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帖丨紅外熱像技術如何實現體溫篩查

2020-12-12 雷鋒網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感染後,發熱通常作為首發症狀出現,於是測量體溫成為篩查疑似病例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醫院、地鐵站、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場所。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測量體溫的工具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體溫計,包含常見的水銀體溫計及電子體溫計,多為居家使用;


第二類是測溫槍,依靠傳感器接收人體的紅外線來判斷體溫,並通過公式來換算成人體體溫,一般3-5秒即可完成單人溫度測量;


第三類則是最近備受關注的紅外熱像儀測溫,通過將人體發出的不可見紅外能量轉變為可見的熱圖像,簡單來說就是讓溫度從一個一個的數值變成滿是溫度數據的圖像,高效性是其最大的優勢之一。

紅外熱像儀測溫是如何實現人體溫度精準篩查?近日,國內專注熱像研發領域10年的上市企業FOTRIC飛礎科,應用工程師李工做技術解答。

首先,李工以人流密集的火車站的測溫需求為例,日客流量為10萬人次,如用測溫槍對所有人進行體溫篩查,按照一個人平均3秒鐘計算,全部測完10萬人次需要83小時約3.5天,顯然不合理。

當然,可以開設多個入口分散客流,但仍需要旅客駐足停留3-5秒才能放行通過。但如果設置紅外熱像測溫儀則可保證人流在正常速度下通過,且無需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

然後,紅外熱像儀測溫如何實現人體溫度精準篩查,FOTRIC飛礎科的李工從以下幾點分析:

一、為何說紅外熱像儀測溫是目前最高效的測溫方式

紅外熱像儀之所以能進行體溫篩查,是因其可將溫度轉化為視覺圖像,每張熱像圖中的像素都是溫度點,溫度點的多少與設備本身的紅外像素有關,例如FOTRIC 692的紅外像素是384*288,即一張熱像圖中有11萬個溫度點,相當於用11萬隻測溫槍同時進行測溫,效率會顯著提高。

二、人體正常溫度與異常體溫的溫差很小,如何通過熱像畫面識別出來

紅外熱像儀熱靈敏度越高,分辨細小溫差的能力越強,測溫更準確。

如一臺紅外熱像儀的熱靈敏為0.03攝氏度,那麼該熱像儀即能分辨出0.03攝氏度的溫差區別,對於體溫篩查這種對準確性要求高的需求,就能很好滿足。類似熱靈敏度這樣的技術參數,都需要在國家計量機構獲得計量認證才可以推出。

三、對於如此精準的測溫需求,是否存在測溫數據的波動影響測溫結果

如果深入研究紅外熱像技術就會知道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來判斷一臺紅外熱像儀是否專業、可靠,即「測溫穩定性」與「測溫一致性」。

舉個例子,如一臺FOTRIC熱像儀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檢測報告中顯示,對49.8攝氏度的測試目標進行2小時不間斷連續測溫,測試結果的波動性非常小(波動值在0攝氏度-0.03攝氏度之間),並且測量同一個黑體靶面時,同一畫面中9個區域的數值基本保持一致,則可表示在測溫穩定性與一致性上是滿足精準計量要求的。

四、紅外熱像測溫儀進行體溫篩查,如何抓取異常體溫

如果人群中出現體溫異常人員,FOTRIC的全自動紅外體溫篩查儀會自動發出蜂鳴聲進行聲音報警,在畫面中超溫部位會自動顯示為紅色,並且LWLIR體溫篩查軟體會自動抓拍一張體溫超溫人員的熱像照片,便於後期工作人員的統計與分析。

