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一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安慶市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在「安慶女性」開闢「性別平等教育線上課堂」欄目,以問答方式講解性別平等教育理論和實踐知識,傳播先進性別文化,為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進課堂」試點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開講啦!
問
請問為什麼要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呢?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答
2015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指出:「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是人類追求公平、正義與平等的永恆主題,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衡量尺度,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有利於促進教育的民主化和現代化,有利於促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有利於促進構建先進的性別文化。
1.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是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範了國家、社會、公民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準則,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價值遵循。平等、公正、和諧,包含性別平等、性別公正和性別和諧。性別平等價值觀主張男女兩性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平等相待、和諧相處、良性互動、共同發展,主張男女兩性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實生活中,性別平等價值觀常常表現在人們看待和處理個人、他人、家庭及社會各類事物所持的態度和行為中,當社會和家庭生活中涉及男女兩性人格、尊嚴、價值、權利、機會及責任時,人們所表現出的認知、判斷和看法,是人們處理家庭和社會中的男女兩性關係、判斷對錯、選擇取合的價值標準和道德準繩。
樹立性別平等的價值觀對於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男女兩性平等的社會價值,公正評價男女兩性的創造能力,積極菅造平等和諧的家庭和社會氛圍。
將性別平等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需要從中小學入手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國民教育過程,將性別平等教育作為培育中小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2.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是立德樹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
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調動學生積極思考、辯證思考和實踐運用的發展能力。促進主動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既是個性教育,又是創新教育。素質教育把發展學生個性作為重要目標,提倡「讓學生主動發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積極性,全面觀察分析學生,發現和開發學生潛在素質閃光點,因材施教為學生創造自主發展空間,允許學生在發展程度和素質結構上存在差別,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發展,幫助學生成為獨立自主、平等和諧、協同發展的男生和女生。
創新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不僅要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而且應該不斷追求新知識,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為本,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知識和文明的知識,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及時開發有潛能、有才華的學生,使他們具有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競爭能力。
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是一項創新工作,是培育徳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高度契合黨的教育方針、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準則。
3.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是構建先進性別文化的重要途徑
先進性別文化是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社會文化特徵的性別歧視是造成社會性別不平等、阻礙婦女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先進性別文化是對落後社會性別觀念的破除,是社會關係在文化上的革新。先進性別文化應破除落後的「男強女弱」的性別文化,公正評價婦女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發展中無可替代的作用;應破除落後的「男尊女卑」的性別文化,主張男女兩性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嚴,平等的權利和地位,提倡兩性平等相處相互尊重、共同進步、協調發展。當前,貶抑女性的生命價值和社會作用、不公正評價女性社會角色的落後性別文化在社會各方面依然存在,如有的將女性價值固化於外在容貌,宣傳「富豪選美」;有的開辦「女德」班,宣傳婦從夫綱百依百順、積累福報的所謂「女德」。教育既傳承文化,也培育並發展文化。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在學生心裡播撒性別平等的種子,是破除落後的性別文化、構建先進性別文化的重要途徑
4.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是落實中國婦女發展綱要目標要求的具體舉措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總目標明確要求保障婦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受教育程度持續提高」。近年來,我國在堅持貫徹性別平等原則、積極促進教育公平、調整教育結構、努力保障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權利和機會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男女受教育差距明顯縮小。2015年,小學學齡女童淨入學率為99.88%,與男童基本持平;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女生所佔比例為46.5%;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比重為50.3%;普通本專科女生1376萬人,佔52.4%;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共有女研究生95萬人,佔49.7%。但是從綱要中期評估情況來看,「婦女與教育」領域的第1項和第10項主要目標,即「教育工作全面貫徹性別平等原則」「性別平等原則和理念在各級各類教育課程標準及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的落實還有一定難度,在中小學教育階段的教育內容、教學過程和學校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別不平等現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進中小學教材和課堂,是落實綱要目標的重要舉措。
同時,綱要「婦女與教育」領域的策略措施提出「在教育法規、政策和規劃的制定、修訂、執行和評估中,增加性別視角,落實性別平等原則」,「實施教育內容和教育過程性別評估。在課程和教材相關指導機構中增加社會性別專家。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中充分體現社會性別理念,引導學生樹立男女平等的性別觀念」,「提高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決策和管理層的女性比例」;提出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會性別意識。加大對教育管理者社會性別理論的培訓力度,在師資培訓計劃和師範類院校課程中增加性別平等內容,強化教育管理者的社會性別意識」等,這些都對在中小學開展性別平等教育指明了方向。
推進性別平等教育進課堂試點工作,
是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必然要求,
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是積極應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迫切需要,
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要從娃娃抓起。
供稿、校審:市政府婦兒工委辦
原標題:《@所有人,安慶市性別平等教育線上課堂開講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