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牆」前,大批民眾來為中國人祈禱!這神聖的露天教堂可不簡單

2021-01-07 文史寶鑑

耶路撒冷時間前天下午,大批民眾聚集在被稱為「嘆息之壁」的哭牆前面,為我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禱告。在多名拉比帶領下為中國祈禱,祈禱新冠病毒的蔓延能早日結束。

哭牆上投影出為中國而加油的hanzi

我們知道,最近以色列也向我國捐贈了許多醫用物資,以色列總統同樣表示,我們雖然身在以色列,心卻與中國在一起。以這種傳統的方式為中國人民祈禱,真的很感動!可以說文化有差異,但是人性沒有邊界,人性是相通的。這麼多猶太人能夠自發的到哭牆前面為中國祈禱,跟它們的歷史遭遇有關係,哭牆正是猶太人苦難的見證者!

以色列總統發表講話

這座哭牆被稱為是「嘆息之壁」。公元十一世紀的時候有以色列國王在首都錫安山上建造了所羅門聖殿,它們猶太人的第一座聖殿,被稱為是「第一聖殿」朝拜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到了公元586年的時候,不幸被入侵的巴比倫摧毀,這座「第一聖殿」付之一炬,四萬多人被俘虜,史上成為「巴比倫之囚」。

正在祈禱和懺悔的民眾

幾百年來因為,羅馬人對猶太人的鎮壓,耶魯沙冷和聖殿被夷為平地。後來希律王在斷垣殘壁之上繼續修建了這座牆,因此分散到各個地方的猶太人,每年到了安息日都會紛紛回到這裡,面壁哭泣以祈求祖先原諒自己丟失家園的罪過。

儘管現在該牆為伊斯蘭聖地西牆的一段,但是猶太人仍然把他視為本民族信仰和團結的象徵。到了二戰期間被殺害耳朵猶太人有六百萬之多,這些慘痛的遭遇深深地印在猶太人的心靈裡面,所以每逢宗教的節日,信徒們都會拿著經文面對哭牆,坐在凳子上念誦和哭泣。

正在祈禱和懺悔的民眾

1948年之後,哭牆落入到了約旦手中,不在允許有猶太人到哭牆前面進行懺悔和禱告。此後長達19年之久,哭牆再也沒有人來哭泣。直到1967才開放,很多人蜂擁而至,大部分人因此喜極而泣。

哭牆前面的大眾

近幾千年來,哭牆首次出於猶太人的控制之下,基本上國家只有要什麼重大的節日,都會在這裡舉行活動,大屠殺紀念日、贖罪日、宗教活動等等。因此在1981年哭牆被收錄《世界遺產名錄》。

可以說哭牆是猶太人苦難的象徵,尤其是在二戰期間,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猶太人都到了巨大的傷害,對比我們中國人來說,二戰也給了我們造成非常承重的傷害,南京大屠殺使得我們成為歷史的受害者。

猶太人和中國人同為二戰過程中的受害者,因此對於苦難的人民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同身受,希望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能夠像禱告中的那樣早日能過去。

