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5%常住人口籤約家庭醫生

2020-12-11 環球健康

昨天,家庭醫生上門為薊門裡小區84歲的許大爺做檢查。記者方非攝

籤約家庭醫生,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基本醫療服務;病情危重,通過醫聯體可迅速轉診大醫院,治療後病情穩定,又可轉至社區康復……今年,本市繼續推進「家庭醫生」和「醫聯體」建設,雙管齊下引導分級診療,使患者看病更方便,大醫院有更多精力醫治疑難雜症。

家庭醫生重點人群籤約率已超7成

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啟動以來,社區醫療機構門診量與日俱增。小病在社區看不僅方便、便宜,還能享受到家庭醫生無微不至的服務。

2010年,本市就在東城區、西城區、豐臺區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試點探索,2011年在全市16個區推廣。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累計籤約385萬戶、764萬人,常住人口籤約率35%。本市四種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患者、65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孕產婦、0至6歲兒童、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肺結核患者等重點人群為395萬人,籤約率達到71.9%。

籤約家庭醫生,居民可享受到基本醫療服務,如常見病、慢性病的診治、預約轉診等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如建立健康檔案、預防接種、老年人、孕產婦、兒童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等。老年人可享受每年一次免費體格和輔助檢查,孕婦可享產後訪視;0至36個月兒童享受中醫藥健康管理等項目。家庭醫生還可結合居民健康狀況、實際需求以及自身服務能力為籤約居民提供約定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如健康評估、康復指導、家庭病床、家庭護理、中醫「治未病」以及遠程健康監測等特色服務。

今年起,籤約家庭醫生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患者,在社區還可享受兩個月慢病用藥長處方服務。

服務案例「一鍵式」服務覆蓋海澱社區

昨兒一早,薊門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治醫師郭虹背起醫藥箱,和兩位家庭醫生團隊成員急匆匆出了門。她們剛接到薊門裡小區糖尿病患者許俊權的「呼叫」。

84歲的許俊權清晨有點不舒服,他就按了家裡的「一鍵式」電話,直接和家庭醫生郭虹諮詢。「郭大夫來了啊,又麻煩您們來一趟……」「您別客氣,咱還隔壁屋,您上床躺著,咱先量個血壓,再測測血糖和心電圖。」郭虹和老爺子熟得像一家人。

「血糖17.7,您這血糖可有點高,定期服藥了嗎?是不是又悄悄吃不該吃的東西了?」郭虹笑著問,老爺子有點不好意思。「下周一還得再檢查一次,您可得聽話,油炸的食物和蛋糕咱就別吃了。」郭虹囑咐著老爺子。

「這『一鍵式』電話真方便,不用記電話號碼,不舒服的時候,一按就能找到醫生。」許俊權指了指床頭柜上的電話機,上面一個紅色按鈕十分顯眼。

海澱區「一鍵式」家庭醫生服務,面向轄區內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家庭和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目前,該服務已覆蓋全區所有社區。截至目前,總計受益家庭約5萬戶,5.7萬餘人。

醫聯體全市將建8個專科醫聯體

今年,本市將加快推進醫聯體建設,不僅全市所有三級公立醫院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而且還將建八個專科醫聯體,一旦患者病情危重,就可通過醫聯體轉診通道,及時從社區轉診到大醫院醫治;病情穩定後,又從大醫院轉回社區康復。

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截至今年4月底,本市已建立了由50家核心醫院、558家合作醫療機構組成的53個區域醫聯體,覆蓋全市16個區。去年共有26.4萬餘人次患者通過醫聯體轉診渠道實現轉診,比2015年增長137.4%。其中上轉患者21.4萬餘人次,增加147.4%,下轉患者約5萬人次,增加102.5%。

今年,本市將啟動第一批專科醫聯體建設,涵蓋心血管內科疾病、呼吸內科疾病、神經內科疾病、婦科疾病、骨科疾病、內分泌疾病、眼科疾病、兒科疾病。已經獲得這八個專業相關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或北京市重點學科所在醫院,原則上為相應專科醫聯體核心醫院;北京市已建立的綜合醫聯體核心醫院為專科醫聯體合作醫院,其他接受疑難危重病患者層級轉診的三級醫院也可作為專科醫聯體合作醫院。