紅外熱像儀作為非接觸測溫工具,已經在電力行業的日常巡檢、工廠設備的故障排查、加工過程行業的質量管控、鋼鐵石化的安全生產、生物科研的材料研究等領域有了成熟的應用。

而其非接觸、圖像式溫度成像、高效篩查等特點已被大面積體溫篩查場所關注,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人流量大的交通樞紐場所,醫院、大型企事業單位、學校等人群密集的社會場所已廣泛投入使用。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科普帖丨熱像儀做體溫篩查,對人體有害嗎?
    熱成像技術就是通過採集物體發出的紅外電磁波,將紅外信號轉化成電信號,再通過信號處理系統將輻射能量即溫度通過不同灰度顯示出來,灰度的不同代表溫度不同從而計算出物體溫度,並輸出便於肉眼識別的偽彩色圖像。這樣,熱成像攝像機就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測溫需要人員近距離接觸的問題,實現非接觸式測溫,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 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
    隨著我們中國企業以外其他國家的病例激增,如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已經是一個最為迫切的問題,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社會關鍵時期。紅外測溫儀,其實是一款非常成熟的產品。紅外測溫儀原理很簡單,物體在自然界中大於絕對零,會向環境中輻射紅外線,這種紅外能量與物體的溫度呈正相關。因此,只要儀器檢測到紅外線,然後將它們轉換成不同大小的電信號,就可以確定物體的溫度。
  • 紅外傳感器技術在肺炎疫情體溫篩查中的應用
    在本次疫情防控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呼吸機、監護儀、制氧機、負壓救護車等醫療產品,在危重病人搶救以及防止病毒擴散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這些都離不開傳感器技術的支持。其中,疫情導致紅外體溫計需求激增,而這一在此次疫情防疫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紅外體溫計設備,便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
  • 紅外熱成像儀體溫檢測站好防疫最後一道崗
    疫情蔓延態勢下,雖然有潛伏期,潛伏期不發熱且具有傳染性,即使體溫不是唯一標準,但是在沒有完全精準有效的方法前,體溫篩查還是有必要的。傳統測量體溫的方式包括水銀溫度計及紅外體溫槍等,缺點比較明顯:需要時間,需要接觸及配合。
  • 安天下AT350體溫篩查系統 熱成像測溫門直銷
    (中關村在線 江蘇行情)南京皓琪特公司代理的的安天下AT350大流量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是一款高精度的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可以實時在線測量目標物體的溫度,輸出熱像視頻,查看超溫狀況。搭配不同配套的平臺軟體,適應人體測溫篩查。
  • 深圳技術大學:成功研製紅外熱像測溫儀
    本報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謝馥蔓)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如何迅速、準確、安全測量人群體溫狀態,助力精準識別患者?近日,深圳技術大學機器視覺研究所古樂野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紅外熱像測溫儀,可實現非接觸式測溫,與額溫槍相比,測溫距離更遠、速度更快。首批設備已在校園內安裝啟用。  古樂野教授團隊研製的紅外熱像測溫儀,無須工作人員操作,無須被測人員駐留,通過速度快。
  • 鹽城移動紅外熱成像精準篩查技術助力景區智能防疫
    近日,由鹽城移動提供的紅外熱成像精準篩查儀在東臺西溪景區投入使用,在景區優質移動5G網絡的加持下,進一步提升了景區全方位智能防疫篩查能力。由於景區出入口較多,隨著當前疫情反覆情況的出現,尤其是冬季因為遊客衣帽等物品對體溫測量可能帶來的測溫準確度影響,景區的防疫要求進一步提升。為此,鹽城移動及時向景區管委會提供了紅外熱成像智能防疫篩查方案,在物聯網、5G技術的支持下,能實時鎖定遊客額頭進行流水式、多人同步的體溫檢測服務,能大大縮減景區入院高峰期的停留時長,同時現場的智能大屏可以實時顯示遊客檢測數據,確保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
  • 最高日產20臺 紅外體溫篩檢儀已實現「昆明製造」
    掌上春城訊3月24日,記者從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在前期針對機場、高鐵站、醫院等重點區域部署50臺紅外體溫篩檢儀的基礎上,為滿足便民中心、昆明會堂等人流密集區域監測需求,2月26日市工信局啟動第三批20臺紅外體溫篩檢儀採購。
  • 紅外熱像技術實現對危險品倉庫的智能監測
    四、紅外熱像技術對危化品倉庫防火的幫助     紅外輻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最為廣泛的電磁波輻射,通過熱像儀實現溫度圖像,人眼可見。同時,大氣、煙雲等對3-5微米和8-14微米的紅外線不吸收,因此,這兩個波段作為「大氣窗口」,我們可以在完全無光的夜晚,或是在煙雲密布的惡劣環境中,清晰地觀察到監控區域的情況。
  • 如何讓體溫篩查更準確?這份體溫測量指南請收藏
