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進行介紹,單就體育教育來說:會議強調我國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鍊,且為了保障體育教育的順利進行,我國平均每年增加體育專職教師2萬人,2021年,多地中考將大幅度增加體育分數,而且「體育進高考」也在推行中——除體育納入高考學業水平考試外,高考錄取「強基計劃」中也明確要求高校要對考生加試體育。
由此可見,放下美育、勞動教育暫且不說,體育教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重視程度正逐步有了和主課持平的傾向。在這種形勢下,你還敢小看體育嗎?
拿小徐老師所在地學校來說,鄉鎮農村學校專業的體育老師依然緊缺,體育課大多由數學老師兼任,也正因為數學老師非專業專職的體育老師,因此體育課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往往被上成數學課。所幸農村的孩子課下作業比較少,有大量時間在校外活動,因此,農村孩子的體能並不比市裡的孩子弱。
市裡的中小學,大多配備專業專職體育老師,一周進行兩節體育正課,除高中外每天安排20分鐘的大課間做操時間再加上各小課間活動時間,確實能保證每天在校一小時的活動時間。
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也正加緊對體育教育的監管,確保體育教學在校內不縮水,不僅要求保證體育教學時間,而且規定了體育各項目的達標測試分數錢,督促學生在每學期進行體能測試時順利達標,這一點重視體育的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學校做得還是比較好的。
當然,在教育比較落後的地區,一方面因缺少專職的體育教師,致使體育課無法保持足量進行,另一方面體育測試難以公平公正的進行,各學校每學期雖然也進行學生體能測試,但因缺乏體育鍛鍊而致使達標程度堪憂。
拿小徐老師所在地的鄉鎮小學來說,各學校因怕體育課上學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大量減少孩子們的活動量,再加上沒有專職體育老師,體育課要麼不上,要麼鍛鍊不達標,體能測試時,班上有10%的學生跳繩一分鐘低於10個,800米跑合格率只有一半,坐位體前屈更是多數不合格。
那麼,這些在小學缺乏體育鍛鍊的孩子,進入中學,面臨中考必考體育的危機要怎麼辦呢?除了強化體育鍛鍊,臨時抱佛腳,將體育上成應試教育法,估計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在校加強體育鍛鍊的目的本來是為了強身健體,提高孩子們的競技精神,這需要孩子們從小進行,長期進行,而且要保證鍛鍊強化才會有效,因此,這代小學生如果在未來的中考、高考中不因體育考試而吃虧的話,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須重視孩子的體育鍛鍊:
一、各地教育部門一定要緊跟教育部重視體育教育的步伐,做好各學校的體育教育監督,保證孩子們在校有效進入體育鍛鍊。
二、儘快給各學校配備專業專職的體育老師,是保證孩子體育課能足量有效進行的根本。
三、家長要重視孩子的體育鍛鍊,對體能較差的孩子保證孩子課外的戶外運動,配合學校的體育鍛鍊,保證孩子中考高考時的體育達標。
總之,體育教育達到與主課持平的重視程度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體育鍛鍊要從小抓起,不可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