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記憶之十」春節拜年、串門有講究

2020-12-19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春節拜年、串門有講究

白來勤

農曆的新年,在外的打工族基本上也都回來了,大家有忙著有走親訪友,有何朋友同學搞聚會的,都是忙得不可開交,也難怪,如今出去打工的人那麼多,親戚朋友估計一年也難得見上一面。不光他們,村裡街坊鄰居之間也沒事的時候,喜歡串個門聊會天,排解一下閒暇的時間。春節拜年、串門的一些必要的講究,大家了解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是時間選擇要妥當。如有必要,最好事先向主人報信,避免空跑一次。如果不準備在主家吃飯,最佳時間是上午9時至11時之間。下午應以3時至5時之間為宜。向長輩拜年,最好安排在節日內,以示敬重。

二是依著裝束要整潔。乾乾淨淨過春節,穿衣裝扮要整潔、大方,適當穿一些好衣服,給人以節日的美感。切忌衣著邋遢隨意不修邊幅,這樣對主人也顯得不尊重。

三是親朋稱呼要規範。到別人家拜年,尤其到親戚家拜年,事先要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及晚輩的稱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令主家、客人感到你欠規矩不懂禮貌。

四是祝福言語要適宜。親朋好友拜年時說些「吉利話」是應該的,但要適可而止,看客說話,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言。交談時,要儘量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的事情上,更不要高談闊論、信口開河,切忌過分的激烈爭論問題甚至惡語相向,令主人左右為難。要在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

五是行為舉止要文明。百年史,舉止、姿態要文明適度。進入主人家,做到文明大方才能使主人喜歡你。如果不是特別親近的親戚,切記不要隨意坐在主人床上,不要在家裡東張西望,不要抓耳撓腮,不要摳鼻弄發,不要抖二郎腿,更不要隨意翻動室內物品,不要輪丟果皮、菸頭等雜物。

六是待人接物要禮貌。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並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後自己取少量受用。

七是娛樂歡鬧要有節制,掌握適度。拜年時不宜在主人家大聲喧鬧、不宜通宵達旦,以免影響老人、鄰居,妨礙別人休息。

八是臨別時要注意應有的禮儀。拜年結束時,要表示謝意,必要時還要邀請朋友回訪。對主人的盛情款待,要由衷的讚美幾句。臨分手時,可發出邀請,以示回報。

當然,過年的時候誰家的事情都不少,如果有街坊鄰居在串門、親戚朋友來拜年主人也不好直接攆走,通常會說一些委婉的話來暗示一下,過年串門,聽到這3句話趕緊離開,主人在下「逐客令」了,別犯傻!以免發生尷尬。

第一句:「在俺家吃飯吧」一般串門的時候,主人有什麼事情或者馬上要開飯了,這個時候家裡還有人在坐著聊天,作為主人攆人家走確實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但是看到客人還沒有走的意思,尋思著提醒一下,通常就會用這句話「在俺家吃飯吧」,聽到這句話來串門的人一般都心領神會,或者一時興起忘記時間的,這個時候也會意識到飯點到了,便會匆匆告辭離開。這樣做既不得罪人也提醒了來串門的人,做法也很文藝。

第二句:「還早呢,咱再聊會吧」如果在鄰居串門期間你突然變得忙活了,一般來串門的人覺得自己是不是該走了,但是還不確定,所以也會象徵性地說一句,「看你忙的,俺先走了,有空了再來吧。」但是好像也沒有要走的意思,這個時候操著比較輕飄飄的語氣主人會說「還早呢,咱再聊會吧」,看似是在留你,但是一般只是客氣一下,如果他真想留你的話,語氣加會加重一些。所以聽到這話,估計人家是真忙了,建議咱們還是快走吧,別耽擱人家的事情。

第三句:「你們先坐一會,我一會就回來」串門的時候主人家遇到什麼急事要出去,來串門的尚且還不知曉,這個時候直接攆人家走還不合適,但是遇到急事也沒辦法,主人說話就比較直接了,但是還不是攆人的話,大部分會說「你們先坐一會,我一會就回來」,看似是留你呆一會,自己辦完事就回來和大家一起聊天,其實是在提醒你:我們又是需要出去一下。那麼這個時候你還不離開還等什麼呢?大過年的誰家還沒有點事情,作為來串門的還是聰明一點,別犯傻就好。

在農村相親們之間串個門是好事,大家溝通一下感情也消磨一下閒暇時間,都是挺好的,但是在別人家串門儘量別打擾人家,畢竟過年呢誰家還沒點事呢,自己作為來串門的人,學會察言觀色還是比較重要的,不然可就惹人煩了。

作者簡介:白來勤,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金融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陝西省文學藝術創作人才「百人計劃」首批入選人員。出版散文、小說、社科專著多部。多篇散文作品入選一些省市的高考、中考試卷或模擬試卷和教輔資料、特色教材。榮獲中國金融作家協會頒發的第三屆「中國金融文學獎」和首屆「德藝雙馨會員」稱號。

