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閱說
杭媽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陪孩子學英語一路走來,發現家長可以不懂語文、不懂數學、不懂英語,這都沒關係!但是你必須學會懂你自己的孩子!懂得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杭媽的幫助下,二年級的小杭杭目前可以聽懂初級章節書,可以自主閱讀培生基礎級,今天我們跟隨杭媽的記錄,看看小杭杭的英文啟蒙之路。
正文開始:英語啟蒙請先讀懂孩子---杭杭親子英語學習小結
(一)動畫啟蒙
孩子中班開始英語啟蒙,每周五幼兒園一次外教課(大班教學),十一月份開始,每周末小朋友媽媽(小學英語老師)一小時的英語學習與遊戲(四個孩子)。正式開始親子英語是中班的寒假,首先買了一套《迪斯尼美語世界》的光碟,並列印了教材,提取了主教材1(基本的問候語)的音頻。寒假期間先看了光碟,當背景音樂每天播放數個小時,很快孩子就能「讀」(背誦)教材了(可能是之前半年的積累,這部分內容比較熟悉),但是進行到第2本主教材的時候效率不高。
我把這套光碟除主教材外的所有視頻光碟都瀏覽一遍,發現其中的《Zippy and Me 》系列3張光碟,貼近孩子生活,而且互動性很好,肢體參與度高。果斷停掉主教材2,上《Zippy and Me 》(1-3),提取的音頻當背景音樂播放時,孩子常常會停下手中活動,跟著音頻做動作。這套材料沒有配套文字教材,但是有互動遊戲,偶爾讓孩子玩一會兒,也會提高學習興趣。完成《Zippy and Me 》3張盤的學習後,接下來進行主教材2、3就很順利了。在這一階段,幼兒園的外教班停掉了,每周一次和小朋友媽媽英語學習內容主要是清華大學的《語感啟蒙》和東西圖文《Phonics Kids》中的字母和子音。
暑假的兩個月本應是英語聽力進步最快的時候,可是姥姥心臟不好,怕吵到她,英語聽力基本停了。但是列印了東西圖文的《Sight Words》,親子閱讀了1-4級;《Zippy》系列「12月」的文本也讀了一部分,但是重複的頻率很有限,沒感覺有什麼進步。
這段時間除了以上的主餐之外,孩子還觀看了《Dora》、《Leapfrog》字母工廠,提取音頻反覆聽;《Leapfrog》系列的其它動畫片,感覺好像是純粹的磨耳朵和培養語感了,應該沒大理解動畫內容;《Super Why》由於是三維動畫,而且人物色彩鮮豔,動畫中提到的繪本故事,有些孩子看過中文的,所以孩子也很感興趣。由於動畫內容比較難,一直沒有提取音頻磨耳朵。這些甜點、配餐主要用來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不作為學習材料用。
(二)分級讀物進階
孩子大班開學後,除了《迪斯尼美語世界》4-6繼續聽之外,開始了《培生兒童英語分級》繪本的親子閱讀,每晚睡前4本左右。音頻便作為這一時期孩子磨耳朵的主要材料。開始是1-4級循環放,孩子有時會主動拿出繪本看圖(尤其是初期),而且翻頁的畫面和朗讀的聲音能對的上,說明孩子至少能理解一部分。當時國內自主出版的《攀登英語》和引進的《培生幼兒英語》陸續上市,這兩系列分級讀物相對《培生分級》而言更有趣,《攀登》的2-4和《培生幼兒》的基礎級的音頻孩子也是反覆聽。由於攀登的語句比較短小,孩子聽過一段時間後,很多繪本就能背下來了,平時總會時不時地冒出幾句。《攀登》的5-6級和《培生幼兒》提高級聽好之後,《培生兒童》的5-6級音頻也跟上了。此時《清華機靈狗》也作為親子閱讀資料,但是沒有聽音頻(語速太慢),《麗聲自然拼讀》既親子也聽音頻。親子分級的同時,自己也購買和列印了一些簡單繪本,《David》系列、《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Rosie’s Walk》、《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Happy Birthday, Moon》、《Five Little Monkeys》系列、《Llama Llama》系列等。
