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五年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集團公司黨組和二院黨委的領導下,全面履行強軍首責,深入實施創新驅動、人才強企等九大戰略,走過一段殊為不凡的歷程,取得了令人欣喜、鼓舞人心的成績。
2015年到2019年,706所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超29%,利潤總額年均增長率超26%;2020年預期營業收入突破60億元;連續五年獲得二院經營業績綜合考核優秀單位、民品考核優秀單位,利潤總額與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規劃目標……五年來,706所全體幹部職工奮力進取、劈波斬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十三五」成績單。
黨建掌舵領航 奮進「旋律」凝聚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這為開拓新時代國企黨建工作新思路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回看五年非凡歷程,706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主線分外鮮明——
「十三五」期間,706所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將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員工激勵機制、產業發展思路、組織機構調整等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難題,所黨委以「提出一個主題、主持一次研討、拿出一套解決方案、撰寫一篇心得」為原則,累計開展集中學習研討100餘次,領導班子成員講授專題黨課50餘次,有效提高了領導幹部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建+」等活動的紮實開展,更是讓廣大黨員幹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十三五」期間,706所持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將黨員幹部和重點崗位人員廉潔意識、實幹意識培養教育擺在優先位置,結合重點業務發展需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切實推動「兩個責任」有效落實,作風建設成果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高度認可。
「十三五」期間,706所堅持以人為本,重視民生建設。2016年,706所搬入新大樓,幹部職工科研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打造具有特色的食堂,讓職工足不出樓就可以享受美食;開展「情系706」主題活動,愛所愛家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揚。五年來,706所特色文化體系不斷豐富完善,幹部職工士氣得到有力提振。
「情系706」主題活動
「五年來,706所領導班子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工作,紮實推進各項基礎建設,全所幹部職工收穫了更多歸屬感和幸福感。」706所黨委書記表示。
履行強軍首責 創新「高地」引領發展
五年來,706所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引,聚焦主責主業,履行強軍首責,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聚焦服務軍隊「能打仗、打勝仗」,積極把握信息系統自主化、型號裝備國產化的重大戰略機遇,著力整合內外部資源,深入推動科研生產能力提升,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高質量完成型號裝備科研生產任務,型號市場開拓取得豐碩成果。全體幹部職工守初心、擔使命,把「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神聖使命落實在每一次科研生產實踐中。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706所參與研製的型號裝備威武地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706所全體幹部職工倍感光榮。
強國必須強軍,強軍必須利器。五年來,706所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將創新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切實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2019年,706所預研及創新經費收入首次跨入億元門檻,邁上新臺階。
國家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軟體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批成立;國防科技網絡安全創新中心、國防科技工業信息化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批覆;工信部聯合攻關平臺正式成立;牽頭制定20餘項國家標準;完成軍委科技委前沿創新、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60餘個課題,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防科技進步獎、軍隊科技進步獎50餘項……706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重點項目持續落地,技術創新成果豐碩,競爭能力持續增強。截至目前,該所累計完成有效專利200餘件,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100餘項。
南京信創總部成立
人才是創新的動力源。五年來,706所充分發揮人才引領和支撐作用,厚植尊才重才的氛圍環境,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人才集聚高地建設取得新進展,人才發展生態展現新氣象。「十三五」時期,706所1人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4人入選集團公司第五屆科技委委員,1人獲中信航天防務人才獎,6人榮獲二院空天防禦人才獎等。
2017年12月,706所王斌獲得航天防務人才獎
與此同時,706所立足產業布局,聚焦核心專業與重點產業發展,實行更加積極開放的引智引才政策,成功引進人工智慧領域海外高層次專家1人、信息安全領域領軍人才3人以及各領域骨幹人才160餘人。一支新時代人才隊伍,正在為該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不竭的創新動力。
一線員工正在進行科研攻關
五年來,706所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堅持全面貫徹集團公司質量制勝戰略部署,牽頭組織集團公司GJB5000A標準修訂,成立工藝技術處,為工藝管理水平提升提供組織保障;開展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建設,在現有信息化架構基礎上,加強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科研生產和經營管理融合。
全面深化改革 產業「雁陣」展翅齊飛
