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這門8h的《深入理解和應用近紅外技術》,化學計量學再也不「難」了!

2021-02-15 儀器信息網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Near Infrared)即NIR,是近年來分析化學領域迅猛發展的高新分析技術。NIR因具有分析速度快、無破壞性、不汙染環境等優點,已經成為工農業生產過程質量監控領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之一。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離不開化學計量學,而對於一般的使用者,化學計量學往往是一個難點,實踐中也經常有不當使用化學計量學算法的例子。為幫助近紅外光譜從業人員快速提升,深入理解近紅外本質,合理應用近紅外技術,儀課通特邀近紅外光譜分會副理事長、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杜一平老師從分析化學角度、化學計量學角度以及應用角度深度解析NIR幫助從業人員從近紅外數據、近紅外模型、近紅外建模步驟等各方面對近紅外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對近紅外光譜分析的整個過程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講師介紹

杜一平: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近紅外光譜分會副理事長。

2010年成功組織承辦了第三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和第二屆亞洲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

近年來主要從事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器、化學計量學算法和應用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涉足的領域包括:工業在線監測、工業產品快速檢測、農產品及中草藥品質快速鑑別等。

課程大綱

這門課,你將獲得什麼?

了解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原理、儀器、分析方法,以及作為吸收光譜的共性特點和NIR特有的性質,對近紅外光譜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認識。熟知NIR應用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本節重點介紹光譜數據和分析模型,從數據的基本框架、數據的空間分布,以及光譜與指標參數之間的相關關係等方面進行比較詳細的講解,幫助學員深入理解近紅外數據和模型,掌握通過化學計量學方法解決近紅外分析問題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從化學計量學角度理解NIR之二:多元校正和數據處理

本節詳細介紹了建模通常採用的化學計量學的多元校正方法,包括多元線性回歸、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回歸和偏最小二乘法;並介紹了常見的數據處理方法和波長選擇方法,包括中心化、平滑、求導、多元散射校正、小波變換等,以及相關係數法、移動窗口偏最小二乘法、間隔偏最小二乘法、蒙特卡羅無信息變量消除法等波長選擇方法;最後介紹了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建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並分析建模中容易出錯和不易理解之處。

本節詳細分析實際建模中的常見問題,比如樣本數選多少和如何體現樣本的代表性、數據集合如何劃分、模型維度如何選擇、怎樣進行模型的優化與評價等,並給出問題的解決策略。此外,講師根據十餘年近紅外光譜分析工作的實踐,提出一種綜合建模方法,即採樣誤差分布分析(SEPA)。同時介紹了該方法的設計思路和算法的具體步驟,用一個實際的近紅外光譜分析數據,利用SEPA進行異常點去除、光譜處理和波長選擇、模型建立、模型評價等工作,展現了建模的完整過程。

介紹近紅外光譜分析的特點,近紅外光譜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在線分析中的應用,目前近紅外的典型應用和一些特殊的應用,以及近紅外光譜應用展望等。

適合人群

本課程適合於農產品、食品、醫藥、石化、菸草等領域從事近紅外光譜分析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學習中涉及近紅外光譜分析的高校學生,以及近紅外光譜儀器生產/代理商的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等。

如果你對近紅外分析技術感興趣,有意從事相關分析工作,本課程是你入行的剛需「利器」。

掃碼搶券:僅限前500

本課程共5節,時長7.5小時,原價450元,儀課通公眾號的粉絲可繼續享受優惠券福利,券後只需59元,僅限500張,手慢無~

掃碼領取391元優惠券

領取方式:

1、掃碼打開或關注儀課通公眾號,對話框回復【20200421】即可獲取優惠券領取連結, 點擊優惠券連結進入領券頁面。

2、「點擊領取」後手動選擇「去使用」,點擊《深入理解和應用近紅外技術》系列課進入詳情頁。

3、課程詳情頁點擊右下方「訂閱專欄」將會彈出支付頁面,優惠券已自動抵扣,只需微信支付59元即可完成購課。購課完成後請在「儀課通公眾號菜單欄-我的課」進行學習。

學習資料

除了優惠券,小編還準備了近紅外光譜分析學習資料,包括近紅外光譜技術基礎理論與應用、近紅外光譜儀常見問題解答等,同樣僅限前500名!

