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毒品存在未遂狀態

2021-01-10 寧蒗法律諮詢郜雲律師

非法持有毒品存在未遂狀態

作者:王路真

單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裁判要旨 被告人為吸食已向上家付購毒款,但尚未拿到毒品即被抓獲,應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的未遂。被告人非法持有毒品既遂部分未達到定罪標準,未遂部分達到定罪標準的,應按犯罪未遂比照既遂犯對其減輕處罰,並考慮到其非法持有毒品的既遂部分,酌情從重處罰。

□案號一審:(2016)粵06刑初156號 二審:(2017)粵刑終1176號

案情

公訴機關: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全興平、羅超堅、歐進成。

2016年4月中旬,廖仁智承租了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華翠北路33號保利星座花園某房後,被告人全興平也持有該房間的鑰匙。2016年5月9日,被告人羅超堅聯繫被告人歐進成購買80克海洛因,歐進成遂聯繫被告人全興平,欲以每克300元的價格向全興平購得海洛因後再以每克310元的價格倒賣給羅超堅。次日17時許,羅超堅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佛山市禪城區張槎營業所自助銀行取款2.6萬元,將其中2.48萬元交給歐進成用於購毒。17時40分許,全興平到上述房間拿了80.1克海洛因(含量為86.4%),帶至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萬科廣場與歐進成交易,收取了歐進成2.4萬元毒資。歐進成攜帶毒品來到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家天下廣場附近時被民警抓獲,隨身攜帶的80.1克海洛因、手機2臺、非法所得783元也被起獲。同時,民警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萬科廣場一奶茶店將全興平抓獲,從全興平處起獲現金29521.5元及手機等物,並在全興平的帶領下對上述保利星座花園某房進行搜查,起獲海洛因3004.5克(其中2843.8克含量為48.4%、160.7克含量為37.9%)、甲基苯丙胺片劑79.9克、煙醯胺3684.1克以及攪拌機、真空泵、電子秤等物。歐進成歸案後,帶領民警到佛山市禪城區張槎美食城將羅超堅抓獲,民警從羅超堅處起獲了4.92克海洛因、手機2臺、現金791元。

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全興平、歐進成犯販賣毒品罪,被告人羅超堅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向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被告人羅超堅辯解:(1)我曾向歐進成借款2萬元,此次只是還錢給歐進成;(2)我持有的海洛因僅有4.92克,從歐進成處起獲的80多克海洛因與我無關。其辯護人辯護稱:(1)除歐進成的供述外,並無其他證據證明從歐進成處起獲的80.1克海洛因是羅超堅持有;(2)羅超堅系初犯,認罪態度好,且有病在身,家中尚有孫兒孫女需要照顧,請求法庭從輕處罰並適用緩刑;(3)扣押的汽車並非羅超堅所有,也非作案工具,應發還給車輛所有人。

審判

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全興平販賣海洛因3084.6克、甲基苯丙胺片劑79.9克,被告人歐進成販賣海洛因80.1克,其行為均已構成販賣毒品罪;被告人羅超堅非法持有海洛因85.02克,其行為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告人全興平、歐進成歸案後能如實供述罪行,依法可從輕處罰。被告人歐進成協助抓獲被告人羅超堅,屬立功,依法對其減輕處罰。被告人羅超堅非法持有的85.02克海洛因中,有80.1克已付款而尚未拿到手,屬犯罪未遂,依法可減輕處罰。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十三條、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五十九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六十四條之規定,佛山中院判決:一、被告人全興平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二、被告人歐進成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並處罰金11萬元;三、被告人羅超堅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4萬元。

一審宣判後,被告人全興平、羅超堅不服,提出上訴。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上訴人全興平販賣海洛因3084.6克、甲基苯丙胺片劑79.9克,原審被告人歐進成販賣海洛因80.1克,其行為均已構成販賣毒品罪;上訴人羅超堅非法持有海洛因85.02克,其行為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原審被告人歐進成協助抓獲上訴人羅超堅,屬立功,依法對其減輕處罰。上訴人羅超堅非法持有的85.02克海洛因中,有80.1克已付款而尚未拿到手,可減輕處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廣東高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核准以販賣毒品罪判處被告人全興平死刑,緩期2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評析

本案爭議的焦點在於非法持有毒品是否存在未遂狀態及如何處理。

一、非法持有毒品罪存在未遂狀態

對於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存在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非法持有是一種非法狀態,行為人應該實際持有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尚未持有則被抓獲,不能認定為非法持有,不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第二種觀點認為非法持有也可包括他人代為持有的情況,如在購毒人員已經支付相關毒資的情況下,毒品只是尚未交付,事實上已經歸購毒人所有,這種情況就應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且系既遂。第三種觀點認為這種已經支付毒資但尚未拿到毒品的情況應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罪未遂。

