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春節」品古詩知年俗 過大年有講究

2020-12-20 新民晚報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古往今來,關於春節的名篇佳作不勝枚舉。今天就讓我們在古詩文中學習了解春節傳統民俗感受喜慶的節日氣氛。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可能是關於春節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首古詩了。在爆竹聲中辭舊歲,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暢飲美酒,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人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這也預示著新年一年充滿了希望。

《除夜雪》

南宋陸遊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常言說「瑞雪兆豐年」,在以農耕為主的古代社會,除夕之夜下雪寓意來年會有一個好收成。在陸遊看來,除夕的這場大雪是上天給予人們的禮物。他還來不及飲下半盞的屠蘇酒,就已經在燈下飛速寫著迎春的桃符了。

關於春節的詩歌,十之八九都有關於屠蘇和桃符的描述,那它們到底是什麼呢?

飲屠蘇

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製而成的一種藥酒,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飲屠蘇酒的講究是一家人中年紀最小的先喝,越年長的越後喝,以此希冀孩童快快長大,老人長命百歲。

掛桃符

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像,懸掛、嵌綴或者張貼於門首,意在祈福滅禍。據說桃木有壓邪驅鬼的作用。到了宋代,桃符已經由紙張代替桃木板,稱之為「春聯」或者「春貼紙」。

守歲

守歲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又稱照虛耗、點歲火、熬年、熬夜等。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謂之「燃燈照歲」,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關於守歲,比較著名的古詩有北宋蘇軾的《守歲》: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詩文雖然是表達詩人回首往事,感嘆歲月蹉跎的情感,但一句「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卻也是除夕夜舉家歡慶場面的真實寫照。

與東坡先生稍顯落寞的情緒相比,南北朝詩人徐君倩的《共內人夜坐守歲》則要更為愉悅: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裡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摧。

除夕之夜夫妻二人圍爐而坐把酒言歡,通宵守歲,好不快活。

壓歲

壓歲壓歲壓住邪祟。過年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在中國流傳千年,但「壓歲錢」最初並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一種佩戴在身上的裝飾品,用意是鎮惡驅邪。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它最初的名字叫做「壓勝錢」。明清時「壓歲錢」才有了正式的名字。清代典籍《燕京歲時記》中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清人吳曼雲有詩云:

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壓歲錢」逐步向「錢」上過渡,給孩子買玩具食物、添置學習用品、理財投資……現代人往往糾結於壓歲錢的多少,而忽略了它原本的文化內涵。一份美好的祝願有時更能體現長輩的關心。

拜年

拜年是春節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過去拜年主要是指向長者叩頭問安,恭賀新年。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手勢學起來

標準的男子作揖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

因為右手是攻擊手,要包住以示善意。

女子則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壓手。

記住了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方式不斷更新,電話簡訊,QQ微信,網絡視頻……

還記得除夕夜整晚被群發的拜年簡訊轟炸嗎?

老李發給老王的信息落款卻是老楊,真尷尬!

不過

當新春的祝福變成了例行公事的轉發,

就連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也不能免俗: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看到滿屋的拜帖,文徵明也跟隨了潮流寫起了拜帖。在他看來,世人只是覺得這種方式過於簡單,但並不認為這是空虛的禮節,畢竟禮多人不怪嘛。

小知識

拜年時間知多少

拜年的時間一般為初一至初五,過了臘月初八就走親訪友多被視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後、十五之前走親訪友為拜晚年。

早年和晚年都屬避免遺憾的應急或補救性質,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以上就是關於春節年俗的一些古詩和小知識。

祝大家新春愉快!

