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從科學到技術、從技術到經濟「並駕齊驅」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目前,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還存在雙創成果完成周期長、科技成果早期估值難、無形資產作價入股難、科技成果權屬分離難、創客團隊出資難、內部量化確權難、獎勵及時發放難、成本精準核算難等難題,亟須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徹底打通關卡,破解實現技術突破、產品製造、市場模式、產業發展「一條龍」轉化的瓶頸。
航天科工集團順應時代潮流,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始終秉承「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的企業使命,積極推動內部雙創、支持外部雙創,構建了「體系與大系統主體創新+專業技術多維度雙創」的科技創新體系,形成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雙創服務體系,推動形成了「企業有組織、資源無邊界」的共享型雙創新生態。航天科工形成了「三期三池」的內部雙創推進模式,即按照項目「培育期、孵化期和加速期」分別進入「創意池、種子池和產品池」,針對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的政策、資金與其他資源支持,更加全面、系統、持久地支撐我國科學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能力的提升,廣泛吸引、撬動並整合社會雙創資源,共同推動產品與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不斷探索實踐有特色、可複製、能推廣的特大型工業企業雙創建設之路,努力成為國家雙創工作的領頭羊和主力軍。
航天科工集團以航天二院二〇六所為探索主體之一,構建了「航天原點創客」成果轉化平臺,率先開展了高價值科技成果量化激勵模式的探索,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打通了國有企業創新到創業的「最後一公裡」。通過組建專業的成果轉化團隊,輔導科研人員將設備精靈科技成果作價入股,成立了航天極創物聯網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開啟了航天央企首單科技成果量化「知本」投資的雙創示範項目,實現了國有企業科技成果持有權、使用權、收益權的「三權分離」。通過「成果知本券」和「內創業合伙人」機制,進行量化確權激勵,把科技成果轉化成收益,合法合規地分配給單位和成果創造人,回答了科技成果歸誰的問題,有效縮短了成果轉化周期,讓成果增值和創新更有活力。
一、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勇做科技成果轉化破壁人
2016年,航天原點創客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系統開展雙創工作,搭建航天原點創客空間,為創客們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賦能。
在創業支撐方面,充分調動所內科研生產和管理資源,組建由產業、技術、財務、法務、風控等專家組成的科技成果轉化專業輔導團隊,提供系統性的政策解答、技術諮詢、概念驗證、中試、檢驗檢測、投資融資、產業對接等成果轉化服務,承擔起科技成果轉化破壁人的責任,幫助科研人員將創新項目從技術實現向市場應用轉變,加速成果轉化。
在成果驗證方面,借鑑國內外先進模式,打造雙創成熟度概念驗證開放平臺,對雙創成果技術成熟度、市場成熟度、團隊成熟度進行量化評價,為雙創項目的孵化提供了一套科學性強、指導性強的工具和方法。
在價值評估方面,依據國家標準GB/T22900-2009《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評價通則》,通過技術、法律、市場、戰略、經濟等多維度測評,篩選出高價值創新成果,將雙創活動中形成的專利、軟體著作權等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打通技術與市場結合的通道,提升成果轉化的效率,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助力創新團隊打通從創新到創業「最後一公裡」。
二、實施高價值科技成果量化激勵,調動創新創業熱情
航天原點創客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分配機制,以雙創成果轉化產生效益為導向。
採用「成果知本券」的形式,根據價值貢獻度進行量化確權,對創業合伙人(包括創客團隊、戰略協同團隊等所有創新創業參與方)的成果轉化收益進行確權,兼顧「離崗創客」和「在崗創客」的利益,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科技成果合作模式和轉化流程。
在制度允許範圍內,充分利用項目收益分紅、轉讓收入分紅、成果作價入股等方式獎勵創客,讓創客「在崗創新、在職創業」享受雙創成果紅利,實現「知識IPO」,真正得到實惠,持續激發創客創新創業活力,激發全體員工推動創新創業事業、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熱情,形成良性循環,建立長效機制,2018年科技成果轉化增收達到數千萬元。
三、積極探索國有資產創新創業實施路徑,打通雙創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
二〇六所通過作價入股、轉讓、許可、自行實施、合作實施等多種渠道,搭建雙創成果轉化模式。其中,「設備精靈」雙創項目成功孵化形成了航天科工首個雙創項目公司——航天極創物聯網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引入外部基金,並按照市場化手段對成果進行定價,以獨佔許可轉化方式,實現了雙創成果持有權、使用權、收益權三權分離,為雙創項目企業化發展探索出了一條道路。此外,「單兵空調」雙創成果技術市場公開掛牌轉讓,實現收益逾200萬元;「燈塔」全景相機、「生命衛士」呼吸面罩等產品以「研發許可一體化」模式實現產業化發展,助力小微民企產業結構升級,目前已批產銷售近萬套。
四、以雙創成果轉化構建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在產業生態建設方面,航天原點創客以雙創成果轉化為契機,聯合航天雲網、航天科工工研院、中國技術交易所、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律師事務所以及外部創業公司,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加強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探索聯合攻關、利益共享、智慧財產權運營的有效機制與模式。
在支持小微企業雙創方面,通過雙創成果輸出模式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產業升級,通過技術授權方式將雙創成果許可小微民企,實現高新技術供給;民營小微企業利用成本和運營靈活優勢,快速實現雙創成果產業化、企業化、市場化,並依託雙創成果轉化,開發新產品、開拓新產業,以航天先進技術加強自身競爭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形成差異化競爭,實現產業升級,提高發展質量,通過市場收益反哺創新產品研發。
在經驗積累推廣方面,航天原點創客組建了精幹高效的成果轉化團隊,形成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寶典》和《高價值科技成果量化激勵實操手冊》等知識清單,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科技成果轉化流程。通過線上「航天原點創客科技成果轉化專家系統」和線下「雙創成熟度概念驗證開放平臺」,已輔導航天科工內外部180多個雙創項目。接下來,航天原點創客將進一步探索基於價值共享的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形成雙創成果向產業化發展的「接力棒」模式,逐漸實現從單點創業創新向產業鏈協同創新創業轉變,從單純的技術創新向以技術、商業模式和管理的綜合性創意創業創新轉變,從個體創新創業向範圍更廣的科技人員群體協同創新創業轉變,實現創新創業從局部到整體、從現象到機制的跨越,讓適合創業的創意真正實現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