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不是一個獨立生命體,需要入侵到活細胞,利用活細胞的能量和物質及分子編碼功能,才能複製和釋放更多的子代病毒顆粒。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較為嚴重,且具有一定的潛伏期,為避免感染需做好有效的防護:
1、儘量減少出行,不要去人群聚集處,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2、做好家庭消毒:每天通風換氣、定期消毒;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用流動水,肥皂或洗手液,洗20秒以上;
4、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肘部或紙巾遮住口鼻;
5、避免接觸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的人,有疫區、患者、疑似患者接觸史一定要及時上報,接受隔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還在不斷持續。隨著我們中國企業以外其他國家的病例激增,如何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已經是一個最為迫切的問題,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社會關鍵時期。
紅外測溫儀,其實是一款非常成熟的產品。紅外測溫儀原理很簡單,物體在自然界中大於絕對零,會向環境中輻射紅外線,這種紅外能量與物體的溫度呈正相關。因此,只要儀器檢測到紅外線,然後將它們轉換成不同大小的電信號,就可以確定物體的溫度。
紅外測溫儀具有遠距離、大面積、高效率、無溫度傳感等功能。更適合於機場、地鐵、醫院、高速火車站等擁擠的地方。
紅外體溫檢測儀的種類可分為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紅外篩檢儀)、紅外體表溫度計(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其中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紅外篩檢儀)利用多點測溫圖像識別追蹤,適用於機場口岸、地鐵、車站、碼頭、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場合,用於體溫異常人員的快速篩查。紅外體表溫度計(紅外額溫計)適用於企事業單位、住宅、社區等人流較少的場合,適合移動巡檢,目前大量應用於防疫控制中。
在疫情發生之前,許多人對紅外測溫是比較陌生的,而疫情當下,紅外測溫卻成為了公共區域疫情防控的「頭號功臣」。那麼為何它這麼有效厲害?主要運用技術就是紅外熱成像。
紅外熱成像基於什麼原理呢?就是紅外線。只要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因此自然界中的萬物,無時無刻地都在向外輻射這種不可見的紅外線,我們人類也會發射紅外線,是我們自己的熱量,用圖像的方式顯現。所以無需擔心紅外測溫對我們有輻射,因為不是外界的能量。
熱成像是指物體表面不同部分發射的紅外輻射被紅外探測器所探測到後,經過光電轉換、信號處理,然後給不同的溫度賦予不同的顏色,最終在屏幕上顯示出一副黑白或彩色的,代表物體表面溫度分布的圖像,也就是熱圖像。
在疫情期間,傳統的水銀測溫計、和手持測溫槍顯然已經不能夠勝任了,政府啟動緊急方案。這種「紅外體溫篩查儀」具有無接觸式測溫、大規模人群實時體溫測量、自動抓取發熱人群的優勢,廣泛應用之後能夠大大避免了發熱疑似人群擴散疫情,可以說,「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在春運防控新型肺炎時築起了第一道防線。
防疫遙操作機器人將有效地協助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降低人工成本,並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一線醫護人員在新發肺炎疫情背景下面臨的高感染風險。
具備一個液晶「頭」和兩個機械「臂」的防疫遙操作機器人可以通過手機控制在室內靈活穿梭,實現紅外測溫、分診、噴灑消毒劑、樣品轉移、垃圾清運等功能,並可使用身體上配備的攝像機進行實時觀察,以協助「遠程會診」。
江蘇省自動化學會宣
原標題:《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