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

2020-12-25 澎湃新聞

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

2020-12-2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不是一個獨立生命體,需要入侵到活細胞,利用活細胞的能量和物質及分子編碼功能,才能複製和釋放更多的子代病毒顆粒。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較為嚴重,且具有一定的潛伏期,為避免感染需做好有效的防護:

1、儘量減少出行,不要去人群聚集處,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2、做好家庭消毒:每天通風換氣、定期消毒;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用流動水,肥皂或洗手液,洗20秒以上;

4、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肘部或紙巾遮住口鼻;

5、避免接觸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的人,有疫區、患者、疑似患者接觸史一定要及時上報,接受隔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還在不斷持續。隨著我們中國企業以外其他國家的病例激增,如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已經是一個最為迫切的問題,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社會關鍵時期。

紅外測溫儀,其實是一款非常成熟的產品。紅外測溫儀原理很簡單,物體在自然界中大於絕對零,會向環境中輻射紅外線,這種紅外能量與物體的溫度呈正相關。因此,只要儀器檢測到紅外線,然後將它們轉換成不同大小的電信號,就可以確定物體的溫度。

紅外測溫儀具有遠距離、大面積、高效率、無溫度傳感等功能。更適合於機場、地鐵、醫院、高速火車站等擁擠的地方。

紅外體溫檢測儀的種類可分為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紅外篩檢儀)、紅外體表溫度計(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其中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紅外篩檢儀)利用多點測溫圖像識別追蹤,適用於機場口岸、地鐵、車站、碼頭、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場合,用於體溫異常人員的快速篩查。紅外體表溫度計(紅外額溫計)適用於企事業單位、住宅、社區等人流較少的場合,適合移動巡檢,目前大量應用於防疫控制中。

在疫情發生之前,許多人對紅外測溫是比較陌生的,而疫情當下,紅外測溫卻成為了公共區域疫情防控的「頭號功臣」。那麼為何它這麼有效厲害?主要運用技術就是紅外熱成像。

紅外熱成像基於什麼原理呢?就是紅外線。只要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因此自然界中的萬物,無時無刻地都在向外輻射這種不可見的紅外線,我們人類也會發射紅外線,是我們自己的熱量,用圖像的方式顯現。所以無需擔心紅外測溫對我們有輻射,因為不是外界的能量。

熱成像是指物體表面不同部分發射的紅外輻射被紅外探測器所探測到後,經過光電轉換、信號處理,然後給不同的溫度賦予不同的顏色,最終在屏幕上顯示出一副黑白或彩色的,代表物體表面溫度分布的圖像,也就是熱圖像。

在疫情期間,傳統的水銀測溫計、和手持測溫槍顯然已經不能夠勝任了,政府啟動緊急方案。這種「紅外體溫篩查儀」具有無接觸式測溫、大規模人群實時體溫測量、自動抓取發熱人群的優勢,廣泛應用之後能夠大大避免了發熱疑似人群擴散疫情,可以說,「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在春運防控新型肺炎時築起了第一道防線。

防疫遙操作機器人將有效地協助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降低人工成本,並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一線醫護人員在新發肺炎疫情背景下面臨的高感染風險。

具備一個液晶「頭」和兩個機械「臂」的防疫遙操作機器人可以通過手機控制在室內靈活穿梭,實現紅外測溫、分診、噴灑消毒劑、樣品轉移、垃圾清運等功能,並可使用身體上配備的攝像機進行實時觀察,以協助「遠程會診」。

