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30套!重慶軌道交通大坪站等啟用非接觸快速紅外體溫篩查系統

2020-12-22 慢新聞

3月8日,重慶軌道集團發布消息稱,市內企業逐步復工復產,軌道交通客流也在逐漸增加,為做好疫情防控,重慶軌道交通在小什字站、兩路口站、紅旗河溝站、觀音橋站等站啟用20套非接觸快速紅外體溫篩查系統的基礎上,於3月8日在較場口站、大坪站、石油路站、謝家灣站、楊家坪站、臨江門站、冉家壩站、北碚站等站新增30套該系統,進一步提高進站乘客測溫效率。

據介紹,非接觸快速紅外體溫篩查系統,在車站安檢區域對高熱體徵乘客作出快速甄別,可以實現遠距離、大面積、無停留的檢測。系統通過快速非接觸式篩查,檢測到體溫異常的乘客會自動報警,對於系統篩查出的發熱乘客,測溫工作人員將採取人工複測方式進一步確定。

重慶軌道集團表示,將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密切關注客流變化情況,根據需要增加該系統,強化測溫工作,為廣大乘客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環境。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文 重慶軌道集團供圖

相關焦點

  • 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
    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 2020-12-2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天內 17家定點醫院接入遠程系統 100套體溫快速篩查儀投用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成都東站、成都北站及區(市)縣的重點交通樞紐要道,每天人來人往,如果能夠在此精準識別出少數的發熱旅客,提前幹預,能幫助有效減緩疫情在成都及各地的蔓延。連日來,成都市衛健委聯合市疾控中心、成都各大醫院,以及成都移動進行接洽,多方通力合作,在這場「防控戰」中,1天內17家定點醫院接入遠程系統,100套體溫快速篩查儀投用。
  • 紅外傳感器技術在肺炎疫情體溫篩查中的應用
    比如,在廈門,相關傳感器生產企業僅一天的傳感器出貨量便達到100多萬支,這些傳感器被發往其他公司裝配成紅外體溫計,進而發往武漢等全國防疫一線地區。廈門市相關企業在連夜加班加點生產體溫傳感器,資料圖我們知道,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比之前的SARS病毒更狡猾,其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感染:發熱、咳嗽、呼吸急促或者呼吸困難。
  • 安天下AT350體溫篩查系統 熱成像測溫門直銷
    採用「大流量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可以高效排查,使得人員快速、有序地通行, 不會因為疫情控制,影響正常的人員進出,即能有效防範疫情,又可以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     「大流量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具有「無接觸式檢測、高精度體溫篩查、異常體溫預警」的特性。
  • 最高日產20臺 紅外體溫篩檢儀已實現「昆明製造」
    3月10日,20套紅外體溫篩檢儀已陸續到貨,截至3月23日,20套設備已全部安裝完畢並投入使用。據介紹,按照省、市疫情防控要求,昆明市工信局組織本地有技術基礎和實力的企業轉產轉型,成功研發生產紅外體溫篩檢儀,填補了昆明沒有紅外體溫篩檢儀製造企業的空白。目前,紅外體溫篩檢儀「昆明造」已滿足本地需求,逐步輻射全國市場。
  • 科普帖丨紅外熱像技術如何實現體溫篩查
    當然,可以開設多個入口分散客流,但仍需要旅客駐足停留3-5秒才能放行通過。但如果設置紅外熱像測溫儀則可保證人流在正常速度下通過,且無需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然後,紅外熱像儀測溫如何實現人體溫度精準篩查,FOTRIC飛礎科的李工從以下幾點分析:一、為何說紅外熱像儀測溫是目前最高效的測溫方式紅外熱像儀之所以能進行體溫篩查,是因其可將溫度轉化為視覺圖像,每張熱像圖中的像素都是溫度點,溫度點的多少與設備本身的紅外像素有關,例如FOTRIC 692的紅外像素是384*288,即一張熱像圖中有
  • 花式測體溫!這些紅外體溫檢測儀你都認識嗎?
    全國人民抗「疫」進入關鍵期,如果您最近有外出,可能會被社區工作人員拿著外形像「槍」一樣的設備對著額頭掃,這是額溫槍或著者手持式紅外體溫檢測儀器,理論上它們可以不接觸人體即可快速、較為精準地測量出體溫。
  • 紅外熱成像儀體溫檢測站好防疫最後一道崗
    疫情蔓延態勢下,雖然有潛伏期,潛伏期不發熱且具有傳染性,即使體溫不是唯一標準,但是在沒有完全精準有效的方法前,體溫篩查還是有必要的。傳統測量體溫的方式包括水銀溫度計及紅外體溫槍等,缺點比較明顯:需要時間,需要接觸及配合。
  • 硬核」復工復學,無接觸式一秒測體溫是如何做到的?
    一位安防行業人士告訴小編,「體溫測試只是一個初步排查手段,可以把體溫異常的人員找出來做更進一步檢查,而不是作為確診的唯一手段。」 公共場所的篩查需求,是「迅速」與「排除大多數」。因此,全國各城市人流最為密集的區域,包括公共運輸與寫字樓、商場、學校等區域,對紅外測溫儀的需求正在逐漸擴大,你會在城市的每個地方看到各類紅外測溫產品。
