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生長對水分有什麼要求?馬鈴薯種植有春馬鈴薯和秋馬鈴薯兩季種植方法。馬鈴薯種植在各地都有,由於不耐高溫,南方適合冬季種植,長江以北可以分春和秋季種植。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對水分的要求沒有其它農作物那麼嚴格,在土壤墒情比較差的地塊也能生長。因此,馬鈴薯適合西北乾旱地區種植。
第一,馬鈴薯播種時,對水分的要求。立春節後,各地先後就要播種馬鈴薯。一般冬季各地最小也要經歷過一至二場大量的雨雪天氣,冬天氣溫低,土壤水分蒸發量小,都會保持一定的可靠性的墒情。在西北乾旱地區,春季土壤墒情還是非常適合馬鈴薯種植的。只要土壤有一定的墒情,馬鈴薯就可以播種。乾旱地區,馬鈴薯播種後,久晴不雨,土地隨翻隨種,並且隨時鎮壓保墒,或覆蓋農膜,有利於馬鈴薯正常出苗。
第二,馬鈴薯幼苗期,對水分的要求。馬鈴薯出苗後到薯塊快速膨大時,主要是薯禾的生長期,是合成和積累營養的重要時期,對水分的要求由小到大。一般春季經常有春雨的出現,就基本能夠保障馬鈴薯正常生長發育。在西北乾旱地區,若是久晴不雨,土壤墒情差的情況下,馬鈴薯幼苗底葉發黃或捲曲時,說明馬鈴薯嚴重缺水,需要澆透水一次。西北地區比較缺水,這些地方無條件澆水,一般播種時採取地膜覆蓋,就能避免春旱缺水。
第三,馬鈴薯澎大期,對水分的要求。馬鈴薯地下塊莖在幼苗生長後期,是快速膨脹的時候。這個時候,馬鈴薯是整個生長發育期,需要水分的重要時期,若是缺少水分,地下塊莖膨大受到影響,導致營養的合成、產生、傳導、積累困難,就會嚴重地影響馬鈴薯地下莖塊的膨脹和形成,嚴重地影響產量。在這個時候,馬鈴薯缺水,就會出現早衰現象,黃葉蔫萎,薯禾倒伏等等症狀,已經因乾旱對馬鈴薯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在馬鈴薯生長發育後期,出現土壤墒情下降時,要即時澆水,避免馬鈴薯因乾旱導致早衰現象,影響產量。
總之,馬鈴薯在播種出苗期,只要保持土壤一般墒情即可,幼苗期,馬鈴薯對水分的需求逐漸增大,在乾旱地種播種時使用地膜覆蓋,可以解決這一缺水問題。在薯塊膨大期,是馬鈴薯整個生長發育期最需要水分的時期,若是使用地膜覆蓋,關係不大,若是無地膜覆蓋,土壤墒情下降時,必須澆水緩解旱情,保證馬鈴薯高產。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