本市目前已有的專科醫聯體主要由各醫院自發成立,例如兒童醫院發起的兒科醫聯體、積水潭醫院牽頭的骨科醫聯體等。未來,市衛計委會統一制定專科醫聯體醫院相應的準入標準、條件。目前,全市有260多個國家重點專科,未來本市會統籌考慮各病種分布、發病率以及本市各醫院重點專科情況,篩選成立更多專科醫聯體。

服務案例「我是雙向轉診的受益者」

去年9月,64歲的舒大爺突然尿血,舒大爺的家庭醫師——薊門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劉靜文發現,使用抗生素治療後,老人尿液中的紅細胞和尿蛋白仍未下降。「這不是簡單的尿路感染。」劉靜文建議舒大爺去醫聯體內的北醫三院做進一步檢查。

第二天,劉靜文就通過醫院的掛號系統為舒大爺掛上了北醫三院腎內科的專家號。

舒大爺在北醫三院做了腎穿檢查後,很快被確診為急性腎病,進行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後,又轉回社區醫院進行常規藥物治療。「我們退休老人,最怕上大醫院看病,人多不說,還找不準該掛什麼科。這次,多虧了劉大夫及時準確的轉診,幫助我及時發現並控制住了病情。可以說,我是雙向轉診的受益者。」舒大爺開心地說。(記者劉歡)