  • 那些走在抗「疫」前線的紅外測溫儀製造企業
    據悉,華中數控也負責了武漢雷神山醫院「紅外熱成像智能體溫檢測系統」的主調試維護,同時國家工信部給與華中數控900臺紅外體溫監測儀的生產任務。在經歷了一次原材料告急之後,目前產能已爬升至100臺/天以上。
  • 12月30日起乘客只需手機「掃碼」 便可進出重慶軌道交通車站閘機
    都市熱報-廂遇記者從重慶軌道集團了解到,12月30日起,重慶軌道交通全線網將實現行動支付掃碼過閘,支持重慶軌道交通官方APP「渝暢行」、支付寶、微信、銀聯雲閃付四種支付方式,其中支付寶、微信、銀聯雲閃付「乘車碼」兼具軌道與常規公交支付功能,實現「一碼通乘」。
  • 朗馳欣加班加點生產紅外體溫篩查儀
    此次疫情,除了口罩、紅外體溫計、防護衣等各種防疫物資頻頻告急外,防疫物資中的專業設備緊缺問題牽動著萬千從業人士的心緒,為了打贏這場戰役,滿足前線緊缺的設備需求,許多企業依舊加班加點,提前復工。據了解,紅外體溫篩查儀應用於機場、車站、地鐵、辦公大樓等公共場所出入口的檢疫工作,成功篩查出發熱人員並報警,成為檢疫人員的得力助手。
  • 科普帖丨熱像儀做體溫篩查,對人體有害嗎?
    昨天,雷鋒網發文《抗擊疫情的黑科技:非接觸式熱成像高精準人體測溫》。文中提到,目前正值春運旅客出行高峰,公共場合人流密集,正是病毒傳染的高發期,許多機場、碼頭、火車站、客運站等場所可見體溫檢測工作,而採用的工具大多都是熱成像相關設備。
  • 中核集團推出太赫茲紅外複合安檢儀實現快速安檢
    白宇據中核集團發布的消息,近日,同方股份旗下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威視」)研製並快速推出了「太赫茲紅外複合人體安檢儀」,彌補了以往的手持測溫槍在體溫檢測方面效率低、誤差大等問題,可以讓安檢員無需貼身手檢,被檢人員無需停留、自然行走的狀態上通過地鐵安檢
  • 廣東省生產醫用紅外體溫計公司最多 主要集中在深圳
    南都訊 在小區門口,通常能見到排查人員手握一把體溫計作發熱人群快速篩查。這把溫度計是「紅外線體溫計」,測溫的原理是將被測物體發射的紅外線具有的輻射能轉變成電信號。疫情來襲,這種「紅外線體溫計」相當搶手,一度供不應求。那麼,國內有多少生產「紅外線體溫計」的公司?它們分布在哪?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 篩查用紅外體溫計使用手冊
    目前主要有接觸式的和非接觸式的,接觸式的主要有水銀體溫計、醫用電子體溫計等,非接觸式的有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紅外篩檢儀等。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是否接觸到皮膚,從測量精度來說,接觸式測溫計要高於非接觸式。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主要使用的是紅外額溫計和紅外篩析儀,優點是使用方便,無接觸,效率高,能起到初步篩查目的。
  • 體溫槍「一槍難求」!紅外傳感器成市場新熱還是曇花一現?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接觸最多的紅外體溫計設備,更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過程中,紅外體溫設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紅外溫度傳感器作為紅外體溫計的核心器件也面臨巨大的需求。紅外傳感器如何起到關鍵作用?紅外溫度計屬於非接觸式測溫,它是利用物體熱輻射與物體溫度之間的關係來工作的。
  • 河北廊坊移動用「5G 無感體溫篩查系統」助力疫情防控
    2月21日晚,廊坊移動公司為廊坊霸州市政府成功搭建「5G 無感體溫篩查系統」,實現非接觸性體溫篩查,降低接觸式測溫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提高體溫篩查效率,嚴把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據悉,「5G 無感體溫篩查系統」由「前端溫度採集 中端監測預警 末端人員複查」三部分構成,可實現在3米範圍內非接觸式快速檢測個體體溫,發現異常則自動聲光預警。依託5G網絡高速率、低時延的特點,系統大大縮短了體溫篩查設備讀取時延,工作人員可以更快獲取監測篩查數據,實現人員密集高危區域的快速體溫檢測。
  • 長春站和長春西站安裝了8套「紅外智能體溫監測系統」
    根據長春站的旅客流量,在省市領導親自協調下,長春站優先使用長春市最新引進的「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在南北進出站口和長春西站出站口安裝了8套「紅外智能體溫監測系統」,預設報警溫度為37℃,十米之內能夠保證旅客百分之百體溫監測、追蹤和鎖定,同時設置4個「留觀室」,由長春站職工和長春市疾控專業人員共同完成體溫監測工作。
  • 智能翻譯口罩、非接觸電梯按鈕,科技公司為安全復工各顯神通
    近期,為幫助員工安全復工,全球科技公司「各顯神通」,研發了熱探測攝像機、密切接觸者追蹤軟體、非接觸式電梯按鈕和紫外線殺菌燈等多種抗疫產品。熱成像測溫系統和密切接觸者追蹤軟體為了提升疫情期間線下辦公的安全性,加強對可疑病例的快速篩查,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超高精度人體熱成像測溫系統。該系統採用高精度熱成像攝像機+黑體模式,在人們進出公共場所時可對其體溫進行精準快速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