筆者認為,討論非法持有毒品是否存在未遂狀態的前提是確定持有的性質。一些學者認為持有是與當前作為、不作為並列的第三種形式。那麼持有是行為還是行為外狀態?「無行為即無犯罪」是刑法的金科玉律,傳統理論認為行為是整個刑法的基礎,而認為持有是狀態而非行為這一觀點撼動了整個刑法的根基。英美法系在持有這一犯罪樣態上認為持有是一種狀態(state),而不是行動(act)。但是英美法系在主張這一觀點時和我國的理論背景差異很大,與之相適應有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責任等進行配套。美國模範刑法典S2.01(4)規定「:持有者明知的取得或收受持有的物品或如欲終止其持有時,有足夠時間去終止之期間內,對其自己支配該物之事實有認識時,在本條之適用上,持有即為一種行為。」可見在支持持有獨立的英美法系國家,其認為持有也是犯罪行為,而非與行為並列的狀態。更重要的是,就我國現行刑法而言,在總則部分己經明確了是針對犯罪行為,非法持有毒品罪就是具體的屬於分則管轄的犯罪,那麼按照上述原則,非法持有是我國刑法範疇中的行為。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主觀方面是一種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明知是非法還持有。作為一種直接故意犯罪,相對於非法持有毒品罪實際持有毒品的既遂形態,按照既遂犯「構成要件齊備說」的通說,自然存在非法持有毒品犯罪預備、未遂、中止的未完成形態。

就本案而言,被告人羅超堅已與上家歐進成商談好價格和數量,且已將購毒款交給歐進成,是已著手進入實行階段,而非單單商議價格、數量、交易地點等犯意聯絡的預備階段,只差交付給羅超堅即完成毒品所有權的轉移,實現羅超堅對毒品的持有,由於雙方均被公安人員抓獲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故應認定羅超堅為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未遂。從刑事政策的角度,沒有實際拿到毒品而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既遂,量刑在有期徒刑7年以上,有失公允,量刑過重;如果認定不構成犯罪,不僅違反刑法理論(犯罪的未完成形態並非無罪),也有放縱涉毒行為人之嫌,社會效果不好。

2008年時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的張軍在全國部分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關於毒品犯罪的既遂未遂問題,對於實踐中出現的極為典型的未遂案件,應按照犯罪未遂來處理。例如,毒品交易雙方約定交易地點後尚未見面,在路途中被抓獲的,對於賣方而言,仍應當按照以上原則認定為犯罪既遂,因為他是為賣而買到毒品,或者是為賣而通過走私、製造獲得了毒品,如其毒品系祖上傳下來的,尚未出手即被查獲,也可以認定為犯罪未遂;對於買家,因尚未與賣方進行實際交易,應當認定為犯罪未遂。」可見最高人民法院對此種情形也認為應定犯罪未遂。本案沒有證據證實羅超堅持有的目的是販賣,故而不能定羅超堅販賣毒品罪,只能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未遂。

二、非法持有毒品既遂和未遂並存時的量刑

非法持有毒品既遂和未遂並存時的量刑可以參照數額犯中犯罪既遂與未遂並存時的量刑原則處理。

1.既未遂並存但只有一者符合定罪條件。這種情況下,不單獨構罪的既遂部分或者未遂部分並不存在確定法定刑幅度的問題。確定法定刑幅度的數額為單獨構罪的既遂數額或者未遂數額。《刑事審判參考》第100集中第1020號案例王新明合同詐騙案中已明確此點。

2.既未遂並存二者均單獨符合定罪條件。這種情況下,既遂部分與未遂部分均對應相應的法定刑幅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規定:「詐騙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別達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處罰;達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詐騙罪既遂處罰。」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案例62號《王新明合同詐騙案》更進一步明確:在數額犯中,犯罪既遂部分與未遂部分分別對應不同法定刑幅度的,應當先決定對未遂部分是否減輕處罰,確定未遂部分對應的法定刑幅度,再與既遂部分對應的法定刑幅度進行比較,選擇適用處罰較重的法定刑幅度,並酌情從重處罰;二者在同一量刑幅度的,以犯罪既遂酌情從重處罰。