《陌上風文藝》

主辦:金穗文學社

主編:王新靖 楊新剛

主創:白來勤 亦凡 楊崇德 淡霧 王安之 蘇銀東 畢瓊 孔凡勇 白春業 完顏蕙蕙

編輯:單連強 朱婧 滕悅 趙曙光 許冉冉 郇長亮 崔吉皓

信箱:shirihe@foxmail.com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網絡中國節·春節」品古詩知年俗 過大年有講究
    常言說「瑞雪兆豐年」,在以農耕為主的古代社會,除夕之夜下雪寓意來年會有一個好收成。在陸遊看來,除夕的這場大雪是上天給予人們的禮物。他還來不及飲下半盞的屠蘇酒,就已經在燈下飛速寫著迎春的桃符了。關於春節的詩歌,十之八九都有關於屠蘇和桃符的描述,那它們到底是什麼呢?
  • 老人去世後,家屬串門有什麼習俗,如果是平輩去世又有什麼講究?
    過去有親人去世,家屬不能去串門風俗分別是:有的地方是三朝(即三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則是三七(即二十一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是五七(即三十五天)之內,有的則是要滿了七七(即四十九天)才可以串門。中國大部分地方有親人去世只講三朝之內不準串門。家裡的平輩人去世與家裡長輩去世,家屬串門的忌諱是有明顯區分的。
  • 原來春節還有這些年俗!進來看看你服不服
    最近中國新經濟研究院就發起了一項調查,票選出了21世紀「新四大年俗」,分別是集五福、雲拜年、搶紅包和全家遊。 去年除夕夜,有4.5億人和家人一起集五福迎新春,平均每3個中國人就有一個在掃福。雖然大家都知道最後大概率也就是幾塊錢,但是咱們看重的不是結果,而是「吸歐氣」的過程! 就在前幾天,被命名為「快舟 富強福」號的快舟一號甲遙九運載火箭前幾天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更寓意對國之重器的期待和祝福。
  • 日照春節年俗 你都知道嗎?
    春節的腳步在家家戶戶的忙碌中近了,一場年俗大戲也紅紅火火拉開了帷幕。日照的年俗有哪些,以前雖有零散的記述,終因年俗繁瑣,各地亦多有差異,而不能盡舉。近日,由辛本亮主筆,天線畫坊的插畫師任天線所做日照年俗插畫,讓我們有機會一起走進日照的春節年俗。
  • 我們的年俗:過年放鞭炮 拜年收紅包
    春節特有的喜氣洋洋,明晃晃正生動地掛在迎面走過的大人、孩子的臉上。 中國人最隆重熱烈的節日就是春節。從臘八到元宵,正兒八經都算是春節期間,滿打滿算跨度達一個多月,足見分量很重。 春節期間習俗很多,即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間方式會有不同,但基調都是歡快祥和喜樂、祈福美好生活。因為有年俗種種,春節期間這一個多月的日子,才能隆重熱烈不單調。
  • 串門拜年必備圖:幫你搞定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
    拜年禮儀:傳統拜年,男女有別  傳統拜年禮儀大多分三種。  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要行叩首大禮。  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時所用,俗稱「吉拜」。行禮時,雙手抱拳前舉,左手握右手,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後鞠躬。  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輩間的拜年。標準的男子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
  • 阻斷疫情傳播,這個春節應有「新年俗」
    春節期間,拜年團聚、走親訪友是我們的傳統。然而,這種人群集聚正是傳染性病毒「喜歡」的,也是控制疫情的大敵。
  • 集五福、雲拜年搶紅包、全家遊 新四大年俗來了
    近日,由錢江晚報發起成立的中國新經濟研究院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集五福、雲拜年、搶紅包、全家遊被票選為21世紀「新四大年俗」。與之相對的是,舞獅、放鞭炮、殺豬、手寫春聯等逐步淡出我們的生活。5年來,「福」字被掃了超過100億次。春節前夕,百度「福」字搜索指數驟增百倍。無獨有偶,在《中國青年報》發起的「你參與最多的新年俗」問卷調查中,集五福也以87%的票數遙遙領先。「父親寫福字,母親貼福字,我來『掃』福字,家裡年味兒更濃。」來自北京的小吳說。網購的興起,讓「雲拜年」迅速流行起來。
  • 家有長輩去世第一年春節有什麼規矩?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家有長輩去世第一年春節有什麼規矩?原來有這麼多講究家有長輩去世,稱為居喪或守孝,特別是父母去世,居喪尤其講究。傳統習俗認為,嬰兒出生之後三年不離母親的懷抱,時刻需要父母的照料,父母故去後,兒女也應該還報三年,即居喪三年。
  • 山東年俗:孔子故裡過年講究多