五年來,706所堅持「面向市場、服務市場」的理念,深化機構改革,優化管理方式,持續推動現代化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改革,對管理機構「瘦身增肌」。2016年,706所推動研究室開展「事業部制度」管理改革,將原有的研究室和生產車間等部門合併調整為事業部、研發中心等,機關部門得到了精簡,事業部責任進一步壓實,更加突出了706所的板塊主業,形成了核心產業,提高了技術與市場的緊密銜接能力。在事業部制度激勵下,各事業部創新創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進一步激發,成為了706所經營發展的主要價值中心,獨立經營能力持續提升。
黨員突擊隊風採
同時,706所以做大做強做優主業為目標主動「增肌」:成立方舟重點實驗室,聚焦量子計算、智能計算、新體制計算等技術發展,為未來發展提前布局,培育技術動能;成立密碼技術事業部,取得密碼科研生產資質,成為集團公司密碼技術中心依託單位,為706所開闢新的產業方向;成立智慧檢務事業部,聚焦重點行業市場發展;成立網絡與信息安全總體部,聚焦信息技術產業頂層規劃和產業生態構建;成立市場營銷中心,聚焦打造通用產品營銷新模式;成立國際合作處,聚焦實現產品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成立產業化管理辦公室,聚焦信創產業在內的各產業化發展規劃……
五年來,706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推動產業布局,積極探索戰略性新興產業,緊抓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重大發展機遇,信創產業百億級項目通過集團公司審查,成為集團公司首批產業支持項目。
706所以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推進為牽引,加速具有市場核心競爭力的產品研製,形成系列化產品,其中28型產品進入黨政機關信創產品採購名錄,成立7個信創產業區域公司,多渠道健全各級市場營銷組織機構,重點打造以信創產品為主的產業生態聯盟,打通產品供應上下遊關係,打造了覆蓋全國的營銷和售後服務體系。2020年4月以來,雲南、重慶、福建、遼寧、海南等地的首臺「天玥」國產計算機相繼下線,706所開啟了在全國範圍內的信創產業布局。截至目前,「天玥」品牌產品銷售量突破50萬臺,覆蓋30餘個省級行政區域。706所已逐漸成長為信創產業的先行者、信創產品的核心供應商、信創生態鏈的引領者。
遼寧首臺「天玥」國產計算機下線
五年來,706所推出了一系列國產產品,為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國產「天熠雲」實現部署應用,「天熠」嵌入式作業系統成功應用到關鍵設備,安防衛士作為明星產品進入黨政領域,安全移動辦公系統成功試點上線,軟體測試業務逐步向信創信息系統建設全覆蓋……706所逐步形成了以信創產業為核心、多板塊協同發展的格局,產業「雁陣」展翅齊飛。
這一系列發展成果既有量的快速增長,又有質的穩步提升,更兼具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706所在保持高速奔跑的同時,「體格」更強健、含金量更充足。
擘畫發展藍圖 強企「步履」鏗鏘有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中國未來五年和2035年擘畫了宏偉藍圖,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即將收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之際,樹立新發展理念、擔當新時代使命的艱巨任務再一次擺在706所面前。
「十四五」時期,706所將始終堅持「軍品立所」的經營理念,履行強軍首責,聚焦航天防務主責主業。以大客戶需求為驅動,整合優勢資源,形成「硬體+軟體+服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服務「黨政軍企」信息化、數位化建設。
「十四五」時期,706所將以成為國內信息技術領域的龍頭企業為目標,立志成長為軍用計算機領域的引領者、信息安全領域的國家隊、物聯網領域的主力軍、軟體評測領域的排頭兵、控制技術領域的生力軍。
「『十四五』的發展目標,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建成百億級信創產業企業。」706所所長袁曉光滿懷豪情地說道。
朝著這個宏偉目標,706所黨委正在描繪一幅「十四五」發展藍圖:以「大計算、大應用、大變革、大協作、大產業」總體思路為發展理念,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根本,推進數位化企業建設,堅持產業運營和資本運營並重,打造管理、技術、人才、資本四大核心驅動力,構建現代科技創新型企業運營模式,形成高新產業發展新格局,全面提升706所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能否把握「十四五」的發展機遇,於變局中開新局,這檢驗著706所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現代化的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706所『十四五』不懈追求的企業願景。」袁曉光堅定地說。
「十四五」時期,706所將奏響改革最強音,所黨委提出了「一個堅持、兩大方面、三層架構、四類體系」的構想,聚焦技術體系、產品體系、人才體系、供應鏈體系、質量體系、營銷售後服務體系等全方位升級,全面提升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706所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融入該所治理體系的各個方面,以制度和文化兩方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為實現戰略和管控意圖共同發力。同時,該所將持續優化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職能,打造以開放協同共享智慧的戰略體系、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體系、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體系和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文化體系,築牢發展基石。
到2025年,706所將基本實現高質量發展模式,企業治理體系基本定型、治理能力更加成熟、人員綜合素質大幅提升,形成高端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同時,專業體系優勢凸顯,核心專業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關鍵產業行業佔有率處於第一梯隊,商業模式創新成效顯著,基本實現共享發展。「數字706」戰略將推動企業運營敏捷高效,形成以數據驅動的科研生產、運營和風險管控模式。工藝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供應鏈管控水平明顯提高,軍品生產具備敏捷高效高質量內生能力,民品生產形成高水平社會化供應保障能力。全方面多層次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大安全建設與業務工作同步發展深入融合,風險防控更加有效,人員培養系統化,獎勵激勵機制達到新高度。
勇立潮頭再聚力,乘風破浪開新篇。這是奮進的五年,也是輝煌的五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706所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入推進實施集團公司、二院轉型升級發展思路及戰略措施,直面風險挑戰,牢牢把握髮展機遇,全面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型現代企業新徵程,為把706所建設成百億級信創產業企業而不懈奮鬥!
文/ 本報記者 姜瓊瓊 通訊員 唐舸軒
圖/ 由706所提供
原標題:《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勇立新時代潮頭 以計算驅動未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