這一時期,幼兒園的外教興趣班應孩子要求停掉了,每周一次的小朋友媽媽繪本閱讀和遊戲繼續中,動畫片主要是《卡由》,音頻也是反覆聽,直到噁心。《Super Why》的故事孩子藉助視頻能聽懂大部分,也提取音頻反覆聽。《Leapfrog》系列比較喜歡的故事,也提取音頻反覆聽。《Alphablocks 1》作為孩子的大愛(孩子喜歡其中音樂的節奏)之一,音頻反覆聽。
寒假期間主要看的《The Cat in the Hat That Knows A Lot》提取的音頻也反覆聽,親子繪本除了以上的分級讀物外,還進行了《英文繪本創意教學》中有視頻的故事,列印了一部分資料,孩子自己寫寫畫畫做了一些,這種比較深度的參與孩子還是很感興趣,但這種材料比較少。動畫的音頻繼續聽。《小豬兄妹》繪本作為孩子大愛,反覆親子閱讀和音頻。
(三)鞏固、休息期
大班開學後不久,應孩子要求停掉小朋友媽媽的繪本、遊戲課,睡前的親子閱讀範圍和聽力材料選擇的範圍有所擴大,該階段沒有進行更高層度資源提供。其中《親子語法樂翻天》孩子一直比較痴迷。暑假在姥姥家親子閱讀了《培生兒童》5-7,聽力進行很少。一年級開學後,所有英語活動停掉了,寒假在姥姥家度過,偶爾親子閱讀。
(四)聽力直升期
一年級下學期開學後,漢語拼音學習和訓練基本結束,繼續親子英語資之旅。購買了《培生兒童》8-12,直接給孩子播放音頻,開始8-9循環放,一段時間後10-12循環放,孩子會主動看圖。《貝貝熊》系列、《斯凱瑞》、《蘇斯》系列的雙語繪本,簡單的我偶爾讀1-2個故事。《亞瑟》系列、《小狐》的音頻都在進行。新收了分級讀物《Big Cat》,孩子自主閱讀了粉色系列;《清華自然拼讀》收了B、C孩子自主閱讀了B,這兩套材料沒聽音頻。《棚車少年》第一季四本書,孩子自主中文閱讀,聽英語音頻,這是第一次聽章節書。第二季剛出版,果斷收書,孩子繼續大愛。
暑假兩個月只自主讀了《Big Cat》的紅色系列和《快樂瓢蟲 Key Words》的1A-4B,《清華機靈狗》第2級,《朗文國際英語》第1冊,親子閱讀和看圖說話大半,本音頻基本沒做。
二年級開學後基本進行的是橋梁書和初章的聽力,包括《牛津閱讀樹》高段讀物和《All Star》系列的音頻(沒買實體書),《神奇樹屋》也循環播放音頻。收了《My Weird School》,一套,孩子的最愛,15本音頻,每本50分鐘左右,聽了不下10遍,現在仍在繼續中。間或聽了《Junie B. Jones》和《RAINBOW Magic》。在橋梁聽分級讀物《I Am Reading》和《Let’s Read》時,會打開書逐句對應看,而不是僅僅看圖了。
自主閱讀進行了《Read A To Z》的A-C,《攀登英語》的2級和有趣的字母,《培生兒童》的第1級,正在進行《清華機靈狗》第3級和《培生幼兒》基礎級。
(一)英語學習理念與方法學習
孩子中班的11月,朋友推薦我安妮鮮花、High5和蕭愚。之後的半年時間內我泡在安妮鮮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annieflowerchina)、High5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qzehi5)、爸媽網(www.ebama.net)和蕭愚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xying)上,學習親子英語的方法,下載、購買各種學習資料。仔細閱讀了《英語學習方法論》。
總結一下自己對英語學習理念和方法的理解:
語言是習得的,而不是學得的,所以日常的積累遠勝於課堂學習;語言的習得規律是一樣的,所以英語「要像母語一樣學習」。「要像母語一樣學習」有兩種含義:孩子如何學漢語的就如何學英語;母語國家的孩子如何學英語,我們的孩子就如何學。
但是漢語和英語是有區別的:漢語是視覺型語言——漢字的字形和發音沒有必然聯繫,所以學好漢語的核心是閱讀(看書,混個臉熟);英語是聽覺型語言——聽到單詞的發音,大多(70%左右符合自然拼讀規則)能寫出來,所以學好英語的核心是多聽(磨耳朵);同母語國家孩子相比,我們孩子缺乏語言環境,所以可理解性輸入是國內孩子英語學習的重點。橫向層面的可理解性輸入——動畫片或繪本中的場景幫助孩子理解語言的含義;縱向層面的可理解性輸入——提供材料的難度梯度要符合I+1原則,即大約有10%的新知識。