江蘇省自動化學會宣

原標題:《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朗馳欣加班加點生產紅外體溫篩查儀
    此次疫情,除了口罩、紅外體溫計、防護衣等各種防疫物資頻頻告急外,防疫物資中的專業設備緊缺問題牽動著萬千從業人士的心緒,為了打贏這場戰役,滿足前線緊缺的設備需求,許多企業依舊加班加點,提前復工。據了解,紅外體溫篩查儀應用於機場、車站、地鐵、辦公大樓等公共場所出入口的檢疫工作,成功篩查出發熱人員並報警,成為檢疫人員的得力助手。
  • 紅外熱成像儀體溫檢測站好防疫最後一道崗
    疫情蔓延態勢下,雖然有潛伏期,潛伏期不發熱且具有傳染性,即使體溫不是唯一標準,但是在沒有完全精準有效的方法前,體溫篩查還是有必要的。傳統測量體溫的方式包括水銀溫度計及紅外體溫槍等,缺點比較明顯:需要時間,需要接觸及配合。
  • 最高日產20臺 紅外體溫篩檢儀已實現「昆明製造」
    掌上春城訊3月24日,記者從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在前期針對機場、高鐵站、醫院等重點區域部署50臺紅外體溫篩檢儀的基礎上,為滿足便民中心、昆明會堂等人流密集區域監測需求,2月26日市工信局啟動第三批20臺紅外體溫篩檢儀採購。
  • 1天內 17家定點醫院接入遠程系統 100套體溫快速篩查儀投用
    連日來,成都市衛健委聯合市疾控中心、成都各大醫院,以及成都移動進行接洽,多方通力合作,在這場「防控戰」中,1天內17家定點醫院接入遠程系統,100套體溫快速篩查儀投用。這條「看不見的救援通道」,可以完成對醫院大廳的實時視頻監控,同時能夠通過遠程會議系統進行多方會議、指揮調度,未來還可以實現遠程問診等功能……藉助高速5G網絡,信息可以快速交互和傳達,節省時間、提升效率,減少人群聚集帶來的風險,讓醫院的指揮調度也變得更加順暢,同時也為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 中核集團推出太赫茲紅外複合安檢儀實現快速安檢
    白宇據中核集團發布的消息,近日,同方股份旗下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威視」)研製並快速推出了「太赫茲紅外複合人體安檢儀」,彌補了以往的手持測溫槍在體溫檢測方面效率低、誤差大等問題,可以讓安檢員無需貼身手檢,被檢人員無需停留、自然行走的狀態上通過地鐵安檢
  • 科普帖丨紅外熱像技術如何實現體溫篩查
    紅外熱像儀測溫是如何實現人體溫度精準篩查?近日,國內專注熱像研發領域10年的上市企業FOTRIC飛礎科,應用工程師李工做技術解答。首先,李工以人流密集的火車站的測溫需求為例,日客流量為10萬人次,如用測溫槍對所有人進行體溫篩查,按照一個人平均3秒鐘計算,全部測完10萬人次需要83小時約3.5天,顯然不合理。
  • Comper智能紅外額溫儀-精確度,是測溫儀的靈魂。
    如果連體溫都說謊,誰還能對你說真話?即使1℃的體溫變化都會牽動神經變得緊張。正確使用Comper智能紅外額溫儀,不讓體溫欺騙你。在這場疫情中,紅外額溫儀具備非接觸、測量快、使用場景靈活等優勢,成為快速篩查體溫異常人員的重要工具。
  • 高德紅外:紅外測溫儀供不應求 將快速形成大批量產品投放市場
    原標題:高德紅外:紅外測溫儀供不應求,將快速形成大批量產品投放市場 來源:通信網據科創板日報報導,高德紅外在昨日舉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未來紅外測溫儀的需求巨大,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此外,其還透露公司擁有自主可控的探測器晶片生產線,產品中核心的晶片是現成的,新投產的產品已經在準備過程中,將快速形成大批量產品投放市場。測溫產品生產過程中最耽誤工時的是校溫,目前行業只有公司有全自動校溫線,因此生產效能是沒問題的。後續新投產產品的原材料配齊後,每天產能可達1000臺。
  • 花式測體溫!這些紅外體溫檢測儀你都認識嗎?
    全國人民抗「疫」進入關鍵期,如果您最近有外出,可能會被社區工作人員拿著外形像「槍」一樣的設備對著額頭掃,這是額溫槍或著者手持式紅外體溫檢測儀器,理論上它們可以不接觸人體即可快速、較為精準地測量出體溫。
  • 重慶軌道交通大坪站等啟用非接觸快速紅外體溫篩查系統
    3月8日,重慶軌道集團發布消息稱,市內企業逐步復工復產,軌道交通客流也在逐漸增加,為做好疫情防控,重慶軌道交通在小什字站、兩路口站、紅旗河溝站、觀音橋站等站啟用20套非接觸快速紅外體溫篩查系統的基礎上,於3月8日在較場口站、大坪站、石油路站、謝家灣站、楊家坪站、臨江門站、冉家壩站、
  • 紅外額溫計、耳溫計很簡單?你這樣用誤差大!紅外體溫檢測儀使用指南!
    助力快速篩查疑似感染新冠狀病毒肺炎患者&nbsp&nbsp&nbsp&nbsp有效防控疫情&nbsp&nbsp&nbsp&nbsp如果家中、企業有此設備&nbsp&nbsp&nbsp&nbsp那就要仔細閱讀下面的使用指引了&nbsp&