相關焦點

  • 我把「年味兒」唱給你聽——在酷狗K歌過節成為「網絡新年俗」
    除夕將至,年味漸濃。除了守歲、拜年、貼春聯等傳統民俗,網際網路平臺也興起了諸多「網絡新年俗」,例如看直播互動、K歌獻唱,不單單像以往那樣與親朋好友一起過節,也開始通過網際網路與天南海北的網友們共同慶祝嶄新一年的到來。春節擁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雖然載體變了,但是祝福未變,文化認同未變。
  • 過大年,關注《農科城》尋年味 品民俗
    為了讓傳統年味回歸,感受濃濃年俗文化。在2019年新春佳節期間,楊凌電視臺《農科城》欄目推出特別節目《新春話年俗》,邀請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館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樊志民,楊陵民俗民間文化研究會會長左文革做客演播室,一起尋年味,品民俗,感受年文化,播撒美好祝願。
  • 逛年貨、遊景區、體味年俗——武義喊你來過大年
    逛年貨、遊景區、體味年俗——武義喊你來過大年!逛年貨、遊景區、體味年俗——武義喊你來過大年!來體驗武義的溫泉與美食,零距離感受這座小城的十足年味。五福財神空降杭城,約你來武義開啟新年第一「泡」「咚咚咚!請開門!」前幾天,家住杭州羅蘭春天的石鳳蘭家裡迎來了一位神秘客人。
  • 港澳臺春節年俗
    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 當然,除了以上的這些佳餚,香港的春節美食更是不勝枚數,如糖環、蛋散、油角等,光是想著就讓人垂涎三尺。豐富多樣的年俗活動年宵花市除夕夜用過豐盛的團圓飯後,便可跟著香港人的腳步走進銅鑼灣最大的年宵花市。這裡有各式繽紛的年節應景花卉、盆栽,象徵「大吉大利」的橘子,粉嫩的桃花,年節小擺飾,都是選擇。
  • 「網絡中國節·春節」濰坊:趕大集買年貨 熱熱鬧鬧過大年
    臘月二十九,正值濰坊市坊子區南流鎮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南流大集,臨近春節,使得這個年集更加熱鬧。早晨8點多,已經有很多農民步行前去趕集,大家三三兩兩、互嘮家常,結伴挑選著年貨,完全沒有顧忌寒冷的天氣。「不怕擁擠,』擠』才有』集』的味道嘛!就要過年了,要的就是這種氛圍」劉大姐笑著告訴記者。春聯是新年必不可少的年貨之一,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以此表達人們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每年春節,我們都會買對聯、福字回家貼在門上窗戶上,圖個吉利討討喜。
  • 網絡述年 | 年俗知多少:臘月二十九 起早蒸饅頭
    網絡述年 | 年俗知多少:臘月二十九 起早蒸饅頭 2020-01-23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發布鼠年春節遊園指南 87項精品活動陪市民過大年
    1月17日是小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15日下午發布了2020年春節文化活動指南,全市32個公園將推出廟會休閒娛樂、傳統文化展演、遊園賞景賞花、冰雪項目體驗四大類、87項精品年味活動,紅紅火火陪市民過大年。  其中,陶然亭公園在16日上午率先開啟了「陶然冰雪迎春,非遺皮影賀歲」活動。
  • 「歡樂春節」詩琳通公主蒞臨中國駐泰國大使館「開門過大年」活動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曉萍):在中國農曆新年即將來臨之際,中國駐泰國大使館2月2日至3日舉辦了以「同慶新春佳節,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開門過大年」活動暨使館開放日活動。活動期間,使館在大紅燈籠穹頂和金豬呈祥雕像、火紅中國結、沖天花柱、玫瑰花廊等主題裝扮下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年味兒」十足。
  • 「春節我在崗」滄州|最美「警察藍」,陪你「過大年」
    渤海新區公安分局春節工作剪影(一)數著數著,戊戌年的倒計時越來越短;盼著盼著,己亥年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又是一年春來早。春節,是全球華人的情結,是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日。吃餃子,貼春聯,拜大年,闔家圓......當然,這是別人家的春節,那警察蜀黍的春節是怎麼度過的呢?下面就跟隨小編的鏡頭,去看看渤海新區這群和平時期最可愛的「警察藍」是怎麼過大年的....「雙禁」迎大考--最嚴峻的一天到來為了新區的天更藍,海更清,空氣更清新,群眾更安全,今年渤海新區全域禁售禁燃煙花爆竹。
