在於鈾礦石和釷礦石中,由於含量過於微小,釙主要藉助人工合成方式獲得。在瀝青鈾礦中,藉由鉍的衰變而得到釙。可用鋅還原氯化釙製得。克量的釙可用中子輻照鉍衰變產生,而製備較大量的釙則必須憑藉核反應堆等大型設備,但通常會在受國際協議嚴密監督下的核反應堆或粒子加速器中製造,全世界每年的產量也只有100克左右。

用途:其工業用途是用來消除盤捲紙張、電纜和金屬薄板等操作中產生的靜電以及去除照片底片上的汙塵。在該種情況下,釙-的放射性使空氣發生電離,離子所帶電荷中和了膠片所帶靜電。釙-210比活度高,產生的α射線與氫元素作用能產生中子,製成體積小而中子強度高的中子源,可用於製造核彈的觸發裝置。 釙的放射性比鐳強,可作為放射源

元素分布:地殼內含有非常低濃度的釙元素。在所有自然環境中,例如泥土、大氣以至人體都可以找到極少量釙210。天然的釙存在於所有鈾礦石、釷礦石中。地殼中釙的平均豐度為3×10%。

相關焦點

  • 全球最稀有的金屬:至今都沒能開採到,每一克都堪稱無價之寶
    大家都知道人類自從學會了冶金煉鐵之後,自然界中的金屬就成為了人類科技進步必不可少的資源。截至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自然界中的很多種金屬,並且將其中絕大部分金屬都利用了起來,最常用的就是鐵、銅之類的,畢竟這些金屬也是比較常見的。
  • 世界上最危險的化學元素,你知道哪些?
    世界上最危險的化學元素,你知道哪些?化學物質到底有多危險?在化學界中,很多物質都是存在劇毒或放射性的,要注意咯!接下來就一起來學習認識這些常見的危險化學物質吧!鈉金屬元素鈉是一種金屬元素,在周期表中位於第3周期、第IA族,是鹼金屬元素的代表,質地柔軟,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放出氫氣,化學性質較活潑。鈉元素以鹽的形式廣泛的分布於陸地和海洋中,鈉也是人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 鉍為銀白色至粉紅色的金屬,質脆易粉碎,帶你了解化學
    鉍(Bismuth)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Bi,它的原子序數是83,是紅白色的金屬。在自然界中以游離金屬和礦物的形式存在。礦物有輝鉍礦、鉍華等。金屬鉍由礦物經煅燒後成三氧化二鉍,再與碳共熱還原而獲得,可用火法精煉和電解精煉製得高純鉍。
  • 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地殼中一些重要元素的含量,如:O、Si、Al、Fe、Ca、Na等;掌握Na、Al與O2反應的產物及其用途;【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驗操作和觀察實驗現象,初步學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本領。
  • 鹼土金屬指元素周期表中ⅡA族元素,關於它的知識,帶你去了解一下
    化合價+2,電離能7.646電子伏特,是輕金屬之一,具有展性,能與熱水反應放出氫氣,燃燒時能產生眩目的白光,許多金屬是用熱還原其鹽和氧化物來製備。金屬鎂能與大多數非金屬和差不多所有的酸化合,大多數鹼,以及包括烴、醛、醇、酚、胺、脂、酯和大多數油類在內的有機化學藥品與鎂僅僅輕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元素原子量40.08,銀白色的輕金屬。質軟。
  • 食品中釙-210放射化學分析質控培訓工作圓滿完成
    為更好的完成全國食品放射性風險監測計劃,提高全國放射化學實驗室放化分析水平,保證食品中放射性核素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由中國疾控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主辦,市疾控中心放射衛生防護所承辦的「食品中釙-210放射化學分析質控培訓班」於2020年12月15
  • 你對金屬了解多少?盤點常見的金屬材料!
    金屬有著其他材質所不具備的特性,金屬有著獨特的光澤和延展性,在體現質感的同時,金屬裝飾也可以彰顯出不凡的品位與格調,將金屬材質運用到室內裝飾中,能夠提升了整個空間的質感,尤其是在搭配燈光之後,乾淨利落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盡顯大氣,更能突顯質感和輕奢感。
  • 超刺激的化學實驗,化學狗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化學!
    今天,本狗就為大家介紹幾個炒雞有趣的化學實驗,非專業人士請不要模仿哦!可樂+小蘇打你有想過,家中常備的兩種東西會發生如此大場面的反應嗎?小蘇打和可樂含有的碳酸發生化學反應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大量含有二氧化碳的氣泡從瓶口裡噴湧而出,看起來就像火山爆發一樣。
  • 化學|鎂帶在空氣中的燃燒實驗
    實驗器材:少許鎂帶,酒精燈,坩堝鉗,石棉網,細砂紙,墨鏡實驗原理:文字表達式:鎂+氧氣==點燃==氧化鎂化學方程式:2Mg+O2==點燃==2MgO實驗過程:1.觀察鎂帶:固體條狀金屬(說明它有延展性),表面呈灰色,
  • 2021中考化學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新一輪 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 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 化學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僅供參考!
  • 放射性元素,關於它你不知道的知識,帶你去了解一下