大量可理解輸入——輸入的量足夠大,輸入更有效;量小就像小火燒水,水一直沒燒開,壺卻燒壞了。
(二)牽著孩子的手,慢慢前行
動畫啟蒙階段培養孩子不排斥英語、親近英語是根本目的。之所以選擇《迪斯尼美語世界》為啟蒙材料,是因為該套教材的起點為2歲孩子,語言簡單,單句詞彙很少,但是生動有趣,沒那麼幼稚,孩子可以短時間掌握,能照著簡單的英語指令動作,並能「讀」那麼厚的書,孩子會很有成就感,能夠有效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興趣。由於這套材料是專門開發的教材,家長只要按照教材開發的順序提供材料就好了,節省了選擇材料的時間和精力;從外在來講,家長儘量抽時間陪孩子一起看一起聽,最好能和孩子討論一下動畫的內容,讓孩子覺得家長喜歡英語,孩子做與英語相關的事情家長會很開心。孩子具有取悅父母的本能,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僅僅為了父母開心或者為了父母陪自己看動畫片的溫馨時刻而喜歡上英語。
如果英語程度比較好的家長,用親子繪本閱讀進行啟蒙,無論是互動的深度和寬度都要強於動畫,但是對於不能開口給孩子讀繪本的家長來說,上繪本也是遲早要面臨的事。因為動畫片的語音多是口語,繪本多是書面語言,兩者詞彙的豐富程度存在很大的差異,多聽繪本音頻對將來的閱讀和寫作幫助比較大。
跟孩子一起聽了大半年的英語(雖然自己從沒主動聽過,但是同處一室,耳朵又不像眼睛不喜歡可以閉上)後,我的感覺自己的聽力也有所提高。大班開學後,我們開始親子閱讀繪本,我和爸爸進行分工,他負責漢語閱讀,我負責英語閱讀。選擇的材料是《培生兒童英語分級》,之所以選這套分級讀物,一是因為分級讀物簡單易讀,前三級我能在接近流利的情況下讀出來,另外這套讀物每個級別16本書,家長不用為經常選書而焦慮。可能因為是從來沒有進行過親子英語閱讀,孩子特珍惜這個睡前故事時間,很快喜歡上了繪本。
對於親子繪本閱讀,我是不提前做功課,工作一天已經很辛苦了,能拿過來直接讀已經不錯了。孩子知道我的閱讀水平,所以對我特別寬容,告訴我,不會的單詞不用讀,直接跳過就好了,或者直接讀這個單詞漢語意思的拼音讀音,這種搞笑的讀法反而增加了很多親子閱讀的樂趣;也有一些單詞,孩子主動幫我讀出來,她也會因為有比我還強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到聽力直升期,孩子聽力水平已經有一定的積累,對英文故事也採用了點聽的方式。為了方便孩子隨意點聽喜歡的故事,我安裝了iPad雲客戶端,實現幾個G音頻的任意點播。這時,孩子開始嫌棄我的閱讀水平(讀不了初章),我也徹底從閱讀中失業了。但是聽力到了章節書的水平,孩子有個別聽不懂的詞彙問我,我已經無言以對,幫孩子查字典(iPad金山詞霸)是我的主要工作。
(一)親子英語目的
親子英語的目的,還真不一定是為了把英語學得多好。我最初的目的是讓孩子輕鬆學英語,讓孩子能享受英語帶來的樂趣,實現快樂學習。最近看了一個家長的貼子說孩子初中要11-12點鐘才能睡覺,其中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很多,我的目標又增加一個:為孩子在初中、高中多睡一小時而堅持。
因為初衷不是為了英語學多好,所以在親子英語過程中,我不會關注孩子積累了多少單詞,是否能聽懂初級章節書了,自主閱讀到哪一級別了,口語表達到什麼程度?我會更加關注孩子在學習中得到了哪些她自己喜歡或需要的東西。
比如正在進行的《My Weird School》,孩子特別喜歡有點叛逆的主人公二年級小男生A.J.,在聽到一些細節的時候,常會說:「媽媽,我覺得A.J.就跟我一樣!」「我最不喜歡Andrea,因為她什麼都好,哪有這樣的人啊!」「我特別希望去A.J.的學校,而且就去他們班上和他做同學。」我突然理解了孩子為什麼不厭其煩地聽這個系列的故事了,她可以借著A.J.的行為釋放自己在學校碰到的垃圾情緒,這是花多少錢也請不到的最好的心理醫生!