  • 過大年逛燈會 這年味品得恣兒
    半島記者 劉紅「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貼對聯、掛燈籠、年夜飯、放煙花……過大年的傳統延續了數千年,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綿長溫暖。如何感受年味讓春節更加豐富有趣呢?1月25日至2月9日,青島第一屆花燈會將在匯泉廣場舉行!本屆燈會以「燈影奇境·中國年」為主題,高規格高標準打造花燈初上·主題花燈展、一紙匠心·民俗非遺展、年味食光·小吃美食展、鼠你有戲·夢幻大劇場四大板塊內容,讓你吃喝玩樂一站搞定,感受濃濃的民俗年味兒!
  • 留在南海過大年!最好玩的春節遊玩攻略在這→
    不用擔心,留在南海過大年,新春活動精彩紛呈,行花街、遊花海、看醒獅,從除夕玩到元宵都不重樣,舒舒服服就能體驗到濃濃的嶺南民俗年味。2020年水上花市分區圖知多D揀桃花要學會四看在粵語裡「桃」與「圖」諧音,所以桃花寓意著「大展鴻圖」;再有就是寓意著「桃花運」。
  • 描寫春節最有年味的一首古詩,可惜現在過年再也沒有這樣的年味了
    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了,這是中國人一年之中最重大的節日,在這個傳統佳節中,凝聚著中國人敬祖,團結,和諧的傳統精神。可惜,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讀讀古詩詞,可以在其中找到我們小時候數著日子盼望著過年的那感覺。
  • 神秘湘西過大年 鄉愁鄉情鄉味長
    今年過年不再「客廳散步」,要過一個團圓、好玩、好吃、安全的「中國年」,一個充滿民族風的「中國年」。「神秘湘西過大年」文旅活動大幕將啟四大團組文旅產品任您挑選 「億元大禮包」等您分享《攔門酒:歡迎您來湘西過大年》如畫如歌亦如書,神秘湘西等您來!由州委、州政府組織的「神秘湘西過大年」文旅活動將在2021年春節期間激情上演。
  • 春節假期到哪兒過?陝西各地市特色年俗活動,等你來
    1月30日(正月初六)至2月8日(正月十五):在延安各文化廣場,都有扭秧歌、打腰鼓、唱民歌、轉九曲、猜燈謎、說書小劇場等文化活動。   即日起至2月8日(正月十五),在延安安塞區將上演「安塞風黃土情小康夢」春節聯歡晚會、「我們的中國夢」義寫春聯、「陝北過大年」新春剪紙、書畫、攝影展覽。
  • 《小豬佩奇過大年》曝預告 朱亞文領銜歡慶中國年
    《小豬佩奇過大年》曝預告 朱亞文領銜歡慶中國年 《小豬佩奇過大年》「幸福年」預告 朱亞文領銜春節合家歡首選 時長:01:28 來源:電影網
  • 「「中國年」專題書單」快過年啦:品味繪本裡的「年味兒中國」
    臘月初八吃臘八蒜、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年三十吃團圓飯、大年初一逛廟會、正月十五鬧元宵……大人們的忙碌,孩子們的熱鬧,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人們的臉上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團圓氣氛。古老的年俗,不變的年味。內附民俗老物件詳解圖。
  • 年俗:我在東北過大年
    春節,對於東北,不是一個節日,而是一個季節。從臘月初八開始,直到二月初二,寒冬不消,春節不止。東北老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2019故宮春節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主題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讓傳統的節慶文化鮮活起來,為觀眾帶來節日的文化享受,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於2019年1月7日開幕。1月8日起,「過大年」展在故宮午門-雁翅樓展廳正式向公眾開放。
  • 「年俗記憶之十」春節拜年、串門有講究
    春節拜年、串門有講究白來勤農曆的新年,在外的打工族基本上也都回來了,大家有忙著有走親訪友,有何朋友同學搞聚會的,都是忙得不可開交,也難怪,如今出去打工的人那麼多,親戚朋友估計一年也難得見上一面。不光他們,村裡街坊鄰居之間也沒事的時候,喜歡串個門聊會天,排解一下閒暇的時間。
  • 春節好去處,好玩活動一籮筐!2020,留在南海過大年吧!
    不用擔心,留在南海過大年,新春活動精彩紛呈,行花街、遊花海、看醒獅,從除夕玩到元宵都不重樣,舒舒服服就能體驗到濃濃的嶺南民俗年味。2020年水上花市分區圖知多D揀桃花要學會四看在粵語裡「桃」與「圖」諧音,所以桃花寓意著「大展鴻圖」;再有就是寓意著「桃花運」。很多南海人行花街時都會買一株桃花回家裝點家居,不少酒樓商場則是用大株的桃樹裝點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