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你們公司遭遇線上銷售侵權較多的情況,我們建議可以與網絡平臺聯合打假,要求對方加強甄別,審核賣家的身份。」昨日上午,在臺資企業福建新代實業有限公司,前來走訪的倉山區法院民二庭法官對負責人鄭成鏘如是說。
據介紹,福建新代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是大陸地區文化用品行業最早引進高新技術生產新潮文具的臺資企業,擁有「西瓜太郎」「新代」等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品牌。由於產品在市場上受歡迎,不少「山寨」產品隨之出現。
「現在淘寶上有4000多家出售『西瓜太郎』產品的店鋪,但這裡面有多少是『山寨』的,我們也說不清楚。」鄭成鏘介紹,近幾年各部門查處的「西瓜太郎」系列文具案就有170多起,案值300多萬元。
在福州宋氏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炳榮對來訪法官說,產品遭遇「傍名牌」也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我們生產的是『歐派特』牌電動自行車,目前已經是福建省著名商標、福建名牌產品,可是在外地有電動車和自行車廠家將車牌命名為『歐派克』或者『歐邁克』,侵犯了我們的商標權。」宋炳榮說。
「『傍名牌』的行為,不但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直接影響到市場經濟的良性有序發展,企業要注重對商標權的保護,及時申請註冊商標,積極申報認定名牌產品,對於存在『傍名牌』的行為,要積極採取法律手段維權,這樣才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來訪法官說。
倉山區法院民二庭庭長黃建平介紹,當前,由於我國相關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仍在進一步建設中,企業維權存在訴訟時間較長,維權成本較高的現實難題。為保護好智慧財產權,企業最重要的是向相關部門申請註冊商標或者專利,如果發現被侵權,要第一時間取證,找公證部門進行公證取樣,再走行政程序或者法律程序。
據介紹,為更好服務轄區企業,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倉山區法院立足法院工作職責,建立了「法官一對一服務企業」「重點項目提前介入」「1+N」兩級三層立體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等多項長效工作機制,有效加強與企業間的溝通協調,主動問需於企,從法律視角幫助重點項目企業進行可行性論證,提供法律風險評估和法律諮詢意見,指導企業在法律框架內開展經濟活動。
(福州新聞網(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