相關焦點

  • 浙江共有1.9萬名家庭醫生 覆蓋近35%常住人口
    5月19日是「世界家庭醫生日」,記者從省衛生健康委獲悉,目前,全省已有近1.9萬名家庭醫生,籤約1800多萬居民,覆蓋34.9%常住人口,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務新模式正在逐步構建。記者了解到,浙江自2015年6月起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以來,全省1.9萬名基層全科醫生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他們和護士、公衛醫師們一起,組成1.3萬支家庭醫生團隊,為1800多萬籤約居民提供著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為籤約居民解決就近看病配藥諮詢等健康問題,老百姓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信任度明顯提升。
  •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關鍵是做好首診及雙向轉診
    北京家庭醫生大會暨「5·19世界家庭醫生日」系列宣傳活動於5月17日-19日舉行,來自300多家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和籤約居民以及相關各界人士參加。在活動中,北京市衛健委主任雷海潮介紹,目前北京市家庭醫生6378人,全科醫生團隊4100個。北京市目前常住人口2100萬左右,家庭醫生累計籤約740萬人,總籤約率35%。
  • 家庭醫生籤約助推人口和社會健康發展
    原標題:家庭醫生籤約助推人口和社會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國一直堅定不移地推進「家庭醫生
  • 英語新聞:北京常住人口、外來人口雙雙下降
    北京市委黨校北京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共同發布《北京人口藍皮書·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19)》。
  • 關於明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收費政策的通知
    2017〕187號)和市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等七部門印發的《連雲港市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實施方案》(連醫改辦發〔2017〕2號),為進一步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規範收費行為,維護籤約雙方的權益,現就籤約服務收費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 漢陽家庭醫生團隊籤約不足三成
    長江商報消息 居民「不了解」成籤約最大阻力
  • 北京16區常住人口一覽:朝陽、海澱、昌平、豐臺前四
    2019年北京GDP總量為35371.3億元,僅次於上海,遙遙領先於深圳、廣州;從人口規模來看,2019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53.6萬人,僅次於上海,遙遙領先於廣州、深圳。北京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下轄16個市轄區,以下為北京16個市轄區2019年的常住人口分布情況(常住人口均為2019年數據,戶籍人口黑色數字代表2019年數據、藍色數字代表2018年數據):
  • 郭慶生代表:建立醫聯體居民健康服務平臺提升籤約家庭醫生服務水平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周潔)「省衛生計生委統計顯示,我省常住人口家庭醫生服務籤約率達到30%,重點人群籤約率達到60%,貧困人口籤約率突破75%。雖然近幾年家庭醫生籤約率較高,但實際有效醫療服務率低。」省人大代表郭慶生在調研中發現,單一的電話互聯模式存在不確定因素,醫生專業局限性與籤約家庭及患者的就醫需求不對稱。
  • 【權威發布】上海市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規範(2020版)
    為進一步規範本市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促進籤約服務提質增效,推進分級診療,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規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管理的指導意見》,結合本市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相關文件和實際情況,近日,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上海市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規範(2020版)》。
  • 什麼是常住人口數量?廣州常住人口數量多少?
    文、表/廣州日報記者賴偉行  廣州市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布  廣州家庭平均每戶2.75人  昨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了根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推算的常住人口主要數據。按照中央和廣東省的部署,廣州於2015年11月1日進行了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這次調查以全市為總體,各區為子總體,採取二階段、分層、概率比例、整群抽樣的方法,最終調查人口為42.39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為37.95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總量的2.81%。
  • 籤約家庭醫生!農村貧困患者大病...
    全面實施「三個一批」行動,落實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政策,成功救治全市貧困人口大病患者9110人;兜底救治貧困人口重病患者209人,成立了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6633個,對享受政策的70377名慢病貧困患者全部進行了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做到籤約一人,做實一人;貧困人口住院醫療保障全部規範在「三重保障線」框架內,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自付費用人均420元,個人實際自付比例平均為5.65%,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縣域內就診率
  • 合肥十年多了123萬人 常住人口逾570萬每個家庭2.83人
    全市普查登記的戶籍人口為5019461人,增長 24.44%,年平均增長2.21%。       「近年來,合肥市經濟迅速發展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吸引了很多外來人口。」安徽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馬芒介紹,在17個市中,合肥人口數僅次於阜陽市,位居第2位。       與全省常住人口數小於戶籍人口數情況不同,合肥市的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多出近70萬人。
  • Beijing population falls 北京常住人口現兩連降
    14日,北京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北京人口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北京市常住人口規模連續兩年下降。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規模總量為2150萬人,較2017年減少16.5萬人。
  • 廣東:家庭醫生服務全面鋪開 私人診所也可開展籤約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東省全科醫生缺口很大,2015年底只有全科醫生1.41人/萬人口,遠遠低於每萬人口擁有2-3名全科醫生的目標,且城鄉不均衡,珠三角和粵東西北不均衡。此外,為了提高家庭醫生服務能力,廣東還將通過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在崗醫師轉崗培訓、醫療聯合體業務協作等項目,多渠道培養培訓全科醫生。從2016-2018年連續3年利用財政資金,開展滾雪球式培訓項目,爭取把在崗基層人員輪訓一遍,提高家庭醫生服務核心勝任力。到2018年,實現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達2名以上;到2020年,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達3名以上。
  • 2019年青海省常住人口達到……還有這些發展新變化
    青海人口與家庭發展新變化記者從青海省衛生健康委獲悉,根據2019年我省人口與家庭發展報告,2019年我省人口發展總體形勢為:常住人口總量增速持續減緩 ,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上年略有下降,育齡人群總和生育率保持在較低水平
  • 家庭醫生籤約要覆蓋30% 各地落實情況如何了
    二是我國的全科醫生非常缺乏,尤其是有一定經驗的高級全科醫生,「籤而不約」成為普遍現象。去年6月的《指導意見》對家庭醫生籤約模式進行了政策上的支持,將家庭醫生服務上升為國家戰略,並給出了具體了實施目標。要求到2017年,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30%的覆蓋率意味著,我國13.7億人口有4.1億人口需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家庭醫生服務的籤約。
  • 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常住人口總數一年增加56.7萬
    常住人口總數一年增加56.7萬  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18.6萬人,與上一年1961.9萬人相比,增加了56.7萬人。其中,外來人口742.2萬人,與上一年704.7萬人相比,增加了37.5萬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上海85後家庭醫生籤約居民2285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全科醫生朱敏如今是上海浦東新區濰坊九村居委會2285位居民的家庭醫生。已經工作7年的她在上海交通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規培3年後,就來到這裡成為了一名全科醫生。平時,居民的小毛病只要在微信上向她諮詢就能解決;如果來到衛生服務中心,也可以直接找她看診,如有需要,可以幫助病人預約轉診到三級醫院相應科室。平時,朱敏還會定期走進社區為居民量血壓、看體檢報告。朱敏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她覺得自己和居民之間不只是簡單的醫生—病人關係,而是成為了鄰居和朋友,平時會互相關心生活、談談心事。
  • 平南縣貧困戶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率達100%
    一定要堅持吃藥,幹活要注意休息,多喝水.......」近日,平南縣同和鎮良田村家庭醫生李克楠為脫貧戶吳楚衛檢查血壓,並填寫籤約手冊。「以前沒有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時候,我爸都要到衛生院量血壓,比較麻煩。現在家庭醫生上門除了給我爸量血壓,還會詢問家裡所有人的身體情況,真是太方便了。」吳楚衛的兒子吳培焜介紹。
  • 北京針對常住人口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北京針對常住人口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2019-10-13 17:53: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雨薇