(二)時間安排
走過三年的親子英語之路,孩子小有進步,根本原因是輸入的量足夠大。如何做到大量輸入呢?
每天聽力時間安排:
早晨起床(6:30)到出家門(7:30-8:00)上幼兒園/學校,至少1-1.5小時;
幼兒園回來,孩子一邊畫畫/手工一邊聽英語,吃飯加飯後休息,至少1-1.5小時;
小學放學回來,吃水果、休息0.5小時,做完作業,吃飯和飯後休息至少0.5小時,
削鉛筆、整理書包等20分鐘,
還有晚上洗漱的時間。
這樣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保證每天2小時的聽力是綽綽有餘的,根本不佔用孩子玩的時間。如果進行親子閱讀的話,睡前4本繪本,20分鐘搞定。周末如果戶外活動,來回的路上聽聽英語故事是很不錯的享受,如果天氣不好,室內各種遊戲時間都可以播放英語當背景音樂。利用這些零散的時間聽英語孩子感覺不到學習的痕跡,會很放鬆,反而會提高學習效率。
對於親子的學習時間,家長靈活把握就好了,不要強迫自己必須每天都要完成,孩子某天不想聽了,那就停一天,沒什麼大不了。我們中班外教興趣班之所以不上了,就是因為課是在放學後開始,她失去了每天放學後在幼兒園玩1小時的時間,我們學了半年就放棄了;還有小朋友媽媽的繪本、遊戲課,大班4月份,外面天氣好,她想出來跑,我果斷批准再也不用去上課了。讓孩子感覺學英語並沒有侵害她玩的利益,反而會從故事中獲得樂趣。
大班下學期到小學上學期,這一年時間基本沒進行英語,孩子也沒又因此失去什麼,還有每年兩個月的暑假,僅僅是為了不吵到姥姥,我們也不聽英語,這兩個月的時間如果高效利用,一定不低於一個學期的進步。但是,我覺得就一孩子學說話,沒必要讓別人遷就她。好好地和哥哥、姐姐們一起玩個痛快,這收穫對孩子來講不比學習英語小!
有些人認為做其他事情時,聽英語會降低孩子的注意力,而我個人的感受恰恰相反。孩子中班時,為了鍛鍊孩子的注意力(上小學時,如果碰到比較吵或好動的同桌、鄰桌也能正常學習),我曾經故意在客廳播放電視新聞節目,讓孩子做《階梯數學》,孩子做的速度和正確率並不受影響(我小時候做作業,開電視不受影響)。英語聽力開始後,孩子做階梯數學時,我就放英語音頻,孩子不僅不耽誤階梯數學,對感興趣的英語也會喊幾句。最近,從一篇腦科學的文章中證實了,大多數女孩可以實現同時完成多項任務。
(三)如何解決親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1.精聽/讀VS泛聽/讀
有能力做精聽/讀當然更好,沒有能力的泛聽/讀也不錯。在孩子聽或讀的過程中,只要孩子不發問,我是從來不會主動向孩子提各種問題。中文繪本時,曾經提問過,被孩子吼:「快點往下讀」。發現孩子對後面的故事情節遠比對你提的問題更感興趣,從此決定不再做討人嫌的媽媽。
因為沒有對親子學習「精」的要求,我不會提前做功課或輔導孩子如何學,我只是負責提供一些自己認為她會感興趣的資源,如果她喜歡就重複播放,不喜歡就換新的。等孩子接觸到比較多的資源時,就讓她自己點資源。像繪本閱讀,我照著原句流利閱讀都做不到,還談什麼肢體語言、浸入式教學、繪本閱讀三部曲!我就是孩子的媽媽,又不是專業英語老師,做不到這些很正常,別難為自己!
以我們正聽的《My Weird School》為例,開始遇到不懂的詞彙,我直接「I don’t know.」。 因為章節書那麼多字,我去哪找那句話啊。第一輪反覆聽(每本3-4遍,孩子自己要求的)之後,有些重複率比較高的詞彙她自己已經猜出來部分。
接下來循環聽(已經數不清了聽多少遍了)時,孩子再遇到生詞,我只能去翻書了(就算查字典,我必須通過上下文,才能理解那個單詞的真正含義,然後直接告訴孩子),孩子看我找得辛苦,她會幫我找到到一個位置,告訴我那句話就在這兩頁中,讓我找一下,居然90%都能找到,剩下的10%也不會超出第3頁的範圍。孩子每次聽都會捕捉到不同的生詞,從2-3頁書中找也很煩,後來我們就採用按照她的讀音在iPad金山詞霸中輸入單詞,讓孩子自己聽一遍字典讀音,確定或修改單詞,然後孩子會從眾多的意思中選出最適合的,這說明孩子不僅具有較強的聽力辨音能力,而且也能十分精確地理解上下文的含義。
關於這本書,孩子還告訴我:「媽媽,這裡面好多地方都提到了校長的光頭,但是每一次的形容都不一樣!」孩子已經能捕捉到這麼細微的東西,這應該算傳說中的「精聽」吧,不小心撞上了!