3.既遂未遂並存,均未單獨構罪,但總數額符合定罪條件。這種情況能否作為犯罪處理,目前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於2010年3月公布的《關於辦理非法生產、銷售菸草專賣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明確。該解釋第2條規定:「偽劣捲菸、雪茄菸等菸草專賣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銷售金額定罪起點數額標準的3倍以上的,或者銷售金額未達到5萬元,但與未銷售貨值金額合計達到15萬元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對於這種情況,根據既未遂累計的犯罪數額確定全案適用的法定刑幅度,並認定全案具有未遂情節,然後量刑。

本案屬於第一種情形,被告人羅超堅非法持有毒品既遂的4.92克海洛因未達到定罪標準(刑法規定是10克),未遂的80.1克海洛因達到定罪標準,且數量大(50克以上),法定刑在7年以上。被告人羅超堅尚未實際持有80.1克海洛因,未實際危害到社會,故法院按犯罪未遂比照既遂犯對其減輕處罰,並考慮到其非法持有既遂的4.92克海洛因,酌情從重處罰,作出上述裁判。

相關焦點

  • 非法持有毒品罪有哪些辯點?實證剖析常見的五大辯點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刑法意義上的抽象危險犯,只要行為人未經合法許可而持有毒品,即可認定其行為對現實的法益產生了危險,這種危險是一種潛在的危險。當行為人把毒品轉移、吸食、注射,則其持有毒品的狀態即不復存在,所稱的社會危害性或潛在危險性即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 從代收毒品案看非法持有與運輸的區別
    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黃曉亮提出,不管是走私毒品,還是運輸毒品,行為人所意圖實現的並非毒品的空間轉移,而是謀取經濟利益。從這一點可以將非法持有毒品罪與運輸毒品罪區分開。他認為,如果行為人單純為了吸食毒品,即便是較長距離地運輸毒品,也不宜認定為運輸毒品罪,而應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罪。
  • 持有毒品屬於毒品犯罪嗎,持有毒品犯罪量刑標準是什麼?
    浙江五正律師事務所周斌律師解答:持有毒品屬於毒品犯罪。毒品在靜止狀態下,如果沒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持有毒品是為了進行運輸或是在正處於運輸過程中或是為了實施其他毒品犯罪,則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毒品在運輸狀態下,如果有證據證實行為人是為了自己吸食或為他人代買僅用於吸食的毒品而使毒品處於運輸過程中的,或者根據已查獲的證據,無法證實行為人是實施運輸毒品犯罪或實施其他毒品犯罪的,應當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論處。很顯然要看你攜帶毒品的目的,如果你是自己吸食就為非法持有,如果你被證明是用於別的用途,那就是運輸毒品。
  • 於志剛:非法持有毒品罪「情節嚴重」的認定困惑與解釋思路
    刑法對於非法持有毒品罪法定刑的此種數額與情節相混合共同決定法定刑幅度的立法模式,融合吸收了數額標準與情節標準在非法持有毒品罪量刑中的作用,對於全面評價毒品犯罪具有值得肯定的價值和意義。但是,此種量刑幅度的設定模式存在的問題也同樣明顯,司法實踐中圍繞何為「情節嚴重」的問題存在著極大的爭議與分歧,如何在理論上合理解決這一問題,對於指導司法實踐具有重大意義。
  • 行為人非法持有毒品「認識錯誤」如何處理
    根據刑法規定,非法持有的毒品種類不同、數量不同,刑事處罰的結果也不同。有人認為,若行為人對持有毒品的種類出現認識錯誤,應根據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按入罪數量標準要求多的毒品種類認定。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行為人對非法持有毒品種類出現認識錯誤的,應按其實際持有的毒品種類及其數量定罪處罰。
  • 雷華平犯非法買賣槍枝、彈藥罪、非法持有毒品罪
    因犯非法買賣槍枝、彈藥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於1999年8月27日被羈押,同年9月29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看守所。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以京檢一分刑訴字(2000)第46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雷華平犯非法買賣槍枝、彈藥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於2000年6月1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派代理檢察員苗海龍、徐曦出庭支持公訴。
  • 龐某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法院判決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龐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適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實行獨任審判,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公訴機關指控:2019年9月12日11時許,民警在涪陵區澤勝中央廣場一房屋內將被告人龐某抓獲,現場查獲其持有的甲基苯丙胺(冰毒)和甲基苯丙胺片劑(麻古)共計17.46克。
  • 法治課|別人快遞裡有毒品,代收人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嗎?
    法治課|別人快遞裡有毒品,代收人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嗎?後公安民警在梅某滿家中發現了該編織袋並依法予以提取、扣押,通過切割編織袋中的紅色空壓機,從中查獲30塊毒品海洛因,淨重共計10498.8克。裁判結果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舒某寶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持有毒品海洛因達10498.8克,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 遠離毒品!迪慶公安禁毒部門破獲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
