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這裡是古代「海上絲路」的東方起點,東西文化曾在這裡交融輝映;
今天,這裡是現代中國開放的熱土,全球的物資在這裡聚集、中轉、分發,保障世界供應鏈體系有序運轉。
這裡是連雲港,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地方;是「一帶一路」支點城市;是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雲港片區所在地;更是中國和世界「對話」的窗口。
面對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逆風」,連雲港緊緊抓住國家開放機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偉大曆程,以高水平開放助力「雙循環」,在擁抱世界的過程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深度、覆蓋面更廣的對外開放新目標。
堅持對外開放主動擔當作為
穿越30多年風雨歷程,連雲港對外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大,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寬廣。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十三五」期間全市新設外商投資項目391個,協議註冊外資82.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0.4億美元;全市貨物外貿進出口累計達到406.9億美元,其中出口182.5億美元,進口223.9億美元。截至2020年7月,「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額16.7億美元。
這一系列的數字表明了連雲港對外開放已經鋪展出氣勢恢宏的時代畫卷,對外貿易、吸引外資、對外投資等領域千帆競發,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特色愈發明顯。
世界500強企業羅蓋特集團董事長羅蓋特感嘆地說:「自2001年落戶連雲港以來,羅蓋特集團見證了連雲港高速發展歷程,同時也十分榮幸成為連雲港一員並參與到連雲港建設發展中來。在這裡,我們感受到連雲港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營商環境,我們將同連雲港一起努力把在連企業做大做強。」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近年來,連雲港按照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主動在推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中擔當作為。僅以2020年為例,5月,中國連雲港電商發展大會暨首屆518網絡購物節成功舉辦;9月,第22屆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在線上線下火熱進行;12月,第五屆連雲港論壇又將如期而至,30多個國家執法安全部門和國際刑警組織、上合組織、瀾湄合作等三個國際組織的有關負責人應邀參加……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這一系列由連雲港打造的開放載體,彰顯連雲港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氣魄和決心,也展現了我們同世界共享機遇的滿滿誠意。正如同第五屆連雲港論壇菲律賓國家警察總局、警察總長德博爾德希納斯說的,連雲港論壇為各國執法部門提供了專業高效的合作平臺,論壇建設日益務實深入、成果不斷顯現。
根據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2020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連雲港的營商硬環境排名已經上升到2020年的第40位,連雲港同全球的聯繫指數位居全國第75位。
「磁力」大增的連雲港,開放能級不斷提升——
連雲港綜合保稅區、兩翼港區口岸擴大開放獲得國務院正式批覆,「一體兩翼」四大港區實現了開放全覆蓋;我市入選國家首批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成為江浙滬唯一獲批的試點城市;市開發區新醫藥、東海縣矽材料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基地……伴隨連雲港開放大門越開越大,一個個「開放的故事」正在連雲港華麗上演。
立足互利共贏貢獻港城機遇
12月10日,連雲港新東方貨櫃碼頭有限公司(LPCT)攜手中鐵貨櫃運輸有限責任公司鄭州分公司,鞏義市象道物流有限公司在河南鞏義舉行鞏義無水港揭牌儀式。自2018年10月LPCT與中鐵集鄭州分公司籤訂鐵路箱下水協議以來,雙方攜手合作的鐵路箱多式聯運項目已持續穩定運營了2年,在鄭州、鞏義、洛陽、濟源等地均順利啟動至連雲港的鐵路箱下水班列,並先後成功打通「鄭州-連雲港-曼谷」、「鄭州-連雲港-林查班」2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實現了鐵路箱鐵海聯運東西雙向、內外貿的全程運輸。
近年來,我市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和抓手,積極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同各方合作共贏、共享發展。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連雲港中哈物流基地累計到發中歐班列525列,同比增加22.89% 。進出場空重貨櫃16.6萬TEU,同比增4.73%。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快速發力。前10月園區累計完成物流量1955.84萬噸,同比增長5.05%;實現物流業總收入11.17億元,同比增長479.97%,全年預計實現稅收收入3600餘萬元,同比增長12%。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建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港航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完善。