趕快進班級群領取資料吧!如群已滿請加群主微信號:ykt418418 (儀小寶),回覆:【近紅外

掃碼領取近紅外學習資料

相關焦點

  • 近紅外:「開放」的技術,共享的應用
    迄今為止我仍然認為這是近紅外應用領域最難的課題之一,可以說對影響近紅外檢測技術應用的難點該課題都有涉及,如光在人體中行進的光程不確定性,佔人體大部分組成的水分、蛋白、脂肪的吸收對含量相對較低的血糖的吸收的幹擾,人體結構的差異和不同個體不同部位的差異都會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產生極大的影響。另外,由於不能對檢測對象(人體)做任何樣品前處理,解決手段受到很大限制。
  • 化學計量學能給分析儀器帶來什麼?——訪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
    我們應該亦必須應用各類最優化的策略、方法及技術迅速而有效地從所獲得的多維響應數據中提取儘可能多的有關被測物質的化學成分、結構和生物化學活性等方面的信息。化學計量學就是基於這種使命而發展起來的一門化學分支學科。  化學計量學看似深奧,其實其涉及的很多問題都是分析化學的基礎性問題,可以說是複雜體系解析的強有力和有效的工具。
  • 羅海峰:近紅外應用與推廣,我一直在路上......
    現在想起來, 當時的自己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沒有真正體會到近紅外的內涵和真諦。就這樣,我懷著一種自信滿滿的心情,踏上人生第一次的近紅外服務的路程, 當時公司安排我去山東去做近紅外分析儀的安裝工作,記得那是一個油脂企業客戶,在安裝現場,我盡力把自己現學的對近紅外的理解灌輸給客戶,整個培訓花了我3天時間,從近紅外的原理和機器的特點,定標軟體的應用,我講得力求面面俱到。
  • 賽默飛近紅外光譜儀的應用
    近紅外光譜儀在過程分析中的應用近紅外分析技術因其可運用於複雜背景下樣品的多組分、瞬態分析和結合現代光纖技術進行可實現現場遙測而不破壞樣品和幹擾生產過程等特點,使其在工業現場控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NIR)是目前最為先進也 是最具發展前景的過程分析技術之一,已被發達國家各種重要煉油裝置如原油蒸餾、 催化裂化和蒸汽裂解等普遍採用,與先進過程控制技術結合優化生產,促進了煉油生產技術的巨大進步,並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 化學計量:精準感知世界 助力質量強國
    化學計量是研究化學測量及其應用的一門學科,是為了保證化學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有效而進行的活動。  化學計量主要由標準裝置、標準物質和標準方法三個核心要素構成。化學計量源頭的基標準裝置、基標準方法和基標準物質三位一體,保證化學測量的溯源性,使實際測量量值能夠通過不間斷的溯源鏈,溯源至化學計量源頭,進而溯源至國際基本單位,保持全球量值一致性和準確度。
  • 近紅外光譜的柔性生命力——Norris導數濾波淺說
    近紅外光譜分析是融合樣本、變量和模型三個多維空間的建模體系,化學計量學是核心技術。相對於其他分析手段,近紅外光譜具有快速簡便的優勢,它可以不進行化學或物理的前處理,直接進行測量。例如,採用漫反射法直接測量固體樣品(如粉末,顆粒,纖維等)、透射法直接測量多種組分的複雜液體樣品(如血液,牛奶,酒類等)。同時,它也對方法學提出了挑戰。例如,需要處理光譜基線漂移和傾斜等光譜擾動。
  • 近紅外光譜儀相關企業走訪調研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目前賽默飛在中國擁有1900名員工,服務於第一線的專業人員超過1000名;6家生產工廠,蘇州在建的大規模工廠2012年也將投產;在北京和上海共設立了5個應用開發中心,將世界級的前沿技術和產品帶給國內客戶,並提供應用開發與培訓等多項服務;位於上海的中國技術中心結合國內市場的需求和國外先進技術,研發適合中國的技術和產品;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瀋陽等多個城市設有分公司或銷售辦公室,2012
  • 紅外光譜(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與分析
    紅外光譜聯用技術在材料熱分解研究中的應用[8]FTIR和固體原位反應技術、快速熱裂解原位反應技術以及熱分析技術的聯用在實時監測材料受熱分解過程中凝聚相中間產物、終態產物和氣相產物的組成以及分解起始溫度點和溫度範圍方面的應用,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材料熱分解機理研究方法。
  • 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多元校正方法(二)
    主成分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化學計量學方法,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 校準人體紅外測溫儀,配送檢定合格體溫計 省計量院提供有效技術保障
    校準人體紅外測溫儀,配送檢定合格體溫計省計量院提供有效技術保障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日訊(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周闖 李銀軒)記者今天從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獲悉,截至1月31日,該院累計為全省醫療機構、疾控中心、長沙高鐵南站等單位和重要口岸校準人體紅外測溫儀600臺套,配送檢定合格體溫計1000餘只,為防控疫情提供有效技術保障。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全力支撐紅外體溫計校準檢測