    近期,迪慶州公安局禁毒支隊根據相關信息獲取到一條非法持有毒品的線索。2020年8月21日,州局禁毒支隊案件偵辦組經過周密部署,破獲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當場抓獲非法持有毒品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楊某,繳獲毒品冰毒可疑物淨重142.29克。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楊某對其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 朔城公安分局破獲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
    近日,朔城公安分局北旺莊派出所破獲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韓某某,吸毒人員郭某、尹某斌,現場繳獲毒品47餘克。為全力衝刺年終目標任務,切實加強毒品案件偵破工作,北旺莊派出所抽調精幹警力對工作中掌握的涉毒案件線索進行全面摸排。
  • 非法持有毒品犯罪的量刑標準,吸食,注射毒品行為如何處罰
    毒品——非法持有毒品犯罪的量刑標準非法持有毒品犯罪的量刑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條【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非法持有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
  • 盛某志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判決
    因犯盜竊罪,於2006年4月25日被本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因吸食毒品,於2019年10月8日被行政拘留十五日。因涉嫌犯非法持有毒品罪,於2019年10月8日被抓獲,同月18日被刑事拘留,同月31日被逮捕。現押於重慶市江津區看守所。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盛某志犯非法持有毒品罪,於2020年1月16日向本院提起公訴。
  • 【裁判要旨】幫別人取的快遞裡竟有毒品!代收人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裁判要旨】幫別人取的快遞裡竟有毒品!代收人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嗎?裁判結果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舒某寶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持有毒品海洛因達10498.8克,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 幼兒園樓上有人高空拋物 引出非法持有毒品案
    民警趕到後,發現地上散落著手包、電子秤、冰鍋、塑料盒等物,甚至有非常可疑的白色晶體、粉色顆粒……這起高空拋物事件,竟引出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女子尿樣中存在甲基苯丙胺、嗎啡成分。法院認為,被告人違反國家法律規定,非法持有毒品,應依法懲處。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與罪名成立,應予支持。依照《刑法》判處女子非法持有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一萬元。
  • 男子為逼迫他人還錢 非法持有毒品並設局誣告他人
    正義網南寧8月20日電(通訊員李玟頡)曾因非法持有毒品罪分別在2009年和2017年被判過刑的重慶合川男子李某華,現年46歲,為了逼迫他人還錢,竟與朋友設局,將毒品放到被害人李某家後並報警稱李某在家中藏有毒品。
  • 毒品交易前被抓,既遂還是未遂?
    本報訊(記者劉呈軍 通訊員王海龍)帶著買來的毒品在酒店等待下一個買家時被抓,是犯罪既遂還是未遂?一審法院認定被告人沙某犯罪未遂,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3000元。經雲南省寧蒗縣檢察院提出抗訴,日前麗江市中級法院採納抗訴意見,撤銷原判決第一項,認定沙某犯罪既遂,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
  • 與犯罪未遂有關的法律法規匯總
    購進位造毒品的設備和原材料,開始著手製造毒品,但尚未製造出粗製毒品或者半成品的,以製造毒品罪的未遂論處。(四)販賣毒品罪包括以販賣為目的而非法收買的行為以及非法銷售行為兩種情況:1.有充分證據證明行為人是為了販賣而非法收買毒品的
  • 販賣、運輸毒品,非法持有槍枝、彈藥,廣東兩毒犯被執行死刑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通訊員 曾林昭儀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今日(6月23日),廣東省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對毒品罪犯林澤明、林湘俊執行死刑。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林湘俊意欲購買甲基苯丙胺(冰毒)在福建販賣,便與被告人林澤明聯繫,商定以每千克3.4萬元的價格購買毒品。2016年11月8日,林湘俊駕車與女友趙某蘭(同案被告人,已判刑)到廣東省惠來縣隆江鎮,與林澤明進行毒品交易。林湘俊將23.8萬元現金交給林澤明。
  • 購槍行為是非法買賣還是非法持有
    正方:應認定為非法買賣槍枝罪    我國一直明令禁止各種非法涉槍行為,實行嚴格的槍枝管理制度,嚴厲打擊各種涉槍犯罪。刑法上還規定了非法買賣槍枝罪,但實踐中對單純的購買槍枝行為是否構成該罪存在分歧,筆者認為,單純的購買槍枝行為應認定為非法買賣槍枝罪。
  • 尹相傑因非法持有毒品罪獲刑7個月 說三聲以我為戒
    尹相傑因非法持有毒品罪獲刑7個月 說三聲以我為戒 2015-02-28 11:30: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歌手尹相傑非法持有毒品案將於2月28日上午9時在朝陽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