  • 紅外傳感器技術在肺炎疫情體溫篩查中的應用
    其中,疫情導致紅外體溫計需求激增,而這一在此次疫情防疫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紅外體溫計設備,便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紅外體溫計傳感器,資料圖近段時間以來,為滿足湖北武漢等防疫一線的需求,國內多個省份的多家紅外體溫計傳感器生產商,正在加足馬力生產紅外體溫計傳感器。
  • 安天下AT350體溫篩查系統 熱成像測溫門直銷
    採用「大流量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可以高效排查,使得人員快速、有序地通行, 不會因為疫情控制,影響正常的人員進出,即能有效防範疫情,又可以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     「大流量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具有「無接觸式檢測、高精度體溫篩查、異常體溫預警」的特性。
  • 目前50臺紅外體溫篩檢儀已覆蓋昆明各大公共場所
    掌上春城訊在了解到醫療機構人滿為患,高鐵站、機場、地鐵及公交車場等公共場所發熱篩查操作難度大等問題後,昆明市工信局迅速啟動50臺紅外體溫篩檢儀採購流程,依託紅外體溫篩檢技術採用非接觸式體溫測量方式實行24小時人群密集區體溫監控,用於對出入口行人進行快速測量
  • 科普帖丨熱像儀做體溫篩查,對人體有害嗎?
    就此,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做體溫檢測的紅外熱像儀,「它對人體有害嗎」、「機場、火車站等地為什麼用它做體溫篩查」,「熱像儀行業標準 100 攝氏度內允許正負2℃溫差,用於篩查體溫準確嗎」。對於以上所列問題,FOTRIC熱像科技一一做了解答。紅外熱像儀對人體有害嗎?
  • 早期疫情篩查和防控的「利器」——人體紅外測溫儀,您正確使用了嗎
    人體紅外測溫儀是一種通過探測器測量被測對象(人體表面、耳腔等)的紅外輻射量,經適當修正後,輸出顯示身體某部位溫度的光電儀器。主要分為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紅外篩檢儀三種。人體紅外測溫儀作為體溫測量設備,廣泛應用在機場、車站、醫院等公共場所,不少市民也會自行購買使用。其在疫情防控中作用顯著。
  • 鹽城移動紅外熱成像精準篩查技術助力景區智能防疫
    近日,由鹽城移動提供的紅外熱成像精準篩查儀在東臺西溪景區投入使用,在景區優質移動5G網絡的加持下,進一步提升了景區全方位智能防疫篩查能力。由於景區出入口較多,隨著當前疫情反覆情況的出現,尤其是冬季因為遊客衣帽等物品對體溫測量可能帶來的測溫準確度影響,景區的防疫要求進一步提升。為此,鹽城移動及時向景區管委會提供了紅外熱成像智能防疫篩查方案,在物聯網、5G技術的支持下,能實時鎖定遊客額頭進行流水式、多人同步的體溫檢測服務,能大大縮減景區入院高峰期的停留時長,同時現場的智能大屏可以實時顯示遊客檢測數據,確保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
  • 武漢企業研發體溫快速篩檢儀 為甲型流感監測分憂
    該企業研發的HY-2005B系列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已有200餘臺在我國各地的海關、機場和口岸安裝並投入使用,對出入境人群實行紅外體溫檢測;國內各出入境口岸還緊急訂購了上百臺該儀器。且截至5月2日,企業向疫情嚴重地區加拿大空運了13臺該儀器,與新加坡、中國香港和澳門地方衛生部門展開了合作。
  • 紅外測溫儀如何正確使用?這份指南請收好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峻,確保體溫檢測設備性能穩定是疫情防控的關鍵一環。近日,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迅速行動,組織編制「篩查用紅外測溫儀」使用指南,宣傳指導正確使用測溫計量器具,為堅決打贏疫情攻堅戰提供計量技術支撐。
  • 紅外成像技術發展迅速 紅外熱像儀前景大
    相對於2003年的非典時期紅外熱像儀的核心元件還要靠進口,在此次疫情中,國內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應用紅外測溫技術,為篩查人流、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0開始,一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