這一個個數字驗證了「一帶一路」建設在連雲港並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給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表示,連雲港市擁有巨大的經濟和貿易發展機遇,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擁有高素質人才,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實現經貿互利合作、文化繁榮交匯,提供了諸多有效的幫助。
在同其他國家和地區分享「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的同時,連雲港還主動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了連雲港的「擔當」。
天明機械將為東南亞國家定製機場車;恆瑞醫藥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醫學創新領軍人才培養項目公益基金;正大天晴將藥物賣到中亞;連續成功舉辦六屆中國(連雲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累計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餘家企業參展,在「一帶一路」沿線影響力日益提升。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在做好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中國(連雲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品牌等「一帶一路」品牌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地推進連雲港企業走進「一帶一路」,深化連雲港和「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多元化、立體化合作,建設多層次的共贏互惠合作機制,不斷提升連雲港在「一帶一路」的影響力。
創新開放體制改革釋放紅利
「十三五」期間,大陸汽車電子完成生產線自動化改造,生產效率提升40%,產能擴大92.5%。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到智能製造企業,大陸汽車電子不斷加碼港城,彰顯了對連雲港的信心。
時任德國大陸集團汽車電子速度傳感器全球總裁託馬斯姚赫表示,大陸集團十分看好連雲港的發展前景,希望保持同連雲港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加深和連雲港的項目合作與人才交流,努力實現企業與地方的合作共贏。
這樣的信心源自連雲港通過改革培育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舉措。自貿試驗區連雲港片區綜合協調局局長尹玉林介紹:「我們藉助自貿試驗區連雲港片區獲批的機遇,從體制機制入手,主動適應國內外環境新變化和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集中力量清理了一批攔路虎和絆腳石,加快完善對外貿易、雙向投資等開放新體制。」
優化市場環境,讓投資「進得來」。
數據顯示,自貿試驗區連雲港片區成立一年來,我市形成了55項具有連雲港特色的制度創新成果,其中10項具有全國首創性,佔比18%;23項具有全省首創性,佔比42%。在全省第一批覆制推廣的20項改革試點經驗和20項創新實踐案例中,我市分別佔6項。
過去,外國人才辦理相關的工作許可證手續非常繁瑣。現在,這樣的手續辦理非常簡單。作為受益人,連雲港灌源科技有限公司外籍高管羅寶博士見證了這些變化,「本以為如此複雜的業務會需要很多繁瑣的程序,沒想到當天很快就完成所有手續,工作人員全程服務,我要為他們優質高效的服務點讚。」
如今,連雲港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律環境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構成了這裡對投資更可持續的吸引力。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市重點在談、籤約招商引資在庫項目571個,總投資6790億元,較年初淨增加207個;與去年同期相比,投資額增加1212億元,同比增長21.7%。
加大力度,讓企業「出得去」。
為了幫助港城企業「走出去」提速,我市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扶持資金,鼓勵具備條件的民營中小企業「走出去」。「我們每年爭取國家對外投資合作資金和省級商務發展專項資金,積極支持企業擴大境外投資。其中,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金額超過50%。」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良好的政策環境提高了港城企業海外投資的效率,推動了連雲港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間,我市對外投資中方協議出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佔總量的37%,重大項目支撐作用明顯。其中僅恆瑞醫藥就在美國、日本等6個國家(地區)設境外投資項目12個,協議投資額合計4.12億美元。
清理管理障礙,讓外貿「跑得快」。
9月1日,搭載71臺裝載機壓路機的江蘇首班「區港聯動」中歐班列,啟程前往哈薩克斯坦。藉助「保稅+班列」出口模式,該批貨物途經霍爾果斯口岸時可節約至少兩天的通關時間。
外貿要快跑,不僅需要火車跑得快,更要提高國際貨物檢驗檢疫的工作效率。連雲港港和霍爾果斯口岸實現了區港聯動,有效地節約了通關時間,提高了我市外貿的競爭力。
這一系列的創新舉措,不僅創造了港城開放的機遇和條件,還為世界提供了分享港城機遇的機會,實現共贏發展。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開放是激蕩新氣象、成就新作為的重要力量。連雲港積極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奮力開啟進一步走向世界、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