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在哭牆為中國祈禱,除了感動我們更需要知道這些……

2021-01-09 騰訊網

英語口語

此生能遇見你,已然

幸福得一塌糊塗

Jimmy s Note

吉米老師前言:猶太父母常常培養出天才,因為她們了解孩子的秘密,並摸索出一些重要規則。

教育黃金法則

內容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據《以色列時報》2月16日報導,當天近千人聚集在耶路撒冷老城西牆,為中國人的健康和福祉舉行祈禱。儘管下著大雨,但仍有近千人前來祈禱。

牆上的一張海報格外醒目。上面用希伯來語和中文寫著:猶太人為中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而禱告。

猶太教拉比艾裡雅胡艾裡雅胡牽頭組織了這次禱告活動,他說,「我們想讓中國人知道,猶太人一直關心著他們,為他們祈禱並與他們同在。希望這場不幸的災難從中國和世界各地消失。」

災難面前,愛無國界。

在災難中表現出大愛的猶太民族,更讓人難忘的是他們的高素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窺探一下猶太民族的文化之謎。

社會科學的大師馬克思、自然科學的泰鬥愛因斯坦,以及心理學的鼻祖弗洛伊德等大名鼎鼎的人士,都是猶太人。

有個令人咋舌的統計數據: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獎到2001年的100年間,在總共680名獲獎者中,猶太人或具有猶太血統者共有138人,佔了五分之一;而猶太人佔全世界人口的比例,不過也才五百分之一

猶太人構成了「猶太文化之謎」:弱小的猶太民族科學文化怎麼這麼發達?

而一個重要謎底,就是教育。猶太這一智慧的民族,其根本的智慧在於尊崇教育。

以色列在教育上的投入使其人民素質極高,每1萬以色列人當中,就有140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要比美國的80人和日本的75人還多。

猶太民族素有「嗜書的民族」之稱,教育乃維繫猶太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紐帶。

「只要學校在,猶太民族就在」,「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

當代猶太政治家們更是提出了「對教育的投資是有遠見的投資」、「教育上的投資就是經濟上的投資」的理念。

幾千年的猶太民族史、幾十年的以色列國家史,就是一部不斷追求民族素質的歷史和把教育擺在頭等重要地位的歷史。

猶太父母常常培養出天才,因為她們了解孩子的秘密,並摸索出一些重要規則。

以下10條教育黃金法則,分享給你:

1

Encourage independent

鼓勵獨立

鼓勵別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這樣更有助於他們取得成功。在以色列餐廳,經常會看到一歲孩子獨自吃牛排,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可以完成。

2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

凡事都是先難後易

認可孩子們的努力,鼓勵與支持他們的愛好。如果事情進展不順利時,要告訴他們「所有的開始都很困難」。

3

Trust is the best reward

信任是最好的回報

對於回報孩子來說,信任往往比糖果是更好。在猶太家庭中,孩子會充分得到父母的信任,這時孩子會將事情做得更漂亮。

4

The outer is not everything

外表並不是一切

也許你看到猶太孩子在外散步的樣子會嚇壞,他們經常滿身泥,膝蓋塵土飛揚,還有一些掉下來的扣子。猶太父母認為服裝整潔與孩子成長沒太多關係,所以並不會刻意追求形象。

5

Accepting untidiness

接受雜亂無章

猶太孩子經常把房間弄得亂糟糟,但這並不困擾他們的父母。他們不會指責訓斥孩子,而是站在對方角度,去理解為什麼這麼做。

6

All energy runs out eventually

玩得盡興

猶太孩子整天跑來跑去時,父母不會告訴他們「別爬啊」「停下來」,而是讓他們盡情地發洩自己的能量,這樣成年後,便會在做事時更加自信與堅持不懈。

7

Respect for the family

尊重自己的家庭

絕對不可以不尊重自己的家庭。所以孩子們都很自由,連在牆上畫的作品都會被父母當做有藝術潛力的標誌,但是侮辱父母會受到很嚴厲的懲罰。

8

Strive to achieve your goals

自我努力實現目標

當想要完成一件事時,並不指望別人的幫助,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事情實現。

9

Child self-control exists

培養自我控制能力

猶太家庭,不會以拿走東西來懲罰別人,而是會制定一些明確而有效的規則,讓孩子自覺改正自己的行為。

就像猶太男孩不會把母親的香水倒在鄰居家的獅子狗上,不是因為害怕懲罰,而是他們知道母親明天不會買新香水,這樣做是錯誤的行為。

10

Nothing goes unnoticed

關注每一點成就

猶太父母認為孩子的任何成就都應該給予回報,即使孩子拿來一張塗滿潦草塗鴉的餐巾紙,他們也會找出一個圖案,並自豪地把它作為一幅畫送給家人。

尊重每個人的個性,關注自由的成長,有奇奇怪怪的想法,才能用創新有突破。

你認可這種教育觀點嗎?喜歡記得分享給更多朋友哦!