    作為文教興盛之地,孔子故裡曲阜一帶的傳統年俗,幾成山東人過年的標準程式,世代傳承。春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看一下。春 聯曲阜的春聯極為講究,許多聯句代代相傳,比如「真人品五倫做起,大文章六經得來」,「天地間詩書最貴,家庭內孝悌當先」,「家居魯國多君子,地接尼山近聖人」,「至樂無聲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等等,儒家文化意味很濃。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2)相傳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年」的怪物,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一直生活在海底深處,每當除夕爬上岸,吞噬牲畜,危害人類生命。因此,每一天的除夕,村裡的人們都要逃到山裡,老人和年輕人,以避免「年」獸的傷害。(3)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
  • 上門拜年,三種講究,三種禁忌,可別傻傻不知道
    1宜穿新衣服拜年穿新衣的習俗,始於宋而盛於明。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載:「正月朔日,為之元旦。民男女,皆鮮服往來拜節。」穿新衣,帶新帽子,換新鞋,寓意萬象更新,新年新氣象!老人講,拜年時戴一頂簇新的紅帽子,新的一年都會「鴻運當頭」。尤其是在正月初一這天,即使平時穿得再不講究的人,也會把衣服換新。穿舊衣,則意味著一年到頭都是粗衣爛衫、灰頭土臉的樣子。為了討個吉利,也為了讓自己有個好心情,大家都要穿上新衣服。
  • 值得你注意的春節拜年習俗禮儀與禁忌,別到時又鬧笑話了
    春節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的意義都是非凡的,在外拼搏的人們無論身在何方都會想盡辦法回到家中與親人們團聚,然後一家人開開信心的吃上一頓年夜飯,再去相互的走家串門的拜拜年。春節拜年是一種傳統民俗,人們通過拜年辭舊歲、迎新春等方式來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的願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辭舊迎新的拜年方式隨之而改變,但一些春節拜年的禮儀和禁忌還是需要我們記清楚,不然可能會因此而鬧出笑話。
  • 齊魯年俗大起底:在山東過年串親戚都有啥講究
    在青島,「親」與「戚」是嚴格分開的,大年初一這一天是給重要人物和長輩拜年的,以前是需要給長輩磕頭的,現在不怎麼講究了,一般就是作揖問「過年好」而已,但姑表姨表親戚是不可以在這一天走動的。初二那天給姥姥拜年,姥姥不在了給舅舅拜年,初三是女婿給丈母娘拜年,初四是未結婚但已訂婚的準媳婦給未來的公婆拜年,從正月初五開始,就是走動姑姨表親的日子了。
  • 「新四大年俗」揭曉:集五福、雲拜年、搶紅包、全家遊 @重慶人,你...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走親戚」「穿新衣」「吃大餐」已成常規項的今天,科技與傳統年俗結合催生的新年俗、新體驗讓「年味」更濃了。近日,由中國新經濟研究院發布《中國新年俗發展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集五福、雲拜年、搶紅包、全家遊被票選為21世紀「新四大年俗」。記者仔細梳理發現,「新四大年俗」其實可分兩類,雲拜年、全家遊是人們的生活消費方式變化;集五福、搶紅包則是人們傳遞祝福的方式改變。
  • 初一拜年有講究,平安迎新更重要!
    家 初 一 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舍,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除夕守歲後,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道一聲:新年好!平安吉祥!
  • 春節拜年祝福語簡短_春節拜年吉利的話語
    每到春節的時候,大家都會去拜年,有時候親朋好友們歡聚一堂,一起品嘗著美酒與佳餚,一起談天論地,真是幸福啊。今天小編整理了春節拜年祝福語簡短_春節拜年吉利的話語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春節拜年祝福語1、又是一年新春佳節!特別的時刻,特別的祝福,祝你身體健康!幸福無盡!心想事成!每天都有一份好的心情!
  • 2018大年初一是幾月幾號什麼時候 給長輩親戚拜年的講究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 狗年吉祥話祝福語及拜年講究
    春節快樂!03春節七天,把一年的忙碌,轉化成人生的歷練;把七天的休息,轉化成力量的積攢;把七天的調整,轉化成工作的能源。上班第一天,願你工作順,賺大錢,一順順它五百年!04春節到,放鞭炮:一響鴻運照;二響憂愁拋;三響煩惱消;四響財運到;五響收入高;六響身體好;七響心情妙;八響平安罩;九響幸福繞;十響事業節節高!
  • 春節新過法:視頻拜年走俏 晚輩給長輩壓歲錢
    電子賀卡、簡訊視頻拜年、晚輩給長輩「壓歲錢」……一些新年俗正在悄然改變傳統的「過年」方式。這些新年俗雖然取代了過去一些舊習俗,但仍然承載傳統春節文化的內涵,寄託著對新年的美好祝福和願景。司文博說:「現在人的交際圈都很廣,朋友五湖四海都有,生活節奏也快,不可能再像父母那代人那樣,逐一登門拜 年。現在大家習慣發簡訊、打電話來代替,於人於己都方便。」同時,司文博也告訴記者,離得近的親戚朋友,他首選還是上門拜年。「親戚是越走越親,不走就生 疏了。」  日益發達的通信技術也給拜年方式帶來了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