    除了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每天測量體溫,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的小夥伴跟小編反映了這樣的一個情況:一些經檢定(校準)符合技術要求的紅外溫度計,測量的體溫竟偏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針對個別防控一線反映紅外溫度計不準的情況,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及時了解相關情況,追溯檢定(校準)線索。
  • 紅外成像技術發展迅速 紅外熱像儀前景大
    相對於2003年的非典時期紅外熱像儀的核心元件還要靠進口,在此次疫情中,國內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應用紅外測溫技術,為篩查人流、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0開始,一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
  • 朗馳欣加班加點生產紅外體溫篩查儀
    此次疫情,除了口罩、紅外體溫計、防護衣等各種防疫物資頻頻告急外,防疫物資中的專業設備緊缺問題牽動著萬千從業人士的心緒,為了打贏這場戰役,滿足前線緊缺的設備需求,許多企業依舊加班加點,提前復工。據了解,紅外體溫篩查儀應用於機場、車站、地鐵、辦公大樓等公共場所出入口的檢疫工作,成功篩查出發熱人員並報警,成為檢疫人員的得力助手。
  • 大立科技快速響應,紅外熱成像助力疫情防控攻堅戰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作為疫情檢測的第一道關口,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查成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重要環節。其中,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檢系統憑藉快速、直觀、安全等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公眾場所對體溫異常人員的大面積快速篩查發揮了重要作用。
  • 體溫槍「一槍難求」!紅外傳感器成市場新熱還是曇花一現?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接觸最多的紅外體溫計設備,更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過程中,紅外體溫設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紅外溫度傳感器作為紅外體溫計的核心器件也面臨巨大的需求。紅外傳感器如何起到關鍵作用?紅外溫度計屬於非接觸式測溫,它是利用物體熱輻射與物體溫度之間的關係來工作的。
  • 疫情隨寒冬再起 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構築「安全線」
    而包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儀等高科技設備在防疫中應用,為我國民眾構建了一道可靠的「安全線」。   那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所需紅外測溫設備的晶片究竟有何技術含量?   據業內人士介紹,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是熱成像系統的核心部件,是探測、識別和分析物體紅外信息的關鍵。
  • 花式測體溫!這些紅外體溫檢測儀你都認識嗎?
    全國人民抗「疫」進入關鍵期,如果您最近有外出,可能會被社區工作人員拿著外形像「槍」一樣的設備對著額頭掃,這是額溫槍或著者手持式紅外體溫檢測儀器,理論上它們可以不接觸人體即可快速、較為精準地測量出體溫。
  • 紅外額溫計、耳溫計很簡單?你這樣用誤差大!紅外體溫檢測儀使用指南!
    nbsp&nbsp&nbsp教你如何科學使用紅外體溫檢測儀&nbsp&nbsp&nbsp&nbsp劃重點&nbsp&nbsp&nbsp&nbsp分類&nbsp&nbsp&nbsp&
  • 重慶軌道交通大坪站等啟用非接觸快速紅外體溫篩查系統
    3月8日,重慶軌道集團發布消息稱,市內企業逐步復工復產,軌道交通客流也在逐漸增加,為做好疫情防控,重慶軌道交通在小什字站、兩路口站、紅旗河溝站、觀音橋站等站啟用20套非接觸快速紅外體溫篩查系統的基礎上,於3月8日在較場口站、大坪站、石油路站、謝家灣站、楊家坪站、臨江門站、冉家壩站、
  • 科普!帶您了解人體紅外溫度計
    在疫情防控期間,人體紅外測溫設備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特點,在醫院、機場車站、農貿商超、住宅小區等公共場所被廣泛使用,但是該如何正確使用測溫設備,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測量人體溫度的儀器有哪些?
  • 人體紅外測溫儀的科普小知識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測量體溫成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人體紅外測溫儀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關口、醫院、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廣泛用。分類常用的人體紅外測溫儀可分為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和紅外體溫計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