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新春佳節將至,在這個主要由「吃喝玩樂睡」構成的長假裡,人們身體健康的防線往往容易被不規律的飲食、作息等攻破。如何在歡樂的假期裡讓健康隨時在線?針對大家在過年期間最容易遇到的健康問題,記者從各方專家那裡為大家取來一整套健康過春節的「錦囊包」。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楊丹)春節即將來臨,而春節期間的大吃大喝也會造成很多人「肚子疼」,但很多患者都分不清「肚子痛」到底是哪裡痛。
華西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胡兵教授告訴記者:門診上經常遇到這樣的患者:「醫生,我最近肚子痛,您給看看怎麼回事?」。而當進一步詢問哪裡痛時,有的人說是「胃痛」,有的人說是「腹痛」,還有說「小肚子痛」。甚至同一個部位,病人的表述都是五花八門,「於是很多時候需要依靠醫生的經驗辨別去引導病人的主述。」胡兵教授說:「肚子痛」的學問非常大。今天,胡兵教授為大家科普一下這些不清的「肚子痛」和「肚子痛」的處理方法。
一、腹部分區
通常我們把腹部分為9個部分,以臍周為中心分為:腹上區和左、右季肋區,臍區和左、右外側區,腹下區和左、右腹股溝區(圖1-1)。每一個區域都對應著不同的臟器,因此不同地方的「痛」代表著不同的疾病。
圖1-1
二、對應的臟器(圖1-2)以及常見疾病
左季肋區有胃、胰臟和脾臟。主要的病因除各種胃病外,常見有胰腺疾病。
右季肋區是肝臟、膽囊所在的地方。主要的病因有膽結石、膽囊炎、肝炎、肝膿腫等。
腹上區是胃、十二指腸所在的地方,上腹部疼痛、不適,主要病因有胃、十二指腸潰瘍,心絞痛以及各種類型的胃炎或消化不良。
左外側腹有降結腸和左側腎臟。主要病因有降結腸疾病、腎臟和輸尿管結石。
右外側腹主要有升結腸和右側腎臟。主要病因有升結腸方面的疾病、腎臟和輸尿管結石。
臍區的腹痛主要來源於小腸,如急性腸炎、腸梗阻等,常伴有腹瀉或腹部移動性腹塊。腸繫膜疾病,如腸繫膜血栓形成也常表現為中腹部疼痛。另外,鉛中毒的病人,其中一個症狀也是以肚臍周圍為主的腹痛。
左腹股溝區這裡有乙狀結腸、左側輸尿管、卵巢等。該區域不適,可能是乙狀結腸炎症、男子精索炎、女子附件炎或宮外孕等。
右腹股溝區疼痛,常源自於闌尾、結腸、輸尿管、卵巢等,如闌尾炎、升結腸腫瘤、尿路結石、卵巢囊腫扭轉等,可伴有發熱、便血、腹部塊物、血尿等症狀。
腹下區主要臟器有子宮、膀胱和直腸。需注意子宮、膀胱和腸道疾病,比如盆腔炎、男性前列腺炎和睪丸炎、直腸炎、膀胱和尿道結石與炎症等。
圖1-2
看來,這「肚子痛」的學問的確很大,估計很多人已經看得一頭霧水。其實,作為非專業人士,我們也沒必要全部掌握,但生活中常見的幾個「肚子痛」的信號還是需要了解的。
三、疼痛的性質
腹痛可表現為隱痛、鈍痛、脹痛、灼痛、絞痛等,可為持續性或陣發性疼痛。比如:
腸胃炎引起的腹痛:吃壞肚子的不適感,伴噯氣、反酸等。例如食物中毒,在飯後幾小時開始肚子絞痛,接著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稱為「胃腸炎」拉肚子。也有人是肚子痛後腹瀉,下痢不止,稱為「小腸大腸炎」。前者以胃、後者以大腸的發炎為主,主要因腐敗的食物或細菌所產生的毒素,刺激腸胃道的發炎,除少數需到醫院打點滴外,通常在幾天之內可自愈。
胃或十二指腸發炎或潰瘍引起的腹痛:隱痛、灼痛或不適感。痛點通常在中上腹部。進食後肚子痛是胃潰瘍的表現之一;相反,吃點東西改善,肚子餓時又痛,是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此外,有少數的胃痛是因胃癌而起,一定要做胃鏡檢查,找出確實原因,才不會延誤病情。
膽結石:膽結石掉出來卡在膽囊管出不來,引起膽囊收縮,產生絞痛。痛點通常在上腹部,常令人誤以為是胃痛,痛的時間在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常常並發膽囊炎,陣痛變為持續的痛,痛點在右上腹,且常合併明顯的壓痛。
胰腺炎或胰腺癌:轉移性右下腹疼痛。胰腺炎常見於膽結石患者,而三酸甘油脂高的患者血液濃稠,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不容易流到小腸內,引起胰液逆流,也會導致胰腺發炎。胰腺炎引起的腹痛通常是慢慢加劇,且胰腺癌(尤其是長在胰腺體部或尾部的癌症)常引起胃部甚至背部疼痛,使很多人以為是骨刺等疼痛引起,而等到病況加劇時檢查,才發現大事不妙。
肝癌末期:除了表面的包膜,肝臟並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肝癌通常不會痛,除非肝癌很大或末期,包膜被撐開,才會疼痛;或肝癌雖不大,但長在表面,也會在早期就會有胃痛的感覺。痛點通常在上腹部,持續性的痛。另一項常見的腹痛原因是肝癌破裂出血,多痛在右上腹部或右胸下部,有些人會痛到倒伏在地。
四、處理方法
「肚子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發生的現象之一,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症狀,以至於覺得肚子痛了就自己在家裡胡亂地找些止痛藥吞下,或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打止痛針。事實上,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引起腹痛的原因有幾十種之多,涉及內科、外科、婦產科等各個方面。盲目止痛會掩蓋病情,甚至造成生命危險。這是因為,先止痛會給診斷帶來很大的困難。有經驗的外科醫生在幾分鐘之內就可以根據明顯的腹痛特點和簡單的體格檢查,對一些常見疾病(如闌尾炎,尿結石等)進行診斷。但如果在家服用止痛藥後,醫生則不能了解腹痛本來的特點(止痛藥使腹痛減輕或疼痛方式改變),以至給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另外,使用止痛藥容易掩蓋病情,造成假象。有時本來病情惡化了,但由於用了止痛藥,疼痛減輕了,看似表現為病情好轉了,其實不然;這樣就掩蓋且延誤了病情,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再者,腹部的疼痛也不可大意。對劇烈的絞痛或不明原因的持續疼痛,不要覺得忍一忍、用熱水捂一捂就過去了,而要引起警惕,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會讓你做腹部B超、化驗血常規、血生化等,必要時還應做整個腹腔的CT檢查,幫助你看清「肚子痛」的真面目,以便準確及時的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