    汪洪軍告訴記者,目前,該所有紅外體溫計校準和黑體輻射源校準2個實驗室來從事紅外體溫計相關的研究和檢定校準量值傳遞等工作。「歷經多年努力,我們已建立國家紅外體溫量值溯源標準,通過把最準的量值傳遞給全國各地方計量技術機構,制定相關技術規範,持續開展技術培訓,支撐保障各地計量技術機構開展各種紅外體溫計的檢定和校準。」他說道。
  • 基於微光與紅外的夜視技術
    第三代微光器件的工藝基礎是超高真空、NEA表面激活,雙近貼、雙銦封、表面物理、表面化學和長壽命、高增益MCP技術等,又為發展第四代微光管和長波紅外光陰極像增強器等高技術產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圖1所示是用三代微光夜視儀在同樣條件下分別獲取的圖像,從圖中可明顯看出第三代要優於第二代,而第二代又遠遠優於第一代。
  • 24天為2410隻紅外體溫計免費檢定校準!她是一名「有溫度」的計量人
    在部署工作的過程中,了解到梅州市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較多、距離韶關市路程遙遠、紅外體溫計檢測需求迫切等狀況,趙尚宇當即決定,疫情不等人,要迅速趕赴梅州開展校準工作。1月24日(大年三十)一早,趙尚宇一行便奔赴梅州市開展校準工作,顧不上節日在家的溫馨,顧不得自身的健康安全,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始終堅守崗位。
  • 煙臺疫情防控期間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器7638臺件
    據煙臺市計量所收發室主任張東寧介紹,強檢計量器具使用單位申請強制檢定需登錄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業務管理系統,完成填報和審批後,由相應級別的國家法定計量機構組織實施,檢定合格後出具計量檢定證書,檢定不合格的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截至目前,今年以來該局計量所共檢定用於貿易結算的計量器具2.4萬臺件,為公平貿易提供了計量技術支撐。
  • 好書,瞄一下:《Excel中的化學計量學》
    內容簡介:全書共分4部分,第1部分對化學計量學進行了總體介紹;第2部分概述了閱讀本書所需的相關數學和計算機基礎知識
  • 近紅外光譜腦氧飽和度監測的臨床應用進展
    作者:閔祥振,賈智勇,郭蕊,王南海,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近些年,近紅外光譜學(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監測患者局部腦氧飽和度(ScO2)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關於ScO2指導臨床應用的綜述卻鮮有報導。
  • 具有創紀錄長近紅外開啟波長的分子化學發光探針合成成功
    具有創紀錄長近紅外開啟波長的分子化學發光探針合成成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2:01:5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蒲侃義團隊經過不懈努力,合成了一種具有創紀錄長近紅外開啟波長的分子化學發光探針
  • 海洋光學高解析度近紅外光譜儀擴展波長測量範圍
    上海2012年9月27日電 /美通社/ -- 海洋光學(www.oceanopticschina.cn)推出了新款小型近紅外光譜儀NIRQuest512-1.9。這款高解析度近紅外光譜儀NIRQuest512-1.9的響應範圍可達1100-1900納米,從糧食生產和化學處理的變化監測到為半導體裝配和醫療進行雷射特徵分析,該光譜儀可應用於各種領域。
  • 科普帖丨紅外熱像技術如何實現體溫篩查
    ,通過將人體發出的不可見紅外能量轉變為可見的熱圖像,簡單來說就是讓溫度從一個一個的數值變成滿是溫度數據的圖像,高效性是其最大的優勢之一。近日,國內專注熱像研發領域10年的上市企業FOTRIC飛礎科,應用工程師李工做技術解答。首先,李工以人流密集的火車站的測溫需求為例,日客流量為10萬人次,如用測溫槍對所有人進行體溫篩查,按照一個人平均3秒鐘計算,全部測完10萬人次需要83小時約3.5天,顯然不合理。當然,可以開設多個入口分散客流,但仍需要旅客駐足停留3-5秒才能放行通過。但
  • 中國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
    打開APP 中國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 發表於 2020-06-01 16:11:34 5月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設在該所的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歷經近3年的醫-工交叉深入探索,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並在國際上首次開展臨床應用轉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