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時間前天下午,大批民眾聚集在被稱為「嘆息之壁」的哭牆前面,為我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禱告。在多名拉比帶領下為中國祈禱,祈禱新冠病毒的蔓延能早日結束。
我們知道,最近以色列也向我國捐贈了許多醫用物資,以色列總統同樣表示,我們雖然身在以色列,心卻與中國在一起。以這種傳統的方式為中國人民祈禱,真的很感動!可以說文化有差異,但是人性沒有邊界,人性是相通的。這麼多猶太人能夠自發的到哭牆前面為中國祈禱,跟它們的歷史遭遇有關係,哭牆正是猶太人苦難的見證者!
這座哭牆被稱為是「嘆息之壁」。公元十一世紀的時候有以色列國王在首都錫安山上建造了所羅門聖殿,它們猶太人的第一座聖殿,被稱為是「第一聖殿」朝拜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到了公元586年的時候,不幸被入侵的巴比倫摧毀,這座「第一聖殿」付之一炬,四萬多人被俘虜,史上成為「巴比倫之囚」。
幾百年來因為,羅馬人對猶太人的鎮壓,耶魯沙冷和聖殿被夷為平地。後來希律王在斷垣殘壁之上繼續修建了這座牆,因此分散到各個地方的猶太人,每年到了安息日都會紛紛回到這裡,面壁哭泣以祈求祖先原諒自己丟失家園的罪過。
儘管現在該牆為伊斯蘭聖地西牆的一段,但是猶太人仍然把他視為本民族信仰和團結的象徵。到了二戰期間被殺害耳朵猶太人有六百萬之多,這些慘痛的遭遇深深地印在猶太人的心靈裡面,所以每逢宗教的節日,信徒們都會拿著經文面對哭牆,坐在凳子上念誦和哭泣。
1948年之後,哭牆落入到了約旦手中,不在允許有猶太人到哭牆前面進行懺悔和禱告。此後長達19年之久,哭牆再也沒有人來哭泣。直到1967才開放,很多人蜂擁而至,大部分人因此喜極而泣。
近幾千年來,哭牆首次出於猶太人的控制之下,基本上國家只有要什麼重大的節日,都會在這裡舉行活動,大屠殺紀念日、贖罪日、宗教活動等等。因此在1981年哭牆被收錄《世界遺產名錄》。
可以說哭牆是猶太人苦難的象徵,尤其是在二戰期間,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猶太人都到了巨大的傷害,對比我們中國人來說,二戰也給了我們造成非常承重的傷害,南京大屠殺使得我們成為歷史的受害者。
猶太人和中國人同為二戰過程中的受害者,因此對於苦難的人民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同身受,希望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能夠像禱告中的那樣早日能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