相關焦點

  • 以色列近千人在「哭牆」為中國祈禱 兩國的淵源值得細品
    在民間,一群以色列人得知中國缺少醫用物資後,主動來上海贈送10000隻醫用口罩。同時,以色列大批民眾也聚集在耶路撒冷舊城,最神聖的哭牆為中國祈禱,他們吹響了名為「shofar」的公羊角。並用中文和希伯來文寫到:猶太人民為中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而禱告。以色列與中國關係向來值得津津樂道。
  • 患難見真情,上千人冒雨聚集耶路撒冷哭牆,為中國祈福禱告
    據媒體報導,以色列當地時間16日,上千名猶太民眾聚集在著名的以色列耶路撒冷老城,在猶太教聖地哭牆前集會,共同為中國祈福,希望中國能夠早日戰勝困難。哭牆是耶路撒冷舊城中古猶太國第二聖殿僅存的一段遺址,被猶太教視為第一聖地,教徒到哭牆前必須哀哭,以示對古神廟的哀悼和尊重,所以哭牆也有「嘆息之壁」的美譽。雖然當天下起了雨,但依然阻擋不了當地民眾對於中國的牽掛,現場還出現了希伯來文和中文共同寫下的「猶太人民為中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而禱告」。
  • 在中世紀及巴洛克時期,神聖羅馬帝國教堂音樂的主要特點
    在使用音樂這一點上,教會可以在《聖經》的許多處找到依據(比如《馬可福音》14,26;《提摩太前書》3,16;《腓立比書》2,6-11;《以弗所書》1,3-14,15-23;《哥林多前書》14,15;《約翰一書》1,15和《啟示錄》5,8,14,2,15,2等等)。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禮拜儀式及慶典活動中教堂音樂有何特點?
    ,而是以新出現的交響樂形式來取代教會的康塔塔,並賦予禮拜之外的形式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在此,教皇是以特蘭託宗教會議為依據發表他對教堂音樂的看法。當然這份教皇通諭也帶有他那個時代的烙印。 這一通諭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維也納古典音樂家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等創作教堂音樂的基礎 。明確了可以使用管風琴和管弦樂器,但強調使用它們必須符合特蘭託宗教會議的決議。
  • 神聖與塵世並存的耶路撒冷,一生必去一次的旅行
    哭牆哭牆也稱西牆,原是位於聖殿山上猶太聖殿的遺留外牆。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民,匯聚在哭牆前,或是低聲祈禱,或是哀哭,表述流亡的痛苦和對古神廟的哀悼。根據猶太傳統,在西牆下的心願會直達天堂。很多相信的人會把自己的心願寫在小紙條上,捲起來塞進西牆的縫隙裡。
  • 索菲亞教堂,被上帝撫摸過的神聖教堂
    當我們談論哈爾濱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冰城,五顏六色的冰燈已經成為哈爾濱獨一無二的名片,如果你再裝飾這張名片,那一定是索菲亞教堂,建於沙俄時期的東正教堂已經成為哈爾濱獨特的歷史記憶,在一個聽起來有點冷的城市,索菲亞教堂突出了一點熱。
  • 近千名猶太人在聖城耶路撒冷為中國祈福
    隨著致命的冠狀病毒的繼續傳播,周日,數百人聚集在耶路撒冷老城的西牆(猶太人最神聖的地方之一),為中國人民的健康和福祉舉行了大規模祈禱,Despite a downpour, nearly a thousand people participated in the prayer, along with dozens of
  • 到耶路撒冷哭牆前參觀 兩千年前的世界文化遺產
    所以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哭牆,是以色列獨特的一道風景,參觀一下很好。這面哭牆長五十米,高十八米,全都是像埃及胡夫金字塔一樣的巨石壘砌而成,其實這是古代猶太第二大聖殿的一段遺址,可以說是碩果僅存的。哭牆這裡每天都有猶太人趴在石頭上哀哭,而且是哀哭切齒,因為以色列從古代創始,就一直是顛沛流離,那種漂泊流蕩的生活,所以猶太人願意把自己的苦難心情表達出來。
  • 塞在以色列哭牆的紙條到哪裡去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每年有上百萬人造訪耶路撒冷哭牆,這些塞在石牆的紙片代表著他們虔誠的呼求與盼望。其中大多數的人都會造訪耶路撒冷舊城的哭牆,並把他們寫在紙片上的禱詞或願望塞在牆縫中。有沒有想過,這麼多年來,這些紙條都到哪裡了呢?耶路撒冷城是以色列排名第一的旅遊勝(聖)地,其中哭牆又是耶路撒冷城裡最多人造訪的地點。每個朝聖者到了哭牆,印象最深刻的兩個畫面就是:在牆前虔誠禱告、讀經的人們,以及塞在石縫中的紙條。
  • 三教聖地,耶路撒冷古城,哭牆下的哀傷!
    耶路撒冷猶太教聖跡哭牆又稱西牆,由大石砌成,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公元前10世紀,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繼承王位後,在首都錫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猶太教聖殿一所羅門聖殿,來此朝覲和獻祭的教徒絡繹不絕,從而形成古猶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在聖殿斷垣殘壁的遺址,上修建起圍牆,儘管該圍牆為伊斯蘭聖地西牆的一段,但猶太人仍然把它視為本民族信仰和團結的象徵。
  • 洛杉磯民眾燭光守夜祈禱美國就業法案通過
    洛杉磯民眾燭光守夜祈禱美國就業法案通過 (7/7)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當地時間10月10日晚,大批美國民眾聚集在洛杉磯市區參加燭光守夜活動,祈禱美國國會參議院明日通過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的就業法案。
  • 祈福牌與哭牆
    我給他們講述我生長的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與文化,幫助他們了解西安、了解中國,而我的遊客,也帶給我很多不同的文化和故事。今天,我來講述一個關於祈福的故事。西安南稍門附近的小雁塔是國外遊客必去打卡的人文名勝。小雁塔位於昔日的薦福寺,與大唐女皇武則天淵源頗深,至今留有雁塔鐘聲的故事。時光荏苒,寺已不再有香火,而塔依然留存。
  • 以「聖經」為地圖,以色列盡顯迷人之處
    以色列的景點大部分都與主耶穌有關,簡單了解一下主耶穌的「行跡」,您會驚喜的發現在以色列的國度裡,你會不斷地,跟隨著上帝的腳步,回憶著過去、思考著現在或是啟迪著將來。必經之地1:報喜教堂,故事開始耶穌基督的家鄉"拿撤勒",這座小城因孕育耶穌而成為基督徒心目中的聖地。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美輪美奐燈光秀
    入夜的雪梨清風習習溫度適宜,一家老小親朋好友相約來到聖瑪麗大教堂前的廣場上,欣賞一場美輪美奐的夏夜聖誕燈光秀!聖誕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聖誕的氣氛越來越濃了,聖誕的裝飾越來越多了,人們的心情也是越來越嗨了!這不,從晚上7點半開始人們就慢慢聚集在聖瑪麗大教堂廣場上,這裡有唱詩班表演,美食和啤酒,還有隨後精彩的燈光秀。
  • 一座被毀壞到只剩一座前壁教堂,澳門聖保祿教堂
    如果大家經常去旅遊的話,那麼肯定看過教堂吧。一直以來,小編看到的教堂,都是肅穆莊重,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的。雖然說我國各地的教堂和外國的教堂會有所區別,而且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其他宗教的教堂都有所區別。但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嚴肅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