我自己把孩子的這些類似行為稱為「自主精聽/讀」。如果孩子都能「自主精聽/讀」了,媽媽們就更沒必要逼著自己學會精聽/讀,問題的核心是,你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學會了,沒轉變成孩子的能力,就等於白學了。早期的英語學習,說白了就一學說話!你見過哪個孩子學說話是專業教師教的?這世道啞巴都能活得好好地,何況我們這些想掌握第二語言的人。別把學英語本身太當回事!會讓親子都放鬆。
2. 關於英語思維
孩子在語音輸入或閱讀時遇到生詞怎麼辦——直接說漢語,效率高,不耽誤孩子繼續聽或讀,聽或讀懂故事是孩子的目的。有人說用漢語回答會影響孩子的英語思維,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首先我沒有能力用英語解釋,換個角度說,就算我有能力說出英語,由於我的思維是漢語的,表達出來的英語是否也會是漢語思維英語?所以放棄對英語思維的糾結,爭取讓孩子自己在大量的聽力和閱讀中慢慢建立吧!
3.關於繪本看圖
關於聽繪本過程中孩子只看圖不看單詞的問題,我個人允許並鼓勵孩子只看圖,不看字。畢竟我們周圍不會看圖的人遠多於不識字的人,會看圖也是一種能力。圖的信息量很大,而且直觀,如果圖看不懂,孩子自然會去讀字。另外,從孩子的認知角度來講,10歲之後,抽象思維發展了,孩子自然會去用文字工具去理解書中表達的內容。
4.關於自然拼讀
自然拼讀作為一種新引進的英語學習方法,被培訓機構和眾多媽媽們熱捧。我個人觀點是別把自然拼讀當神話。不要孩子英語沒學多少,就上自然拼讀。我個人理解的系統的自然拼讀是一種強化的技能訓練,如果沒有強大的英語故事的樂趣作為誘惑,小孩子很難堅持。這就像我們孩子認漢字一樣,如果不是為了看故事書,只是單獨應付老師的聽寫,識字量很難快速提升,而且也容易遺忘。對於一些簡單的繪本,孩子多次聽、讀後,其中的單詞早已混個臉熟了,沒必要用自然拼讀規則認讀。我們孩子上小學之前的漢字,不也是大量繪本閱讀獲得的嗎?
我個人認為,最合適的自然拼讀系統學習時機,應該在孩子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後,迫切需要提高閱讀速度來讀懂故事,孩子有強大的內在需求時。國外孩子一般在自主閱讀到3-4級的時候,才開始系統的自然拼讀,想想這時候他們的聽力詞彙積累應該在5位數左右。所以,國內家長要淡定,沒必要盲目跟風,強上自然拼讀。需要強調的是,在平時的閱讀中滲透自然拼讀的意識我還是很贊同的,而且也在做。這和全面系統的自然拼讀學習是有差別的。
陪孩子學英語一路走來,發現家長可以不懂語文、不懂數學、不懂英語,這都沒關係!但是你必須學會懂你自己的孩子!
致力於推廣以優質英文閱讀為根基的英語啟蒙,全力打造兒童成長的豐富體驗環境,線上交流,線下活動,獨創的童閱英語進階法和童閱七色花閱讀法將為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鋪墊一條康莊大道。
童閱學齡前1Q群 189354301(已滿)
童閱學齡前2Q群 485290878(可加)
童閱小學生Q群 455313279
杭州Q群119754404(童閱森林)
北京Q群232057658(小二班)
青島Q群370029004(童心飛翔)
武漢Q群202534840(熊孩子家族)
盤錦Q群87126051
上海Q群202104549
蘇州Q群371464306(夢想的翅膀)
西安Q群377851204
天津Q群231037591(快樂陽光營)
南通Q群14022551
杭州城南Q群310084987
崑山Q群 18458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