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抖音門檻的提升,越來越多創作者開始加入原創的行列。而對於視頻原創者來說,拍攝是一道必須邁過去的坎兒。
很多拍攝視頻的新手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別人輕輕鬆鬆就能拍出一條好看的視頻,而自己辛辛苦苦卻只拍出一堆爛片。
想要拍出精彩、吸睛的視頻,運鏡是最為基礎、也最為實用的拍攝技巧。今天就為大家分享8種運鏡手法,哪怕0基礎的小白也能快速上手掌握。
在分享8種技巧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運鏡?
運鏡,又稱為運動鏡頭、移動鏡頭,它是指攝影機在運動中拍攝的鏡頭。
與運鏡相對的是定鏡,定鏡頭讓人覺得死板,而運動鏡頭則會讓畫面更具動感。
運鏡有8種「必殺級」技巧,分別是:推、拉、搖、移、跟、甩、升、降。我們常見的影視作品中,大多數內容就是8種運鏡技巧的組合。
推鏡頭
推鏡頭是一個從遠到近的構圖變化,在被拍對象位置不變的情況下,用相機向前緩緩移動或急速推進的鏡頭。
隨著攝影機的前推,畫面經歷了由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的完整或不完整,但必然是連縫的變化過程。
此種鏡頭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體,使觀眾的視覺注意力相對集中,視覺感受得到加強,造成一種審視的狀態。符合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由遠而近、從整體到局部、由全貌到細節觀察事物的視覺心理。
拉鏡頭
拉鏡頭則相反,它是攝影機通過移動逐漸遠離拍攝對象。
一方面取景範圍由小變大,逐漸把陪體或環境納入畫面;
另一方面,被拍對象由大變小,其表情或細微動作逐漸不再能看得清晰,與觀眾距離也逐步加大。
拉鏡頭往往用來把被攝主體重新納入一定的環境,提醒觀眾注意人物所處的環境或者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變化。
搖鏡頭
搖鏡頭時攝影機本身不作移動,藉助於活動底盤使攝影鏡頭上下、左右、甚至周圍的旋轉拍攝。
搖鏡頭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圍的一切。
左右搖常用來介紹大場面,上下直搖又常用來展示高大物體的雄偉、險峻。搖鏡頭在逐一展示、逐漸擴展景物時,還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移鏡頭
移鏡頭顧名思義便是要移動攝影機。它往往要藉助一定的器械,或者把攝影機扛在肩上才能完成拍攝任務。
移鏡頭類似生活中的人們邊走邊看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變化的總是被攝主體的背景。不管被攝主體是固定不動或者處於運動之中,因為鏡頭的移動,被攝主體的背景在連續的轉換中總是變動不居,總是充滿動感。
移動拍攝的效果是最靈活的,但弊端是相機抖動不好控制,很多人拍出來五毛錢效果,這時就要用到穩定器,穩定器通過機身馬達和旋轉軸來控制相機移動和旋轉。
跟鏡頭
跟移鏡頭同樣也是一種移動鏡頭,同樣也需藉助一定的器械,或者把攝影機扛在肩上才能完成拍攝任務。
它與移鏡頭不同之處只在於:當攝影機的拍攝方向與被攝體的運動方向一致或完全相反,且與被攝體保持等距離運動(一般如此)的移動時,它才被稱為跟鏡頭。
跟鏡頭始終跟隨運動著的主體,有特別強的穿越空間的感覺,適宜於連續表現人物的動作、表情或細部的變化。
甩鏡頭
甩鏡頭,也即掃搖鏡頭,指從一個被攝體甩向另一個被攝體,表現急劇的變化,作為場景變換的手段時不露剪輯的痕跡。
甩鏡頭常用在表現人物視線的快速移動或某種特殊視覺效果,使畫面有一種突然性和爆發力。
升、降鏡頭
升和降是相機藉助升降裝置等一邊升降一邊拍攝的方式,升降運動帶來了畫面視域的擴展和收縮,通過視點的連續變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構圖效果。
升鏡頭是指鏡頭向上移動形成俯視拍攝,以顯示廣闊的空間。
降鏡頭是指鏡頭向下移動進行拍攝,多用於拍攝大場面,以營造氣勢。
對於新手來說,在日常拍攝過程中,首先逐一練習8種基礎鏡頭,當找到感覺後再進行組合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