編輯|Vijun

免費送中英文哈利波特1-7全集!

相關焦點

  • 「哭牆」前,大批民眾來為中國人祈禱!這神聖的露天教堂可不簡單
    耶路撒冷時間前天下午,大批民眾聚集在被稱為「嘆息之壁」的哭牆前面,為我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禱告。在多名拉比帶領下為中國祈禱,祈禱新冠病毒的蔓延能早日結束。哭牆上投影出為中國而加油的hanzi我們知道,最近以色列也向我國捐贈了許多醫用物資,以色列總統同樣表示,我們雖然身在以色列,心卻與中國在一起。以這種傳統的方式為中國人民祈禱,真的很感動!
  • 以色列近千人在「哭牆」為中國祈禱 兩國的淵源值得細品
    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得到了很多國家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援助,讓我們非常感動,比如日本、韓國、俄羅斯。今天我們要感謝的,就是剛才的謎底:以色列。疫情爆發後,以色列官方紛紛發言表達對中國疫情的關注,以及對中國人民的支持。在民間,一群以色列人得知中國缺少醫用物資後,主動來上海贈送10000隻醫用口罩。
  • 近千名猶太人在聖城耶路撒冷為中國祈福
    據多家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月16日下午,以色列採法特市的首席拉比Shmuel Eliyahu 呼籲猶太人為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耶路撒冷聖殿山的哭牆舉行禱告集會。根據照片顯示,現場有近千人參與,並且樹立起了「猶太人民為中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而禱告」的立牌標語。
  • 以色列近千人在「哭牆」祈禱:希望中國戰勝困難
    報導稱,組織者在一份聲明中說,儘管(當天)下著大雨,仍有近千人參加了祈禱。除用希伯來語進行祈禱外,他們還用普通話進行了祈禱。此外,他們還吹響了被稱為「shofar」的公羊角。《以色列時報》介紹,這一行為象徵著祈求上帝憐憫。
  • 患難見真情,上千人冒雨聚集耶路撒冷哭牆,為中國祈福禱告
    據媒體報導,以色列當地時間16日,上千名猶太民眾聚集在著名的以色列耶路撒冷老城,在猶太教聖地哭牆前集會,共同為中國祈福,希望中國能夠早日戰勝困難。哭牆是耶路撒冷舊城中古猶太國第二聖殿僅存的一段遺址,被猶太教視為第一聖地,教徒到哭牆前必須哀哭,以示對古神廟的哀悼和尊重,所以哭牆也有「嘆息之壁」的美譽。雖然當天下起了雨,但依然阻擋不了當地民眾對於中國的牽掛,現場還出現了希伯來文和中文共同寫下的「猶太人民為中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而禱告」。
  • 在以色列境內生活的黑人是猶太人嗎?猶太人到底有多少種?
    到公元2世紀時,猶太人不斷發動起義,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但這些起義均告失敗,最終在公元137年,最後一次猶太人起義被鎮壓,幾十萬猶太人被羅馬軍團屠殺,剩餘的猶太人開始向羅馬帝國境內外四處逃散。而在近代,這些四處逃散的猶太人主要依據其居住地的不同分成了三類,即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塞法迪猶太人和米茲拉西猶太人。
  • 塞在以色列哭牆的紙條到哪裡去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每年有上百萬人造訪耶路撒冷哭牆,這些塞在石牆的紙片代表著他們虔誠的呼求與盼望。其中大多數的人都會造訪耶路撒冷舊城的哭牆,並把他們寫在紙片上的禱詞或願望塞在牆縫中。有沒有想過,這麼多年來,這些紙條都到哪裡了呢?耶路撒冷城是以色列排名第一的旅遊勝(聖)地,其中哭牆又是耶路撒冷城裡最多人造訪的地點。每個朝聖者到了哭牆,印象最深刻的兩個畫面就是:在牆前虔誠禱告、讀經的人們,以及塞在石縫中的紙條。
  • 三教聖地,耶路撒冷古城,哭牆下的哀傷!