    直到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以後,許多科學家都興致勃勃地去研究這類新的、具有巨大穿透能力的輻射現象,放射性才被發現。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爾發現了鈾的放射性。1898年居裡夫人從瀝青鈾礦樣品中發現了釙和鐳以後,人們才認識到這是一類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並陸續發現了其它放射性元素。1899年法國科學家德比埃爾內從鈾礦渣中分離出放射性元素──錒。
  •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一單元同步練習題
    11.發光、發熱、變色或產生氣體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嗎?請你閱讀後歸納出這種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並說明反應中是否有能量變化.【答案】不一定.在化學變化中,常伴隨一些現象的發生,如發光、放熱、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但不是所有的化學變化都會產生上述現象,而具有上述現象的變化也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燈泡通電後發光放熱;無色氧氣變成淡藍色液態氧;給水加熱,溶解在水中的氧氣以小氣泡放出等都是物理變化.12.
  • 最常見的金屬元素鐵,關於她的知識講解,帶你學化學
    鐵(iron)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26,鐵單質化學式:Fe。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熔點1538℃、沸點2750℃,能溶於強酸和中強酸,不溶於水。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熔點1538℃、沸點2750℃,能溶於強酸和中強酸,不溶於水。鐵有0價、+2價、+3價和+6價,其中+2價和+3價較常見,+6價少見。鐵在生活中分布較廣,佔地殼含量的4.75%,僅次於氧、矽、鋁,位居地殼含量第四。
  • 認識金屬 -地殼與人體中的金屬
    金屬的定義金屬是具有光澤、富有延展性、容易導電和導熱等性質的物質。延伸定義,具有以下5個特徵的物質被定義為金屬:在常溫下是固體;容易塑性變形,能夠進行延展加工;不透明並具有閃亮的金屬光澤;具有很好的導電與導熱能力;在水溶液中以陽離子形式存在。但是,也有例外,汞(俗稱水銀)也是一種金屬,常溫下以液態形式存在。
  • 鉬絲為什麼能切斷金屬,這是什麼原理
    線切割你一定聽說過,但不一定見過吧,它屬於工具機電加工的一種,主要用於模具,複雜形狀或微細結構等產品的加工,在切割過程中使用的工具是一條細線,依靠放電產生幾千攝氏度高溫來熔化金屬。輝鉬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當作石墨,這種柔軟的灰色礦物,在18世紀由舍勒提出輝鉬礦本身不是一種石墨,而是某種金屬礦石,他還試圖還原純的金屬鉬,但是當時沒有達到所需溫度的爐子,多年後由海基爾姆成功的還原出這種銀白色金屬鉬。
  • 雙重發射過渡金屬配合物與比率發光探針
    中科院化學所鍾羽武研究員在《中國科學:化學》2020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簡述了雙重發射金屬配合物(主要包括釕、鉑、銥等配合物)的設計策略及其在分子氧、金屬離子和生物大分子的比率發光檢測方面的應用, 並闡述了雙重發射金屬配合物的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為今後雙重發射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和應用提供參考與借鑑。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某些金屬與酸的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某些金屬與酸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銅:   CuSO4?>   Fe+CuSO4==FeSO4+Cu 現象:鐵溶解生成紅色金屬   Fe+AgNO3==Fe(NO3)2+Ag 現象:鐵溶解生成銀白色的金屬   Fe2O3+6HCl==2FeCl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的溶液   file:///C:\DOCUME~1\ADMINI~1.LG3\LOCALS~1\Temp\ksohtml
  • 化學毒劑:隱秘的殺手
    復旦學子黃洋28歲的生命,因一種名為N-二甲基亞硝胺的化學毒劑戛然而止。若非一個神秘的簡訊,案件很可能至今仍陷於一片迷霧之中。化學毒劑不僅歷來是政治暗殺的常用道具,也受到高智商犯罪者的偏愛。以下,讓我們看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毒藥到底有哪些。
  • 化學中,金屬的化學性質總結
    本節內容應用型較強,同學們需要抓住幾種物質的基本性質,在實際做題過程中靈活運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金屬及金屬製品,那麼,在化學中,金屬有著怎樣的性質呢?根據這些性質,又有著怎樣的應用呢?今天咱們一起來總結金屬的化學性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