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全國青少年審美素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於5月23日至28日共同舉辦「美育雲端課堂」活動,通過網上演唱演出、名家講堂、音樂黨課等系列藝術形式,組織一次別開生面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活動開展以來,株洲組織全市中小學生網上觀看學習。截止目前,株洲市800餘所學校參與了該活動,參與人數9.3萬人,收到參與活動的圖片或觀後感15000餘件。此外,有126所學校開展了相關課外活動,讓美育雲端課堂從線上走進線下。
家庭學校同向發力
株洲市晨荷小學的同學們觀看「美育雲端課堂」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保衛黃河》氣勢磅礴的旋律在教室上空久久迴蕩,株洲市荷塘區晨荷小學的同學們坐直了身子,目光聚焦在黑板中央的屏幕,全神貫注地欣賞這首「國寶級」交響樂。
記者從晨荷小學了解到,學校不僅對觀看「美育雲端課堂」 進行了精心的安排,還組織全體師生利用班會活動課對「美育雲端課堂」進行賞析,並在網上評論區參與留言互動。
小學生在家觀看「美育雲端課堂」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據悉,自「美育雲端課堂」活動開展以來,株洲各學校除了在校統一組織觀看外,廣大學生還通過各種電子設備和客戶端在家聆聽《我們》《黃河大合唱》《白毛女》等音樂作品,觀看交響樂、歌劇、芭蕾舞等多樣化的藝術表演。
在株洲小湖塘社區學校,學生們利用「四點半課堂」觀看「美育雲端課堂」。學生通過老師提供的觀看地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場節目認真欣賞著表演,有的孩子還拿出紙和筆,邊看邊寫。社區書記介紹說,為了讓孩子們不相互影響,他們不僅給孩子們安排了合適的距離觀看,還特意為孩子們調好了電視頻道。
一首首振奮人心的革命樂曲,一場場靈動跳躍的「雲上」芭蕾,一批批傳承延安精神的優秀作品,連續六天,一批頂尖藝術家相繼登場,為青少年群體奉上妙趣橫生的視聽盛宴。紅色文化經典更是用震撼人心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讓孩子們為之心動、深受鼓舞,閒暇課餘,一些青少年踩著旋律就哼唱起來。
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線上觀看,線下展示。」蘆淞區楓溪學校老師文韌介紹,學校不僅在線上組織了全校師生觀看「美育雲端課堂」,線下還結合「美育雲端課堂」策劃了「露一手」活動,「露一手」活動分說、唱、跳、演、奏、繪畫等多方面進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藝術特長,將自己的作品拍成視頻參與全校的藝術展示。
孩子們利用各種電子設備和客戶端在家觀看「美育雲端課堂」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在荷塘區文化路小學,學校結合美術和音樂課讓學生自由討論「美育雲端課堂」中作品的藝術美,並說說自己的啟發。據學校老師譚娟娟介紹,學校正在籌建一個校園「藝術空間」,就是創造一個學生在課餘時間有一個自由創作作品的場地,同時還可以將作品展示在學校的展示牆上。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多所學校的老師提到,因為「美育雲端課堂」裡面所選作品質量非常高,涵蓋範圍也廣,對很多熱愛藝術的學生來說既是一種視聽享受,也是一種藝術啟發。他們希望這種藝術展示能以更多的形式走進校園,通過美育的力量,激發孩子們發現美、感知美的能力,拓展當代青少年的藝術視野與和人文素養,引領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塑造美好向善的心靈。
美育德育同抓共管
「體驗美妙旋律,感受愛國情懷。」觀看完課程之後,同學們紛紛拿起筆寫下觀後感。銀海學校羅文軒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道:聽了《瀏陽河》《憶秦娥婁山關》《六盤山》《南泥灣》……這些經典,展示中國音樂力量,讓人們盪氣迴腸,激發了我的愛國情懷,這一切使我更加愛我的祖國。我將更加努力學習,長大之後為這壯麗河山貢獻自己的力量。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學校十分重視此項活動,銀海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對此次活動做了認真的部署,不僅做了線下的工作安排,還分別在學校、班主任、班級微信轉發了文件,提出了要求,做到全校師生人人參與。
株洲市二中學生在教室觀看「美育雲端課堂」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
在株洲市二中音樂、美術老師通過課堂不僅給學生們講解了作品的藝術美,還分析了作品的創作背景,作品的意義。許多學生一邊觀看線上演出,一邊評論留言。該校在組織觀看「美育雲端課堂」基礎上,各班還開展了主題雲班會,探討在「美育雲端課堂」學習中的收穫,加深對藝術的理解和熱愛,進一步陶冶情操、培育文明風尚。
「用紅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用藝術精品陶冶情操,不斷滿足廣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一別開生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使學生們了解、學習了紅色文化,更讓人看到了山河之美,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