    耶路撒冷猶太教聖跡哭牆又稱西牆,由大石砌成,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公元前10世紀,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繼承王位後,在首都錫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猶太教聖殿一所羅門聖殿,來此朝覲和獻祭的教徒絡繹不絕,從而形成古猶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在聖殿斷垣殘壁的遺址,上修建起圍牆,儘管該圍牆為伊斯蘭聖地西牆的一段,但猶太人仍然把它視為本民族信仰和團結的象徵。
  • 美國猶太人和中餐是如何結下不解之緣的?
    這些移民定居下來後,開了一些小買賣用來維持生計,不用說,肯定少不了義大利餐館和中餐館。「那會兒,如果猶太人想下館子吃飯,一定會選擇去華人開的館子。」Haim還沒說完,我就認為這自然理所應當,「哪國人不愛吃我們的中餐啊?」我大聲地說了出來,語氣裡還帶著幾分驕傲和自豪。一方面自然是味美價廉,但同時背後其實也有著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
  • 一拾二閱|解讀世間離耶穌最近的地方,猶太人為何執迷不悟?
    《出埃及記》這是一本講世界流浪的猶太人如何在戰爭的歷史長河中,跋山涉水來到屬於他們的家園巴勒斯坦,並在英國人的統治和各國、種族的排猶情緒下夾縫生存,最終在聯合國會上徵得各國的分治支持,擺脫英國的統治、宣布獨立,在沙漠、沼澤、荒漠艱難到寸步難行的環境中建設自己的綠洲。看完以後你便會覺得他們的智慧、勇氣是無可比擬的。
  • 關於猶太人的5大誤解,我們在猶太人三千年歷史中找到了正解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們可能會對猶太人產生的5大誤解,並通過歷史考據,找到較為貼近現實的正解。作者丨[美]雷蒙德·P.謝德林一、猶太人天生就有生意頭腦?不,相反,他們是在漫長的流散中學會了經商。查理二世還特意確認了對猶太人進入英國的授權,深信他們能給整個國家帶來的經濟利益比保護英國商人階層免受競爭更重要。彼時,猶太流亡者被視作國家的經濟資產。在不少統治者看來,逐出猶太人,無異於讓自己國家陷入貧困,卻肥了敵人。而後來製造種種衝突驅逐猶太人的那些國家,也會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 以色列窮遊,耶路撒冷真的冷,處處是歷史,原來「哭牆」也分男女
    當時我們笑問:「那你說耶路撒冷冷嗎?」現在回想起耶路撒冷的第一天,周身依然瀰漫的寒涼。耶路撒冷,真的有點冷。以色列擁有200多家博物館,它也是世界上人均博物館數量最多的國家。文化造詣不那麼高的我們只安排了這一間博物館接受薰陶。
  • 以色列復國與美國猶太人
    對於猶太人來說,在他們的心中有一塊聖地,那便是耶路撒冷的哭牆  ,對於猶太聖徒而言,他們心中的苦悶以及痛苦都可以面對這座哭牆傾訴,哭牆,這座承載了猶太人信仰的牆,記載了無數歷史。  中東地區這片土地,除了對能源資源的爭奪,更多的是宗教信仰產生的紛爭。混亂的地方卻有著最崇高的信仰,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另類的奇蹟。  而這座城牆,按照目前的劃分屬於以色列國家。
  • 祈福牌與哭牆
    我給他們講述我生長的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與文化,幫助他們了解西安、了解中國,而我的遊客,也帶給我很多不同的文化和故事。今天,我來講述一個關於祈福的故事。西安南稍門附近的小雁塔是國外遊客必去打卡的人文名勝。小雁塔位於昔日的薦福寺,與大唐女皇武則天淵源頗深,至今留有雁塔鐘聲的故事。時光荏苒,寺已不再有香火,而塔依然留存。
  • 學習了猶太人的家庭教育,才知道原來我們的差距在這裡
    他們曾經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卻依然為世界貢獻了大批的傑出人才,而世界接近80%的財富掌握在猶太人手裡。作為一個家長,我們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去學習有關猶太人的家庭教育方式,因為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